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2022-05-15冼莹

快乐学习报·教育周刊 2022年17期
关键词:智慧教育小组合作学习信息化

冼莹

摘 要: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是指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营造一种新型的教学环境,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為特征的教与学的方式,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出来,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最终实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信息化;智慧教育;融教育;小组合作学习

一、信息化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背景

东莞市在教育十三五规划中提出“互联网+教育”的战略构想,打造“智慧教育”品牌,围绕教育高质量发展,全面推动“品质教育建设”的试点工作。麻涌镇中小学“信息化小组合作”课改实验正是“莞式慕课”试点工作的重要研究内容。在2015年9月,古梅中心小学作为麻涌镇信息化小组合作教学教改实验试点学校之一,参与麻涌镇的课改实验至今已有五个年头。在探索如何更新教育理念中运用“信息化小组合作学习”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将教育信息化、小组合作学习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全新的软硬件优质资源,利用翻转课堂生本位思想、混合学习策略等方面优势,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出现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在教学过程中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变革。

(一)教学内容的变革

学生不再以书本作为获取知识唯一途径这样的局面被打破,学生可以在课堂上实时搜索访问;同时可以通过教师引导、小组讨论的方式,极大地扩展了课堂教学内容的宽度。在以往的教学实施中,教学内容大多以文本的形式进行呈现,如今取而代之的是以文本、图形、图像、动画、声音、视频及三维模型等信息化手段和超链接的结构形式进行结构化、动态化、形象化的表示方式,以此丰富学生的感官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

(二)教师角色的变革

“以教师为中心”,这是传统的课堂教学中较为突出的现象,而这种方式最大的优点便是能将知识系统化整合再传授给学生,但对于新时达高科技的大环境下,问题出现了: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目前,虽普及信息化教学,但多数只是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最根本的教师的中心地位未得到改变。随着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深层次整合,逐渐构建了“主导——主体”教学结构,教师的角色也相应地发生了质的变化。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中,教师的作用更多地体现在对课堂教学的主导和对学生学习的引领作用。

(三)学生地位的变革

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深层次整合过程中,通过创建能支持情境创设、启发思考、自主探究、交流学习的新型数字化教学环境,使学生拥有大量的经过教师选择、设计并控制的学习资源,学生的学习方式化被动为主动,通过全身心的自主、探究与合作的参与度对知识进行不断的探索,更新思维的转变。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地简单接受和吸收,转变为主动地意义建构,最终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媒体作用的变革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深层次整合中,媒体首先是教师的教学工具,主要作为知识呈现工具、交流工具、测评工具、教学管理工具等;其次是学生的认知工具,学生通过认知工具对所学知识进行重构表达、迁移应用、交流实施等变换处理,促进自己对知识的深层次认识,让学生在信息化教学中实现知识的主动建构。

(五)信息化小组合作学习构建

我校在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变革中,慢慢地琢磨出一个信息化教学模式——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将教育信息化、小组合作学习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充分利用互联网、微课等教学手段,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减轻学生学习负担,促进学生深化感知、内化新知,感受科学有效的思想方法,享受发散性思维与学习的乐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六)信息化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1.根据“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以6-8人为单位进行小组合作

在分组时要充分考虑到组内成员的学习成绩、性别、性格、能力、智力差异、家庭环境等多种因素,使每一个小组都是一个小型班集体,而且小组间的综合竞争力基本相当,力求达到均衡,以便公平竞争。小组内有争取百花齐放、优劣互补。

2.小组文化建设

设立小组长,由小组长组织组员们商议确定自己所在小组的组名、组训、组歌、口号、目标、誓言等完善小组的文化建设,形成了一种认同感和归属感。小组文化的不断确立,是提升小组凝聚力和认同感的重要手段。

3.小组内明确分工

小组内分为小组长、副组长、作业组长、记录员、调解员、纪律维护员等。保证人人有事做,人人都参与。让小组的每个成员都参与到小组的日常管理和研讨中,是提升小组凝聚力和认同感的基础。

4.小组讨论流程

制定小组讨论流程,让小组内由猜疑——思考——交流——梳理——拓展——评价层层递进。由后进生提出较为基础、浅显的内容,接着由中等生提出意见或补充,再由优等生进行内容整合和升华,最后小组内进行互相评价,完成一次合作学习讨论。

