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历史类博物馆开展青少年红色文化教育的价值及路径选择
2022-06-02冯婉琳
【摘要】红色文化教育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相比于课堂教学、集中讲座等形式,沉浸式参观革命历史类博物馆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更容易受到青少年学生的喜爱。为了充分发挥博物馆的爱国主义教育功能,厚植青少年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感,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开展了“红色传人我来当”青少年红色实践活动,包含看一场红色展览、听一场红色故事、当一次红色讲解员等内容,吸引了广大中小学生踊跃参与。在本次活动中,青少年学生在观看红色展览中感悟革命精神、在聆听红色故事中树立崇高理想、在参加红色研学中培养爱国情怀。不仅学习了红色文化知识,感悟优秀革命精神,而且能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主动践行革命先辈吃苦耐劳、勤俭节约、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等一系列优良品质,对个人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也产生了积极影响。
【关键词】革命历史博物馆;青少年红色文化教育;馆校合作
【中图分类号】G26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2)05-198-04
【本文著录格式】冯婉琳.革命历史类博物馆开展青少年红色文化教育的价值及路径选择——以“红色传人我来当”系列活动为例[J].中国民族博览,2022,03(05):198-201.
革命历史类博物馆拥有丰富的红色资源,是进行红色文化教育的理想场所。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校与博物馆建立了合作关系,将博物馆打造成红色文化教育的“第二课堂”,让青少年学生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学习红色文化知识、接受红色文化熏陶。但是在馆校合作中也存在学生到馆参观机会少、红色文化教育模式单一化等问题,创新青少年红色文化教育路径势在必行。近年来,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积极探索、大胆创新,推出了若干符合青少年认知需求和心理特点的红色文化实践活动。其中,2021年6月份开展的“红色传人我来当”系列活动大获成功,在传播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的同时,也为其他革命历史类博物馆开展青少年红色文化教育提供了经验借鉴。
一、革命历史类博物馆开展青少年红色文化教育的价值体现
(一)有助于增强中小学生对红色文化的直观认识
面向青少年开展红色文化教育,只有选择符合青少年学习特点、认知规律的方式方法,才能取得事半功倍之效。以往很多学校在红色文化宣教中,让学生阅读红色经典书目、观看红色教育影片,虽然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许多中小学生对红色文化缺少直观认识,不能理解红色文化的精髓。相比之下,革命历史类博物馆保存的海量文物,本身就是一种宝贵的红色文化教育资源。如果能够充分发挥馆藏文物的价值,并且尝试多种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教育模式,将会使青少年学生对红色文化产生浓厚兴趣,并且在参观珍贵文物展览、聆听专业讲解的过程中,对红色文化、革命精神的内涵有更加直观、清晰、深入地认识。
(二)有助于培养青少年的探索求知精神
无数革命烈士光辉又传奇的人物故事,深深地吸引着当代青少年,但发生在20世纪初的革命历史,对于“00”后、“10”后中小学生来说既遥远又陌生。革命历史博物馆主动承担起宣扬革命精神、传播红色文化的职能,让青少年学生可以近距离、全方位地了解这段惊心动魄的革命历史,有助于进一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例如,出生于贫苦家庭的刘绥华,是如何在广州起义中成为农军领袖的?他又是如何带领农民自卫军战胜数倍于己且装备优良的反动派民团的?广州起义失败后刘绥华是如何开展地下工作的?在博物馆讲解员的细致讲解下,青少年学生心里的这些问题都会得到一一解答,既满足了他们的求知欲,同时也拓展了视野。
(三)有助于拓展丰富红色文化教育资源
近年来中小学校园教育中越来越重视爱国主义教育。但是受到教材内容的局限,红色文化教育资源比较匮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受到抑制。利用馆校合作的有利契机,把革命历史博物馆的红色资源引进到校园里、融入到课堂中,可以极大地丰富爱国主义教育资源。这样一来,中小学生的学习动力得到激发,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投入到红色文化教育中,对提高教育教学成果也有积极影响。
二、革命历史类博物馆开展青少年红色文化教育的现状分析
(一)“红色传人我来当”主题活动
