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人文素养教育的策略
2022-06-15陈兴
陈兴
摘 要:道德与法治教学是初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教学内容,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法律意识。在采用部编版道德与法治教材时,要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考虑到教学的未来发展,促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故本文以人文素养教育为核心,简单阐述了人文素养教育应用到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重要性,以及渗透人文素养的有效策略,如开展实践活动等,希望对初中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人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2)15-0167-03
Strategies for Infiltrating the Education of Humanistic Literacy in the Teaching of
Morality and the Rule of Law in Junior High Schools
CHEN Xing(Gaowan Middle School, Jingyuan County, Baiyin City, Gansu Province, China)
【Abstract】 The teaching of ethics and the rule of law is a very important teaching content in junior high school, which can effectively cultivat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moral quality and legal awareness. When adopting the Ministry-edited textbooks on ethics and the rule of law, it is necessary to combine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e school and take into account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teaching, so as to encourage students to continuously improve their humanistic quality in the process of learning. Therefore, this article takes humanistic literacy education as the core, briefly expounds the importance of applying humanistic literacy education to the teaching of morality and the rule of law in junior high schools, and the effective strategies for infiltrating humanistic literacy, such as carrying out practical activities, etc., hoping to be helpful to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ing.
【Keywords】Junior high school; Morality and rule of law; Humanistic quality
对于部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渗透人文素养教育,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内心情况,结合学生当前的兴趣爱好,使其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能够培养学生的法律知识和探索意识等。由于人文素养所包含的内容较广,教师应该不断改变教学方法,将其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促使学生不断进步。
1.渗透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要性
在部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加入人文素养教育,教师应该重点向学生讲解关于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的内容,使其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深入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让其产生民族文化自豪感。人文精神更加重视学生的自我感悟能力,并能使其对我国传统文化产生兴趣,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渗透人文素养教育主要是让学生学会正确处理与他人、自然之间的关系,培养德、智、体、美综合型人才,促使我国加速发展。当学生处于初中阶段,其身心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还没有形成较为完善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教师可以利用人文素养教育,让学生正确看待世界。教师应紧跟时代的发展,将人文素养教育应用到各个学科中,贯穿整个教学流程,促使学生能够学会独立、求知、探索等知识。
2.将人文素养教育渗透到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有效策略
(1)渗透情感教育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对学校的教学要求不断提高,并提出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学校能够有效落实这一政策,并要求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让学生健康成长。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校更加重视学生的成绩和知识的掌握情况,忽略了学生的情感,因此,教师要在实际课程中渗透人文素养教育,为学生打造良好的人文环境,让其认识到此项内容的重要性。
比如,当讲解有关“与朋友一起玩耍”的内容时,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教学情况,适当引入人文素养教育,向学生逐渐渗透情感教育,让学生认识到朋友之间的友谊会带来什么好处,以及友谊的重要性。另外,教師参考书本内容,以朋友圈为主题,让学生进行充分讨论,向同学分享自己的朋友圈以及对朋友的理解,促使学生能够清楚地明白与其他人之间交朋友的方法的不同之处,认识到朋友的重要性,达到教学预期效果。
(2)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师的教学方法直接决定学生的接收情况,关系到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因此,当在初中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人文素养教育,要求教师应该利用当前先进信息技术不断调整教学的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要定期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丰富教学内容,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人文素养。教师应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教师要变成学生的引导者和解惑者,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或出现错误,不要一味地指责学生,应该一步一步进行引导,使其认识到出现错误的原因,及时改正,促使人文内在品质显著提高。
如在开展“家的意味”教学时,教师应该在备课的过程中制订详细的人文素养培养计划,促使学生能够熟知家庭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激发其内心的爱家情感,正确看待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并且还要设计相应的习题,让其判断哪些是孝敬行为,使其可以通过一些实际行为孝敬父母。若想有效提高学生的情感体验,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播放一些相关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能够全身心投入到教学中,让其明白思“家”的意义。同时,对于课文中涉及的一些人文精神,教师要绘声绘色地向学生讲解,学生能够知道尊重父母是我国优良的传统文化。
(3)在备课中渗透人文素养
