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享劳动之美 品劳动之乐

2022-05-30黎培玲

少男少女·教育管理 2022年7期
关键词:劳动教育

黎培玲

摘 要: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精神,促进全市中小学开好劳动教育课,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广州市番禺区石碁镇石碁小学建立了劳动教育实践基地,通过系列活动的开展,学生在学习劳动技能的同时体会劳动的艰辛,养成珍惜劳动成果的意识,从而形成正确的劳动观。

关键词:劳动教育;全面教育;劳动课程

马克思曾经对人的全面发展做过详细而明确的论述。在马克思看来,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能适应不同的劳动需求,把不同的社会职能充分表现出来,并在劳动中考察人的发展。无论任何时候都不能把生产劳动从人的发展问题中除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劳动不仅创造了世界,还创造了人本身,所以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就必须进行劳动教育,学校要将劳动教育渗透给每一个学生,让学生树立劳动价值观。针对学情,建构实施以校为本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并落实相关保障措施。

一、劳动课程体系以校为本

主要包括:劳动教育课程目标体系以校为本;劳动教育课程内容体系以校为本;劳动教育课程评价体系以校为本。

1. 劳动教育课程目标体系以校为本

所有劳动教育课程目标均指向于我校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八个基本要点:“有爱心”“有责任”“尚健康”“尚审美”“会学习”“会生活”“能实践”“能创新”,避免课程目标定位的模糊、随意。

2. 勞动教育课程内容体系以校为本

挖掘校内外劳动教育课程资源,丰富劳动教育课程内容。建立校内“开心小农场”生态田园劳动实践基、“劳动大讲坛”生活劳动技能提升课程教室、“最美花架”盆栽种植走廊。操场、花坛、绿地等,也都纳入学生劳动管理范围,校园的角角落落都变成了学生劳动实践的场所。引导学生参与校外等环境卫生公益性劳动,加上家务劳动等。建构了“233”劳动教育课程内容体系,避免劳动教育课程内容的杂乱、单一。

“2”即两大板块劳动课程内容:校内劳动教育课程、校外劳动教育课程;

“3”即校内劳动教育课程三方面分支内容:校内环境卫生劳动教育课程、校内种植养殖劳动教育课程、校内生活技能提升劳动教育课程;

“3”即校外劳动教育课程三方面分支内容:校外环境卫生公益性劳动教育课程、校外种植养殖劳动教育课程、校外家务劳动教育课程。

这些课程都还有分支。特别是依托校内劳动实践场所,劳动教育内容丰富多彩、富有特色。

3. 劳动教育课程评价体系以校为本

探索的“积分制”劳动教育评价模式实用高效,操作性强。教师评价主要对劳动课堂、班级劳动任务完成情况、班级劳动效果等方面,采用听评课、定期检查、随时抽查、观摩等方式进行“积分”。学生评价采用“2325”“积分制”评价模式。

第一个“2”即两种评价方式: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

“3”即三类评价主体:教师、家长、学生。

第二个“2”即两大板块评价内容:校内劳动、校外劳动。

“5”即五个主要评价要素:劳动次数、劳动态度、实际操作、劳动成果、其他。一学期下来,每个学生参与劳动的多与少,劳动的态度优与劣,劳动效果好与差等,一目了然,可记录、可追溯、可视化。

二、保障措施全面有效

1. 加强家校沟通,取得家长认同。提高家长对劳动教育的认识,并成为孩子在家劳动的监督者、指导者、评价者。

2. 落实经费保障,舍得经费投入。

3. 加强教师引领,让劳动教育落到实处。提高教师劳动教育认识、课堂教学能力、家校沟通能力、学生评价能力等。

三、实施效果显著

通过建构实施以校为本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大大增加学生劳动实践机会,提高学生的“劳动量”,收到“三强”“四高”“两多”“两少”“两好”教育效果。“三强”即学生的劳动意识、体质、社会责任感增强了;“四高”即核心素养达成度、劳动技能、学习能力、审美能力提高了;“两多”即劳动实践机会、对动植物爱心多了;“两少”即生活惰性、对家长依赖减少了;“两好”即生活质量好了,健康状况好了。

“双减”政策明确提出,学校要引导学生“从事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随着“双减”政策不断落实,真正的劳动教育走进我们小学的课堂,充实学生的校园生活,做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为学生终身发展和人生幸福奠基。

猜你喜欢

劳动教育
孩子的劳动教育应从家庭教育中抓起
让劳动教育真正走进课堂
新时期幼儿劳动教育研究
“动”与“不动”
邓颖超的妇女劳动教育思想
探讨农村小学学生的管理工作
马卡连柯劳动教育思想对儿童劳动教育的启示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
浅谈劳动教育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