三、开展方式

我校经研究决定采用信息化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后,通过实施、思考、改进这三个阶段不断的整理与发展,再融合我校的融教育理念,现已形成大致的教学模式体系,而我们的开展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学段

开展教学中的信息化模式分为两个阶段,一是一、二、三年级采用普通的“信息化”小组合作交流性学习;二是四、五、六年级采用“信息化+平板”小组合作学习。对于刚踏入小学的学生来说,能完整地表达一句话似乎来之不易。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教师不断地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经过三年的时间的磨练下学生能完整地表达自我的想法和意见。到了四年级加入平板的辅助,在交流中测试、记录、拍照、微课,让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更加地精彩,学生还能在这有趣的学习过程中调动思维的活跃性与开拓性。

(二)范畴

信息技术不仅可以运用于语文、数学、英语学科的学习上,还可以与音乐、科学、美术、劳动技术教育进行融合教学。

1.在语言类学科的学习中,可以运用平板进行跟读课文、听说读写生字与单词、唱英文歌曲等;

2.在数理类学科的学习中,可以进行课堂小测试、观看概念性的微课、探究拍照记录等;

3.在艺术类学科的学习中,可以临摹、绘画、模拟实验、实时搜索关键词等。

(三)频率

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信息化小组合作学习已然成为常态化教学手段,每位老师都经过组织学习信息化教学的培训与实操。我们也能够做到:

1.每天坚持开展信息化小组合作教学。

2.每周进行一次汇报课展示,全校老师观摩学习。

3.每月一次平板电脑操作考核,确保老师课堂熟练使用。

4.每学期开展至少一次信息化小组合作教学对外展示。

5.将小组合作积分作为班级文化中的一种体现,营造氛围。

(四)形式

我校作为麻涌镇信息化小组合作教学教改实验试点学校,我们采取了“作示范,引进来,送出去”这样的一种学校间的交流活动。

1.学校的骨干教师做引领示范视导课,带动青年教师的模仿与创新,更好地應用到自己的实际教学工作中,并邀请其他学校教师到校参加观摩。

2.邀请校外专家到校进行讲座、座谈会;邀请校外名师和本校青年教师进行同题(课)异构,分析对比两位老师的教学设计,让老师们看到不同的处理教材的研究与理解,领悟“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真谛。

3.学校组织“送课到民校”“送课支教到西藏”结对帮扶,提升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加强校与校之间的交流与学习,有效搭建教师的成长平台,提高基础教育教学质量。

四、成果和展望

(一)成果

基于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我校成效显著。教师的优秀课例获市级奖励295人次,慕课获奖40人次;微课获奖86人次,论文获市级奖励45人次、省级奖励66人次。

与此同时,关于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的课题立项也顺利开展。如:黄耀兴老师主持的课题《基于平板电脑的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应用研究》获省级批准立项;袁笑珍老师主持的课题《“互联网”思维下小学数学翻转课堂教学应用研究》获省级批准立项;侯敏老师主持的课题《小学数学网络学习课程的开发研究》获市级批准立项。

不仅如此,在此信息化小组合作教学教育环境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能做到善于倾听,敢于质疑,大胆展示,学会评价,规范表达。

(二)展望

信息化小组合作学习的改革,最根本的任务依旧是立德树人。这不仅能督促教师不断更新理念,创新教学方法,适应时代需要的必备措施。更是能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减轻学生学习负担,促进学生深化感知、内化新知,感受学科性思想方法,享受思维与学习的乐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校始终坚持不懈地进行下去,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做出更大的贡献。

古人云:知不足,然后能自省;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在信息化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改革的道路上,我们走得很踏实,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成绩面前,我们仍然能发现自己的不足,比如,学生的言语表达还有待加强,小组合作教学效果不够明显等,我们一定会认真总结,扬长避短,让信息化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效果更上一层楼!

猜你喜欢

智慧教育小组合作学习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
高校智慧教育生态发展新挑战
基于知识图谱的智慧教育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
“合”乐而“不为”
高中历史“自主导学”模式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反思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