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馆校合作与互动,提升青少年综合素质
2017-09-07郝轶超
郝轶超
摘要:伴随博物馆事业的发展和公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博物馆的社会责任和功能定位正在发生变化,教育逐渐成为博物馆功能的核心,是征集、保护、研究、展示等业务工作的共同目的。博物馆在发挥其教育功能时,青少年是重要群体之一。近年来,教育部门正逐步把博物馆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并推动与义务教育的有机结合。博物馆需要结合自身资源和宣教特点开发青少年教育项目,加强与学校合作,使其逐步向课程化发展。围绕博物馆资源课程化问题,试论课程开发需要遵循的原则、考虑的重点以及方式方法等。
关键词:博物馆教育 青少年课程 馆校合作
一、博物馆青少年教育迎来良好发展时机
从行业内部政策导向来看。2015年3月开始施行的《博物馆条例》对博物馆三大功能做了序次调整,从过去的“研究、教育和欣赏”调整为“教育、研究和欣赏”,教育被提至首位。《条例》中还明确规定将博物馆纳入国民教育体系,鼓励学校结合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组织学生到博物馆进行学习实践活动,馆方应对校方开展教学工作提供支持和帮助。
从行业外部社会环境来看。相关部门对于博物馆提升青少年综合素质的作用愈发重视,积极与官方开展各种形式的合作,促进博物馆资源开发与利用。以北京地区为例,市教委自2008年起实施了“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项目,博物馆成为青少年重要的校外教育基地;2013年起,市教委联合市文物局启动了“博物馆之春”活动,152家博物馆与学校对接,鼓励中小学生走进博物馆参加体验式学习;2014年,根据《北京市中小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施意见》,各学科平均应有不低于10%的课时在校外进行,也就是说中小学生每周至少有半天时间是在博物馆(纪念馆)中学习。
从博物馆自身发展来说。目前几乎所有博物馆都开展了教育活动,而青少年群体也是宣教工作的重点对象。如今的青少年正处在一个教育资源极其丰富、信息科技高度发达的时代。他们学习知识、掌握技能、获取资讯、参与实践的渠道多种多样,这给博物馆教育带来巨大挑战。随着博物馆需求不断增长,公众已不满足于一般性参观或偶尔参加几场活动,他们希望博物馆成为汲取知识的殿堂、愉悦身心的场所、终身学习的伙伴。
博物馆社教工作必须不断创新,促进馆藏资源的挖掘、整合与利用,积极开发青少年课程并逐步构建完整的教育体系,真正使博物馆成为提升青少年综合素质的社会大课堂。
二、开发博物馆青少年课程需要重视的问题和方法
尽管博物馆界在教育方面进行了初步的理论研究,也形成一定数量的成果转化,但大多数博物馆对于青少年课程的认识比较浅显,探索与实践处于起步阶段,课程开发的水平参差不齐。很多场馆由于缺乏必要研究、梳理与整合,青少年教育仅仅停留在讲解、文化讲座、手工坊等以单次体验为主的活动层面,这种常见的教育模式在类型上缺少创新性突破性,主题上缺乏连续性系统性,内容上缺少深入性针对性,远未达到真正意义上“课程”的概念。笔者认为,博物馆青少年课程是以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为目标,依托馆藏资源优势开发实施的,具备一定广度和深度,并且能与学校教学有效衔接互补的综合素质教育项目。那么,开发博物馆青少年课程要从哪些方面考虑?需要注意什么问题呢?
(一)深入挖掘馆藏资源,加强“物”的研究是课程开发的前提
博物馆发展趋势表明,如今的博物馆由传统的以“物”为重向“人”“物”并重转变。这个“物”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实物”,即博物馆藏品,它是一切业务活动的物质基础,也是与其他教育机构相比最大的优势。如果脱离了“物”,博物馆教育就失去了自身特色。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开发博物馆课程重要的前提条件正是围绕藏品及其内涵进行的深入研究。
但长期以来,博物馆教育人员不善于对藏品信息的挖掘研究,导致很多教育活动例如传统技艺类,往往以单次体验或简单的手工制作为主,缺少知识的阶梯性和系统性。尽管博物馆教育强调“寓教于乐”,但不能只考虑表面的“乐”,却忽视对深层文化的理解与传承。
这里有成功的案例可以借鉴。以中国国家博物馆为例,该馆目前已开发出包括美术、音乐、戏剧、科学4大门类的90余种特色课程,初步形成了青少年素质教育的完整体系。这些课程可根据受众特点细分主题和内容,强调知识性、探究性、趣味性、灵活性。国博能开发出成熟的“历史与艺术的体验”公共教育课程体系,正是依托强大的业务研究和充分的实践积累。作为博物馆教育人员,必须不断加强理论研究水平和实践探究能力,积极挖掘藏品的历史、艺术、自然、科技等方面的价值,策划多角度、分层次、系统化的青少年课程,把简单粗暴式教育变为精细多样化教育,将浅层一般性教育变成深入针对性教育。由于研究能力和部门职责划分等因素,课程开发仅依靠社教部门人员是不够的,包括文保、研究、展陈在内的部室也要提高对博物馆教育的认识,为课程开发积极提供技术支持,协助教育人员把丰富的藏品信息及研究成果渗透到课程研发中。
