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科技馆与学校合作模式浅析
2017-09-27柏劲松
柏劲松
摘要 新时期各地科技馆建设如火如荼,科技馆理论发展与运营管理水平达到新的高度。公众对于科技馆在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方面具有较高的期望。科技馆作为青少年进行科学教育的“第二课堂”仍有潜力可待发掘。本文从科技馆与学校的互补关系、国内外馆校合作的模式分析以及馆校合作的思路展望出发,综述了馆校合作的现实基础与发展轨迹,为新时期馆校结合工作的推进提出思路。
关键词 馆校合作;科技馆;学校;模式
1科技馆与学校的互补关系
科技馆作为非正式的科普教育场所,其在科学普及与科学传播中的作用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与关注。科技馆丰富的展示内容、新颖独创的展示方法,以及具有互动性趣味性的科普表演等,都展现出科技馆教育形式的特殊魅力。虽然科技馆是面向公众进行科学传播的重要场所,但是科技馆的科学教育并非万能的,它存在碎片化、非系统性和缺乏评价体系的特点,而这些弊端恰恰是学校正式教育所能弥补的。首先,科技馆辅导员虽然具有基础的展品讲解与辅导的能力,但就知识的系统性和全面性而言,无法达到专业教师的积累程度。其次,科技馆展品多以独立的形式或主题进行展览展示,虽然展品能够表达某个科学原理与概念,但缺乏内在联系和系统性,不利于知识点的串联。学校教育为学生配备了一批专业素质过硬的专职教师,在科学知识方面能够为学生提供了最为基础、全面的指导。同样,学校教育在科学普及方面也存在盲区。首先,科普资源欠缺,学校教育中的科学教育与数、理、化、生、自然等学科为主,教学目的与目标国家有相应的标准,内容以书本知识为主,学生缺少主观的体验以及与生活关联的经验。其次,学校教育中科学教育的形式较为单一,知识点的传授比较晦涩,相比较科技馆对知识点和原理的直观呈现、动态操作相比,科技馆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科技馆与学校是相互补充的独立个体,各自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教育功能,彼此具有深层次合作的充分性与必要性。他们作为我国社会文化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普及科学知识,提高青少年科学素养,对公众进行科学教育方面,具有殊途同归的作用。
2馆校结合的合作模式
2.1国内馆校合作的模式
2006年全国推行“科技馆进校园”试点工作是馆校合作的雏形。馆校合作的形式在不断探索与完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16-2020)中将实施青少年科学素质行动作为“十三五”期间第一项重点工作,提出大力开展校内外结合的科技教育活动,充分发挥非正规教育的促进作用,推动建立校内与校外、正规与非正规相结合的科学教育体系。拓展校外青少年科技教育渠道,鼓励中小学校利用科技馆等各类科技馆及科普教育基地,开展科技学习和实践活动。这一概述为新时期馆校合作提供了思路。
目前国内科技馆与学校之间的合作模式主要有几种:一是科技馆走出去,即科技馆进校园。该模式主要是通过学校与科技馆之间的沟通,不定期地进校园开展科普活动,提供的科普资源主要包括有小型化展品、科普临展、科普剧、科学实验等内容。优点是:展示内容新颖、展示方式具有吸引力,能够有效聚集学生,起到一定的普及科学知识的作用;缺点是:由于科普资源相对有限,以及学校重视程度的不同,科技馆进校园活动的频次较少,存在合作不深入、不连续,活动设置与课堂教育相脱节,没有形成系统性的长效机制,没有对学生产生持续性的影响;二是科技馆引进来,学校进科技馆。从形式上看,该模式主要是通过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学生来科技馆参观。其中低层次的参观主要表现为春(秋)季以科学旅游的形式,特点是人数众多、秩序散漫,以娱乐性为主,教育性欠缺。较高层次的参观主要表现为带有研学性质,团队由教师或专职人员带队,规模人数较为合理可控,学生的目的性较为明确,有学习单或学习手册作为辅助。从合作程度看,较低层次的模式是学校与科技馆间没有合作关系,多以旅行社为中介,开展零散的、非校方的、临时性的活动。较高层次的是学校与科技馆间签订了馆校合作协议,学校定期按约定时间组织学生来科技馆参与科学课程培训以及展品的深度讲解等科学教育活动,呈现有组织、有目的、有规律的特点;三是科技馆辅导员与学校教师间的合作,成立教师志愿者队伍与培养本馆辅导员队伍相结合,围绕学校开设的具体科学课程,整合科技馆资源,开发具有针对性、主题性和可操作性的科学教育资源,设置相应的选修课程,通过探讨与互动来引导学生将课本上理论性的科学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这一模式突出的特点是,与学校课程结合紧密,易于学生探究性学习。但科技馆科学课程的研发需要投入精力。
2.2国外馆校合作的发展
