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教育下高校舞蹈课堂的实践创新及反思
2022-05-30仝雨佳
摘要:高校舞蹈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舞蹈专业素养和专业审美能力。后疫情时代,以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为载体的新媒体深层嵌入当前社会,让线上教育成为高校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改变了教育各领域的基本生态。新的教育变革为高校舞蹈教育带来一系列挑战:高校以新媒体为形式与载体所进行的舞蹈教育呈现出新的特征;新媒体作为时代新元素进入舞蹈实践带来一系列变革;高校改革要着力利用新媒体辅助线上舞蹈教育,以实现更好的育人效果,培养与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舞蹈教育;线上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2)14-0-03
当今社会,以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为载体的新媒体深层嵌入当前社会。后疫情时代,线上教育成为学校教育不可分离的一部分,改变了教育各领域的基本生态,传统形式下“口传身教”的高校舞蹈教育也不例外。在新课改背景下,课程目标和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专业人才,美育已经成为新时代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在高校舞蹈教育中,美育更是育人的核心目标之一,高校舞蹈教育面对的是专业素养较高和艺术领悟力较强的专业人才,美育在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方面占有重要地位。新媒体技术与舞蹈教学实践加速融合,舞蹈教学实践开始迎合线上教学的逻辑,高校舞蹈教育改革中面临诸多机遇和挑战。
1 高校舞蹈课堂现状
传统的高校舞蹈教育是一项专业性极强的活动,是一个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共同建构的动态过程。传统教学中,在几十分钟的课堂上,师生通过面对面交流、观摩等过程,传授舞蹈技巧,完成舞蹈作品的教学与创作。而后疫情时代改变了传统舞蹈课堂教学模式。高校舞蹈教学与新媒体技术加速融合,舞蹈教学要适应新媒体线上教学的逻辑,从而出现了一些新兴的舞蹈形式,如演出空间“屏幕化”、表演方式“碎片化”和语言结构“蒙太奇化”的“屏幕上的舞蹈”[1]。这样一来,高校舞蹈教学借助新媒体,突破了时空桎梏,教学情境高度自由,教学模式也实现了重组,构建了高校舞蹈教学中的“伴随式课堂”。
在新媒体技术的帮助下,舞蹈视频、影像画面等可以整合为立体多维的艺术景观,从而提升教师与学生的审美体验,给舞蹈教育带来更多的可能性。线上舞蹈教育模式区别于传统的“口传身授”,具体的差异根据新媒体所起作用的不同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
第一,高校舞蹈教育通过视频录制来展示教与学的内容,这实现了教学与学习高度的自主化,教师与学生可以自由控制自己教与学的场景和时间,增强了时间与空间的可控性。相比传统高校课堂依赖具体的时空场景,新媒体在线教育使高校舞蹈教學实现了数字化、虚拟化和自由化,使教师和学生真正成为教与学的主体,高度自主地控制教学与学习过程,自主选择播放的内容、时长和重复次数[2]。通过新媒体在线教育,舞蹈专业学生可以构建属于自己的三维课堂,个性化学习重点、难点,查漏补缺,运用视频的推拉、调速、旋转等功能,更加深入地学习舞蹈技巧,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第二,高校舞蹈教育通过新媒体再现课堂及艺术资料。新媒体作为新时代课堂必不可少的工具,课堂上通过其展示各种教学内容,甚至可以再现教学场景[3]。信息技术能够使艺术品的物理对象从现实世界进入虚拟世界,从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转变为网络世界的虚拟物,使高校舞蹈课堂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高校舞蹈教育要带给学生良好的审美体验,通过新媒体展示高质量的艺术作品作为教学鉴赏的环节,教师也可以借助艺术鉴赏环节增强教学过程中的表达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及主观能动性,刺激课堂活力,提升效率[4]。
第三,高校舞蹈课堂将新媒体作为课程的衍生工具。高校在线舞蹈教育通过新媒体实现了课程时间、空间甚至主体之间众多要素的延伸。教师和学生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新媒体进行有效的沟通,教师及时为学生答疑并作出反馈,学生实现针对性和个性化的学习,从而优化教学效果。高校舞蹈课堂的时空边界在新媒体技术的帮助下实现了真正的拓展。同时为学生提供了个性化的学习机会,线上教学兼顾课堂与课后学习,下放学生学习的自主权,学生可以更加多维地制订自己的学习计划,享受学习过程[5]。
