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课堂教学管理策略研究
2022-05-23姜春春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高中课堂教学的目标、结构、方式、评价手段等都发生了变化。这意味着各级中学学校和教师需要顺应新课改理念,采取与之相对应的课堂教学管理策略。基于此,文章首先阐述了课堂及课堂教学管理的概念,其次分析了新课改对高中课堂教学管理的要求,最后从课堂环境、管理理念、学习方式、管理主体、师生关系、评价体系六个方面总结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课堂教学管理策略,以期为高中课堂教学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课堂;教学管理;课堂环境;师生关系
作者简介:姜春春(1983—),女,河南省郑州市第十一中学,一级教师,本科学历。
引 言
课堂教学是高中教育体系中十分重要的部分,是学生学习知识、提高素质、培养相关能力的重要途径,而高中教育承担着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责任。为了满足时代发展需求,教育部于2001年发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开始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新课改对高中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顺应新课改理念形成针对性较强的课堂教学管理策略,成为高中教育工作者要解决的问题,需要学校和教师不断实践与总结。
一、课堂教学管理相关概念
(一)课堂概念
狭义上的课堂指的是基于班级授课制度,将教室作为主要教学活动场所,由教师、学生、教学环境共同构成的社会组织形态。广义上的课堂不单单由物理空间和社会组织构成,还包括其中的多元化结构及复杂情形,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系统。本文探讨的课堂教学管理,主要针对狭义概念的课堂。
(二)课堂教学管理概念
课堂教学管理指的是教师为了确保教学活动正常开展,针对课堂采取的相应管理措施[1]。目前,不同研究学者对于课堂教学管理概念的界定有所不同。从人际关系的角度来讲,可以将课堂教学管理理解为通过协调课堂人际关系来实现既定教学目标的过程。美国学者布罗菲认为,课堂教学管理是降低课堂教学不利因素影响的有效方式,要求管理者基于教学活动影响因素及时调整管理方式。总体来讲,课堂教学管理以课堂教学活动为基础,需要师生共同参与协调,目的是实现对各项教学因素的有效协调,从而推动教学活动进行最优化发展。
二、新课改对高中课堂教学管理的要求
(一)从封闭管理向开放管理转变
新课改强调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要求教师转变传统封闭式的教学管理方式,通过开放式管理实现与学生的开放互动及积极沟通,同时引导学生之间实现有效互动及沟通。一方面,教师需要保持先进开放的课堂教学管理理念,意识到课堂教学管理不是教师的单向活动,而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合作、相互推进的双向活动,课堂教学管理也不应当局限在课堂这一特定情境,而应适当延伸到社会层面,致力于建设由学校、教师、家长、学生、社会等主体构成的多元化管理模式。另一方面,教师要运用灵活的课堂教学管理方式,避免将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唯一的管理依据[2]。
(二)从控制管理向交流引导转变
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在管理技能方面的优越性不断被削弱,传统的以控制管理为主的课堂教学管理模式难以发挥出真正的管理效果,甚至可能适得其反。这表示教师需要通过交流来开展课堂教学,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自发减少课堂消极行为,使教师与学生之间能够保持相同的关注点和认同点,并就课堂秩序达成共识,形成对学生的正向激励。此外,交流引导模式能够营造轻松和谐的群体学习氛围,让学生能够获得更多学习及自我约束的动力,使学生真正成为被各方信息驱动的有机体,而不是被教师控制管理的个体[3]。
(三)从他律强制向自律互动转变
新教材、新课标、新课程实施之后,原有的课堂秩序维持原则和方式也需要做出改变,因为传统的他律强制方式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成为被强制约束和管理的对象。而自律互动方式能够为学生提供参与课堂教学管理的机会,使学生能向自我管理、自我监控、自我评价方向转变,营造一种全员自由的课堂秩序,使课堂教学管理工作能够在教师和学生自愿参与的基础上展开。有效的高中课堂教学管理活动不但要确保学生的自由,还要讓学生认可和接纳课堂秩序,将课堂秩序变成一种自觉行为,做到自觉遵守课堂秩序。
三、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课堂教学管理策略
(一)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
营造良好的物理教学环境。首先,教师需要确保教室内光线、温度、照明的合理性,因为舒适的环境能够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兴趣,形成稳定的课堂教学秩序。其次,教师需要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学生学习特征及能力,选择多媒体、计算机、投影仪等现代化教学设备辅助课堂教学活动的进行。最后,教师需要注重教室内部装饰,通过海报、黑板报、名人名言等形式,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学习思维和学习习惯。
营造良好的心理教学环境。首先,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相互之间保持和谐融洽的关系,确保学生能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保持高度认同感及稳定的学习状态,从而有效降低各种课堂秩序问题的发生率。其次,教师需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使班级成员能够在特定环境中形成相同的心理反应,形成班级发展及合作学习的共同力量。最后,教师需要在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只有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学生才能够获得较为理想的学习效果,不断提高学习成绩及学习热情[4]。
(二)转变课堂教学管理理念
学校需要合理应用现有资源,引导教师转变课堂教学管理理念,使教师能够掌握专业管理的理论和新教材、新课标的教学要求,形成完善的管理理论体系,提高教师专业度。具体方式有组织教师参加培训、举办教学讲座、建立教师成长档案、订阅相关书籍杂志等,帮助教师转变传统以权威、控制为特征的课堂教学管理理念,形成以合作、民主为核心的新型课堂教学管理理念。
教师需要通过理论学习扩展教学视野。目前,高中课堂教学应用的是分科授课制,这表示教师很容易局限在自己教授的学科中,不了解其他学科知识,造成教学理念单一的不利情况[5]。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学科之间的联系深度和交叉广度在不断提高,这意味着教师需要突破单一学科限制,丰富课堂教学管理理念。这样才能够灵活运用各种教学管理策略,提升应对教学活动中的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管理专业能力,以良好的沟通能力、随机应变能力、敏锐观察能力、有效表达能力,科学地解决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各种状况。
(三)丰富学生的课堂学习方式
