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猜读中丰富阅读体验

2022-04-29姚君丹

教育视界(智慧教学) 2022年9期
关键词:阅读体验

摘 要:猜读是运用猜和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阅读。猜,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依据封面、目录、片段等进行猜测,想象人物遭遇、情节变化,推测故事发展和结局。读,让学生在“猜”的基础上阅读原作,验证猜想,丰富阅读体验。“猜读”让整本书阅读充满挑战,激发学生探究欲望,产生阅读期待,驱动主动阅读。

关键词:《碎瓷片》;猜读;整本书阅读;导读课;阅读体验

【设计理念】

猜读是指在阅读的过程中,根据已知内容,推测未知内容。这样边猜边读,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生活经验,启发想象,引发探索。

《碎瓷片》讲述了孤儿树耳从小与跛脚的鹤人住在桥下,过着相依为命的生活。虽然生活艰苦,但树耳有自己的追求,常到明师傅处偷师学艺。明师傅被树耳的坚持打动,收他为徒。树耳在为明师傅护送瓷器进宫的途中,多次遭遇险境,但仍然靠着毅力和智慧完成了任务,为明师傅争取到委任荣耀。该小说情节线索明显,“碎瓷片”是故事的起因且贯穿始终,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这为学生顺着故事情节开展猜读,提供了支持。

阅读的主要目的是了解故事内容,但学生常常习惯一口气把小说读完,这样囫囵吞枣的阅读,缺少停下来思考的时间,对封面、序言、目录、插图等也少有留意,让猜读缺少了基础。为了更好地让学生感受猜读对整本书阅读的帮助,要求有一定的“陌生感”。课前统计发现,一半学生完全没有读过小说,另一半学生则读完了小说的三分之一左右。因此,本设计重在引导学生根据封面、目录、序言等进行猜读,在“猜测—验证”的过程中丰富阅读体验。

【教学目标】

1.能从封面上获取信息,形成自己的思考和观点,初步感受猜读的乐趣。

2.知道可以根据题目、序言、目录找到小说中的一些线索,结合生活经验和常识猜测故事情节。

3.尝试练习场景还原阅读法,还原人物身份、行为空间、行为时间,读懂人物情感,猜测人物命运。

4.懂得猜读的内容跟故事的实际内容可能一样,也可能不一样。

【教学重难点】

根据题目、序言、目录找到小说的一些线索,结合生活经验和常识猜测故事情节。运用场景还原阅读法,读懂人物情感,猜读人物命运。

【教学过程】

一、读封面,猜故事,激发阅读期待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聊聊《碎瓷片》这本书。请大家观察封面上的文字和图片,猜一猜本书讲了什么故事?

师:请第一次拿到小说的同学分享一下。

师:读过的同学回忆,说出当初的猜测。

师:大家猜得很有趣,有些猜测还很有依据。在猜读时,同学们可以用一些特殊符号,如圆圈、波浪线等,将思考、疑惑、推测、感想批注在书上。

师:在阅读整本书时,同学们要习惯在封面处停留,观察书名、图片,猜一猜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对疑惑之处,还要停留思考,譬如,可能有同学提出:书名叫《碎瓷片》,为什么配图却是一个完整的瓷瓶?带着这样有价值的问题开始阅读,阅读就会变成一场奇妙的旅程。

师:请大家将自己的猜读内容、所提问题写在书的内页上。

[设计意图:读封面猜读故事,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让学生体验猜读的乐趣。在学生体验猜读之后,再用浅显易懂的方式告诉学生什么叫猜读,更便于理解。“做猜读记号”能帮助学生改变一读到底、囫囵吞枣的阅读习惯,也便于学生回顾,为整本书阅读总结课的交流分享提供经验。]

二、读目录,寻线索,展开思维碰撞

师:读目录,找一找哪些标题和小说题目高度相关?说说你的理由。

指名交流。

师:从这些与题目高度相关的章节标题中,你都猜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猜读的内容,并说说为什么这样猜想。

师:瓷器初坯被树耳打碎(开头),强盗砸碎瓷器(中间),明师傅捣毁不满意的瓷器(结尾),是小说的重要线索。三次碎瓷片出现分别引发了什么事情?请小组分工浏览章节,完成阅读单。

