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低年级道德与法治活动型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2022-05-15黄雪锋

快乐学习报·教育周刊 2022年17期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道德与法治

黄雪锋

摘 要:活动是小学低年级道德与法治教与学的基本形式。本文通过对一年级下册《大家一起欢乐多》同课异构三个课例的对比分析,指出了小学低年级道德与法治活动型教学存在着儿童本位虚化、活动教育浅化等问题,就提升小学低年级道德与法治活动型教学实效提出了三点思考:立正站稳,防止教学目标偏移;生活本位,防止活动效果失真;发展定向,防止教师引领缺位。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道德与法治;活动型教学

活动性是小学低年级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基础特征,活动是其教与学的基本形式。但在常态教学中,为活动而活动、有活动无体验、活动多效果微等是低年级道德与法治活动型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教师往往花了很多时间精力准备的课,却未能收到预期的效果,甚至与自己的设计初衷背道而驰,可以说,活动型教学仍然成为许多教师的难点和痛点。如何提升小学低年级道德与法治活动型教学的实效,真正让学生在主动参与活动中受到教育?在一次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中,我们观摩了一年级上册《大家一起欢乐多》三节活动型教学课例,有所启发和思考。

一、课例比较

《大家一起欢乐多》是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我们在一起”的第一课《我想和你们一起玩》的第一课时,属于“同伴交往”主题范畴,体现的关键词是乐群。第一课时《大家一起欢乐多》的学习主要是要让学生感受与同伴一起玩、与同伴共处的快乐,为第二课时的“如何与同伴一起玩才快乐”打下基础。教师在设计教学时都定位在创设现场体验与生活经验相交织的教学活动场景,让学生感受大家一起玩时的快乐,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说出自己和同伴交往中体会到的愉快、开心,并在活动体验中培养乐群意识,体验乐群的意义。可以说,这是一节典型的活动型教学课例,但三个课例的设计及教学效果却不甚相同。

课例1:华而不实

教师课前准备很充分,设计了课前热身活动,准备了不少的故事、视频,还为角色扮演的同学准备了头饰,课件的设计很精美,遗憾的是教学目标达成度低,学生对大家一起玩的快乐感受不深,课堂上的表达疲乏,教师无奈之下很多时候只能自己替学生说了出来。究其原因,是因为教师过分依赖故事、图片、视频等“第三方”媒介,以致于课堂上孩子们很多时候是在看别人的故事,想别人的感觉,仿佛是一个旁观者,课前的热身活动也仅仅是“热身”而已,整节课学生缺乏真正的体验,教学未触及学生的内心。因此,任凭头饰、课件多精美,都只能是装饰而已,整节课缺乏深度和灵魂。如图1所示

课例2:乐而不深

教师以活动贯穿全课,共组织开展了5个活动,其中光跳绳的活动就进行了4种玩法的体验,课堂很热闹,学生很开心,但也仅仅是觉得开心而已,学生的表达基本上都是“很开心”“很高兴”,除了开心没有其他,這种开心和课间自由活动的感受没有多大差别。究其原因,是活动容量“过犹不及”,活动过多,教师忙于组织,无暇细细引导,学生忙于玩乐,无法静心感受,因此该节课更像活动课、游戏课。如图2所示

课例3:动而有效

对比前2个课例,该教师在课堂上安排的活动不多,她把更多的着力点放在了教师的引导上,努力地让学生的分享有载体。比如,她利用学生带回来的照片让大家说说和朋友一起玩的开心经历,这张照片仿佛是一把钥匙,打开了学生记忆的闸门,使得学生有话可说,愿意说。她安排的活动不多,但有层次,而且活动不是目的,只是引导学生思考的手段,如玩小布球时让学生谈谈“只有一个人该怎么玩小布球?”“请一个小伙伴出来可以怎么玩?”“请出更多的小伙伴出来可以怎么玩?”“玩了三次小布球,哪次最好玩?为什么?”,这些问题延缓了活动的进程,却有效地激活了学生内心的感受,也让课堂教学的节奏张驰有度,教师的把控游刃有余。此外,教师还善于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引导学生回顾活动过程,如“这幅图是你自己拼的吗?有谁帮助了你?拼图过程中有没有遇到困难?你是怎么解决的?”因此,课堂上学生除了开心,还学会了同学间互相帮助,还感受到了与同伴合作可以有更多的玩法和快乐。对于教师的问题,学生有话说,而且愿意说,说得到位。如图3所示