2 在线教育下高校舞蹈课堂面临的问题
相较于传统的舞蹈教育,新媒体背景下的线上教育为高校舞蹈教育带来了许多生机与活力。这预示着当前高校舞蹈教育呈现出更多的可塑性、可能性。当然,新机遇和新模式也给高校舞蹈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新的时代命题。
2.1 如何正确使用线上教育提升高校舞蹈课堂美育水平
艺术教育的本体和核心是围绕着美的教育,而舞蹈教育作为艺术体系的一个分支,通过舞者四肢与音乐技巧的配合,构建出穿越时空的故事线,给予观看者全新的感官体验,带来美的触动。舞蹈具有自然、直观的艺术特点,需要舞者融入灵魂,才能打造出感动人心的艺术作品。同时,舞蹈作品本身也是具有创造性的美学作品,源于肢体又超脱于肢体。高校舞蹈教育面向专业成熟度较高的个体,不仅追求动作技巧的华丽,还要帮助学生在精神上塑造丰盈的艺术内核。这意味着当代舞蹈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为导向,明确舞蹈美育理论的基础与宗旨[6]。《美育书简》中指出,追求抽象的自由是美育思想的核心。美育以陶冶人的情操为目的,培养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新时代,高校舞蹈教学要着力培养学生美的能力和美的品格。
2.2 如何最大限度整合优化线上线下资源强化高校舞蹈教育效果
新媒体线上教育引发了教育模式的改变,如何改革传统教育模式,融合线上与线下的舞蹈教育是当前高校面临的另一个重要课题。高校舞蹈教育是舞蹈教育中特殊的一种,具有显著的专业性,面对的是较为成熟的独立个体,核心目的在于培养青少年对韵律的把握、对美的感知、对舞蹈作品的专业理解力和表现力。后疫情时代,基于新媒体技术的线上教育迅速改变了传统高校舞蹈教学模式,如何筛选纷繁复杂的线上资源,如何继续利用传统线下资源,实现线上线下资源优化整合,是高校育人面临的重要课题。
2.3 如何管理线上舞蹈教育门槛以提升教育整体质量
线上教育代表着在各种场合、任何时间,人们都可以通过手中的电子设备学习。当前,线上舞蹈教育鱼龙混杂、泥沙俱下。传统的高校舞蹈教育中,教师在“口传身授”“言传身教”的传统模式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高校舞蹈教育本身是高层次、高水平的专业活动,是要求审美与专业技能并重的活动,具有极高的专业素养要求。传统的高校舞蹈教育由具备极高专业素养的高校教师负责,整个教学过程具有科学性保证。高校应思考如何最大限度整合优势资源,管理线上舞蹈教育门槛,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审美体验和专业素养。
3 在线教育下高校舞蹈课堂的优化路径
新媒体时代,高校的舞蹈教育面临新的挑战,同时也迎来了新的机遇,社会对舞蹈教育提出新的命题,各高校的舞蹈教育教学应主动实现传统教学模式与线上教学模式的融合,从而实现舞蹈教育的跨越性转变。
3.1 加强舞蹈教育的网络建设,提供高质量的专业教学
当前,翻转课堂、慕课等互联网教育教学模式大热,获得了社会的普遍认可。新的教学模式给传统教学模式带来了巨大冲击,高校开展舞蹈线上教育,须积极全方位地探索教育教学管理的制度创新。
以往新媒体线上教育更多以课外辅导或非正规教育的模式出现,如今进入了学校教育体系中,意味着传统教育在线上教育的辅助下可以实现教育主体、教学时空和教学要素的延伸。在线上教育被引入传统教育的过程中,许多高校及网络平台都在教学模式层面进行了改革,如我国首个以专门化舞蹈教育教学为鲜明特色的“互联网+舞蹈艺术教育学苑”,其通过线上教育汇集了国内外各舞种顶尖人才,成为线上舞蹈教育的佼佼者。同时,其通过整合优质资源,与国内各大专业院校、师范院校联合建立了新兴的多维教学模式,力求最大限度推动传统高校教育与线上教育的融合。
高校舞蹈教育要培养的是专业领域的顶尖人才,所以新时代的高校改革要求舞蹈教育必须具备国际化、专业化、前沿化的视野,要深入高校的艺术创作、综合管理、教育教学等工作当中。新时代的线上舞蹈教育让艺术教育得到了普及和推广,专业领域的学生也获得了更多的学习自主权,更多的人有机会学习艺术课程,可以获得感受美、学习美的机遇。因此,要进一步推动舞蹈教育的网络建设,促进高校舞蹈教育的专业化、系统化发展,同时也要促进线上优质资源的共享,让高校舞蹈教育能够成功应对时代挑战。
3.2 利用新媒体线上教育改进高校舞蹈教学形式,突破教学的时空限制
传统教学模式下,单一的教学方式难以为学生提供持续、深入学习舞蹈的机会,学生难以在时间有限的课堂上完全吸收理论化、抽象化的教学内容,在有限的课程体量之内对学生的肢体协调能力与记忆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7]。
