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理性的声音:社交媒体时代公共讨论的言论边界

2022-05-30刘良慧

新闻潮 2022年9期
关键词:算法推荐媒介素养社交媒体

刘良慧

【摘 要】本文选取社交媒体严肃讨论场景中的留言互动情况,通过内容分析,发现社交媒体并未提供一个平等的交流空间,传者依旧拥有绝对权力,诸如公共讨论中理性的部分缺失以及“把关人”信息垄断,意见市场存在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公共讨论中存在“第三人效果”理论等,指出网络发言实名制的必要性和加强媒介素养教育的迫切性,规范算法推荐的使用频次和范围,强调互相尊重在理性交流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社交媒体;公共讨论;算法推荐;媒介素养;尊重

一、问题的提出

社交媒体的广泛应用为公众获取信息带来极大便利,传受双方的交流互动也渐趋频繁。以传者本身为据点,网络形成多个言论汇聚、观点交锋的公共论坛,尤以各大“评论区”为多见。其中常有明辨是非的“高赞评论”,也难免出现扰人耳目的“嘈杂之音”。“高赞评论”中的交流理性让人欣慰、“嘈杂之音”中的观点极化令人心忧。公共讨论的言论边界何在?哈贝马斯在他的“公共领域”学说中提出这样一种公众,他将之称为“理性人”。他们具有交流理性,尊重他人不同意见,能够站在对方立场上相互理解,容忍不同意见,相信通过交流能够达成共识。[1]然而现实常见躲进大数据打造的“信息茧房”[2],靠近强化自身观点回音壁、故步自封的“感性人”。与哈氏设想的交流乌托邦相去甚远。这种交流的藩篱能否打破?“媒介素养”何时才能作为一个词语走出教科书、作为一项技能融入日常生活?本文试图以微信公众号评论区留言为样本,选取社交媒体严肃讨论中有争议性的交流场景,观察观点的输出与反馈,考察公共讨论的言论边界、探究公开交流的发言规范。

二、研究方法

本文选择4个代表性个人微信公众号,选取围绕争议性事件发布的文章,考察“精选留言”区互动情况。之所以选择个人类微信公众号,原因在于个人类微信公众号是个人经营,体现在留言区的传受关系更具对话性质,也更平等。本文将设置以下几个参考变量:精选留言总数、赞同、中立、反对、反对且言语带有情绪性。其中“赞同”指评论支持傳者看法;“中立”指未表态支持传者也未表示反对,转而表述其他观点;“反对”指明确表态不赞成传者观点。“反对且言语带有情绪性”指留言表达对传者的反对,并且偏离理性。本文认为,对以上变量的考察和内容分析有助于厘清微信公众号评论区的传受关系与对话生态。文中所采样本取样时间为2021年9月。

三、样本分析

(一)《我们的博士帽,是不是发得太多了》,微信公众号:呦呦鹿鸣,日期:2021.3.8

这篇文章点评的是上海某著名快餐品牌推出“食物银行”遭哄抢事件。作者批评哄抢的人,期望关注“精神贫困”问题。作者还对前期文章收获诸多“恶评”,表达了对当下“精神荒漠”状况的无限担忧。本文统计了留言区评论情况,得出如下数据。

经统计,该文一共放出88条“精选留言”。其中对传者观点表示赞同的有65条,比如“我们可以接受一些人的愚昧、贪婪与没素质,但完全不该习以为常,甚至觉得合理”,表达与传者观点相似的看法。持中立立场的有12条,留言本身看不出与传者观点的强关联性,立场也十分模糊。反对留言10条,对作者立场甚至个人表现提出强烈质疑。反对且言语带有情绪性的有3条,由于留言本身带有人身攻击意味,此处不再举例。

微信公众号“精选留言”区别于其他社交媒体的一大特点,是传者拥有对留言选择性展示的权力。传者可以选择呈现自己喜欢的隐去于己不利的留言;或者数量上,选择较多呈现正向留言、较少呈现负面留言,也可以选择不呈现留言。本篇文章展示了88条留言,其中有10条反对留言,甚至还有3条对传者来说极为负面的留言,体现了传者较大的包容度,力图展示舆论场真实境况。微信公众号的受众群体,多是基于“使用—满足”理论,阅读传者文章、赏识传者才华,或者认可传者价值观、获得共鸣,从文章中收获于己有益的信息或知识,获得某种满足后关注该号,亦即多数受众基于粉丝心态关注传者,所以微信公众号留言里正向留言占多数是符合预期的。正向留言相比于负面留言数量上的压倒性优势,也可能是传者的一种选择策略和心理表达,力图增强自身观点的说服效果,和一种获得肯定的心理需要。中立态度留言是受众未参与传者立场讨论,未表达支持或反对,“顾左右而言他”。持中立态度的受众是舆论场上的一股变量和中间地带,有助于弥合观点对立两方不可通约的裂痕。

