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社交媒体的使用特征、传播趋向及其对高校传播生态的挑战

2016-11-15张同

新媒体研究 2016年18期
关键词:社交媒体大学生

张同

摘 要 当前大学生对社交媒体的使用趋向显现出话语空间扁平化、表达语言戏谑化、传播信息碎片化、对传统价值解构化等诸多传播特征和传播趋向,该群体对新媒介的依赖日益加深,并极大地影响着他们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更深深地影响着高校传播生态的走向和变化。

关键词 大学生;社交媒体;传播趋向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6)18-0196-02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基于智能手机应用的社交媒体相继问世并迅速风靡网络世界,社交媒体依托互联网络,应运产生的QQ、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居于其中最为显著的位置,成为受众最受欢迎的信息交互传播平台。微博微信这些新兴的社交媒体不仅突破了传统社交模式的时空局限,改变了人们的社会交往方式,而且其强大的社交媒体优势完全可以满足人们的生活要求,从而对整个社会受众群体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1]。

当代大学生是伴随着数字产品的不断更新发展成长起来的一代,数字社交媒体是他们与人沟通交流的重要方式。而他们的日常生活习惯、话语表达方式以及价值观选择也潜移默化的被新型数字产品影响着。在当代大学校园里,由于互联网的超高速发展,智能手机的快速普及以及手机社交应用的不断更新增加,大学生对手机应用社交的依赖越来越强,随处可见的“低头族”已经成为了大学校园里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低头的状态彰显着社交媒体对大学生的强大影响力。目前,大学生群体作为使用社交媒体受众中的主力军,他们对智能社交终端的应用趋向将会深远地影响着高校媒介传播生态,甚至有可能影响未来十年社会主流人群的传播方式。因此,针对大学生对社交媒体使用趋向的研究,有利于培养提升大学生的综合媒介素养,并有效引导其具有正确的价值观选择标准,对于营造良好的高校媒介传播环境具有重要积极的意义。

1 大学生社交媒体使用的学术视阈研究

当我们追溯有关大学生社交媒体使用行为的研究,可以发现,无论是基于创新扩散、还是媒介依赖理论,许多研究都比较侧重于从个人和小型受众群体的心理层面出发,分析影响这一群体使用新兴媒介的行为因素。但是却忽略了媒介与个人、群体、组织和其他社会系统都具有密切的相互联系,同时也缺乏一些比较宏观的社会系统与受众关系的思考研究。在既有的传播学科理论范畴中,能够涉及到社会系统与受众行为关系的有罗杰斯的创新扩散理论,这一理论有一个基本前提,即个人因素和社会因素的预设,一个新的事物能否扩散主要取决于这两大因素,决定性的因素还是社会因素。即便是在传播学使用与满足理论的范畴,也不得不强调个体心理层面的因素,也认为人们接触并使用媒介的目的是为了满足自身的需求,这种自我需求是与社会因素和个人心理因素相互叠加的。媒介依赖理论则认为,一种新的媒介在社会中站稳脚跟,人与媒介之间会形成一种相互依赖关系,这种关系中依赖较强的一方是媒介,主要从传播内容方面影响受众的心理接受程度,从某种程度上讲,媒介依赖理论可以衡量任何实体对媒介系统信息的依赖程度。同时也研究受众与媒介作为宏观社会系统中的一部分,在各自具有的行动目标和社会资源基础上,他们的关系是怎样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2]。

尽管媒介依赖理论是在更宏观的社会系统视角下阐释受众的行为,但是目前诸多的研究中,很少有研究社会特定群体对媒介依赖关系的影响程度。鉴于此,本文将尝试从媒介依赖的视角出发,以当代中国高校大学生群体作为观察对象,审视当下该群体对新兴社交媒体如微信、微博等的使用特征与传播趋向,并从社会建构的角度予以一定的解释,研判其对高校传播生态的挑战。正如吉登斯所说,“在人们日常司空见惯、看起来支离破碎的活动中建构着社会的制度化构成。”

