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校共育转化后进生

2022-05-30李淑媚

少男少女·教育管理 2022年10期
关键词:个案分析家校共育班主任工作

李淑媚

摘 要: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身为班主任如何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指导学生学习一些简单的知识呢?笔者结合具体的教学经验谈几点做法:用“爱心”滋润心田,用真情叩开心扉;一分为二看待特殊生,细心捕捉闪光点;降低门槛,多种方法并用,激发兴趣;家校合力,架起共育桥梁,促使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家校共育;个案分析

小鸿同学是一个7岁多的男生。他个子瘦小,说话声音不清晰,性格孤僻,平时他在校沉默寡言,很少与人交往,独来独往,从不与人争执,不爱表达,显得很自卑。他上课能乖乖地坐着,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从不参与课堂互动和交流,经常皱起眉头,拿起笔,无从下笔;有时莫名其妙地哭了起来,有时甚至还打瞌睡。对于老师的提问不知如何回答,甚至连问题都听不懂,他可以临摹写一些简单的生字,但笔画不连贯、多笔少点、读书咬字不准、不能连贯地读课文,简单的加减法也理解不了……总体来说,他的学习能力较差。

一、用“爱心”滋润心田,用真情叩开心扉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夏丏尊先生指出:“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之池。”在我们教育教学中,大量的实践告诉我们:爱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手段,爱本身就是人类最美的语言,它不论你是否有明确的承诺,都会像春风一样潜入人的心田。

由于小鸿父母离异,跟着爸爸生活,爸爸身体又不好,爷爷奶奶状况也不太好。在家中,爸爸经常因自己身体不好,将不好的情绪都发泄在孩子的身上。他没有家庭“温暖”,而倍感孤单。可见他除了先天性身体状况之外,而最大的心理障碍是长期缺少爱,导致性格孤僻内向,沉默不语。因此处于特殊境遇的特殊生特别需要同学的友爱、老师的关爱。爱有着巨大的力量,它是牵连师生关系的一条割不断的红线,也是特殊生转化的内动力。笔者对小鸿的校园生活特别关注、特别关爱,让他尽快融入集体生活,感受到同学们、老师们对他的关爱。在班上,笔者利用班会课给全班学生上一节“我爱班集体”主题班会课,让学生有集体观念,要有爱班集体、要尊重关爱同学、不能歧视同学的意识,同学之间要团结友爱。由于他的妈妈不在身边,作为班主任,有这份责任让学生感受到无微不至的关爱。每天,笔者有意无意地亲近他,搭着他的肩膀、摸摸他的头,跟他聊天,会多关心他的生活状况:今天吃了什么早餐?今天天气冷了,别着凉,会提醒他多穿一点衣服……课间笔者特意安排几个小班干部,与他一齐玩小游戏。让他从中感受老师和同学们的关心。在每次开展活动时都把他带在身边,或找同学跟他一组活动。有几幅画面,至今还清晰地浮现在脑海中。

情景1:在语文口语交际“长大以后做什么”课堂上,学生都争着说自己的愿望,没想到小鸿也举起手,还大声地说:“我长大以后,想做一个好爸爸!”同学们都笑了起来,笔者让学生立即停下来,说:“小鸿,这么小就懂得长大后该怎么做,多么有责任感,你真棒!”小鸿听了,嘴角都扬起来。

情景2:在运动会庆功大食会上,他没有带什么东西回来,同学认为他没有为班级运动会献出力。笔者发现他走到一边,低下头,情绪很低落,这时,笔者说:“好成绩的取得,离不开运动员在场上的拼劲,也离不开拉拉队在场旁的鼓励,大家都有出力!我们应该一齐分享这一份快乐!”这时,小组长主动邀请他一起品尝食物,其他小组的同学也纷纷把食物送给他,慢慢地他变得开朗起来,并主动把同学送给他的食物与人分享,还拿了一个小番茄悄悄地递给笔者,还边吃边跟同桌的同学交流。

慢慢地,他整个人都变得开朗了,有时候有同学没有铅笔写字,他会主动把笔借给同学,看到地面有垃圾,会默默地捡起来放到垃圾桶里,体育课上也主动参与训练活动,在老师的指导和其他同学的帮助下,慢慢地跟上大队的步伐与节奏。轮到他们小组值日,也能留下来打扫卫生,意识到自己是班集体的一员,要为班集体做事。可见,只要我们对学生加倍的关爱,就会打开学生的心扉,使学生重新认识自我,提高自我。