(二)《成都49中调查结果出炉,真相终于大白》,微信公众号:麦杰逊,日期:2021.5.13

该文针对成都49中学生坠亡事件调查结果公布发表看法,认为调查结果可信。整个事件有质疑、有调查、有结果、有认同,体现为一个正常健康的网络生态。因该事件在网络上争议较大,留言区内各种观点争锋较多。统计结果如下:

这篇文章因为事件本身的争议性,留言区对作者观点直接表达赞同的较少,只有15条,一般是认同作者所谓“真相大白”。也有一些人提出“真相”里未涉及的问题,如有关部门回应时“冷冰冰的官腔”,某些单位“很差的舆情处理能力”,学校缺乏对家长关怀,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等,这些才是引爆事件、使其成为舆情的催化剂。这样表达己见的留言有38条。5条反对作者的留言,质疑作者收钱公关、对调查结果部分条款持异议等。

微信公众号留言,由于经过传者把关,放出的留言数量是有限的。相比于不加限制展示评论的其他社交媒体,“把关人”作用提高了微信公众号“精选留言”区对话质量,使其不至沦为网民情绪的垃圾桶,被浅薄和粗俗的语言占据。相反,认真表达意见、撰写评论,可引起其他读者共鸣。这种“共鸣”表现为点赞,点赞数越多的留言排名越靠前。高赞留言的存在,让留言发布者的言论得到关注和认可,对自身是认可和鼓励,也使其他读者得以不发言而表达态度。高赞留言更容易被看见,形成舆论场里的二次传播。但也不能忽视一些有价值的言论作为少数,淹没在高赞评论底下,对言论价值的考察不能完全以“点赞数”论英雄。

(三)《猎巫林生斌》,微信公众号:维舟,日期:2021.7.7

文章批评了林生斌形象反转事件中,网民从林身上寻找蛛丝马迹“构陷”于他。而此时舆论审判给林“定罪”已不再依据“证据”,而是依据“观感”。在自媒体环境下,这样的信息传达的不是事实,而是价值引导和观念诱导。这与欧洲中世纪的“猎巫狂热”不谋而合。针对该文,相关留言统计情况如下:

作者态度主要表现为一种对公众狂热情绪的警惕。而读者似乎不买账,他们更希望看到作者对林生斌事件本身的看法,而不是跳出事件本身,批评公众态度。因此,留言中持反对态度的较多,有21条。有人对林生斌依然持负面态度;有人表示“硬着头皮看完文章,建议换题材”,表达对观点的不认可;有人表示文章大掉书袋、曲高和寡;有人批评作者“只讲冷静,缺乏良知”。赞同作者立场的只有26条,比如,认为文章是“学者的态度、理性的声音”,认为作者“察而不激、辩而不争”。大多数没被完全说服的人则持中间立场,言及其他。

微信公众号文章和留言区一起,可以算当下社交媒体严肃讨论所在。不难发现,大多数人的固有思维很难改变。媒介素养差异之外,信息和意见市场存在的劣币驱逐良币现象也先入为主塑造了人们的价值观。当一起公众事件爆发,舆论场上各种自媒体轮番“蹭热点”点评解读,为获点击量,不惜迎合公众情绪。理性的声音则被挤到舆论场边缘。情绪引导的言论接触多了,个人价值观难免被一种声音占据,即在短时间内做出非此即彼的价值判断,忽略可能存在的中间地带和事件随着时间反转的可能性,忘记判断力中冷静和理性的可贵。而大数据的精准推荐又让这种情况雪上加霜,形成“信息茧房”效应。个体越来越封闭在自己信奉的圈子里,越来越难被不同意见说服,造成交流的无奈。留言中还有个有趣的现象,多数读者认为网络审判严重,认为他人更容易陷入网络暴力、参与网络审判,却很少反思自己,形成传播学上的“第三人效果”,是一种“低估他人、高估自己的倾向”。[1]然而,没有彻底的反思,很难保证下一次遇到相同事件时,自己不会受到情绪左右,做出与理想相违背的行为。

(四)《再评林生斌事件,媒介素养是好媒介训练出来的》,微信公众号:吐槽青年·曹林的时政观察,日期:2021.7.3

該文强调在遇到热点事件想要发表看法时,具有媒介素养的重要意义。媒介素养是对信息进行判断的专业素养,应先问信源和判断真假,再去谈是非、善恶、利害、爱恨和美丑,主张对林生斌事件持审慎态度,对他遭遇过的苦难保持基本的共情和悲悯。对留言区的考察统计情况如下:

