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解释一个奇迹的时候,不必害怕奇迹失踪
2016-12-23刘畅
[关键词]历史解释,牛顿,宗教,炼金术,性格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6)21-0019-06
爱默生说:“作伟大的人,就是被误解的人。”伟大的牛顿更是如此,在任何一部世界上的人物史册上,牛顿都毫无意外地名列前茅。然而如何解读像牛顿这样创造奇迹的伟人,却是一件复杂且极富争议的事。牛顿逝世后,研究他的史料不断丰富,有关的新证据,在1936年伦敦索斯比公司拍卖的牛顿的数千件未发表的手稿中浮现。牛顿的面目似乎日益模糊,爱他的人视之为神,恨他的人又极尽毁谤之能事。如何才能揭开他的神秘面纱呢?一切历史事物都包含两个层面:本体论意义上的“客观的历史”和认识论意义上的“记录的历史”。任何“记录的历史”在本质上都隐含了历史解释,即建立在对史事的掌握、理解、解释的基础上,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既包含了记录者对史事描述的整理与组合,又体现了记录者的历史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等。以历史解释的视角和方法来回望历史也可以帮助人们在面对现实问题时以全面、客观、辩证和发展的眼光加以看待和评判,真正发挥历史“资治通鉴”之功。
基于历史解释的牛顿再认识,一定要解决好以下的三个问题:
一、视角:解释还是评价?
今人要以怎样的姿态,才能跨入历史认识的门槛?解释者还是评判者?以往在需要表达自己对历史的解读时,西方史学家多用“诠释”和“解释”,而中国史家更多地使用“评价”一词。其实“解释”和“评价”在本质上反映了不同的历史价值取向。解释“采取一种平等的姿态,力图深入到解释对象的世界中去,以了解和说明他们的思想与行为”。①而评价“需要标准,而标准通常是由评价者单方面制定的”。②总之,“解释”更关注历史情景、过程和联系,而“评价”侧重的是标准、结果和话语权。“解释更能体现史学的要求和特征,因为史家只是过去的诠释者,而不是裁判官或辩护人。”③当然,解释也不能回避评价,只是这种评价不是裁决,而是在理解基础上与现实的平等对话,历史学的本质就是今天和昨天永无休止的对话。所以,要客观解读牛顿应首先立足于解释者,以历史的前视角关注他的时代和经历,还要在从现实的后视角思考他的历史定位。
首先,穿越历史时空,论世知人是历史解释的重要路径。“二战”后,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把牛顿这位科学伟人放回当时历史背景之中。不出所料,在广角的社会透镜之下,他看起来与以往大不相同了。当然“走入17世纪英国去发现伟大科学天才生活过的社会景况,是相当艰苦的历程……若想了解1642年出生的人,就免不了要往巴洛克时期的形而上学和宗教的宗派主义里头走一遭”。①讨论“科学”的牛顿史之前,必须具备某些一般的历史知识,像“物质理论”“自然神论”“清教徒”“国教徒”“平等派”“掘地派”等概念是研究的基本门槛。
仅从宗教来说,近代以降,欧洲的宗教统治者在中世纪至高无上的地位已彻底崩塌,但宗教依然是个人和社会生活中至关重要的存在。在牛顿的时代,整个欧洲大陆处于宗教迫害之中。英国在亨利八世与罗马天主教会决裂后,英国国教成了维护国王统治的工具,教会内部仍然腐朽不堪。16世纪后半期主张勤俭进取的清教产生,清教包括许多不同集团和派别,牛顿秘密信仰的阿里乌斯教也是其中一派。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领袖均为清教徒,光荣革命后,议会通过《宽容法》,允许不信奉国教的新教徒建立自己的教会,但对清教徒担任公职仍有所限制。“当时英国皇家学会内部对宗教的容忍度很低,伟大的英国哲学家霍布斯,就因为曾经公开承认物质主义者的观点而从未被邀请入会。另外,使牛顿的《原理》成书,并使它受到科学圈重视的天文学家哈雷,也只是收起无神论的主张,保持沉默才得以加入皇家学会。”②
