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家校共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022-05-30刘海军

中小学班主任 2022年13期
关键词:探索实践新媒体时代

刘海军

[摘要] 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媒体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学校应该充分发挥出新媒体的优势来促进教育教学的改革,创新家校沟通的渠道,构建更加丰富的家校合作平台,开发新型的亲子模式,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快乐学习。本文就新媒体如何促进家校共育进行探析,旨在为家校共育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关键词] 新媒体时代;家校共育模式;探索实践

教育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程,仅仅依赖于学校的教育远远不够,家庭教育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效的家校共育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是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教育环境中对学生影响最深远的维度之一。学校在开展教育工作时,要主动和家长联系,充分利用先进的互联网平台和信息技术来拓展家校共育的路径,打造更加高效、便捷的家校共育

模式。

一、当前小学家校共育存在的问题

1.家校共育体系不健全,家长合作意识淡薄

家校共育的形式虽然提出已久,但是许多家长依旧没有对家校共育形成一个清晰的认识,特别是没有将其与德育衔接在一起。对于学生家长来说,大部分时间依旧关注学生的文化课成绩,只有在学生成绩严重下滑时,才会主动与教师进行沟通。在面对学生的一些思想问题及行为偏差时,通常都会选择对学生进行独立教育,没有及时与教师沟通形成有效的家校联动教育形式。这样的现象一方面会造成学生的教育失衡,另一方面联动教育效果短暂,无法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长期关注与纠正。

2.交流形式单一,单向传递为主

开展家校共育的主要难点,一方面在于学校与家长之间的沟通渠道匮乏,通常只有在家长会、家访的过程中才能够建立联系;另一方面在于家长在家校共育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状态,在学生的教育问题上始终以教师为主导,对学生长期以来存在的思想和行为问题也无法做到及时察觉,并保持持续关注。

3.家校均有功利倾向,共育内容偏差僵化

迫于升学的压力以及“唯成绩论”的教育现状,学校很看重学生的文化课成绩,而对于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有所忽视。在家校共育过程中,学校和家长也将绝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了学生的文化课成绩上,对于学生的思想品德、身体素质、个性爱好等方面虽然有所关注,但并没有引起双方足够的重视,导致共育内容僵化,对学生而言并没有起到良好的培养效果。

二、新媒体时代构建家校共育模式的具体策略

1.借助家校共育日志,完善互动共育机制

家校共育日志旨在分享育人经验,为家校共育机制的完善奠定基础。家校共育日志可以通过微信平台展开,由相关的小程序或者App承载该平台。具体而言,学校可将家校共育日志建立起来,并要求家长、教师每日于社交平台中发表家校共育日志,内容包括育儿经验、想对教师说的话、想对学校说的话、孩子们的在家表现、孩子们的作业表现等。日志要求家长们最低以每月3篇的频率发表,要求家长们能够通过图文或者视频的方式记载孩子的学习与成长。在这个平台上,家长们可以分享自己孩子的一举一动。在发表完家校共育日志后,学校管理者需一一进行阅读,将其中的信息总结、归纳,并将这些信息传达给教师,使其围绕这些信息完善家校共育机制。

2.引进智慧教育技术,丰富合作形式及内容

智慧教育即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教育管理、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其技术特点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基本特征是开放、共享、交互、协作、泛在。智慧教育技术的有效应用可为家校共育机制的落实提供保障,可有效创新家校共育合作形式、内容,进而全面提升家校合作水平。

因此,学校需将智慧教育技术的引入重视起来。例如,学校可借助大数据技术进行校讯通等平台的创新,通过增加留言平台等方式為家长与教师的交流、沟通提供便利。学校可以创新家校合作形式,给予家长发言的机会,使其参与到教育活动中。

例如,有些学校推广的“每周一信”。“每周一信”是校讯通增加的留言平台,它是一种极为有效的合作开展形式,为了确保能够给予学生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教育,满足其个性化发展需要,教师可以倡导家长每个星期抽出一段时间来回忆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并向教师提出一些令自己感到困惑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有针对学生性格塑造方面的想法,也可以是对学生行为方式上的一些担忧。教师在阅读了家长的信件之后,可以在平时业余时间对每一名家长的问题进行私下回应,或是在得到家长许可后,在群空间中与其他家长共同讨论,如此不仅能够确保家校共育的实效性,同时也能够更加精确地解决学生的成长问题。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新媒体正在改变人们的生活环境和学习方式,也为学校开展家庭学校教育提供了新的机会。《关于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五年规划(2016-2020)》中指出:“要进一步加快网络家长学校建设,提升网络服务的可及性和有效性。”基于这样的指导思想,家长教育不再适合使用单一形式的线下家长学校和家长课程,需要向新媒体形式转化。例如,在某市实验学校中,学校构建了一个“空中教室”用于家庭教育。“空中教室”就是指运用现代化的互联网信息科技和现代通信技术即时播放家庭教育的短视频、音频和教学课件,家长可以通过“空中教室”倾听专题讲座并参与问答。学校可以学习这种模式并且推广学习培训,这样就合理解决了场所限定、父母没有时间进行培训等问题。

