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历史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实践策略
2016-12-05张迎弟
张迎弟
摘 要: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历史价值观是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在历史课堂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从课堂主题的设置、史实的通透理解、史感的升华感悟等几个环节进行教学设计,并以史料论证贯穿始终,以达到提升学生历史素养的目的。
关键词:历史教学;核心素养;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关键环节、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要求的提出,明确了教育发展的方向。如何理解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哪些内容?如何在历史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呢?
一、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诠释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所养成的相对稳定的、必备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1]112,主要包括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和历史价值观五大方面。
1.时空观念,是指将历史事实置于特定的时空环境下进行考察和分析的观念。具体表现为:“了解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时空逻辑,通过分期、分段、分地域等方式来描述和认识人类过去的发展,并将其置于历史发展的时空框架当中,考察与理解他们存在的意义。”[2]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学生的时空观念可以分解为以下几个层次:能够总结历史发展特征;能够理解基本的空间概念;能够将史实放在特定的时空环境中分析;能够建立起中外历史框架。
2.史料实证,是指依据一定的标准精选可信史料,并根据史料还原历史真实面貌的态度与方法。“史料为史之组织细胞,史料不具或不确,则无复史之可言。”[3]由此可见,史料在历史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史实的考证、史实的理解、历史规律的概括和历史评价,都须立足于全面客观的史料”[4]。史料实证是学习和研究历史的重要方法,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学习主题有针对性地选择史料;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和提取史料信息;引导学生形成论从史出的证据意识。
3.历史理解,是指在了解基本历史面貌的基础上,以客观的、实事求是的态度理解过去所发生的事情,即“能够掌握历史文本的内容与影响;可以设身处地了解历史事件、人物和现象;能够从历史发展的过程中理解有关历史事件、现象或人物的复杂性和重要性”[5]。为更好地理解历史,需要学生了解基本的史实,明确历史概念;需要学生掌握更多的史料,并对史料加以取舍和分析;需要学生掌握科学的方法,从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构建历史的基本框架;需要学生拓宽视野,理解历史背后隐藏的智慧。
4.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能力。“历史解释的素养,是要靠春风化雨般的涵养,靠日积月累的沉浸来形成。”[6]虽然“历史解释”不是短期就能养成的,但也是有章可循的。“历史解释”是对历史发展的理性认识与判断,要有明确的历史评价标准与思考问题的视角,所以教师需要向学生介绍著名的史家或史著的学术观点;“历史解释”是学生的主观表达,是学生在史实理解的基础上做出的主观解释,要求教师引导学生打破固有生活经验的束缚,在特定的背景下解释历史。
5.历史价值观,是指在对历史事实和价值做出评判的基础上提炼出来的价值取向。历史学,“首先是那个一去不复返的过去本身;接着是根据史料对过去进行叙述和解释的历史学;再往上是对历史总体做出总结以探明历史意义的历史哲学;最后,是对历史学本身进行反省和思考”[7]。由此可见,历史学的最终归宿是反省和思考,“在历史事实的层面上,历史价值观的基本要求是求真,这也是历史价值观的底线”[8],又因其具有人文性等特点,求善便成为历史价值观的最终归宿。求真,要求学生根据科学的方法,做到去伪存真;求善,要求学生在理解历史的基础上,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国家意识、国际意识等优秀品质。
二、基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
基于以上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本文提出以下一些历史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确立基于核心素养的主题目标
主题目标是课堂的组织灵魂,人们学习历史的根本目的是解决现实中的种种问题。因此,“衡量教学目标是否有效,一看它是否贴切,即目标是否准确;二看它是否具体;三看它是否适度;四看它是否落实到位”[1]113。在《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一课中,教学目标可以设置为:(1)利用教材、地图等了解新航路开辟的概况,并分析新航路出现在欧洲的原因与条件;(2)通过材料探究和小组讨论等形式,培养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新航路开辟影响的能力;(3)通过对航海过程的学习,体会航海家们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在理解新航路开辟史实的基础上,培养学生树立国家责任和海权意识。在课堂教学实施的路径上,运用地图构建航海路线,运用史料做到论从史出;在课堂教学主题升华上,以史为鉴,体现历史学的育人功能。
(二)建构基于时空环境的历史框架
任何历史事件都是发生在一定的时空环境之中,这样历史事件的基本框架就有了两个层次的理解:一是时空维度,即时间、空间、事件构成的物理框架,主要解决“何时何地何事”的问题;二是时空环境,即蕴含在时空维度下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形态框架,主要解决“为何此时此地”的问题。
1.关于“何时何地何事”的问题。这类陈述性知识,学生可以通过教材自主学习获得,教师只需对学生的归纳适当总结和重点引导。在本节课中,学生可以根据教材提供的地图和文字,归纳出四条主要航线的人物、时间、地点、成就等知识(见表1)。
教师在学生归纳的基础上,重点强调:新航路开辟的时间主要集中在15、16世纪;地点位于西欧,特别是西班牙和葡萄牙;路径是经海洋到达东方,具有开创性。学生通过时间、空间、路径三个关键点初步形成对新航路的基本认识。
2.关于“为何此时此地”的问题。新航路开辟为何在15、16世纪的欧洲发生?需要学生进一步认识当时欧洲的地理环境和社会环境。“从14、15世纪起,由于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西欧封建主和商人都渴望获得黄金”,然而由于奥斯曼帝国崛起,东西方之间传统的贸易通道受阻,由此可见,经济的发展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客观必要性;另外,“中国的指南针传入欧洲并被普遍采用”,“越来越多的欧洲人接受了地圆学说”,“15世纪欧洲造船技术也有了质的飞跃”[9], 这些都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可能性。通过这两个方面的认识,学生进一步理解了“为何此时此地”的问题。
(三)融合基于史实通透的历史理解
“历史是历史学家跟他的事实之间相互作用的连续不断的过程,是现在跟过去之间的永无止境的问答交谈”[10]。历史理解的过程,即是发出疑问,并根据问题寻找答案的过程。本节课需要解决几个重要问题:何为新航路?为何是葡萄牙和西班牙主导?为何是哥伦布们开辟?