“红色传人我来当”青少年红色实践活动是由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和羊城晚報社主办、羊城晚报教育发展研究院承办的红色文化主题活动。此次活动于2021年6月正式启动,以博物馆红色资源为基础,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通过看、听、诵、讲、研五种形式,让青少年学生可以全方位地体验红色文化,达到弘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的目的。“红色传人我来当”主题活动以馆校合作为契机,创新性地将红色文化教育的主阵地从革命馆延伸至校园。通过在校园里举办红色展览,让学生不出校门就可以了解广州起义等红色资源;通过送红色故事进校园,线下开展“红色故事会”,线上观看红色教育视频,让青少年学生对张太雷、游曦等革命英雄人物的光辉事迹有更加全面地了解;通过选拔培训小小红色讲解员,让青少年以志愿者讲解员的身份到红色场馆为观众进行宣讲,丰富了活动体验,深刻理解红色文化、革命精神的价值。“红色传人我来当”主题活动的成功举办,为馆校深入合作积累了经验,为革命历史类博物馆开展青少年红色文化教育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二)在观看红色展览中感悟革命精神
以往青少年学生要想参观红色展览,只能到革命历史博物馆的展厅自行参观,或是在讲解员的带领下集中参观,存在很大的局限性。而“红色传人我来当”实践活动中,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挑选出具有代表性和教育意义的临时展览,将其摆放到学校的显眼位置,并且安排讲解员到学校现场讲解。这样一来,中小学生不出校门就可以参观“广州起义”“南粤沃土铸伟业”“对话逆行者”等红色展览。这种图文结合的展览形式,以及讲解员声情并茂的现场讲解,让中小学生对红色展览内容有了更为深入地了解,从中深刻感悟革命精神。在广州市第九十七中学举办的“艰苦奋斗—中国共产党的筑梦之路”展览中,该校师生2000多人踊跃观展。学生们通过展出的100多张历史图片和文字介绍,对一代代共产党人筚路蓝缕、锐意进取的精神事迹,以及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有了更深入地了解,从中感悟并发扬革命精神。
(三)在聆听红色故事中树立崇高理想
革命英雄人物的传奇经历和光辉事迹对青少年学生有很强的吸引力。但是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他们只是从课本上、课外书上或者其他途径,简单地了解革命先辈的重要事迹,这反而激发了他们想要进一步探究和学习的欲望。因此,“红色传人我来当”系列活动中的“听一场红色故事”,每次选择一个典型的革命英雄人物,如张太雷、叶剑英、游曦、刘绥华等,进行全面梳理、深入讲解,让这些革命英雄的形象更加生动、立体。以“陈铁军、陈铁儿:革命姐妹花”红色故事为例,她们两人原本出身富商家庭,生活环境优渥。但是为了追求革命理想,毅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广州起义前夕,她们两人一方面秘密联络工人,印刷和散发传单、文告,另一方面又组织妇女分头购买红布,缝制起义用的红布袋、红袖章等标志物。甚至广州苏维埃政府的红旗,也是姐妹俩一针一线缝制出来的。通过讲解员深情讲述红色故事,让一个个英雄人物变得亲切、立体,激发了青少年学生以英雄人物为榜样、立志报效祖国的崇高理想。
(四)在参加红色研学中培养爱国情怀
红色研学活动旨在还原革命活动场景,让青少年亲自体验革命先辈浴血奋战、不怕牺牲的斗争精神。相比于以说教为主的红色文化教育,以红色研学活动为载体传承红色基因能够取得更加理想的效果。在“红色传人我来当”系列活动之体验“穿越1927广州起义”研学活动中,学生们首先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广州起义纪念馆,了解了这段革命历史。随后采用沉浸式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们穿上不同的服装,分别扮演工人赤卫队、教导团(士兵)、农军等角色。还通过情景式体验,搜集隐藏情报、传递起义情报;在讲解员的带领下,认识并学习打绑腿,多人合作模拟运送物资、体验稻谷磨谷壳,以及模拟市郊农军进城和起义军发起总攻等一系列活动。在本次红色研学活动结束后,学生们分享活动体会、写下活动感悟,在这一过程中培养了青少年学生的爱国情怀。
(五)在讲述红色故事中凝聚奋进力量
以往革命历史类博物馆开展青少年红色文化教育,都是由讲解员向参观学生讲述红色故事。虽然这些发生在革命英雄人物身上的历史故事十分吸引人,但是由于缺少互动,一些学生在听完几个红色故事后就会产生倦怠心理。如果能够反客为主,让青少年学生来讲述红色故事,一方面是能够丰富活动体验,激发他们的主动性;另一方面则是让学生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对革命历史人物有更为深入地了解,这对于提升红色文化教育成效也是大有裨益的。在“红色传人我来当”之“讲一个红色故事视频征集”活动中,让青少年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己或者在家长帮助下搜集某一位革命历史人物的故事,并且录制学生自己讲红色故事的视频,将其上传到网站上由大众投票。像《血战七星岗》《叶剑英入党的故事》《八女投江》等投稿作品,用一段红色故事折射出无数革命先辈为了崇高理想不懈奋斗甚至献出生命的大无畏精神,对当代青少年学生传承革命精神、发扬红色文化起到了积极帮助。
(六)在开展红色讲解中培育时代新人