2 大学生社交媒体的使用特征

1)话语空间扁平化。笔者通过对大学生群体社交媒体使用过程的观察后发现,传统的舆论场所具有的特殊把关机制似乎已经失灵,大学生群体通过社交媒体进行话语表达不再经过传统的媒介通道,少去了很多“阀门”或“弯道”,某种程度上实现了意见表达的自由,即便他们仍然有所顾忌,但这种意见的自由舒张空前激发了该群体的表达欲望,也赋予了这一群体更加宽广的话语空间。我们可以看到,在网络上,当新闻事件发生时,他们常常由旁观者沉默者转变为意见积极的评论者,当这个群体被赋予了空前的话语权后,他们的年轻气盛的特点以及较高的知识素养也促使他们更加热衷于发表一些看法偏激甚至“离经叛道”的言论。这种话语空间扁平化也促使传统舆论场和网络舆论场打通了原有的藩篱,更冲击了传统舆论场对信息的垄断效应[3]。

2)传播效率陡增且现场代入感强。微信、微博以其传播效率赢得了大学生的欢迎,而这种强大的时效性也增强了大学生对微博微信的深刻信任。在现今大学中,无线Wi-Fi、4G网络已经完成普及,以手机、平板客户端为载体的社交媒体也可以随时接收和发布消息。随时随地的信息发布,加上图片、视频的烘托,配以特点鲜明、现场代入感的语言要素,使得他们更容易被感染和征服。

3)传播结构日趋复杂化。基于社交媒体迅捷、短频的特点,互相关注互相评论的方式更加方便简单,这客观上促成了校园内同学之间的互相关注和高度互联。在这种背景下,同学之间发的微信、微博就比外围社会的社交媒体更有说服力,对热点事件的互相转发成为校园里的一道景观。点到线、线到面的传播效率,以及超空间的交互传播方式,使得大学生社交媒体的互动呈现出环状、链状、树状三种复杂的结构模式,这几种结构使得大学生社交媒体的传播速度呈现出几何级的扩张。在这样的传播结构下,校园里每一个社交媒体使用者都有可能成为舆论场信息流流通的重要节点[4]。

4)传播信息碎片化与信息拼图的错位。大学生在使用社交媒体的过程中,面对的是海量而又零碎的信息流和观点迥异的意见碰撞,因此,这些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呈现出碎片化趋势。当然,这也正迎合了大学生群体日益加快的学习生活节奏。考虑到受众更易接受简短扼要的信息,社交媒体对文字长度进行限制,信息发布者常常只阐述一些比较主要的观点,而对新闻事件难以有准确且全面的表达。在传统的舆论场中,信息传播严谨,相对真实,但在大学生群体的社交媒体舆论圈中,许多信息是即时性的,立场、真实性、准确性都无法保证。因此,同一个主题事件,在不同的信息发布者传播下,常常呈现出错位的信息拼图,而这些错位的信息拼图的增量转发又常常会引起浏览者对事件的错误看法和态度,甚至可能引起舆论事件,破坏稳定的秩序。

3 大学生社交媒体的传播趋向及其对高校传播生态的挑战

1)正负能量相互冲击,负面情绪反复呈现。社交媒体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巨大的平台,一个事件无论大小,都会吸引大量不同观点、不同态度的大学生,并引发不同言论。比如,对于学校处理某件事的新闻,有些学生会旗帜鲜明地表达支持,且理解学校,但也会有同学毫不理解,起哄、讥讽乃至恶语相向。在某一个特点的舆论场中,由于各自代表的不同利益和不同观点倾向,会导致大家同一新闻事件的看法有着相左的态度,但如果两种相反趋向的话语能量反复相互冲击,常常会引发更多的同学围观,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大学生常常会报以恶意的揣测,并进一步带来大面积的群体性负面情绪,对校园、对老师的信任也会降到冰点。可见,在社交媒体广泛使用的背景下,高校传播的危机公关日显迫切和重要[5]。

