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解释素养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渗透

2022-04-29黄东奎

课堂内外·高中教研 2022年1期
关键词:历史解释历史教学

黄东奎

摘  要:任何历史叙述都是历史解释,历史解释渗透在历史教学的方方面面,文章从概念梳理着手,指出历史解释素养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随后结合教材知识从这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希望有助于历史解释素养的落地。

关键词:历史解释;历史教学;客观评判

一、概念分析

何谓历史解释?在一线听课与交流的过程中,让人印象较深的是,教师普遍认为历史解释就是说清楚因果关系,果真如此?追本溯源,课程标准解读这样定义这一素养:历史解释是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按照课标解读,认为历史解释有四个关键因素。其一,前提是要以史料为依据,历史解释不是历史解释自说自话,没有史料就无法解释,正所谓有一份证据说一分话,教师不可过分演绎历史。其二,是以历史理解为基础,中国著名史学家陈寅恪先生认为,对历史要有一种“了解之理解”,后人则把它发展为“同情之理解,理解之同情”。其三,对历史进行理性分析,理性分析历史就是揭示历史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从表现中发现问题,对历史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做出解释。其四,客观评判,在对历史事件及人物完成以上几个方面之后,还要给出客观的评判,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看法,正因为如此,历史学家克罗齐才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因为历史的任务在于评价。

二、历史解释素养的落地

(一)历史理解

历史理解就是今人与古人的共情,在学习历史时真正从古人生活的时空角度去思考问题。我们以“秦始皇”为例,今人常说秦朝灭亡秦始皇责任最大,其中包括实行严刑峻法激起民变,以今人的眼光来看,秦朝的法律的确严苛,比如陈胜、吴广被派往戍边,但是因大雨误了期限,按秦律,“失期,法皆斩”,这成为陈胜吴广起义的直接原因。但是我们将时间拉回到2000多年前的秦国,秦始皇时代刚刚灭六国,统一全国,“战国长期军事争夺结束之后,战火余热尚未消退,而秦王朝执政集团严酷的行政风格,也使得战争的影响在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均得以延续。战国兵争的历史惯性影响着秦政。”“六国封建贵族对秦的反击复辟贯穿于秦始皇统一天下的所有进程中。在公元前226年,韩国灭亡六年后,韩国旧都新郑爆发大规模的反秦叛乱。而后引发了以陈县为中心的楚国地区爆发更大规模的反秦叛乱。郢陈之地甚至一直是反秦的热土。”在战火余热尚存,国家初定,六国百姓尚未完全臣服,六国贵族暗流涌动之时,秦朝的法律怎能不严苛一些?

(二)理性分析

所谓理性分析就是分析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探寻因果关系,这虽不是历史解释的全部,但却是历史解释的核心。任何历史事件都不会凭空产生与发展,一定会有其来源,任何历史重大事件也一定会对期及之后的其他事件有影响。以“百家争鸣”为例。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会出现第一次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对历史又有何影响,这是学习“百家争鸣”内容时必须要解决的历史解释。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曾提及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

诸子十家,其可观者九家而已。皆起于王道既微,诸侯力政,时君世主,好恶殊方,是以九家之(说)〔术〕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合诸侯。

以此材料为线索,教师要求学生分析原因。从材料“王道既微,九家取合诸侯”之语不难看出,百家争鸣作为思想运动其产生有特定的政治背景,即王道衰微,诸侯争霸。在此情形下,诸侯国国君为了富国强兵,取得兼并战争的胜利,大力笼络人才,这些人才以自家学说游说诸侯,希望能够得到重用,思想争鸣的盛况由此出现。这则材料虽直接解决了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直接原因,但是深层次的原因却并未涉及,例如这些人才是怎么出现的?教师可呈现下面这则材料作为解答:

随着私学教育的出现,普通人也可以接受教育,知识传播面更加广泛,直接催生了“士”阶层的兴起,促进了学术思想和知识文化的广泛传播,刺激了思想文化的重组与更新。

——于凯《战国史》

通过这则材料学生不难看出原来是因为私学的出现才使得“士”阶层的崛起,那么教师接着又要问了,在西周时期,学在官府,只有官学,并无私学,为何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私学能够兴起?其经济因素是什么?学生通过对课本所学内容的分析,基本能够答出:是因为铁犁牛耕的出现和推广,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使得社会上相当多的一部分人可以不从事体力劳动而从事文化创作,由于社会的大动荡官学也难以为继。

通过以上的分析,学生们基本清楚了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背景,既有经济原因又有政治原因,也就是说这种思想文化的盛况是当时社会大变革的反映。接下来就要分析百家争鸣局面的影响了。

他们的思想之所以具有生命力,就在于他们具有共同的政治责任感,具有强烈的历史使命感,正是这种责任感和使命感驱使着他们直面现实的苦难,积极逆挽世运,以图天下大治。一句话,就是希望天下大治、社会和谐,这是诸子的共同心愿,也是战国文化精神的整体诉求。

——桓占伟《百家争鸣中的共鸣——以战国诸子“义”思想为中心的考察》

这段话虽然没有直接点出百家争鸣局面的影响,但是通过其中的“直面苦难,积极逆挽世运,以图天下大治”不难看出,那时期的思想家们具有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希望建立一个新的理想社会,其中在战国时期兴起的法家思想被秦国所用,成为秦的治国思想,为秦统一天下,结束纷争奠定了思想基础。这不仅是对百家争鸣思想的总结,也是对下节课学习的一个导入,一举两得。

(三)客观评判

学习历史如果没有学习者自己的看法,等于是在看一些故纸堆,意义甚微。学习者要在对历史事件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做出自己的评判,这样才能以史为镜、学以致用。以西汉实行的“郡国并行制”为例。教师一般在上到这个内容时,基本都会引导学生从负面影响的角度来对其进行评价。课本的叙述思路也大致如此,因为郡国并行制的实行,使得封国的势力过大,威胁了中央集权,皇帝采取一些削弱封国之举,即刻引发七国之乱,这当时是对郡国并行制的一种评判,但是在评判历史问题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多角度看问题,这样才能趋于客观评判,只是从一个角度思考、评判历史事件往往会陷入历史机械论。为此,教师可以提供下面的史料:

吴王刘濞“居国以铜盐故,百姓无赋”。胶西王端“令吏勿得收租赋”。淮南王刘安认为:“为治之本,在于安民”。

——冷鹏飞:西汉前期的郡国并行制与社会经济的发展

通过课本知识,学生们知道经过汉初几十年的休养生息政策,出现了“文景之治”,汉朝国力大增,府库充盈,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高。实际上“文景之治”的出现离不开封国的贡献,“汉初全国计有五十九郡而十个诸侯王国就占有四十余郡,汉初人口约1300万余人,而王国人口850万。无论是从土地面积还是从人口数量上来看,汉初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王国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据此,学生对于汉初郡国并行制的评判既能从政治上得出不利于中央集权的结论,也有从经济上得出推动社会经济恢复与发展的论断,如此才能做到全面评价。

三、结语

任何历史撰述都是历史解释,因为撰述本身就带有作者主观意图,它不可能原封不动地还原历史,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很多时候是对历史解释的再解释,因为学生基本是通过史料来认识历史的,史料本身已经他人编纂,可见中学历史学习无处不渗透着历史解释,教师要慎选史料,理性引导,尽量让学生对历史事件有一个客观公正的解释。

(责任编辑:胡甜甜)

参考文献:

[1]陈微. 历史解释素养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渗透策略分析[J]. 考试周刊,2021(70):136-138.

[2]楼旭青. 历史解释素养在课堂教学中的渗透[J].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9(08):70-71.

[3]姜登峰. 秦亡——法家思想不可承受之责的探析[J].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9(04):88-101+207-208.

猜你喜欢

历史解释历史教学
从小组辩论到历史解释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史料实证”素养论析
从官商关系角度解读民族资本主义兴衰
我们解释一个奇迹的时候,不必害怕奇迹失踪
浅议历史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实践策略
农村中学历史教学的反思与对策
“互联网+微课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三 R”作用
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论历史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应用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