相对于其他初中课程,道德与法治教学主要教学内容为:利用多种方法和路径,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确保学生可以健康成长。所以,教师应该重视备课工作,熟知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学习情况,促使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迎合学生的当前兴趣,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学生的人文素养可以得到有效提升。站在教育理念上考虑,情感态度要比一些重要的理论知识更加有用,理论知识只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而情感态度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價值观,有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而站在教学内容上考虑,教师应该应用多种方法,不断挖掘课本中存在的人文素养,将其贯穿在整个教学环节,使其能够快速达到教学目的。比如在进行“多彩的情绪”教学时,教师不应该让学生只懂得情绪的意义,应该让每个学生认识到调节情绪对个人行为和日常生活的重要性,帮助学生可以学到一些调节情绪的方法,教师还要重视对学生情绪品质的培养,促使学生具有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学习态度,可以发现生活中一些美好的事物。另外,在备课的过程中,教师要采用一些名言警句、寓言故事、名人名事等,不断丰富教学内容,让学生充分了解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所包含的人文素养。教师还应该将学生的日常生活融入实际教学中,促使学生能够熟知当前社会现状,不断调整个人情绪。
(4)转变教育理念
若想充分地将人文素养教育渗透到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应该要求教师和学校重视此项工作,具有积极的工作态度,统一工作思想,摒弃传统的教育理念,及时接受新的教育理念,能够符合当前学生的兴趣爱好,只有不断重视初中人文素养教育,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教师改变教育理念之后,应将思想教育作为教学的重点,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应将人文素养设置成道德与法治教学的主要内容,重视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并适当地在教学中引入人文素养内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要强制性地要求学生进行学习,应让学生发现学习的乐趣,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促使可以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同时,教师应改变教学方法,使道德与法治课程具有导向性功能,不再以理论知识灌输和讲解为主,使得学生能够以独立人的身份加入到学习中,了解人思想情感的发展过程。教师要为学生做个好榜样,通过日常行为影响学生的人文素养,还要定期开展相应的实践活动,将人文素养贯穿到整个实践活动中,建立完善的课程体系。
(5)开展实践活动
无论教师对知识讲解得多么仔细,若没有进行相应的实践活动,都很难达到教学目标,学生不能充分吸收教师所讲解的内容,促使教学质量不断下降。初中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是学生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但大多数学生都没有认识到其中的重要性,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教师只按照课本教学,而没有定期进行实践活动,促使学生缺少实践意识。教师应及时改变这一现象,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适当开展实践教学,带领学生领会人文理论,使学生养成较为深刻的价值理念,显著提高教学效果。
如当进行“法律伴我成长”的教学时,部分教师只是重点讲解一些相关法律知识,导致整个课堂枯燥无味,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很好地与实际生活相连接,促使学生没有了解法律真正的意义。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去查找近年来发生的一些相关事件,结合实际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到人文素养有关知识。在部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人文素养中的友爱、守法等内容充分体现了人文理论,教师要在学校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带领学生去参观,如去当地公安局参观,让相关工作人员以亲身经历讲解相关内容,促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感受法律的重要性,使其形成守法的意识。
(6)优化教学评价
学校不断优化教学评价,促使人文素养可以充分渗透到实际教学中,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在开展教学评价过程中,教师要重视课堂评价的语言,保证整个评价的公平性和合理性,让学生产生学习的积极性,应该根据学生课堂谈论、思考等情况进行评价,还要慢慢引导学生可以发现课本的一些隐藏内容,发现自身的不足之处,并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艺术。同时,教师要采取不同方法进行评价。传统教学评价工作中,教师都通过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本阶段的学习情况,促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抵触心理,不能体现学生的综合实力,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严重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教师要从多个角度对学生进行评价,促使学生可以全面发展,让学生发现自己擅长的地方。教师应将学生放在主体位置,让学生之间进行互评和自我评价,使其能够充分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增加师生交流,提高人文素养教育质量。
(7)挖掘人文元素
现如今,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最为重要的是教学素材,里面包含大量的人文素养内容,可以对学生进行系统化思想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将挖掘人文元素作为主要工作任务,其可以充分保证教学顺利进行,将人文素养渗透到具体教学中,让初中生学到更多的知识。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中,很多地方体现出人文精神,并将初中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面临的问题都详细举例,促使学生可以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调整自身的情绪,正确引导学生,能够积极面对生活,避免产生不良情绪。
教师在对教材进行系统化分析时,其应该以学生为核心,了解学生此阶段的心理想法,迎合其当前兴趣爱好,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比如当开展“青春时光”教学时,教师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心,将课程中的文明、爱国等内容與“青春的证明”“青春的心弦”等部分内容充分结合,丰富教学内容,并结合实际事例,让学生了解当前社会的发展,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8)开辟主体参与渠道
教师若想将人文素养教育充分渗透到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开辟主体参与渠道,达到提高学生道德素质的目的。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兴趣爱好而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利用网络技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使其可以主动加入实际教学中,在老师布置相应的课堂任务时能够主动探讨。同时,教学中还要参考教学内容,设置种类多样的教学活动,教师要适当地鼓励学生,让学生之间开展激烈的讨论,并确保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相符合。当教学内容结束之后,应该让学生代表发言以阐述自身的看法,之后教师再进行适当的补充,从而实现学生为课堂主角,教师只起到引导作用。具体教学中,只有保证学生具有较强的思维能力,才能有效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达到预期教学目的。教师对学生保持充足的耐心,对于不同特点的学生进行针对性教学,适当鼓励学生或者采用奖惩制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产生较强的自信心。另外,还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来定期开展教学活动,改变教学氛围,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到更多人文素养知识,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
3.结语
总而言之,当学生处于初中阶段时,不能规范自身的行为,缺少是非道德观念,学校应将人文素养渗透到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符合当前社会的要求,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方法,重视课堂实践活动,让学生认识到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要性,不断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张间花.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人文素养教育的策略探究[J].中外交流,2019(13).
[2]张玄德.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构建“文化课堂”浅探[J].中学教学参考,201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