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背景下中学生媒介素养现状与应对

2016-11-22薛龙康家伟薛桂康

今传媒 2016年10期
关键词:媒介素养中学生新媒体

薛龙++康家伟++薛桂康

摘 要:媒介素养是身处媒介社会化中的人们所应具备的基本能力,本文基于关中城镇中学生媒介素养调研,结合从传统媒体、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的新媒体背景转化,结合有关文献分析指出中学生媒介接触的群体性特征较为明显,中学生的媒介认知较为理性、辩证,媒介接触率与可信度呈现反差,互联网媒介伦理教育对于中学生具有紧迫性,中学生的参与式传播意识与技能需要加强,进而提出了中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建议策略。

关键词:新媒体;中学生;媒介素养;建议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6)10-0050-03

一、研究缘起与背景

一个媒介化社会的到来是所有人都体察到了的事实,当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行动协调愈加不以面对面的方式进行的时候,媒介就不仅承担着工具作用,而是更具有了塑造功能。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媒介素养就不单是新闻传播从业者的专业素养,而是面向社会大众的综合素养要求,这即是说它是成为现代人有效生活的内在规定要求。

媒介素养研究在我国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一度成为研究热点,后又历经沉寂起伏,近年受关注程度又有抬高趋势,显示出与互联网媒体发展合拍的态势。本文基于实地调研关中城镇中学生媒介素养的数据,结合文献分析与思考,意在求取中学生媒介素养相关问题的普遍性论述。“新媒体”是背景转换,随着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人们的媒介使用习惯发生了深刻转变,从“读文”到“读图”、从“单向”到“互动”、从“定着”到“移动”是典型特征,中学生媒介素养出现了新的变化。“关中城镇”是空间指向,关中地区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发展水平具有一定代表性,以“关中城镇”而不是“关中城市”或“关中农村”作为研究指向也与国家新型城镇化的大趋势相适应,关中的城镇化率目前已超过50%。“中学生”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逐步成熟的年代,媒介素养教育在其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作用。

媒介素养是舶来品,学者们普遍认为媒介素养是一种能力,美国媒体素养研究中心对此的界定是指人们面对不同媒体中各种信息时所表现出的信息的选择能力、质疑能力、理解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学者鲁宾则将其概括为能力、知识与理解三种模式。关于这一概念的本土化认知则认为媒介素养是传统素养能力的延伸,它包括人们对各种形式的媒介信息的解读能力,除了现在的听说读写能力外,还有批判地观看、收听并解读影视、广播、网络、报纸、杂志、广告等媒介所传输的各种信息的能力,当然还包括使用宽泛的信息技术来制作各种媒体信息的能力[1]。

从2014年7月项目正式启动到2015年9月调研结束,笔者历时一年多走访和调研了陕西省韩城、杨凌、凤翔、岐山、扶风等关中地区的10所中学。这十所中学分别为:韩城一中,韩城二中,扶风初中,扶风高中,岐山一中,岐山高级中学,杨凌高新中学、杨凌高级中学,凤翔中学,凤翔县西街中学。共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有效问卷853份。

在被调查的853个中学生样本中,男生比例为56.5%,女生比例为43.5%,这个数字与2015年12月中国网民男女性别53.6%与46.4%的比例相当,一定程度上也与我国男女性别比例失衡现象可以互相印证;初一初二占27%,初三占32.1%,高一高二占总人数的30%,高三占总人口数的11.9%,覆盖了被调研对象整体,各年级学生均有分配。从家庭背景来看,农村人口占46.4%,城镇人口48.5%,城市人口3.7%,调研中学虽位于关中城镇地区,存有一定数量城市户口的择校生和走读生。

二、研究结果与发现

从调研统计结果来看,新媒体相对于传统媒体有着更高的接触率,以接触频率多寡排序依次为手机、电视、网络、广播、杂志与报纸。报纸中学生群体中的接触率最低,1/3的调研对象很少阅读报纸。杂志的接触率相对较好,有时阅读杂志的人数高于很少阅读的人数。但就纸媒而言,每天接触阅读报纸和杂志的中学生数量非常之少。传统电子媒体则明显呈现反差,很少和从不收听广播的人数超过了一半多,很少和从不看电视的人数只占到了调研对象的15.3%,这部分学生以住校和租住在学校周边为主。