在参观革命历史类博物馆时,讲解员们渊博的知识和精彩的讲解备受青少年学生的羡慕,甚至让很多学生跃跃欲试。在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的“红色传人我来当”之“当一次红色讲解员”活动中,为中小学生提供了一次成为小小讲解员的机会。该活动面向志愿成为红色讲解员的8-15岁青少年,报名后择优选拔48名学生到广州起义纪念馆接受集中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广州起义基本陈列展厅定点讲解、讲解礼仪等。在培训结束后,还会安排讲解员担任评委,现场考核。最终43名学生通过考核的学生,都将获得由主办方颁发的小讲解员聘书。这部分学生每逢周末、法定节假日到广州起义纪念馆上岗担任红色讲解员。在向来访观众讲述革命历史的同时,也激励着小讲解员要珍惜幸福生活、立志报效祖国,对培养时代新人和传承红色基因提供了支持。
三、革命历史类博物馆发挥青少年红色文化教育功能的路径选择
(一)坚持服务至上理念,满足青少年获取红色文化的求知欲望
1.参观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青少年对参观革命历史博物馆抱有很大的热情,在参观过程中看到革命先辈遗留下来的文物,或者是听到讲解员讲述英雄人物故事时,会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不由自主地冒出许多问题、总是想要了解更多知识。因此,博物馆的讲解员要想满足青少年的求知欲,更好地服务于每一位来访的小游客,必须要提前做好准备工作。例如要了解青少年的思想与心理特点,面对他们千奇百怪的问题要善于引导、保持耐心、巧妙回答,才能在这一过程中让青少年了解革命历史知识,进行红色文化教育,把红色基因传承下去。除此之外,考虑到青少年学生具有活泼好动的特点,加上博物馆藏品都比较珍贵,讲解员也应做好入馆前的规章制度宣讲工作。把参观过程中应遵守的各项规定、注意事项讲解给青少年学生,保证红色游览的顺利进行。
2.参观时要提供专业的知识讲解
青少年学生通过书本教材对革命历史故事和革命英雄人物有一定的了解,但是不够深入和全面。利用青少年参观博物馆的契机,讲解员需要提供专业的知識讲解,在传播红色文化的过程中增进青少年对革命英雄人物及其英勇事迹的认识,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例如,在一次参观过程中很多学生被展柜内的两件文物《农民部特派员委任状》和《黄埔军校修业证书》所吸引,进而对证件的主人公梁桂华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时讲解员就可以进行知识的拓展和延伸,向学生讲述梁桂华的一些生平事迹,以便增进这些学生对这一革命历史人物的了解。为了筹集共产党的起义经费,梁桂华把自家的祖屋以低价出售;在广州苏维埃政府成立后,梁桂华来不及享受片刻胜利的喜悦,立即投入到新一轮的斗争中;广州起义失败后,梁桂华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毫不动摇,最终英勇就义。通过讲述这些内容,让革命英雄的形象更加立体、深入人心,让青少年在参观中有更多的收获。
(二)加强馆校合作力度,增加青少年传承红色文化的接触机会
1.馆校合作提供更多参观红色展览的机会
考虑到青少年学生到博物馆参观的机会有限,为了发挥好革命历史博物馆传播红色文化、输出红色教育资源的功能,利用馆校合作的契机开展“红色展览进校园”活动成为一种让青少年接受红色教育、传承红色基因的有效途径。目前,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已经与广州市29所中小学建立了合作关系,并尝试了送展、“开学第一课”等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把红色文化送进校园,让红色文化走进课堂,营造红色校园文化氛围。例如,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与环市西路小学合作开展的“红色展览进校园”活动中,将“广州起义”图片制作成展板,在教学楼前展出。这种图文并茂的展出形式,再加上讲解员生动专业的讲解,让学生仿佛置身于博物馆中,对广州起义这段历史也有了更加深入地了解。
2.馆校合作开展送红色故事进校园活动
青少年学生对发生在革命英雄身上的传奇经历和英勇事迹有浓厚的兴趣,在馆校合作基础上组织开展“校园红色故事会”活动,一方面采取讲述人物故事的方式,让中小学生对革命英雄任务的光辉事迹有全面地了解,另一方面也能引导学生们发现革命先辈具备的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知难而上、顽强拼搏的优良精神,并主动学习、践行,把优良革命精神代代传承下去。在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开展的“红色传人我来当”之“开学第一课”特别策划中,以多种形式向中小学生讲述广州起义英雄人物故事。例如通过视频直播的方式,同步观看红色故事会;邀请讲解员走进教室,现场讲述革命先辈的英勇故事;还有选出学生代表,开展“红色小传人讲红色故事”活动。通过“广州起义英雄人物故事会”活动,增进了中小学生对张太雷、梁桂华、游曦等革命英雄的认识,实现了红色基因的传承。
(三)探索新型教育模式,提升青少年弘扬红色文化的学习效果
1.开展“校内+校外”相结合的红色文化教育活动
以往学生接触红色文化知识、接受红色文化教育,主要是通过语文、思想品德等课程。由于多数情况下学生都是被动接受知识灌输,难免会产生倦怠,红色文化教育效果也会受到影响。在馆校合作的基础上,带领学生走出校园到博物馆接受红色文化教育,并且让青少年学生担任讲解员,既可以激发他们的热情,同时又能对红色文化知识有更加深入地了解。通过校内学习和校外实践的有机结合,让红色文化教育取得更加理想的效果。在“红色传人我来当”系列活动中,通过讲解培训考核的43名学生可以上岗,担任红色小讲解员,截至2021年12月31日,红色小讲解员志愿服务130次,服务时长260小时,累计服务20374人次,获得观众好评,期间被广东电视台、广州电视台等媒体采访,成为红色文旅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这次志愿服务活动中,除了增加了对广州起义相关历史知识的了解外,也让红色精神在小讲解员的心中扎根。