馆校合作是20世纪以来博物馆发展的重要趋势。国外博物馆馆校合作主要经历了萌芽期、发展期和成熟期。萌芽期是博物馆与学校间相互认同,寻求合作机会的时期,合作主要表现为博物馆馆藏资源外借于学校,以及学校组织学生参观学习。此阶段合作的形式较为单一,缺乏内涵和深度,但同时,国家开始出台相应的政策和法规来推动馆校合作,将其纳入制度轨道。发展期的馆校合作开始多元化,不再是单纯的资源外借与组织参观,而是呈现融入性更强的交互学习模式,博物馆的馆员更多的走进课堂,开展学校教育成为多数博物馆的常规性工作。成熟期主要表现在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的高度融合。在欧美国家相继进行教育改革后,国家课程标准得以建立,为学校和博物馆进行教学项目的设计提供了依据,为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的衔接理顺了关系,形成制度性的共生。
通过以上发展模式和趋势可知,我国科技馆与学校间合作的进程与国外发展基本相符,目前处在萌芽期与发展期的过渡阶段,但个别省市作出了较好的尝试。因此,可以适当借鉴国外成功经验,为我国馆校合作提供思路。
3馆校合作的思路展望
3.1探索政府和教育部门协同參与的合作机制
从目前国内开展馆校结合工作较好的省市科技馆不难发现,政府或教育部门的介入会让科技馆与学校之间的合作事半功倍。现在国内绝大多数科技馆隶属于科协系统,学校的主管单位为教育部门,科技馆与学校属于两个平行的机构,缺少业务上的联系。以台湾地区的科技馆为例,台湾公立的自然科学类场馆由教育部社交司负责统一建设、管理,全职从业人员享受教师待遇,学校与自然科学类场馆间的资源共享渠道相对便捷通畅。而国内多数馆校合作是出于学校领导和馆领导对科普教育活动的认可和热情,或为打造特色学校,提高知名度的考量,科技馆与学校间的合作,缺乏科协或教育部门的统一协调与参与,合作形式较为单一,合作模式不稳固,会随着领导的更替和利益的消失而变化。国内开展馆校合作较为典型的科技馆,与教育部门都保持着很好的合作关系与沟通渠道。因此,馆校合作的深入开展需要政府以及教育部门的参与,多方共同探索科技场馆的科普活动与学校科学教育、社会科普教育结合的衔接方式与运行机制,在体制机制方面给予相应配套。endprint
3.2注重科普教育课程的设计
馆校合作的按主导方的不同可分为:科技馆主导的互动模式、学校主导的互动模式、第三方主导的互动模式。无论是何种互动模式,对于科普教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应放在第一位的。科技馆开发的课程手册,首先要与学校教育相配合,注重科技馆展品与学校科学课程知识的衔接,做到以科技馆展品为中心,以学校课程为依据,创新项目内容和形式,设计出更多、更有趣、更高品质的科学教育项。其次要突出科技馆科普教育的优势,注重提供不同于学校教育的学习资源与互动方式,以展品深度讲解与科普实验为重点,增强活动的启发性、探究性和体验性;再次要引导学生将科学知识与现实生活中的运用相联系,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提升科学素养。最后科技馆辅导员与学校教育要建立沟通与反馈机制,根据反馈信息,及时调整科普教育课程内容与设计方案,确保馆校合作的持久有效。
3.3建立长期规律的合作机制
我国大部分科技馆与学校间的合作属于初级形式,具有临时性、短暂性以及一学年内的重复合作率低等特点。初级阶段的馆校合作的形式单一,学生与科技馆间缺乏支撑,以及缺少相应评价系统,导致科普教育的实际效果有限。因此,可以尝试通过辅导员与教师间的相互合作,促成展示资源与教育资源的相互辅助,使得科技馆成为学校科学老师的重要合作伙伴与教学资源,从而建立长期且具有规律性的合作关系。
3.4利用信息化手段推进工作
科普信息化是新时期科普工作的发展趋势,“互联网+科普”的思维模式拓宽了科普工作的视野,也为馆校合作带来了新契机。因此科技馆要主动加强传统科普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丰富科普内容信息资源,创新科普表达形式,拓展科普信息传播渠道。通过信息化媒介建立与学校的联系,实现科普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
3.5加强馆校人员职业能力建设
馆校合作基础的夯实需要依靠業务精湛的辅导员和教师团队。由于辅导员岗位的特殊性,要求他们对各自然科学均有所涉猎,对知识的广度较为重视,而相对欠缺对于知识深度的探究与钻研,因此在知识储备以及理论深度等方面与学校专业课教师可能存在差距。因此,为筑牢馆校合作基础,搭建易于交流沟通的“同质化”平台,需要科技馆为辅导员提供继续学习的机会,创造持续性学习的条件,要持续加强对辅导员专业学习的培训,细化知识结构,提高综合能力。另外,要高度重视中小学科学课教师的培养与发展规划,科技馆可以利用相应资源配合学校教师开展职业培训,使科技教师有机会体验科技馆的教育资源,丰富教师的教学理念,加深学校、教师对馆校结合的认识。
4结论
馆校合作是开辟科技馆作为科学教育“第二课堂”的重要途径,也是在社会注重学生素质教育和提倡终身学习的今天,科技馆应当拓展的工作范畴。参照国外馆校合作的发展路径,国内的该项工作处于发展阶段,制度建设、内容建设、队伍建设、评价体系建设仍须探索完善。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