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2022-05-23韩红琴

求知导刊 2022年4期
关键词:应用探析初中数学微课

摘 要:教师充分发挥微课的优势,加强微课在初中数学课前预习、课堂导入、突破重难点、讲解例题、复习等环节的应用,可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充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深入学习数学知识,并筑牢学生的数学学习基础。因此,教师应在数学教学中合理应用微课,保证教学质量,提高学生数学成绩,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初中数学;微课;应用探析

作者简介:韩红琴(1976—),男,甘肃省舟曲县城关九年制学校,一级教师,本科学历。

微课主要通过音频、视频、图片等方式将数学知识点形象化、直观化,对辅助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具有重要意义。微课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更能满足学生学习需求。因此,数学教师在课堂上要充分应用微课,能够保证教学质量,提升学生数学学习能力。

一、应用微课的优势探析

(一)提高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相较于其他学科,数学学科的知识结构体系比较复杂,很多数学知识都具有抽象化的特点,需要学生具有强大的思维能力。在传统教学中,教师通常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呈现出单一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会让学生对数学课堂产生厌烦心理,既不能保证数学课堂质量,也难以促进学生发展。微课的出现促进了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明显改善了数学课堂现状。教师在初中数学课堂上应用微课,可以丰富数学课堂内容,为学生带来全新的学习体验。微课将复杂的知识简单化,使学生更容易理解知识点。当学生认为学习数学是一件轻松、快乐的事情,自然会对学习数学产生兴趣。

(二)有效开阔学生视野

在信息化时代,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查阅资源,并将其与数学课本上的知识有效结合做成微课视频,或以幻灯片等形式将学习内容更加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微课短小精悍,能够使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尽可能学习更多的知识。这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还在一定程度上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三)节约数学课堂时间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学生经常会遇到一些画图、制表问题,而绘制图表的过程较长,占据较多的数学课堂时间,有时手绘图表还会出现误差,影响教学进度。但绘制图表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学习内容和教学环节,不可忽视。这给教师在课堂时间规划方面造成困难。微课的出现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通过微课,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看图表,这比粉笔画图要清晰得多。微课还有效地节约了教师课上的作图时间,充分地保证了教学进度,节约了数学课堂时间。

(四)帮助学生攻克重难点知识

微课作为信息時代的产物,具有针对性、多样化的特点,能使数学课堂变得更有趣、内容更丰富,也能把重难点知识简单化。教师利用微课进行重难点知识专题教学,效率更高,效果更好。学生在课后进行复习时,可以针对自己没有完全理解的数学知识点,反复观看微课视频,形成自己的数学知识体系和解题思路。微课能使学生的数学理论基础知识更加扎实,为学生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五)促使教师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

在传统的数学课堂上,教师是课堂的唯一主体,主导数学课堂的走向,这很大程度上导致学生难以独立思考,不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视野。更重要的是,当教师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强硬地将数学知识灌输给学生时,学生会出现一定的理解困难。如果教师不及时转变教学理念,有仅抑制学生的学习能力,还容易使他们产生厌学心理,此时教师再亡羊补牢,为时已晚。除此之外,部分教师没有深入研究数学教材,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目标,在讲解知识时过于笼统,容易使学生不能有针对性地学习和复习,从而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而教师在制作微课视频时,需要深入研究教材内容和结构,对相关知识点进行有效归纳,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材施教。同时教师还要体现课堂的趣味性,促使学生主动应用微课进行学习。有效应用微课还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将旧知识和新知识联系起来,保证了学生学习的连续性。

二、微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微课助力课前预习,有效提高学生预习效果

预习是学生学习质量的基本保障,尤其对数学这一学科来说,预习更是至关重要的[1]。微课视频相较于传统教学方法,具有更形象化、直观化的特点,能够帮助学生明确数学课堂的学习目标以及知识的重难点,使学生轻松学习简单知识点[2]。教师在课前预习中充分应用微课,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预习效果。学生在进行预习时,需要重点标记令自己困惑的知识点,并在数学课堂上有针对性地听老师讲解。学生针对自己不理解的知识点与教师或其他同学进行探讨,不仅能够让其更加深入地学习该数学知识点,还能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

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微课进行课前预习。教师可以为学生制作预习单,让学生根据预习单的内容完成自主预习,有利于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预习单的内容包括“探讨平行四边形的特殊之处”“平行四边形中对角之间有什么关系?”“找到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等。教师应用微课开展课前预习,不仅可以有效明确预习思路,还能够让学生清楚地了解自身认知不足的地方。在预习环节中,教师需要发挥引导作用,深入研读数学教材,对数学知识进行总结和归纳,从而为学生设计更有指导意义的预习问题,促使学生主动探究数学问题,有效提高预习效果。