应用自主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方式指的是学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按照目标、过程、结果可以分为设定学习目标、对学习过程展开评价、结合评价结果进行学习调解三个步骤,具体如下。首先,教师需要基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需求帮助学生确定学习目标,同时确保学习目标能够涉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个维度,让其对学生的学习发挥积极导向作用。其次,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自身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进行评价[6]。最后,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基于评价结果和学习成果,完善后续学习的方向。
应用合作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方式自新课改之后开始被广泛应用在高中课堂教学中,其能够推动学生和教师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首先,教师需要结合班级学生的学习能力、知识掌握水平、学习特点等基本因素划分学习小组。其次,教师要基于教学内容为学习小组制订共同的学习目标,使小组成员之间能够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完成学习任务,并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对各个小组进行适当指导。最后,对合作学习的成果展开科学评价。
(四)以学生为教学管理主体
形成学生自主管理的模式。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学习小组形式,使每位学生充分发挥小组责任感,以小组协作方式完成学习任务。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但需要对自己负责,也需要对其他小组成员负责,凸显学生的课堂教学管理地位。此外,教师还要关注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引导学生形成认真负责、具有集体意识的管理组织。学生自主管理模式能够减轻教师的课堂教学管理任务量,使得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管理参与者[7]。
提高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可以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课前培养的是学生制订学习目标和规划、进行准备预习的能力,课中培养的是学生执行学习规划、获得知识与技能、提升自我认知的能力,课后培养的是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与自我完善、总结反馈信息的能力。当学生具备了自主管理能力之后,自然能够从被动管理对象转变为具备自主意识的课堂教学管理主体。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是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教师和学生进行反复实践,教师在管理过程中需要帮助学生制订学习规划,对学生的自我评价进行正确归因。
(五)构建和谐稳定的师生关系
做到接纳和尊重每一位学生。接纳和尊重他人是形成良好人际关系的基本条件。每位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来自不同的家庭,具有不同的性格特征、学习能力、思维习惯。教师需要正视学生之间的差异,用平等的眼光看待学生,给予每一位学生信任和期待,尊重每一位学生在课堂活动中进行自主活动的主动权。此外,教师要避免将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这样才能够看到每位学生的长处和潜力。
树立新型的学生观。学生观指的是教师对于学生的了解程度,这在师生关系的构建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需要形成与之相匹配的学生观,具体如下:第一,每位学生都是充满生命力、拥有独立思想的个体,具有生命意义;第二,高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都进入到了关键阶段,在知识能力、思想品质、道德素质方面均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具有发展意义;第三,每个学生都是社会中的一份子,受到社会发展的影响,具有社会意义[8]。
(六)形成多元化教学评价体系
形成多元化教学评价主体。新课改要求课堂教学评价对象从单一化向多元化发展,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家长评价等。教师评价主要是教师通过学生学习成果及教学活动,了解实际教学效果与预期教学目标存在的差别,随后对课堂教学管理理念及方式进行完善。学生评价主要是学生分析自身学习成果,了解自身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不足之处。家长属于课堂教学活动之外的评价主体,能够从客观角度展开教学评价[9]。
形成多元化教学评价内容。新课改要求教师对课堂教学评价内容进行扩展,让评价内容能够包含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个方面,避免将学生学习成绩作为唯一评价指标,从而实现对学生其他非智力发展因素的及时、准确的评价,帮助学生进行充分的自我认知,充分发挥教学评价在课堂教学管理中的作用。此外,新高考模式取消了文理分科,让学生能够自行组合考试科目,同时要求教师能从各个学科对学生进行评价,以此来帮助学生明确擅长科目,为高考选科做好准备。
形成多元化教学评价方式。新课改要求教师能同时应用多种课堂教学评价方式,例如,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口头评价和书面评价、过程与结果评价、质化评价与量化评价等[10]。
结 语
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转变课堂教学管理理念、丰富学生课堂学习方式、以学生为教学管理主体等高中课堂教学管理策略,都能够顺应新课改需求,起到提高教学质量、维护课堂秩序、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是推动高中教育在素质教育层面深入发展的基本保证。此外,课堂教学管理策略的形成具有动态生长性和复杂多元性,这表示高中教育工作者还需要不断完善课堂教学管理理念和方式,形成完善的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刘妍,林广录.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课堂教学管理策略之我见[J].亚太教育,2016(21):48.
何克旺.新课改下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管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新通信,2019,21(16):225.
黄智琛.新形势发展要求下高中教学管理的优化思考[J].华夏教师,2019(33):2.
郭春雨.信息化环境下多媒体技术在高中教育教学中的应用[J].华夏教师,2020(04):94-95.
徐兆兰.普通高中课堂教学价值取向与定位研究[J].教育理論与实践,2018,38(20):13-15.
蔡娜.论新课标下中学课堂教学管理制度的完善[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9,8(06):114-117.
姜春潮.以生为本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管理有效性研究初探[J].职业教育(中旬刊),2019,18(04):27-28.
张菊.加强高中课堂管理 追求卓越课堂[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3(01):89.
杨鑫.建构新课程体系,推进新时代普通高中育人方式变革[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9,11(04):69-72.
王静.普通高中课堂教学优化的具体实施策略研究[J].教学研究,2015,38(06):118-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