该文作者曹林作为媒体人、中国青年报评论员,曾在多所高校开设评论课程,并著有时评写作书籍若干。留言中,多数读者是学生身份,对作者怀有老师般的尊重与信任,语气恭敬。由于作者谈论的是一个关注度高的争议性事件,留言中反对意见高于往常。这也是大多数与大众观感持不同意见的微信公众号文章的共同遭遇。反对意见中,有认为作者未认真看待“反对者反对的原因”,认为对于法律上无过错、道德上有瑕疵的人适当批判有助于维护人们“心中的美好”;有坚持认为林生斌本人也有过错,今日之遭遇,大多是其咎由自取;有倾向于对死者(林死去的妻儿)共情,因为他们已经没有机会开口;有批评作者指出“不要在过度反思中失去人情人性”;有运用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的方法,质疑作者“是否也在自己观点拟合的回音室里无法自拔”等。

针对该文留言区考察发现,当传者对于受者来说是上下级或值得尊敬的人物,留言中的情绪化用语大大减少,反之代以理性、小心翼翼的讨论。这种现象值得舆论场反思。平等、理性交流的基础是互相尊重,杜绝恶语和人身攻击。

四、研究发现

对以上样本考察总结发现如下问题:

第一,社交媒体并未如有些学者所言,建构了一个更加平等的传受关系。[3]传者依旧拥有绝对权力。无论是知识或智识的权力还是选择性展示权力。社交媒体未能提供一个完全对称的交流空间。评论区也并非完全意义上的公共论坛,传者可以选择性展示,而且倾向于展示更多正向留言。

第二,公共讨论应建立在基于互相尊重的对话关系之上,尊重可以增加协商、减少戾气。强烈的情绪反应会妨碍人们进行争论和持有异议。[4]

第三,“把关人”角色对打造干净清爽的公共论坛意义重大。由传者作为“把关人”呈现他们认为值得呈现的、隐去他们认为不合适的,符合论坛的主客原则,也使经过把关的信息变得更适宜传播。

第四,意见市场存在劣币驱逐良币现象。一个热点事件发生后,如果理性的声音没有及时发出,迎合大众情绪、成本低廉的价值判断就容易占据舆论场,影响公众认知。算法推荐也让个体陷入“信息茧房”无法自拔,观点的极化现象日益突出,个体坚持己见、越来越难被不同意见说服。

第五,意见市场中个体在讨论问题时,认为他者更容易受到情绪感染,发出不理智言论,难于反思自身意志可能存在的薄弱环节。这种“第三人效果”不利于公共讨论中理性的形成。

五、结语

社交媒体时代,公共讨论成为随处可见的风景。公共对话质量关系到公共福祉的提高、公共知识的增加,然而现实中常见沟通的无效、交流的无奈。公共事件发生后,主导公众情绪的往往是观感、谣言而非理智和审慎。理性如何能成为公共讨论中的主导价值观?首先,网络实名制迫在眉睫。这不仅是后台的实名更是前台的实名,是一种可见的实名,让发言成为一种负责任的行为。公共论坛留言区应推行“把关人”角色,通常由传者自身担任。其次,把媒介素养作为公民必修课纳入学校教育。不谄媚、不谩骂、不信谣传谣、不盲目跟风,有自己的判断。再次,立法规范大数据对个人信息的获取和算法推荐的范围及频次。让公众打破信息茧房,在广阔的知识海洋中形成健全的价值观。最后,公共讨论的各方应对交流对象怀有“尊重”,这是理性友好对话的前提。只有这样,公共讨论才能更多回归理性,公共交流的言论规范亦变得有章可循,社交媒体方能真正成为一个生产公共知识、发现智慧的地方。潮

参考文献

[1]刘海龙.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凯斯·桑斯坦.信息乌托邦:众人如何生产知识[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8.

[3]韩炳哲.在群中:数字媒体时代的大众心理学[M].北京:中信出版集团,2019:62.

[4]E.阿伦森.社会性动物[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45.

(编辑:覃世默)

猜你喜欢

算法推荐媒介素养社交媒体
基于中医临床理论的内容智能分发平台“信息茧房”系统量化
从波特图式分析算法推荐类资讯平台的伦理选择
从工具依赖到本能隐抑:智媒时代的“反向驯化”现象
从编辑到算法的让度
新媒体背景下中学生媒介素养现状与应对
网络负面热点事件对大学生社会心态的影响
“互联网+”时代高职学生媒介素养的培育路径研究
知识零售变现模式的问题与思考
基于社交媒体的广告学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
大学生社交媒体的使用特征、传播趋向及其对高校传播生态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