1.何为新航路?新航路是指15世纪到17世纪从西欧沿非洲西海岸南下绕过好望角,到达东方的路线和从西欧穿过大西洋到达美洲,进而横渡太平洋完成的环球航行。这条路有这样三个特点:首先,它是“新”路,说明 “旧”路行不通;其次,它是“航”路,即大海上的路,说明航海知识、造船技术等技术性条件具备;最后,它是“新航路”,即一条从前没有的海上航路,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
2.为何是葡萄牙和西班牙主导?新航路的开辟从欧洲开始并非偶然,在上文有关“为何此时此地”的问题分析中,我们可以得知欧洲已经具备了开辟新航路的客观要求和技术条件。但是,在强国林立的欧洲,为何葡萄牙和西班牙率先拉开大幕呢?其中又蕴含着特殊性。首先,宗教是一个重要因素。在伊比利亚人眼里,伊斯兰教是一个现实的威胁,是他们的传统敌人,他们认为反对伊斯兰教既是宗教义务,也是爱国的表现。其次,利益的驱使。沿非洲海岸向南的岛屿可以为他们提供丰富的物产和良好的港口,这对他们有着巨大的吸引力。最后,新航路的开辟是葡萄牙和西班牙不断航海探索的必然结果。在新航路开辟之前,葡萄牙就已经开始了航海探险,并建立了殖民据点,“随着船队沿着非洲海岸驶去,他们的视野自然会从非洲的商队贸易扩大到东印度群岛的香料贸易”[11]。
3.为何是哥伦布们开辟?航海的过程充满了艰辛,在漫长的海上航行之后,船员们开始变得焦躁,而哥伦布则尽量地安抚他们。面对各种困难和考验,哥伦布表现出了非凡的勇气,而这种勇气来自于对地圆说等科学知识的坚信,也来自于对理想的执着追求。金钱和信仰是当时人们身上共有的印记,但是哥伦布们敏锐地抓住了时代的机遇,成为时代的弄潮儿,他们的航海活动又进一步推动了时代的发展。
(四)升华基于历史理解的价值观念
“历史课的教学是发展学生对古代文化的虔敬爱戴之心,启发他们为了人类更高的目标而奋斗,并形成对现实批判的清醒历史观。”[12]由此可见,历史课的价值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观,而历史观的养成是在历史理解的基础上逐步提炼出来的。在本课教学中,可以利用菲律宾的《双面碑》进行讲解:“双面碑黑石白字,均以英文书写,一面写着民族英雄拉普拉普抵抗西班牙侵略者的事迹,另一面写着麦哲伦在此身受重创,死于此地。此碑既维护了民族尊严,又记述了历史真实;既缅怀了艰难的人类文明进程,又赞叹了民族主权应有的庄严。”通过本节课内容的学习,让学生体会到:(1)新航路的开辟极大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但同时也带来了民族压迫;(2)新航路的开辟同时也开启了欧洲的领先世界数个世纪的序幕,让学生感受到海洋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海权意识和国家责任。总之,在学生历史观的培养中,“求真”是基本的底线,“求善”则是归宿和灵魂。
历史核心素养是相互渗透的,历史事件需要在时空框架下建构,历史解释需要在理解基础上获得,历史价值观需要在历史理解和解释基础上进一步凝练,而史料论证则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也不是一朝一夕的,需要教师提升教学水平,在课堂中渗透,润物无声。■
参考文献:
[1]陈超.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构成与培养[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6(1).
[2]毛经文.让每个生命都能散发自己的光芒——素养教育是历史教育的核心目标[J].历史教学(上半月刊),2016(5):28.
[3]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49.
[4]刘俊利.学术的历史学与中学历史学科素养[J].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10(1):23.
[5]朱汉国.浅议21世纪以来历史课程目标的变化[J].历史教学(上半月刊),2015(10):4.
[6]戴加平.如何涵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J].历史教学(上半月刊),2016(5):3.
[7]严建强,王渊明.从思辨的到分析与批判的西方历史哲学[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7:4.
[8]徐金超.由求真以臻至善:作为核心素养的历史价值观[J].历史教学(上半月刊),2016(7):25.
[9]姜守明.世界地理大发现[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57-58.
[10]爱德华·霍特列·卡尔.历史是什么[M].吴柱存,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28.
[11]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M].吴象婴,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439-440.
[12]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