3.利用互联网整合资源,分享家校共育经验

在新媒体的影响下,学校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和技术来获取丰富的资源,为家校共育提供助力。在学校网站上可以设置“家校共育”栏目,发布和分享一些权威的家校共育知识,给家长提供家庭教育的实践经验。学校还应丰富网站资源的构建,在网站上设置展示班级风采的链接及文化课程的学习资源,以满足学校和学生的多方面需求。对于这个板块的内容,学校相关负责人员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来搜集和筛选相关的知识,选择权威、科学的家教知识,开阔家长的视野。除了宣传一些家教知识之外,学校还可以向家长普及一些实用的法律知识,对家长的行为进行约束,并督促家长规范和约束孩子的行为,让家长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除此之外,还可以举行网上家长学校、广播节目家长学校、电话家长学校等与线下推广的家长学校、家委会等机构对接,还可与一些合作院校创建“友链”,结合合作院校的合育状况来计划自身院校的合育方式并促其发展。如苏州高新区育才小学,点击苏州高新区育才小学官网的“区域内合作院校链接”或“省外合作院校链接”时,在对应的官方网站也会看到其他的家校合作栏目,可供学习与进步。

4.发挥家校“群”体力量,用好共育社交平台

在新媒体信息时代,人们的沟通方式已经由智能手机的普及开始变得多元化,以网络作为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渠道,不仅能够保障交流方式变得更加快捷,同时也可以更加自由地发表彼此对问题的看法。因此,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好网络社交平台,与家长之间建立起长期有效的交流渠道,以此确保能够针对学生的教育问题形成紧密的联动教育机制。微信群便是一个很好的示例典范,作为时下最为流行的网络社交工具,微信群已经成为教师与家长之间交流的主要方式。但是以往教师与家长之间对微信群的使用却存在一定的偏差,仅仅是作为教师向家长传达学校工作事务的工具来使用。因此,在开展家校共育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将微信群的更多功能开发出来。

例如,在疫情期间,教师可以通过微信小程序布置学习任务,与家长通过微信群沟通,指导家长帮助孩子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再通过微信拍照提交,共同促进学生学习技能的提高。

当前,我们处于人手一部手机的时代,教育信息化显得尤为重要。交流与合作信息化的实现能够有效促进家校之间的沟通,让更多的家长了解学校。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微信、钉钉等方式让家校合作富有成效,让家长对教师有更多的了解,对学校产生信任与支持。只有这样,才能让双方积极主动地互相配合,相互支持,才能构建和谐的教育环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而言之,新媒体时代下的家校共育,需要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只有教师和家长的教育理念和思想认识达到统一,建立有效的沟通桥梁和多方面的合作内容,才能实现家校共育的不断发展。同时,教师也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领作用,积极向家长宣讲新的教育理念和思想,帮助家长解决在教育中遇到的問题,实现教师与家长的共同进步,促进家校共育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陈得烈.新时代如何做好家校共育工作之我见——结合椒山初中及自己家校共育实践[J].学周刊,2018(12).

[2]杨晓阳.新时代创新家校共育工作的实践路径探究[J].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19(06).

[3]陈云娇.“家校共育”下如何在小学生音乐教育中渗透德育[J].当代家庭教育,2021(09).

[4]廖素健.巧用联系手册 促进协同育人——“日进日新,成长100分”家校共育实践[J].中小学德育,2021(09).

[5]李伟霞.群策群力,促家校和谐共育——以班主任微信群管理为例[J].新课程,2021(09).

猜你喜欢

探索实践新媒体时代
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的提高与培养
“家用纺织品设计”专业中高职课程体系构建的探索实践
新媒体时代微写作特征及对策研究
新时期校企有效结合的探索与实践
探析新媒体时代下高校共青团工作的网络化转型
油田服务单位混合用工条件下工会工作探索和实践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状调查和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