新时代,高校舞蹈教育改革应该注重线上资源的整合利用,综合艺术、美术、影视、音乐等多种素材,将其作为教学工具,构建具有高度融合性和艺术性的专业舞蹈课堂。高校舞蹈教育改革实际上是教学模式的改革,传統课堂上教师采用的是口传身授的教学模式,由教师掌握整个教学过程,学生被动接受。而当前的线上教育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将学习的自主权归还给学生。利用新媒体,师生的沟通渠道获得了时间与空间的双重延伸,实现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双向奔赴”。教师可以凭借自己丰富的经验和修养,随时分享自己在网络上看到的各种专业性的艺术信息,拓宽学生学习内容的边界,也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便于随时关注学生的动态,给予学生反馈。
高校线上教育的快速推广和普及,使各领域优质的教育资源得到了迅速的整合优化,但同时在高度开放的网络世界,对教育秩序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当今,高校线上舞蹈教育要求舞蹈教师熟练操作新媒体工具,还要求教师用信息化的理念审视和指导舞蹈教学的各个环节和领域,舞蹈教育的未来发展也需要进一步改革教育资源的配置方式。高校的线上舞蹈教育表明课堂再也不局限于实体的教室、校园,新时代可以通过线上资源、新媒体技术、各类学习网站等共同构建一个多维立体的舞蹈教育系统。
3.3 传统教学模式推陈出新,保证师生的自主权
高校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处在被动学习状态,教师是教学过程的掌控者。基于新媒体技术的线上教育,创新了高校的舞蹈教学模式,教师和学生成为课程的共同创造者,教师和学生享有更多的自主权,舞蹈教学变成能动的创生活动。
学生可以在海量的网络资料中选择自己需要的内容,个性化制定最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享受优势教育资源,有助于实现教育公平。当前正形成一种全新的高校舞蹈教育模式,这种模式可以帮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能够得到质的提升。
新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给予学生自由学习的权利,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担任引导者的角色,实时关注国际最新的艺术动态,收集各领域优质资源建立线上学习资料库,提升学生学习的宽度与深度。有秩序地组织教学活动,教师可以建立线上打卡制度,方便实时跟进学生的学习进度,及时与学生互动沟通,给学生指明正确的方向并给予及时反馈。线上舞蹈教育能够给予学生“润物细无声”的学习体验,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综合艺术素养,真正品味舞蹈之美。
4 结语
高校的线上舞蹈教育改革不断推进,高校教师也在学习和掌握各项新媒体技术,努力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以适应后疫情时代教学模式的变革。新的教学模式实现了教学与学习高度的自主化,新媒体技术也丰富了高校舞蹈教学艺术品再现的媒介,通过新媒体也实现了舞蹈课程的时间、空间甚至主体之间众多要素的延伸。线上舞蹈教育促进了教学模式的革新,线上线下的进一步融合更为舞蹈教育提供了发展的动力。优化高校舞蹈课堂教学,是一项长期又艰巨的任务,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 张朝霞.新媒体舞蹈创意实践的类型学分析[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2(2):13.
[2] 刘春.舞蹈新媒体初探[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5(4):95.
[3] 张小夫,张朝霞,刘言韬.中国新媒体艺术研究中的三个重要范畴[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3(1):49.
[4] 吕寅.浅析新媒体舞蹈教学数字化应用前景[J].舞蹈,2015(7):64.
[5] 张林.浅谈新媒体的舞蹈教学应用[J].中国出版,2015(5):65-66.
[6] 吴小俐.论舞蹈教育之于美育的意义[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2(4):24.
[7] 武艳.论席勒美育思想与素质教育舞蹈[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3(6):44-47.
作者简介:仝雨佳(1996—),女,山西晋城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基础教育改革、在线教育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