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脑梗死患者颈动脉彩超检查结果分析
2022-05-09杨理丹
杨理丹
(中铁二局集团医院,四川 成都 610032)
随着我国医疗技术不断提升,影像学检测已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多种疾病的诊断中。而根据相关研究显示,我国的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老年脑梗死疾病的发病率也因此呈现出连年上涨的趋势,而其中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脑梗死疾病出现的独立危险因素。
针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常见的影像学检查包括MRI、CT 等,但是这些检查方法都具备了一定的局限性。人体的颈总动脉解剖位置相对表浅,可以通过超声检查进行清晰显示,因此当前针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情况多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诊断,效果良好,是脑梗死疾病防治的重要参考依据[1-2]。
本次研究选取2020 年2 月至2021 年2 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脑梗死患者64 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64 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分析了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老年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斑块性质、发生部位及严重程度诊断情况,详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2020 年2 月至2021 年2 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脑梗死患者64 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64 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其中对照组中,男女比例为38:26,年龄最小60 岁,年龄最大89 岁,平均年龄区间为(64.28±6.42)岁。观察组中,男女比例为40:24,年龄最小58岁,年龄最大87 岁,平均年龄区间为(64.42±6.46)岁。观察组患者均经过颅脑CT、MRI 检查,并且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脑梗死诊断标准。两组人员在性别、年龄等临床基本资料上对比差异不大(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本次研究均选用Neusoft 型号Phoenix 和型号N1500 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仪进行检查,检查时将探头频率调整为7-12MHz。检查前指导患者仰卧位,颈部保持后仰,头偏向对侧约45 度左右,保持放松将颈部充分暴露。从前颈部、侧颈部两个方向扫描,由患者的颈总动脉(Common carotid artery,CCA)近端、中段、远端直到其颈动脉分叉处,再检查患者颈内动脉(Internal carotid artery,ICA),完成横向扫描检查之后探头旋转90 度,沿患者动脉纵切扫描。按相同方法对右侧进行扫描。详细观察患者两组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以及斑块大小、部位、性质等情况。
1.3 诊断标准[3]
正常人群颈动脉内膜、中膜以及外膜结构清晰,IMT<1.0 mm。(1)内膜-中膜增厚诊断标准:颈动脉IMT≥1.0 mm。(2)颈动脉斑块形成诊断标准:IMT 局限性≥1.5 mm。以彩超结果对斑块性质进行区分。根据斑块回声强弱、形态、大小、斑块纤维帽破损情况、斑块内新生血管等将其分类为稳定性和不稳定型斑块。根据声学特征分软斑和硬斑,当超声显示弱回声或者中等回声的隆起型团块,质地粗糙时认定为软斑,而边界清晰,斑块强回声,且后方可见声影时为硬斑。根据形态学特征,分为规则斑块(扁平斑)和不规则斑(溃疡斑),当超声检查横切面与纵切面均可见火山口貌缺损影,边缘回声较低时认定为溃疡斑。当超声显示内中膜厚度不均匀,偏心性增厚并向管腔内突起,质地光滑低回声时认定为扁平斑。当患者同一血管内有多处斑块造成管腔狭窄,只选择狭窄最为严重部位。采用灰阶超声测量斑块处二维管腔狭窄情况;采用多普勒频谱测量狭窄段与狭窄近段血流速度,以及狭窄段和狭窄近段的比值计算管腔狭窄程度。当狭窄率<50%时认定为轻度狭窄,狭窄率50%~69%时认定为中度狭窄,狭窄率70%~99%认定为重度狭窄,狭窄率100%认定为闭塞。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选择SPSS25.0 软件对开展数据的分析和统计工作,计数单位通过[n(%)]表示,计量单位采用()表示,采取卡方检验方法,当P<0.05 时,则表示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颈动脉IMT 对比
观察组老年脑梗死患者颈动脉左侧和右侧IMT 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颈动脉IMT 对比(mm)
2.2 两组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以及斑块性质比较
观察组老年脑梗死患者斑块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软斑、溃疡斑的发生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详情见表2。
表2 两组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以及斑块性质比较(%)
2.3 两组斑块发生部位比较
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的粥样硬化斑块均好发于CCA 分叉处,左右侧发生率对比差异不大(P>0.05),详情见表3。
表3 斑块发生部位
2.4 两组动脉狭窄严重程度比较
观察组老年脑梗死患者动脉狭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详情见表4。
表4 两组动脉狭窄严重程度比较(%)
3 讨论
脑梗死是临床十分常见的一种疾病,其具备了发病率高,且高发于中老年人群,发病以后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都会受到极大的影响。根据相关研究指出,颈动脉粥样硬化和脑梗死疾病的发病率有着密切关联。动脉粥样硬化是由多因素影响所引发的全身性疾病,且具备了慢性进行性特征。而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阶段最为显著的特征便是IMT 增厚。
当人体出现了颈动脉斑块突出管腔时,一旦发生了脂质或是管腔应力增大的情况,其机体的粥样硬化斑块就会有破裂的可能,而破裂的斑块,其脂质暴露以及胶原会激活血小板,进而在凝血机制的影响之下造成患者出现血栓、出血等一系列问题,引发脑梗死疾病发生[4]。因此对于颈动脉早期粥样硬化斑块的检查十分关键,是脑梗死诊断的可靠依据。
本次研究选取2020 年2 月至2021 年2 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脑梗死患者64 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64 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结果显示,观察组老年脑梗死患者颈动脉左右侧IMT 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老年脑梗死患者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软斑、溃疡斑的发生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老年脑梗死患者动脉狭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根据结果分析,老年脑梗死疾病的发生率与患者颈动脉斑块的数量、性质有着密切关联,而其中软斑、溃疡斑有着发展速度快、易脱落、出血的特征,患者的脑梗死发生率也更高。本次所研究的患者颈动脉斑块都高发在颈总动脉分叉处,可能和人体该部位的管腔血流情况有关,该区域血流较缓慢和紊乱,非常有可能会出现湍流、脂质沉积的情况,因此其斑块发生率也更高[5]。
现阶段针对颈动脉诊断检查方法较多,其中最为常见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CT、MRI 以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其中数字减影血管造影、CT、MRI 成本较高、操作难度较高,因此难以在临床中广泛普及[6]。而使用彩超检查对人体无害,并且操作简单,成本也更低,在超声仪器下能够清晰观察到患者斑块和血管狭窄情况,并且显示其血流动力学情况,还能够长期动态观察斑块变化情况,是目前临床最常见的检查方法[7]。
综上所述,老年脑梗死疾病的发病率和患者颈动脉斑块形成的数量以及其性质有着紧密联系,针对这一疾病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诊断效果显著,具备了高安全性、高准确率的特点,可以有效地区分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类型,为临床提供有效诊治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