以媒介接触动机而言,娱乐消遣是最为主要的目的,占到调研对象的26.4%,这与把媒体作为学习帮手25.3%比例相当,这反映了对媒体接触动机的理性化,好于调研开展前的假设。随着媒介信息多元化的发展,如果把聊天交友、打发时间等接触目的与娱乐消遣归类整理的话,可以看56.7%的调研对象是把媒体视为生活陪伴的。

对于手机、网络等新媒体的接触而言,超过80%的调研对象是在自己家里或者居住地使用网络的,一半左右每天的接触时间为30分钟,37%左右的学生的接触时间不超过2小时。

对于媒体在现实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78.9%的同学认为媒体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27%的学生同意自己就某件事的看法受媒体影响很大,34.6%的同学不太同意,22%的同学不同意,而15.5%的同学并没有意识到这一问题。就对媒体的认知而言,17.6%的学生不同意“媒体上的信息都是真实的”这一说法,有73.2%的学生不太同意,4.1%的学生则表示同意。48.5%的学生不太同意“媒体上看到的与现实生活中看到听到的是一致的”,32.5%的学生不同意这一说法,总体上超过80%的学生可以区分媒体与现实的区别,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学生对于媒体的理性态度。然而仍有9.6%的学生同意这一说法,9.3%的学生对此未做思考表示不知道。这表明18.9%的学生缺乏批判能力,不能区分媒介与现实的不同。针对网络影响的正负效应上,83.5%的学生认为网络对他们的影响有正面也有负面,7%的学生认为只有正面影响,3%的学生认为网络带给他们的都是负面影响。

媒介公信力对信息可信度具有明显影响,对媒介信任程度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电视35.7%、报纸25.4%、网络9.6%、广播3.7%、杂志2.5%、手机2%,还有20.8%选择不相信任何媒介。可见77.2%调研对象对传统媒介的信任感要高于手机等新媒介,这与手机的高接触率形成了反差。值得注意的是,20.8%的学生选择不相信任何媒介,这既与媒介使用体验有关也与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心理有关。对于媒介信息来源可信度的调查中,31%的学生选择了明星代言人,20%的学生认为身边人的可信度更高一些。而政府部门、记者和权威人士的信任程度则低于明星和身边人,传统权威信任度处于明显的下行态势,对于明星的高信任度与青年亚文化中的粉丝社群文化有着紧密关联。

对于一些践踏社会公德良俗的行为是否该对其当事人进行“人肉搜索”?59.4%的中学生认为要看事件性质。40.3%的中学生对于“黑客”现象是要视“黑”的对象而言。

参与式的媒介使用是媒介素养的体现,35%的中学生没有与媒介进行过任何互动形式,41%有过网上发表信息的经历,只有13%的人参与过短信竞猜,10%的人参与有过电台热线电话或点歌。对于“学习生活中遇到问题是否会主动利用或求助媒介?是否愿意通过媒介来表达自己的观点?”的回答中,有30%的学生一般不会,而10%的人会积极利用求助媒介;有31%的人不太愿意,32%的人抱着无所谓的态度,3.5%的人非常愿意在媒介上发表自己的观点。正确地、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能力,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进步的意识还有待提高。

三、研究思考与建议

从传统媒介、互联网再到移动互联网,媒介环境发生着明显嬗变,中学生的媒介素养也呈现出了新的特点。

1.新媒体背景下中学生媒介接触的群体性特征较为明显。从调研数据看,关中城镇中学生的媒介接触方式、时间、地点等特点与中学生群体整体媒介接触有一定的共同性,新媒体对于“知沟”一定程度的抹平在此有明显体现。如果说传统媒体还存在地域空间上的不平衡性的话,那么新媒体的确为每个人赋予了媒介平等使用的幻象。媒介素养教育是所有中学生共同面对的问题。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 2015 年 12 月,我国网民规模达 6.88 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占比由 2014 年的 85.8%提升至90.1% ,10~19 岁群体占比为 21.4%,中学生是这个年龄段的主要人群构成。

2.中学生的媒介认知较为理性、辩证。有关媒介使用目的与媒介认知的个别问题的统计显示,中学生对于媒介持有相当程度理性、辩证的看法,当所谓中立、平衡、不偏不倚的统计结果呈现出来的时候,我们所想到的是有关这种看法的具体指向和内涵还需要依托于访谈的进一步深入,因为问题的答案既有可能来自于实情的反映也同样会得到常识判断的支持。