(二)微课助力课堂导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一堂数学课的时间是有限的,教师必须在有效的时间内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教师在课堂导入环节应用微课,可以充分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有效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还能让其在数学课堂上更加专注。这既能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又能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3]。

例如,在教学“正数和负数”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先利用微课播放天气预报“黑龙江,最高温度8℃,最低温度-5℃;吉林,最高温度9℃,最低温度-4℃……”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微课向学生展示小明同学一天的花销:早上爸爸给了50元零花钱,中午吃饭花了20元……通过各种各样的具体事例,让学生充分了解正数和负数的含义。微课能够将数学知识变得更加简单,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加轻松。

(三)微课阐释知识点,有效突破重难点

数学学科包含许多重点知识和难点知识,如果教师只采用口述的方式讲解知识,学生很难透彻理解,不利于提升学生的数学成绩,难以帮助学生筑牢数学学习基础。教师应用微课呈现数学知识,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攻克數学重点和难点[4]。微课具有直观性和针对性,能够以动画的形式将抽象化的知识变得具体,一定程度上弱化了知识点的难度,能够强化学生思维能力,提高教师教学质量。

例如,在教学“勾股定理”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播放微课教学动画,即将三根木棍慢慢聚合并逐渐使其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再向学生提出问题:“请大家验证‘a?+b?=c?的正确性。”同时为学生指明思考方向:“观察三根木棍的长度,并将其代入公式,你能发现什么呢?”最后带领学生对此展开相关讨论。通过讨论学生会发现,将木棍的长度代入公式后可以证明公式是正确的。此时教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总结:“a?+b?=c?”即是勾股定理。具象化的微课,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了知识的重点和难点。

(四)应用微课讲解例题,加深学生理解

学生通过完成习题能够有效巩固数学知识,并能更好地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基于此,教师在讲解数学例题时可以利用微课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解题能力。微课视频相较于传统的例题讲解方法,更能够引起学生对问题的探索欲望,而且由于微课视频内容丰富,能够有效拓展学生思路,使学生掌握多种解题方法[5]。教师在讲解例题时应用微课,能够让学生对知识点印象更加深刻,并促使学生自主探索正确解题思路。

例如,“一次函数图象”这个知识点比较抽象,在讲解“一次函数图象”的相关例题时,教师可以使用微课直观地向学生展示函数图象的绘图过程。这不仅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理解能力,还能让学生充分掌握一次函数图象绘画方法。

(五)微课用于复习,提高学生复习效率

在传统的数学学习中,学生复习知识时大都依靠笔记,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复习的高效性。微课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学生通过微课展开复习,复习效果和效率都有明显提高。数学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具体的教学内容制作微课复习视频,并将其发给学生或上传相关的学习网站,使学生在课后可以通过微课视频进行复习。这既拓展了学生的复习渠道,又夯实了学生的数学基础。通过微课开展课后复习还能够让学生摆脱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及时解决数学复习中遇到的问题。

例如,在教学“线段垂直平分线”这个知识点时,为了帮助学生查缺补漏,教师可以制作微课视频,并将其放到相关学习网站上,使学生可以针对自己的知识薄弱点查看相关微课视频。这既能够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又能提升学生数学素养。教师在制作微课视频时,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1.设置问题。教师可以设置如“描述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请从线段垂直平分线的角度解答数学问题”等问题帮助学生明确本课的重点。2.学习情况统计。教师在学生利用微课完成相关复习后,应当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统计,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这能帮助教师制作更符合学生发展特点的微课视频,也能够促使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六)利用微课开展分层教学,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教师在对学生展开数学教学时,应明确每一个学生都是独具个性的个体,其发展具有差异性,“一刀切”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不利于学生发展。教师需要更新教学观念,充分重视学生差异性,利用微课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特点以及学习能力科学地展开数学学习。

例如,在针对“等腰三角形”这一知识点制作微课视频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制定差异化学习目标:A类学生能够充分了解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并且能够很好地在实际问题中应用。B类学生能够用逻辑推理法,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进行推理。C类学生充分了解等腰三角形性质。层次划分,能够促进每一个层次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使他们循序渐进地开展数学学习,并能让学生有被教师重视的感受,有效激发学生主动学习。

总而言之,初中数学教师充分应用微课,可以为学生构建一个高效的数学课堂,有效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微课的广泛应用不仅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初中数学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江俊华.微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实践探析[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3(11):72-73.

梁仁浩. 微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有效应用的实践研究[J].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9(15):181.

覃海东.微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 神州,2020(21):55-56.

黎幼彦.微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应用[J].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0,14(02):124.

杜燕婷.探析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微课的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10):45.

猜你喜欢

应用探析初中数学微课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扁平化设计在网页版式中的应用探析
小学数学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探析
探析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高中语文课堂自主学习应用探析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