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喷雾联合咪唑斯汀和保湿剂治疗面部皮炎近期疗效观察

2022-05-11李婷胡阳王海瑞马永超俞爱华陈丽亚郝允姗

关键词:红斑皮炎皮损

李婷,胡阳,王海瑞,马永超,俞爱华,陈丽亚,郝允姗

(上海市嘉定区南翔医院,上海 201802)

面部皮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本质是皮炎湿疹类疾病,包括有明确定义的特应性皮炎、脂溢性皮炎、接触性皮炎、光敏性皮炎等,共有的临床表现为面部突发或反复出现红斑、丘疹、脱屑,伴瘙痒、灼热或刺痛等症状。对有上述临床表现但又不完全符合某一明确疾病诊断时临床常笼统诊断为“面部皮炎”[1]。我科采用中药喷雾联合咪唑斯汀和保湿剂治疗面部皮炎,近期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8年1月—2020年1月在我院皮肤科门诊接受治疗的面部皮炎患者61例。按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2组,治疗组31例,男 2例,女29例,年龄 23~66岁,平均(37.87±12.40)岁,病程 1~90 d,平均(19.87±27.85)d,接触性皮炎11例,颜面复发性皮炎6例,原因不明的面部皮炎14例。对照组30例,男2例,女28例,年龄17~61岁,平均(33.83±11.03)岁,病程 2~90 d,平均(20.70±18.29)d,接触性皮炎9例,颜面复发性皮炎4例,原因不明的面部皮炎17例。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和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获南翔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编号2017年01号),患者知情同意。

1.1.2 纳入标准 ①符合相关的临床诊断标准[1-2],且皮损局限于面部;②临床表现均有红斑、丘疹、脱屑,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刺痛、紧绷和烧灼等;③近2周内未应用过糖皮质激素和抗组胺类药物;④对研究的目的和内容均知情同意,自愿参加本试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⑤年龄16~70岁。

1.1.3 排除标准 ①面部皮炎有水疱渗出者;②合并细菌、真菌、病毒感染者;③排除其他面部炎症性疾病,如痤疮、酒渣鼻、皮肌炎、系统性红斑狼疮、银屑病、丹毒等;④系统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调节剂者;⑤妊娠及哺乳期妇女;⑥对本次使用药物及类似制剂有过敏史者;⑦不遵医嘱用药者等,未能按期随访者。

1.2 方法 2组患者均停用当前使用的化妆品或护肤品,每日清水洗脸,口服咪唑斯汀片(三九医药股份,批号 18010015)10 mg/次,1 次/d,外涂薇诺娜透明质酸修护生物膜,2次/d。在此基础上,治疗组予中药喷雾治疗,1次/d。具体方法:采用中成药皮肤康洗液(金银花、蒲公英、马齿苋、大黄、赤芍、蛇床子等组成,北京华洋奎龙药业有限公司,批号161107),稀释30倍加入智能型中药熏蒸机器(苏州好博医疗器械有限公司,HB-1000型)中进行敞开式喷雾,15 min/次,温度控制(35±3)℃。对照组不使用中药喷雾治疗。2组治疗总疗程均为3 d。

1.3 临床疗效评判[3-4]自觉症状评分:瘙痒、灼热、刺痛、干燥/紧绷分别按无、轻、中、重记为 0、1、2、3分,由患者治疗前和治疗3 d后自我评价;皮损严重程度评分:对红斑、丘疹、水肿、脱屑、皮损面积进行评分,①红斑,无红斑0分、微红1分、鲜红2分、紫红3分;②丘疹,无0分、<50个1分、50~100个2分、>100个3分;③水肿,无0分、自觉面颊肿胀但不易察觉1分、水肿但双眼可睁开2分、明显水肿眼睑难睁者3分;④脱屑,无0分、鳞屑细小需仔细辨识1分、鳞屑明显可见2分、鳞屑较大且弥漫分布3分;⑤皮损面积,面部分5个区域(前额及眉、鼻及鼻周、口周、面颊和鬓角),无累及为0分、累及区域≤1个为1分、累及区域>1个且≤3个为2分、累及区域>3为3分,评分由同1名医师在患者治疗前和治疗3 d后观察并记录。所有积分之和为总积分。

疗效判定:疗效指数=(治疗前临床总积分-治疗后临床总积分)/治疗前临床总积分×100% 。疗效指数≥90% 为痊愈;60% ~89% 为显效;20% ~59% 为好转;<20% 为无效,有效率为痊愈率和显效率之和。