3.媒介接触率与可信度呈反差。虽然网络等新媒体在中学生群体中拥有最高的媒介接触频率,相应的媒介依赖程度最大,但就其可信度而言并不高,手机媒体的可信度甚至是最低的。传统媒体如电视、报纸尽管媒介接触率不及新媒体但却拥有较高的可信度。媒介接触与媒介可信度呈现反差。另外,具有指标性意义的调研数据是相当高比例的调研对象不相信任何一种媒介,媒体个别失实信息所引起的是部分中学生对其信任的破产,这对媒体公信力的建设提出了警示,也是媒介素养教育应予重视的问题。

4.互联网媒介伦理教育对于中学生具有紧迫性。就媒介伦理而言,相当多的调研对象对于网络上出现的有违公德良俗的做法如人肉搜索、黑客持有的是视情而定的态度,这反映了基于外在和现实利益考量问题的价值取向,网络文化具有一定的草根和民粹色彩,政治正确式的价值观表达本身就难以有效建立,同时这与青少年价值观养成阶段的不稳定性有关,这一问题也在呼唤着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入持续和灵活多样。

5.参与式传播意识与技能需要加强。就媒介使用的方式而言,中学生对于媒介以浏览、旁观与娱乐为主,呈现着较为明显的浅表层次互动,具有一定程度的疏离性和距离感;参与性的使用和通过媒介进行表达的比率较低,媒介使用的主动性不足,这与中学阶段模式化的较为紧张的学习生活方式有关,也与媒介使用技能训练不足有关,也是中国网民群体使用习惯的典型写照。

媒介素养教育是培养公民媒介素养的教育,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基础媒介知识以及如何使用媒介;学习判断媒介信息的意义和价值;学习传播媒介信息的知识和技巧,了解如何利用大众媒介发展自己[2]。媒介环境经历着从传统媒体、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的转变,每一种新的媒体的出现都重组了媒体环境,基于以上思考,做好中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第一,中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需要学校、家庭与社会共同负起责任,由于互联网的普及以及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中学生的网络媒介接触地点呈现出由网吧向家里转移的趋势,家庭教育在媒介素养教育中起到了比以往更为重要的作用,直接来说就是父母的媒介使用方式与习惯以言传身教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处在价值观形成期的中学生。这就是新媒体背景下媒介素养教育的一个新特点。

第二,学校是中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主阵地,中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是要养成学生科学理性的认识媒介,理解媒介信息的意涵,正确合理的使用媒介,成为媒介的主人而不是反之。尽管关中地区中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已经有所展开,但在媒介素养教育还存有很大的推进空间。这包括课程设置、教材编写与师资培养,就课程来说与思政课、语文课的嵌入式融合是有效途径[3]。按照媒介素养从认知、理解到使用由低到高的发展要求,中学生媒介素养应该放在小学教育与大学教育保持连续性中间的重要一环来看待。

第三,媒介素养本身包含着“消费”与“生产”两个维度上的要求,目前的中学生媒介素养构成表现出明显的重消费轻生产特征,必须有效推动“生产”之于媒介素养的重要性,学校和整个社会应该给中学生多提供媒介素养教育的场所与机会,比如依托学校的校园广播台、校报、学校网站等校内媒体让学生得到充分锻炼。同时开展举办讲座进行专题教育;大中城市所能给予中学生的包括小记者采访、志愿者服务、游学体验等不同形式的媒介素养教育资源应在政府的推动下有组织化的向城镇中学生倾斜。

第四,教材、课外书与媒介在中学生媒介素养间接经验的获得中起着重要作用,但这三者的功能具有互补性,对某一种途径的过度依赖不利于中学生综合素质的形成。互联网内容的碎片化特征需要特别予以重视,以形象取胜的电视与网络等电子媒体相比于纸质的书本和报刊对人的感觉器官、学习生活方式具有潜在的影响,不利于想象力和创造性的激发和培养,特别是对处于成长期的中学生来说,健全与系统的媒介接触结构的建立需要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视,同时也需要中学生个体的自律与自觉。

参考文献:

[1] 张开.媒介素养教育在信息时代[J].现代传播,2003(2).

[2] 卜卫.论媒介素养教育的意义、内容和方法[J].现代传播,1997(1).

[3] 张琼.新媒体环境下语文教学的媒介素养教育初探[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旬刊,2014(3).

[责任编辑:东方绪]

猜你喜欢

媒介素养中学生新媒体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欢迎来到《中学生博览》大型团购会
新媒体时代新闻编辑应具备的媒介素养之研究
网络负面热点事件对大学生社会心态的影响
“互联网+”时代高职学生媒介素养的培育路径研究
大学生媒介素养调查研究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