小组合作汇报。

师:“碎瓷片”贯穿全书,串起了小说的主要情节。在阅读整本书时,在标题处停留,常常会收获有价值的思考。

课件出示图1。

[设计意图:阅读目录有助于提取整本书的信息。在课堂中营造自由宽松的交际氛围,让学生在自然状态中分享自己的猜测,展开思维碰撞,此后再展示“学习伙伴”的猜读,有利于学生打开思路。]

三、读序言,找依据,强化对人物的认知

师:读一读序言,找一找书中的人物有哪些。

指名交流。

明确:树耳是孤儿、靠捡垃圾为生;鹤人残疾、无家可归;明师傅、明太太痛失爱子,情感失落,同时因为没有继承人,技艺即将失传。

师:他们的命运如何?请大家猜一猜。

小组交流,说说依据。

师:小说中人物的命运与性格、环境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序言中的很多信息是人物命运、故事情节发展的隐喻,细心的读者能从中找到猜读的依据。

[设计意图:序言,往往是打开一本书的钥匙。学生通过读序,了解人物的特点、小说想要宣扬的思想和精神,进而大胆猜测。本环节的交流活动设计,意在使学生不但能够比较出彼此猜读的异同,更能够交流猜读时产生的思考,并尝试联系起来看问题,从而强化对人物的认知。]

四、读场景,编故事,丰富对内容的感知

出示场景片段:树耳中午将饭菜吃掉一半,剩下的藏在小地洞里,可等到工作结束后去取碗时,却发现碗里装了满满的饭菜,树耳朝着屋子的方向望去,既不见明师傅也没看到他太太。从此以后,每个傍晚,树耳工作完后都会发现碗里的饭满满的,足够自己和鹤人吃了。

师:这个加饭人其实就是明太太。在解读场景时,如果我们能还原当事人身份、行为时间和空间,就能发现人物的深刻情感。

出示:明太太和树耳什么关系?有义务加饭吗?明太太加饭时周围人多还是人少?明太太会加多久的饭?

师:树耳和明太太之间又会发生什么故事呢?用“故事山”的方式呈现你的思考吧!

小组交流分享。出示原文,学生自读。

师:你更喜欢作者的故事还是同学的猜读?说说为什么。

师:猜读的内容与原文是否一样不重要,关键看猜读的依据是否合情合理。猜读要关注故事的内容和故事中隐藏的线索。

[设计意图:将猜测与小说原文进行对比,旨在使学生进一步体验猜读的乐趣,并通过猜读推动学生建构起自己的理解,形成自己的想法。在此过程中,学生激活了已有的知识背景,能主动联系生活经验,调动知识储备,从而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小说内容。]

五、读结尾,悟情感,加深对主旨的理解

师:你猜到了鹤人最后会身亡吗?

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文末片段。猜一猜作者在暗示什么。

课件出示图2。学生交流,说说依据。

师:鹤人在树耳永恒的纪念中成为完美的瓷器,破碎的人生得以重圆。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只美好的“千鹤瓶”。

播放“千鹤瓶”视频。

师:是什么让故事的主人公破碎的人生得到了重圆?如果只能用一个词来说明,你觉得可能是什么?

师:今天我们用猜读的方式来读书,你有哪些收获?如果要把这本书推荐给别人,你想在哪里让他们猜一猜,为什么?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猜读这个阅读的方法,在今后的阅读中,我们就可以边猜边读,让阅读更加快乐。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情境渲染的方式,调动了学生迁移运用的乐趣和积极性,引导学生全面梳理本课所得,加深对书中所传达情感的理解。此外,课终由课内到课外,促使猜读成为一种习惯,走进学生的阅读生活,引导学生将猜读的阅读策略在整本书导读课中不断地实践和应用。]

(姚君丹,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星河实验小学,邮编:213161)

猜你喜欢

阅读体验
朗读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读中阶段的适时运用
大数据时代可视化新闻探索
恢复愉悦:破解名著阅读困境的教学自觉
传统出版突围:构建出版核心竞争力
个性化定制环境下的自动排版研究
让个性化阅读焕发生命的活力
紧扣学生跃动的脉搏
初中诗歌教学方法初探
初中语文阅读体验的生成探究
解读小说主题的多元性,尊重学生独特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