1.4 皮肤无创性定量评价 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3 d后进行皮肤无创检测,均由同1名工作人员操作,测试环境温度20℃~25℃、湿度40% ~60% 。首先清洁面部,15 min后先用面部图像分析仪(VISIA,美国Canfield科技公司)拍摄患者面部正面及双侧45°斜位图像,3个方位图像均进行面罩分析,分析区域避免头发干扰,以3个方位红区自动生成的绝对分值作为观察指标,取平均值。再使用皮肤生理测试仪(Courage+Khazaka electronic GmbH,Koln,Germany)Mexameter 18测定红斑指数(EX),TewameterTM210测量经皮水丢失(TEWL)。测量时测试头与测量部位皮肤表面垂直接触,停留适当时间,读出数值并记录。每次测量均选取面部左侧和右侧红斑最明显的部位,每1个部位测量3次,记录两侧数值后取平均值。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或率表示,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内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为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红区绝对分值、EX、TEWL比较 治疗前VISIA红区绝对分值、EX和TEWL2组间独立样本t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有可比性。治疗后2组各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其中,治疗后的VISIA红区绝对分值和EX治疗组比对照组更低,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均P<0.01),见表1。治疗组和对照组VISIA照片治疗前后对比见图1~3。TEWL值2组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2组治疗前后红区绝对分值、EX和TEWL比较 (±s)

表1 2组治疗前后红区绝对分值、EX和TEWL比较 (±s)

注:2组治疗后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1;与对照组比较▲▲P<0.01。

组别n红区绝对分值EXTEWL(g/(h·m2)治疗组 31 治疗前 45.67±7.87 426.11±57.85 37.67±12.59治疗后 37.17±7.90**▲▲ 341.25±60.28**▲▲ 26.85±10.12**对照组 30 治疗前 44.91±6.11 423.96±78.59 35.74±10.93治疗后 42.28±5.62** 387.83±65.21** 23.87±7.88**

图1 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VISIA照片对比

图2 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VISIA照片对比

图3 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VISIA照片对比

2.3 2组自觉症状和皮损严重程度评分比较 治疗前瘙痒、灼热、刺痛、干燥/紧绷、脱屑、红斑、水肿、丘疹、皮损面积积分2组间独立样本t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有可比性。治疗后2组各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P<0.01)。治疗后治疗组的瘙痒、红斑、皮损面积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2组治疗前后自觉症状评分、皮损严重程度评分比较 (分,±s)

表2 2组治疗前后自觉症状评分、皮损严重程度评分比较 (分,±s)

注:2组治疗后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1;与对照组比较▲P<0.05。

皮损严重程度评分瘙痒 灼热 刺痛 干燥/紧绷 红斑 丘疹 水肿 脱屑 皮损面积治疗组 31 治疗前 2.00±0.73 1.42±0.96 1.29±0.97 1.58±0.72 1.97±0.48 0.65±0.98 0.97±0.84 0.81±1.14 2.36±0.55治疗后 0.58±0.67**▲ 0.26±0.51** 0.16±0.45** 0.55±0.62** 0.81±0.60**▲ 0.29±0.59** 0.16±0.37** 0.35±0.75** 1.29±0.86**▲对照组 30 治疗前 1.77±0.82 1.37±1.0 1.17±0.87 1.57±0.68 1.83±0.59 0.77±0.90 0.87±0.63 0.97±1.00 2.27±0.64治疗后 0.97±0.72** 0.40±0.77** 0.13±0.35** 0.60±0.62** 1.13±0.63** 0.47±0.73** 0.30±0.47** 0.30±0.70** 1.77±0.90**组别 n 自觉症状评分

2.4 2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70.97% 和40.00% ,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3,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例

2.5 不良反应 治疗组2例在喷雾治疗时自觉轻微灼热瘙痒感,治疗结束后缓解,不影响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6.45% (2/31),对照组无不良反应发生,2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面部皮炎病因复杂,约半数病因不明,日晒、尘螨过敏、环境干燥、霉菌过敏、工作劳累、食物过敏都可能是面部皮炎的加重因素[5]。发病机制包括变态反应、刺激反应和皮肤屏障功能失调等[1]。总之本病相关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存在多样性、异质性和重叠性,容易反复发作,给临床治疗带来困难。本病严重影响患者容貌及身心健康,因此快速缓解临床症状是患者的迫切需求。