二、课例启示

以上三个课例中,三位教师都秉持活动教学的理念,希望让学生在活动中真实地感受到大家一起玩的快乐、感受集体生活的快乐,从而培养乐群意识,体验乐群意义,但三节课的效果却相差甚远。从三节课的比较中,我们看到了活动型教学中比较容易出现的两个问题。

(一)儿童本位虚化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这一点在活动型教学中体现得尤为明显。但在实际教学中,却很容易出现儿童本位的虚化——看似以儿童为中心,实则还是立足于教师的教来设计。以上三个课例中,课例1最大的问题是没有把学生放在教学的中心地位,教师呈现的图片、视频等素材多是他人的,学生的角色扮演游戏也是想象他人的行动和感受。看起来好像是为学生设计了活动,实际上这些活动能不能触动学生的内心,教师并没有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斟酌。而课例2和课例3却始终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课堂上的活动是基于学生的实际而设,所以学生的感受是源于自我的参与,而非想他人的故事。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要感受“大家一起欢乐多”其实难度不大,他们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有很多与同伴玩乐的经历,教师可以充分地利用学生自身的经历唤起他们的感受。课例2中教师播放了一段平时学生在一起开心玩耍的视频,课例3中教师让学生拿一张和同伴一起玩的照片,并和组员分享当时的情景,这些就很好地利用了儿童自身经历,而课例1中恰恰缺乏了这一点。没有自身的经历,情感的生成和表达就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教育要改变学生,就必须首先让学生作为主体去活动。”在活动型教学中,活动的主体是学生,学生主体活动及主体发展是活动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学生的活动经历是教育的起点,学生的活动感受是教育的目的所在。教师只有创造出学生主动参与的活动,才能让活动真正成为儿童的活动,让儿童成为活动的主人,才有可能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教育。

(二)活动教育浅化

活动型教学的学习主体虽然是学生,教师却起着关键作用。活动只是教学的媒介、手段,并非目的,如何运用好活动达成教学目标,其间需要教师的精心引导和点拨。没有教师的主导作用,就很容易沦为只有活动的皮毛式教学。课例2、课例3的活动都设计得挺好,但效果却不一样,最大的差别就是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课例2中,教师更多的精力用在了讲活动规则、保障活动有序开展方面,引导的语言比较单一,每次活动结束后都只是问学生“你有什么感受”或“你有什么想说的”,一年级孩子语言储备本来就有限,对于这样干巴巴的问题自然也就回答不出多少内容。在这节课中,活动教育的功能只停留在表层:热闹的活动的确让学生获得了游戏般的快乐,但是这一快乐却未成为孩子道德学习之乐,教学的育人价值也未能得到很好的彰显。反观课例3教师,每次活动的目的性都非常明显,教师的引导层层深入,循循善诱,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不可能没话可说,而且教师的引导不只是局限在活动结束后,在活动前、活动中都会根据需要提出不同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和回答。教师的引导也不纯粹指向“大家一起玩更快乐”,而是同时关注学生的行为习惯、良好个性、健康人格的养成,努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课堂上,我们看到了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对于同伴玩耍之乐、合作之乐的感受和表达是水到渠成。课例2和课例3相比,前者给听课者留下的印象是活动,而后者停留在听课者脑中的是感受。因此,在活动型教学中,教师不能仅仅是停留在“创设情境”“组织活动”的层面,而要立足道德与法治课作为德育课程的本质,对标德育课堂教学最主要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目标,通过教师有效引领,真正发挥活动的育人功能。

三、对小学低年级道德与法治活动型教学的再认识

以三节同课异构课例为载体,我们重温了课程标准及一、二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材及教师用书,对如何保障小学低年级道德与法治活动型教学实效有了新的认识。