2.开展“课上+课后”相结合的红色文化教育活动
在“双减”政策实施后,中小学生的课余时间变得更加充足,如果能够把课后时间利用起来开展红色文化教育,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接受红色文化的熏陶,这对于红色基因的传承、红色文化的传播是大有裨益的。将课上红色文化知识的学习与课后红色文化活动实践巧妙融合,也是增强红色文化教育成果的一种有效方法。2021年6月,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联合羊城晚报社开展了“讲红色故事”活动,要求学生在课后时间以视频形式讲述一个红色故事,时长控制在3-5分钟。然后将视频作品上传到相应的网站上,由广大网友投票选出优秀作品10個,人气奖作品5个,并发放纪念证书。这次活动吸引了近300名中小学生的踊跃参与。对于制作视频的参赛学生来说,他们需要提前从课外书、互联网、博物馆等多种途径搜集关于英雄人物的相关资料,然后声情并茂地讲述这些红色故事。在这一过程中既拓展了视野,又接受了红色文化、革命精神的熏陶。
3.开展“历史+现实”相结合的红色文化教育活动
对于“00”后、“10”后学生来说,他们只能从博物馆的藏品或者是书籍、影片中了解广州起义,缺少代入感,红色文化教育的实际效果也会大打折扣。相比之下,如果能够最大程度上还原广州起义的历史环境,让中小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起义前的紧张氛围,了解起义过程中无数仁人志士为了革命理想不惜献出宝贵生命的精神,在感悟历史的过程中,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引导他们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鼓励他们更加努力地读书学习,从而达到更加理想的红色文化教育目的。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主办的“红色传人我来当”系列活动中,“穿越1927广州起义”沉浸式研学活动,以完整保留广州起义历史现场的纪念馆环境布局为载体,采用沉浸式场景的形式,通过现场布置、角色带入等设计,还原了广州起义的历史场景,为学生营造身临起义场景的体会。所有参加活动的学生需要完成收集线索、传递情报等任务,完整经历了一次“广州起义”。通过本次沉浸式研学活动,让中小学生对百年前的这段革命历史有了崭新的认识,更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四、结语
红色文化教育既是现阶段青少年校园教学的主要内容,同时也是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渠道。革命历史类博物馆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承担着向青少年宣教红色文化知识的重要任务,探索更加多样、更为实用的红色文化教育路径成为现阶段博物馆的一项重要工作。从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的实践来看,“红色传人我来当”青少年红色实践活动取得了理想效果,尤其是“看一场红色展览”、“听一场红色故事”、“当一次红色讲解员”等新颖活动内容,吸引了广大青少年学生的踊跃参与,在传播红色文化知识和培养优秀革命精神上实现了统筹兼顾。下一步要继续探索和创新红色文化教育模式,在馆校共建中培育红色传人、弘扬红色文化。
参考文献:
[1]李婧.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宣传工作与青少年教育方式分析[J].信息周刊,2020(6):1.
[2]陈桂荣.活化博物馆展览中深度融合红色资源,历史教学资源的思考——以云浮市博物馆为例[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3):27-28.
[3]徐美英,郭亮,王进.论红岩精神在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的价值体现[J].红色文化资源研究,2016(2):113-119.
[4]张颖.革命精神活的灵魂——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纪实[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9(7):110-111.
[5]王进.浅析校园红色文化在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6):112-114.
[6]张金梅.广州地区博物馆传承红色基因的探索与实践[J].党史博采(下),2019(14):26-28.
[7]曹长森,叶勇明,丘袁锋.古田会议纪念馆:激发青少年对红色文化的求知欲[J].福建青年,2020(12):61-63.
作者简介:冯婉琳(1988-),女,汉族,广东南海人,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本科,研究方向为博物馆宣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