右美托咪定复合七氟烷吸入麻醉在颅内动脉瘤介入
2016-05-20柴玉颜孔慧马磊
柴玉颜++孔慧++马磊
【摘要】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七氟烷吸入麻醉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110例行颅内动脉瘤栓塞术的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 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麻醉方法, 实验组采用右美托咪定复合七氟烷吸入麻醉。对比两组的麻醉效果。结果 两组麻醉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实验组苏醒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复合七氟烷吸入麻醉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中更加安全可靠,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七氟烷;吸入麻醉;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效果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anesthetic effect by dexmedetomidine combined with sevoflurane through inhalation anesthesia in interventional embolization for intracranial aneurysm. Methods A total of 110 patients receiving interventional embolization for intracranial aneurysm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experimental group, with 55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anesthesia method,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received dexmedetomidine combined with sevoflurane by inhalation anesthesia. Anesthetic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anesthetic effec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The experimental group had lower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after wake-up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Combination of dexmedetomidine and sevoflurane through inhalation anesthesia provides creditable and safe effect in interventional embolization for intracranial aneurysm, and this method is worth clinical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Dexmedetomidine; Sevoflurane; Inhalation anesthesia; Intracranial aneurysm; Embolization; Effect
颅内动脉瘤是常见脑血管病, 该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 但以40~60岁中老年女性患者居多[1]。目前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是治疗该病的主要方法。栓塞术对麻醉的要求较高, 既要保持手术, 保持患者镇静、镇痛, 又要求患者在术后较短的时间内苏醒, 从而对神经功能进行评估[2]。本院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发现, 右美托咪定复合七氟烷吸入麻醉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中的麻醉效果显著,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4年8月~2015年8月进行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的110例患者作为临床观察对象, 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 各55例。对照组男31例, 女24例, 年龄33~67岁, 平均年龄(51.3±4.7)岁。实验组男33例, 女22例, 年龄35~66岁, 平均年龄(53.1±3.9)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两组患者在手术前均进行常规禁饮禁食。对照组采用常规麻醉方法;实验组采用右美托咪定复合七氟烷吸入麻醉, 具体内容为:在进行麻醉诱导前对患者进行静脉泵注负荷计量右美托咪定, 浓度为1 μg/kg, 泵注时间≤10 min。之后以0.5 μg/kg的浓度继续静脉泵注直至手术结束前20 min。麻醉诱导:咪达唑仑0.05 mg/kg、舒芬太尼0.3 μg/kg, 氧气流量6 L/min, 七氟烷浓度4%, 辅助面罩加压通气, 频率维持在20~25次/min, 在麻醉诱导进行4 min后进行气管内插管, 并以麻醉机通气, 潮气量定为7~10 mg/kg, 通气频率维持在10~15次/min。麻醉维持:给予患者3%~5%七氟烷维持麻醉, 并根据患者麻醉深度适当调整七氟烷浓度。在将拔出动脉鞘时, 患者停止吸入七氟烷, 并以0.1 mg/(kg·h)的速度对患者进行静脉泵注顺式苯磺酸阿曲库铵, 泵注停止时间为手术结束前10 min。患者自主呼吸功能恢复后, 给予新斯的明0.05 mg/kg及阿托品0.03 mg/kg对肌松药残留进行拮抗。患者在手术中若血压低于基础值的30%, 给予甲氧明注射液, 注射量≤4 mg。若患者血压高于基础值的15%, 则加深麻醉程度。患者心率<50次/min时, 给予静脉注射阿托品, 注射量控制在0.5 mg内。
1. 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麻醉效果采用临床观察标准[3], 具体内容为手术时间、麻醉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麻醉效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麻醉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不良反应 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4.55%低于对照组65.4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颅内动脉瘤病因较多, 目前医学界尚未发现明确发病原因。但由于生活节奏加快与生活习惯不规律, 近年来颅内动脉瘤患者正日益增加[4]。目前随着神经外科介入手术的发展, 栓塞术在治疗颅内动脉瘤中有显著效果。然而该手术难度较大, 主要表现为在围术期中, 由于麻醉或操作不当, 易对患者身体循环产生较大影响, 严重的甚至会造成患者动脉瘤发生破裂并大出血, 对患者生命造成极大危险。因此如何有效保持患者在手术过程中镇静、镇痛, 防止动脉瘤破裂, 是目前医学界关注的焦点。
右美托咪定复合七氟烷吸入麻醉为栓塞术手术麻醉提供了新的选择。右美托咪定对降低交感神经张力、降低心率、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等方面具有显著效果。本次实验中, 实验组插管及拔管时呛咳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表明右美托咪定与传统麻醉方法相比, 在减轻应激反应, 保持身体循环稳定性方面效果更好。苏醒期寒战是衡量患者术后体循环是否恢复的重要指标。本次实验中, 实验组无一例患者在苏醒期出现寒战, 对照组共4例发生寒战, 说明右美托咪定能对大脑体温调节中枢进行良好抑制。同时, 实验组患者在手术结束后均未发生躁动, 说明右美托咪定镇静及镇痛效果显著, 能极大减少患者由于疼痛造成并发症的发生。有资料显示, 右美托咪定的镇痛效果, 很大程度上是由其镇静、催眠的作用产生[5]。
七氟烷是全身麻醉剂, 具有麻醉起效快、麻醉深度调节方便、患者苏醒时间短等特点[6]。同时由于七氟烷在保持脑血流自主调节及脑血管对二氧化碳反应性等方面效果显著, 因而患者在停药后在较短的时间内即可恢复自主呼吸功能。右美托咪定也具有一定脑保护作用, 且对患者自主呼吸功能影响极弱, 患者较容易因外界干扰而苏醒。右美托咪定复合七氟烷麻醉对抑制机体应激反应效果远优于常规麻醉, 使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下降。
本次实验中, 实验组与对照组麻醉效果无明显差异, 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55%, 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5.45%。结果表明, 右美托咪定复合七氟烷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中具有良好麻醉效果, 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 安全可靠,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泽, 魏砚砚, 周长浩, 等. 右美托咪定用于减轻颅内动脉瘤患者麻醉诱导期血流动力学波动的临床价值. 重庆医学, 2015(4):520-522.
[2]黄重峰, 焦丰. 右美托咪定复合七氟烷吸入麻醉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中的观察. 江西医药, 2015(4):355-357.
[3]毛丙荣, 韦神桥, 谭卫华. 右美托咪定对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 18(1): 42-44.
[4]李征, 邵贵骞, 于宏志, 等. 右美托咪定在颅内动脉瘤栓塞术中的应用. 实用医学杂志, 2012, 28(2):290-292.
[5]曾敏, 邢燕, 金旭, 等. 右美托咪啶在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术中的应用价值. 中国医药导报, 2013, 10(33):107-110.
[6]连广宇, 徐海生, 冯红艳, 等. 喉罩通气下七氟烷复合右美托咪定在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求医问药(下半月), 2013, 11(12):295-296.
[收稿日期:2016-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