(一)立正站稳,防止教学目标偏移

2019年8月1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中指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道德与法治课程意识形态属性比较强,具有极其重要而特殊的育人功能”。其中小学阶段重在启蒙道德情感,引导学生形成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的情感,具有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美好愿望。低年级道德与法治活动教学重在通过游戏、故事、体验、生活观照、行为训练等活动,促进儿童道德观念的隐性生长与价值引领。

低年级道德与法治活动教学中,教师要提高政治站位,紧紧把握其作为德育课程的根本属性,明确教学的育人目标。对于现场体验活动,包括游戏、表演、猜谜语、制作、探秘等,活动目的除了习得知识、方法和技能以外,还要努力让学生在活动中或获得积极愉快的心理情绪;或体验某种情感、经历;或发现道理,形成价值判断;或理解和领悟道德原则、道德意义。对于展示活动,学生除了展示物品、用品以外,还可以展示行动和思路。对于观察与调查活动,主要在于培养学生对日常生活的观察与调查能力。对于实践活动,主要在于深化学生对生活的体会;培养学生改善生活的能力。无论哪种活动,都要遵循“活动并不是简单的某种技能的展示或者某种体验,而是指向一种综合性的实践智慧的获得”的原则。活动是教师引领学生达成教学目标的重要载体和手段,是学生走向目标的重要路径,对教学过程起着指引作用。没有目标的活动是盲目的,偏离目标的活动是低效的。因此,低年级道德与法治活动型教学的设计和开展必须紧紧围绕育人目标,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在充满探究与创造乐趣的童年生活中,为学会生活、学会做人打下基础。

(二)生活本位,防止活动效果失真

低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材在呈现方式上注重遵循儿童特点,以图片为主,并以绘本的形式呈现学习内容,具有极大的开放性。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版)在描述课程的开放性特征时明确指出,本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教学时间可以与学校其他活动或学科的配合和联结中灵活而弹性地延展,全面关注儿童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与表现。这要求我们深化对课程开放性的理解,进一步引入“生活”之源头活水,用最鲜活的素材丰富课程内容;采用更加灵活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体验更加鲜活的道德与法治生活。让学生在真活动中抒真情,而非出现讲空话、套话、讲“大道理”的现象。

一是适生而用——换用学生真实的生活经历。教材面向全国各地,不可能所有的内容都适用于每一个地区的孩子,因此有些内容可以根据本校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适当的更换、调整。比如下册第7课《可爱的动物》第一课时中“我和我的动物朋友”这个版块的内容,对于农村孩子来说可能非常熟悉,但城市的孩子家里很少养小动物,动物的玩具倒是不少。大部分孩子确实没有与小动物相处的经历,所以要他们分享自己和动物朋友之间的故事有一定的难度。在教学中,可以让家里没有小动物的孩子在课前先去动物园找找动物朋友,感受他们的可爱。课堂上可以让家里养着小狗、小猫、金鱼等动物的孩子分享他们与动物朋友之间的故事。有些孩子可能有自己特別喜欢和有感情的动物玩具,也可以让他们分享自己与动物玩具之间的故事。

二是适境而用——运用学生日常生活场景。低年级《道德与法治》秉承总主编鲁洁教授的“生活德育”的课程理念,以儿童生活为中心,以儿童生活或成长中遇到的重要事件或问题为线索,为教师与学生提供课程学习的资源。教材很多内容都取材于儿童的日常生活,甚至有一些内容就是儿童生活的翻版:如做事拖拉、马虎、东西乱放是当前学生普遍存在的毛病;基本不会或不用做家务是学生生活的常态;在与同伴相处过程中,以自我为中心,不会与别人合作,不愿和别人分享等现象也时有发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学生的日常生活场景激活学生的情绪体验。以一年级上册第5课《我们的校园》一课为例,教材呈现了学校的运动场、餐厅、宣传廊、少先队大队部、厨房、教师办公室等图片。现实中,不同学校的设施设备定各有不同,教学不是让孩子认识“教材里的学校”,而是要认识自己学习生活的场域。这需要教师结合学校实际,将最真实、鲜活的学校生活场景作为课程资源,将校园变成开放性的课堂,引领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校园,认识校园。