二、一分为二看待特殊生,细心捕捉闪光点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只要细心观察,我们会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若能及时“点化”,往往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小鸿平时不打不闹,很爱做劳动。在实际工作中,笔者总是较善于细心观察他的“闪光点”,并充分使他的“闪光点”发光、增光。笔者的做法是:对他立足于争,着手于拉;积极创造条件,给他一个表现自我的机会,以便克服消极因素对他的影响,增强他的自信心。如让他发本子、去拿粉笔等,使他感到老师信任自己,并引以为豪,从而可能激发他的学习兴趣,调动起他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际上,扬长避短的过程,同时也是他心理上的一种解放。

三、降低门槛,多种方法并用,激发兴趣

针对他学习困难,接受知识慢,对学习很容易失望的现状,笔者注意做到降低门槛,放宽对他的要求,让他能比较容易地完成学习任务,轻松地掌握符合他现实状况的基础知识。

(一)降低学习要求,激发学习兴趣

关于他的作业设计与其他学生不同,降低难度,减少作业量,循序渐进,但始终要把握好适合他的度。所以,每次布置作业时,笔者都会让他做常规简单的作业(如抄写生字,做口算等),让他能轻松地完成作业,培养学习兴趣。

(二)课堂上给他一片展现自我的天地

课堂关注的应该是全体学生,提问学生也应该有一定的梯度,所以我们可以将一些基础性的简单的问题抛给他,给他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课堂上对他多一些关注的眼神和鼓励的语言。

(三)课后为他开“小灶”

由于知识断层、能力断层,上课时他很难跟上课堂进度,消化全部课堂知识。所以,笔者对后进生进行课后辅导时,笔者也不会放弃他,让他消除自暴自弃的念头。

四、家校合力,架起共育桥梁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家庭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学校的教学、教育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

首先,笔者与科任老师亲自到他家进行家访活动,进行面对面地交流,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了解学生的过去,根据实际状况找出他的“症结”,对症下药,促使他往正确的方向去学、去做。

到了他的家中,只见小鸿年老的爷爷奶奶。在交流过程中,我们从这两位老人家中得知,原来是一个父母离异的家庭里,小鸿是跟随着患有严重类风湿疾病、整天卧床的父亲和年老的爷爷奶奶生活。当时奶奶眼含泪花地说:“我们家只有这么一个孙子,他爸爸连基本生活自理都不行,我们的希望都在这个孙子上了。我们年纪大又不会教育,也不懂辅导他作业。老师,你们帮帮我吧!”笔者安慰着说:“奶奶,您放心,我们会尽力帮您!”笔者如实地将小鸿在校的情况告诉了她,建议她去寻找专业机构帮助孙子。一开始,她不承认自己孙子有学习障碍,只认为他们年纪大不会教而已。笔者理解爱孙心切的老人家,没有正确地正视自己孙子所在的问题是正常。后来,老人家把孙子送到本村在校附近的补习班进行托管。

一个月,两个月……一个学期,一学年过去了,小鸿的学习能力并没有提高。慢慢地,爷爷奶奶已接受自己孙子学习能力有障碍这个事实,再次寻求帮助。当时,笔者与爷爷奶奶详细说,首先要带孙子到专业的医疗机构做一个有关学习能力障碍的检查,检查结果出来后,如果符合条件,就可以申请“随班就读”的资格。(第一次家访,笔者已跟他们讲过“随班就读”对孩子优惠政策)后来,小鸿妈妈得知这件事后,也很关心自己的孩子,亲自带着儿子到了广州市番禺区第三人民医院检查,经诊断为智力四级残疾,并取得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制发的《智力四级残疾人证》。身为班主任,笔者申请“随班就读”整个流程,递交相关资料,耐心指引家长填写资料。最后,笔者还利用身边以往有類似情况的资源,用以旧带新的方式,让她找到更好的专业机构培养自己的孩子,让孩子进步得更快。

在平时教育教学工作中,笔者把学生视为一朵朵不同花期的花,悉心栽培。笔者坚信,总有一天小鸿也能灿烂美丽地绽放。

猜你喜欢

个案分析家校共育班主任工作
影响小学家校共育的因素以及解决策略初探
《语文学科课后作业的有效研究》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浅议如何化解家校教育的矛盾
从“粗暴”到“温柔”的改变
探究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漫谈班主任开展德育管理的智慧
浅析新课程改革下初中班主任工作方法
爱在字里行间
社会支持系统理论在留守中职生健康人格引导中的运用
班级管理中的学生心理个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