(二)区别于学校教育,突出博物馆特点是课程开发的原则
一直以来,学校作为实施国民基础教育的主要阵地,承担着培养知识型人才的使命。在教会青少年如何做题、考试的同时,却忽略了个人兴趣与综合能力的培养。即只教知识不教做人,重分数不重能力。尽管我国基础教育不断改革,但以升学考试为目标,偏重书本知识传授的文化课教育依然是学校教学的主要特点。教师是一种居高临下的状态,学生扮演的是被动受教者角色。受迫于学时计划和升学率压力,教学风格采取单向灌输式,教学内容仅仅完成规定动作而无暇拓展延伸,培养出的学生往往是高分数低能力,智商高情商低。
博物馆教育特点是实现教育与学习的双向互动,博物馆与观众是一种平等互动的关系。教育员为观众的自我学习服务,是文化的分享者、传递者,这点对于青少年群体更为重要。青少年走进博物馆的动力来源于自我興趣,目的来源于自我激励,学习的深度和广度要靠自我探索。因此,博物馆课程开发一定要以区别学校教育,提升青少年综合素质为目标,突出课程的趣味性、开放性、综合性、互动性。
首先,课程主题的选取要尽量丰富,博物馆涵盖了历史、自然、科技、艺术等多学科内容,青少年参与博物馆课程学习,既要巩固他们的校内学习,也要满足他们的兴趣需求,更要拓展他们想知道的领域。
其次,内容设计上要依托丰富的藏品资源,突出博物馆教育的实物性直观性。正如柏林国家博物馆总馆长M.艾森豪尔所说:在博物馆里,一个孩子可以观察、探索一个近在眼前的实物展品,而这些知识通常只能以理论的形式出现在学校的课本里。从这一角度说,走进博物馆是补充知识的最佳途径。再者课程的实现形式要遵循重参与、重过程、重体验的理念。博物馆课程目的不在于“教”,在于帮助大家“学”,不应过分看重他们的知识储备和他们知道什么、应该知道什么,而要关注他们不知道和想知道的,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培养他们主动探究意识和自我学习能力。内蒙古博物院举办的“欢乐大课堂”项目就值得借鉴。该活动以“告诉我忘记、让我看我记住、我参与我明白”的宗旨,集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于一体,以参观展厅、知识问答、互动体验为主要内容,采用动态化演示、艺术化表演、广泛性参与等手段,将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融进妙趣横生的互动环节,从而对青少年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既充分调动了青少年博物馆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增进了教育人员与青少年的互动关系,让他们在欢乐轻松的氛围中获取知识。
(三)强调“分众式”“个性化”是课程开发的关键
随着“以人为本”理念深入人心,博物馆在发挥教育功能时要突出人文关怀,根据公众年龄、身份、心理、生理、文化程度等方面的差异,有所侧重的开发满足人们个性化需求的教育课程。博物馆青少年群体从学段上划分,包括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等,而同一学段学生由于成长环境不同,在生理、心理及社会认知等方面也存在差异。博物馆必须站在青少年的角度去了解他们的认知规律和身心特点,以“分众式”和“个性化”理念去遴选场馆资源,合理设计课程内容和实施手段。
以小学阶段为例,我们大致将他们分为低年级(1~2年级)和中高年级(3~6年级)两个群体。他们的区别体现在认知程度、学习自主性和知识结构等方面。对于低年级,课程目标应注重培养他们在玩中学的兴趣、持久的注意力和博物馆意识,充分发挥博物馆知识的趣味性丰富性。对于课程所涉及的实物要选取他们看得见、摸得着且在颜色、纹饰、形状上吸引他们的藏品。学习的步骤应包括引导式观察、故事性引入、趣味性问答等环节。如果与校本课程进行关联,可以多结合德育、美育课程。对于中高年级,课程目标在于让他们体验知识的逻辑性和严密性。在挑选辅助教学的实物时,不仅要考虑那些在颜色、纹饰和形状上有特点的藏品,更要从提高学生归纳总结能力的角度出发,选取存在某种关联性的一组或多件藏品,以鼓励学生对知识点的主动思考、发现规律、总结归纳。而课程的实施手段可考虑分小组项目制或课题研究的方式,提高学生积极性和参与性,培养团队协作意识。以上是根据年龄对小学阶段进行划分和课程设计,而不同门类的课程在学习目标和内容上存在差异,在研发时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除针对受众特点,对课程进行分众式、个性化设计外,博物馆还应从本馆特色出发,充分考虑包括镇馆之宝是什么、特色展览有哪些、场地或人力资源相较于其他馆的优势在哪,不断创新课程的内容和形式,拓宽研发思路,使课程具有品牌效应。如北京大葆台西汉墓博物馆立足于遗址环境特色,推出“考古小奇兵”项目,通过在场内设置模拟考古探方,让青少年了解文物发掘的过程,体验考古乐趣。
(四)推进馆校合作,是课程开发的有效途径
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学存在着相互补充、延伸的关系,很多博物馆与所在地区的学校确立了资源共建关系,形成了馆校合作开发青少年课程的成功案例。如中国国家博物馆与史家小学共同研发了《漫步国博史家课程》,首都博物馆联合三里河三小开发了《博物馆寻美之旅》课程,丰台七中与北京汽车博物馆共同开设《汽车与生活》校本课程。馆校合作已成为博物馆青少年课程开发的有效途径。双方应怎样合作?主要形式有哪些?