2)传统价值观被反复解构和冲刷。网络社交媒体对大学生的价值观选择有这巨大的影响力,如今社交媒体在大学校园的普及,致使年轻大学生的价值判断和行为方式受到了极大的影响。首先是思想观念的物质化。目前大学生多为“90后”,他们大多是独生子女,而且成长于经济高速发展的时

代[6]。因此,他们周围大学生中,不乏攀比现象,由于社交媒体的虚拟状态和庞大的受众群体给这些大学生提供了无顾忌自我炫耀的平台和博取关注的舞台,并且极大满足了年轻大学生的青春期虚荣心理。而长时间处在这种网络环境中的他们,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并没有完全成熟,自制力不强,耳濡目染,自然而然产生从众心理和攀比心理。他们愤恨郭美美现象,却也不无艳羡。其次,是群体观念的淡薄化。“宅男”“宅女”已经成为耳熟能详的代称,社交媒体的出现使得大学生可以与外界虚拟地链接在一起,比起现实的人际交往,大学生似乎更愿意与网络上虚拟的对象进行沟通和交往,当有情绪需要宣泄时或者有意见要表达时,他们首先会诉诸于手中的社交媒体,而家人或朋友已退居他们情感表达的次位,显然易见,社交媒体促使大学生不愿意与人当面沟通,不愿意面对别人,疏离群体,群体观念淡薄化。最后,是道德观的庸俗化。虽然道德观念的判别是一个复杂命题,但大学生群体的道德观念空前开放是谁也无法否认的现实。社交媒体的便宜性促使大学生在选择情感对象时更加迅捷,低门槛的特征使微博微信上的交友信息有如洪水般汹涌,传统的道德枷锁已经无法锁住他们奔腾的青春欲望,“约炮”“堕胎”“同居”现象早就见怪不怪,在肉与灵的选择中,更多的大学生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前者。此外,当微博上类似“南京扶老人被讹”“城管打人”“强拆”等事件屡次冲击人们的神经和道德底线时,大学生们也因此逐渐变得冷漠。这些都是道德观念庸俗化的表现[6]。

3)传播语言戏谑化和对传播生态的挑战。大学生是个年轻群体,他们充满了表达的动能与欲望,在社交媒体普遍广泛使用的背景下,催生了富有特征的新的传播逻辑。大学生们为了突显自我,常常会主动地与主流文化保持刻意的距离,乃至将一些传统的表达作全新的陌生化处理。于是,“duang”“土豪”“有钱任性”“砖家”、“叫兽”等这类明显戏谑,并且与传统审美、精确语义背道而驰的词汇迅速流行,并且引起大学生们巨大的情感共鸣。传播的语词常常体现出思维的内核,这种戏谑化的传播表达的是大学生对主流社会的怀疑态度以及对主流社会文化的强烈嘲讽。大学生在不断的刷屏中,怪异的语言与戏谑的思维正在以近乎暴力的方式挑战着高校乃至社会的传播生态[7]。

4 结束语

当代大学生作为手机社交媒体的早期接触者和广泛使用者,已经全面渗透到年轻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并且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同时对高校传播生态产生了一种不可忽视的挑战,这是我们必须去直面的现实。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潮流已不可逆转,现阶段高校教育管理者更应在正确认识这一现实的基础上,结合当代大学生的心理成长特征,提早拿出应对的办法和有效的破解手段,以期更好地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大学教育的最初目标。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小组第四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14-08-19.

[2]帕麦拉·休梅克.把关20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3]保罗·莱文森.数字麦克卢汉——信息化新纪元指南[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4]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的构成[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5]郭卓娅.网络传播对大学生性别观念构建的影响[J].新闻研究导刊,2015(11).

[6]董程.大众媒体的道德责任和道德建设[J].新闻研究导刊,2015(11).

[7]白麟.浅论互联网传播中的群体作用机制[J].新闻研究导刊,2015(11):119-120.

猜你喜欢

社交媒体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论社交媒体助推大学生创业
社交媒体视域下弱势群体舆情表达研究
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在线社交变迁及动因分析
“双微时代”的危机传播趋势和影响因素研究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