在面部皮炎病因及归类不明的情况下,中医辨证施治有很大的优势。根据面部皮炎临床表现应属中医学“面疮”“桃花癣”范畴,清代《外科大成》云:“吹花癣,生面上如钱,瘙痒,抓之如白屑,发于春月,故俗名桃花癣。”认为本病由于禀赋不足,皮毛腠理不固,复感毒邪,毒热蕴于肌肤上攻于面而发病,治疗以清热凉血解毒,疏风止痒为主。本病皮损局限于面部,中药外治可直达病灶,外用药皮肤康洗液主要成分有金银花、蒲公英、马齿苋、土茯苓、大黄、赤芍、蛇床子等,方中金银花为君药,有清热解毒、凉散风热功效;蒲公英清热解毒、消肿散结,马齿苋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大黄清湿热、泻火凉血、祛瘀解毒,三药共为臣药,与金银花配伍加强解毒消肿作用;土茯苓解毒除湿,赤芍清热凉血,蛇床子燥湿祛风、杀虫止痒,三药共为佐使。全方有清热解毒,凉血除湿、祛风止痒功效,切合面部皮炎的中医病机。现代药理学发现:金银花中的黄酮类,有解热抗炎的药理作用[6]。蒲公英提取物对毛细血管扩张、渗出水肿、纤维组织增生等有抑制作用[7]。马齿苋含有大量左旋去甲基肾上腺素、多巴胺等儿茶酚胺类物质,有抗过敏、收缩皮肤毛细血管的作用。亦可通过负反馈途径抑制色素生成,发挥美白效果[8]。马齿苋提取物可显著上调湿疹动物皮肤屏障系统中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14(Caspase-14)和丝聚蛋白(Filaggrin)基因的表达,维护皮肤屏障[9];大黄、赤芍可显著改善2,4-二硝基氯苯引起的小鼠耳部肿胀[10-11]。蛇床子素对组胺依赖性瘙痒有明显改善作用[12]。从药理机制看,皮肤康洗液各成分可抑制面部皮炎的炎性反应。中药喷雾治疗是在传统“熏洗疗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化治疗手段。利用中药喷雾治疗方法,通过热能疏松腠理、开放毛孔,可以促进皮肤康洗剂中的药物成分透过皮肤孔窍等部位直接吸收进入血络经脉以快速发挥药效。

咪唑斯汀是H1受体拮抗剂,有强效抗组胺和抗炎双重活性,临床常用于荨麻疹、皮炎湿疹类疾病的治疗[13]。薇诺娜透明质酸修护生物膜是含有透明质酸的保湿剂,很多文献已证实了其皮肤屏障修复功效[14-15]。本研究中,对照组采用咪唑斯汀和保湿剂治疗3 d后有效率为40.00% ,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皮肤康洗剂喷雾治疗后有效率显著提高,达到70.99% ,说明中药喷雾治疗可在较短时间内明显提高治疗效果。且治疗组对红斑和皮损面积评分,以及VISIA红区绝对分值和EX的改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说明皮肤康洗剂喷雾治疗近期疗效中对红斑性炎性反应改善更明显。由于瘙痒-搔抓常是引发和加重面部皮炎的重要影响因素,治疗组对控制瘙痒症状也显著优于对照组,从而减少搔抓反应而阻断病情加重或反复发作,有利于缩短治疗时间。在抗炎止痒方面,咪唑斯汀和皮肤康洗剂发挥协同作用,因此治疗组可以比对照组更快速地缓解临床症状。与皮肤屏障功能相关的指标刺痛、干燥/紧绷、脱屑和TWEL 2组治疗效果相似,说明皮肤屏障功能恢复主要依靠保湿剂,在中药喷雾治疗后使用保湿剂可以快速锁住皮肤表面水份和药物,进一步促进中药有效成分充分与皮损相互作用,同时避免经皮水份丢失,保护皮肤屏障。

参照中国特应性皮炎诊疗指南[16]推荐沐浴水温,笔者将中药喷雾温度设定在35℃左右,时间15 min左右,笔者观察到患者治疗后瘙痒症状立即缓解,皮肤舒适感增加,本研究仅有2例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轻微灼热瘙痒感,治疗结束后自行缓解,不影响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中药喷雾治疗面部皮炎临床使用安全。

综上所述,中药喷雾联合咪唑斯汀和保湿剂治疗面部皮炎可以快速提高临床疗效,操作简便,使用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红斑皮炎皮损
清痘颗粒治疗痤疮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逃不开的痒
染发
——皮炎
你是否了解新生儿红斑
针灸结合刺络放血治疗寻常型痤疮的临床研究
当心季节化妆品引发的面部皮炎!
银屑病的冬季护理
大红斑的特写
强脉冲光联合果酸治疗面部轻中度痤疮的临床分析
夏日需防凉席导致的皮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