通过初步的研究分析,目前馆校合作开发课程主要有三种方式。其中由博物馆和学校共同成立项目组是比较成熟有效的。即:博物馆了解学校教学内容,学校明确博物资源优势,在此基础上进行课程的联合开发。馆校双方共同成立课程开发小组,吸纳包括双方领导、学校教研组长、教师、博物馆教育人员在内的骨干力量加入,就课程开发的可能性、发展方向、资源条件等问题进行深入研讨。
具体来说,学校首先要把教育改革的最新状况和学生素质教育的内容介绍给博物馆,而博物馆则要把自身的办馆理念、主题特色和馆藏优势资源等信息提供给校方,以达到统一资源认识、明确课程方向的目的。其次,校方要把教学需求、班级特点、教师和学生对博物馆资源的认识理解等信息告知馆方,馆方应从教师处了解教科书内容和学校课程设置,全面把握学校教学进度,努力寻找藏品或展览与校本课程的结合点,促进馆藏资源与校本课程的有效衔接。再次,馆校双方应该积极探讨课程的利用方式,如既可存在于学校已有的历史课、自然课、美术课等课程体系中,也可在学生的课外兴趣小组或社会实践课中发挥作用,或开设专门的博物馆艺术沙龙、历史文化鉴赏课等。在初步达成合作意向后,馆校双方可以通过签订诸如《博物馆青少年课程联合开发意向书》的形式,正式确立项目合作关系并按协议进行课程的设计与研发。
馆校合作开发青少年课程还可有另外两种方式。一是由博物馆占主导开发。由馆方设计课程的基本架构和内容,学校根据教学计划选择课程并担任具体执行者。二是由教育主管部门或学校占主导,博物馆配合完成。教师根据教学计划和场馆资源自主设计博物馆学习课程后向馆方提出具体需求,由官方提供包括教育人員、藏品实物(或复制品)、研究成果等给予支持。如2012年市教委基础教育处、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牵头,多所学校和场馆参与的《博物馆学生教育计划书》中的很多课程就属于此种方式。
当然,无论哪一种方式在课程开发的具体环节上都需要双方不断沟通磨合,增强合作的主动性和责任感,促进课程内容与学校教学完美契合。馆校双方可定期举办双师学习班、研讨会或文化沙龙等,既丰富博物馆人员教育学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也可提高学校教师对场馆资源的熟悉程度和有效利用。
需要强调的是,博物馆青少年课程开发是一个长期而系统的工程,无论是教育或文物主管部门,还是博物馆与学校,都应制定课程开发和实施的长期规划。要明确各学段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和任务,细化课程的学科分类和内容设计,充分考虑课程开展的周期性和持续性;要重视建立课程效果评价体系或信息反馈机制。在某项课程开发后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和实操,原先设计的主题内容、实施手段、人员配备、经费保障、预期效果等方面可能出现一些问题(前期开发时往往很难预见),这需要做好观众调查和学习效果测评,组织博物馆人员和学校教师举办研习会,对课程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对课程设计的优缺点进行总结反思,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判和分析。一方面,找出问题的原因,完善现有的课程内容;另一方面,可以不断拓展和促进新课程的设计研发。此外,为便于课程的推广传播,围绕课程内容适当进行图书、音像、网络课件等产品的研发,提升博物馆青少年课程的覆盖面,满足不同地域、不同特点的青少年博物馆需求,从而充分享用博物馆的学习资源,感受博物馆的文化魅力。以上这些问题都应该在课程开发时进行考虑。
三、结语
2015年6月,国家文物局和教育部联合下发《关于加强文教结合、完善博物馆青少年教育功能》的指导意见,为构建青少年利用博物馆学习的长效机制,促进博物馆资源课程化发展指明了方向。博物馆人必须深入挖掘馆藏资源与学校教学的结合点,积极与教育主管部门、学校、社会机构等各方力量合作开发青少年课程。随着教育资源的整合利用,博物馆教育功能将得到充分发挥,服务边界将得到更大拓展,真正实现博物馆从“数量增长”走向“质量提升”、由“馆舍天地”步入“大千世界”,这正是博物馆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单霁翔.从重“物”到“人”“物”并重——博物館社会服务理念的提升.中国博物馆,2014,(03):39.
[2]黄琛.博物馆教育资源的课程化开发.中国文物报,2015-1-20(07).
[3]纪双城.向国外博物馆同行学“竞争”.环球时报,2011-4-22(13).
[4]乌兰托娅.关于对博物馆是学校“第二课堂”的商榷.博物馆与儿童教育,2013.118.
[5]吴镝.馆校携手合作 构建实践课程.中国校外教育,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