三是适时而用——选用今天的典型生活事件。教材从编写、审定到出版需要漫长的周期,因此在教学中会发现教材上有些内容已经远离学生生活了,这就需要教师联系学生的当下生活对教材内容进行补充。一场突如期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改变了全国人民的生活样态,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这场疫情带来的不应只是经历了教学地点由课室转移到网络的改变,全国人民共同战“疫”的故事应该成为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鲜活内容,让道德与法治课堂更加真实、更有力量。如在一年级下册第1课《我们爱整洁》教学中,加入疫情防控的“七步洗手法”活动就非常有必要,在以往的教学中学生可能对于七步洗手法并不是太重视,而在疫情防护的背景下,洗手变成了一个很重要的防疫措施,“洗手活动”使得这课的学习有了非同寻常的意义。对学生而言,联系疫情防控实际的教学,会使得爱整洁的意识和习惯更加入心入脑。再如二年级上册第11课《大家排好队》一课中,“怎样排队好”活动的规则也应当加入当前疫情防控对排队要保持一米距离的标准。

(三)发展定向,防止教师引领缺位

“以活动促发展”是活动教学的基本教学指导思想。而学生的发展并不是只要有活动就可以获得的,教师要“在参与儿童活动的过程中,引导活动向正确方面发展,带领儿童向着课程目标前进”。在低年级道德与法治活动型教学中,发展性体现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生活技能,获得了正确的道德认知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初步养成了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积极的生活态度,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升。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除了努力为儿童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以外,还要切实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促进学生认知和能力的发展,既要关注其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还要关注其思维和智慧的发展。

首先,引领活动进程,保障“动”而不“乱”。低年级孩子一旦开始活动,特别是如角色扮演、游戏体验、动手做等活动就会进入异常兴奋的状态,完全忽视教师的要求、活动的规则,容易出现时间花了教学目标却未达成的情况。“易放难收”正是造成教师在常态课堂中不想、不敢轻易开展活动的原因。要让活动型教学“动”而不“乱”,需要教师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调控指令,让学生听“令”而行。指令的形式可以是多样的,如拍手令——教师用手掌拍出一定的节奏发出调控指令;口号令——师生合作说口令进行调控,教师说前半部分,学生接后半部分;音乐令——教师播放某一首歌曲代表某一指令;动作令——教师做出动作代表某一指令等。教师只有能够自如地调控活动的进程,才有可能发挥活动的教育作用。否则,活动型教学就会成为一节纯粹的活动课,而非德育课。

其次,引领活动体验,保障“活”而不“散”。没有感受的交流和表达,活动就是一种纯粹的玩耍,和课外自由活动无异,达不到教学目的。在活动型教学中,要防止贴标签似的活动——只有貌似体验的活动,却没有体验的实质,未能真正激发学生内在的情感动力,更不能实现学生思维的参与。事实上,学生在活动中不仅应该是愉快的,更应该是思考的。教师在追求课堂气氛生动活泼、学生感官愉悦的同时,不能忘记给学生思考的时空。因此,教师在活动前要布置任务,提出要求,通过任务驱动的形式让学生带着问题参与活动,用心体验。活动后要安排分享环节,鼓励学生表达出自己的主观感受,通过互相倾听、彼此吸纳,学生与学生之间与达成“知识比较”,促使每个学生对自己的感受进行加工、检验和修正,教师则帮助学生对感受到的信息进行辨析和梳理,进行重组、融合和提升,从而促进学生认知和深化。

教学是一种不断产生遗憾、需要不断反思的行为,也是一个不断总结反思、不断改进提升的过程,是一种永无止境的追求。以上是我们对《大家一起欢乐多》三次课例的比较研究,以及从课例研究中获得的对于小学低年级道德与法治活动型教学的再认识与再思考,虽无高深理论,却是实实在在的實践所得。

【本文系2019年广州教育学会教育科研一般课题“小学低年级思政课活动教学的策略研究” (课题编号:KTLX1201930202)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李季湄.张华.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田慧生.关于活动教学几个理论问题的认识[J].教育研究,1998(04):50-52.

[3]鲁洁,孙彩平.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 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1.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猜你喜欢

小学低年级道德与法治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教材研读思考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教材使用策略探微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如何开展小学低年级英语的活动教学
如何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阅读习惯
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师生互动模式的探讨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