牛顿信仰的阿里乌斯教教义反对正统的圣父、圣子、圣灵同尊荣、同权能的三位一体论,坚持耶稣是由神的第一个创造行为产生,是被造万物之中最荣耀辉煌的,但他自己本身不是也不属神。这也许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牛顿的世界观,牛顿从来都没有把物质世界完全的与上帝分开,他也从来没有把玄妙、神秘的色彩从他对自然的认识中完全肃清,他毕生都在找寻并信仰上帝的秩序和理性。此外牛顿还是自然神论的重要代表。自然神论谴责宗教中的非理性因素,认为上帝是一位理性神,他创造了宇宙及其规则,在此之后上帝不再对这个世界的发展产生影响而让世界按照它本身的规律存在和发展下去。这个新形式的神学一定程度上把牛顿从对宗教的信仰引向了对理性的尊崇,使他的思想从传统意义上的宗教束缚中解脱出来,对他的科学研究起到了促进作用。由此可见宗教与科学并不总是冲突和排斥的,有时宗教发展也会促进科学的进步,而科学的不断进步又会使人类更加清楚地认识宗教的本质。牛顿一生行走于科学和神学两座殿堂,一边研究万物的力学规律,一边花更多的时间钻研《圣经》,回到牛顿时代深入了解当时的宗教情况,也许就不会感到两者相悖而无所适从了。
其次,历史解释完全抛开现实是不现实也不可能的。历史解释不仅要走进历史现场,还要超脱于历史境遇之外,以一定的时空距离来俯瞰历史。“每一个时代都必须按照它自己的方式来理解历史流传下来的文本,因为这文本是属于整个传统的一部分,而每一时代则是对这整个传统有一种实际的兴趣,并试图在这传统中理解自身。”③任何一个社会中的个人必然受制于现实社会、文化传统及个人因素。“我们对历史的看法实际上就是我们对自己时代看法的某种延伸。我们在传统中观察自己,我们又通过自己的眼睛反观历史。”④
德国物理学家厄恩斯特·马赫认为:“自从牛顿时代以来所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牛顿力学在演绎上、形式上和数学上的进展。”这也许道出了牛顿成为近代科学之父的关键所在:虽然伽利略、笛卡尔、培根等科学家的突破性学术成果早于牛顿,但牛顿在数学、天文学、光学尤其是力学成就,使科学不再是一些杂乱孤立的事实和定律,他为我们留下了一个统一的科学体系,这个体系能解释大量的自然现象,也能用来做准确的预测。不仅如此,受到牛顿理论的启发,人们逐渐认识到人类理性的伟大,相信只要像研究自然科学那样运用理性主义的方法,同样可以揭示社会进步的规律。这种理性主义的思想不仅在科学中彰显威力,而且影响了整个文明进程,正如艾塞亚·柏林所说:“牛顿思想的冲击是巨大的;无论对它们的理解正确与否,启蒙运动的整个纲领,尤其是在法国,是有意识地以牛顿的原理和方法为基础的,同时,它从他那惊人的成果中获得了信心并由此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这在一定时期内,使现代西方文化的一些中心概念和发展方向发生了确实是极富创造性的转变,道德的、政治的、技术的、历史的、社会的等等思想领域和生活领域,没有哪个能避免这场文化变革的影响”。①不得不承认,牛顿这位科学巨人,对世界历史进程的影响不可估量。
综上可见,放弃习惯的仰视视角和以讹传讹的谬见,带着解释者而非评判者的姿态是解读牛顿的基本视角。既以“温情与敬意”去回望历史,又以鲜活清晰的历史叙述关照现实,构建包容古今的开放视野是历史解释的基础和前提。
二、关键:解释还是割裂?
苏东坡游庐山时曾留下了脍炙人口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研究历史亦是如此,人们“往往因昧于历史变化的深度,以至于只能从静态方面去刻画思想与时代风尚间平行的关系”,②缺乏对历史通透的观察和解析。现在许多教师都强调以多元视角看待历史人物,这确实避免了对历史的单一、片面的认识。但随之又出现了新的问题,很多学生未能对历史人物各因素横向联系和深入分析,历史人物变成了“横看成岭侧成峰”的人格分裂的多面体甚至矛盾体。真正的历史解释应注意“融会”时代与个人的各个复杂因素,动态地分析其内在的联动,实现对历史人物的“贯通”解读。
1936年,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在拍卖会上购得一箱子牛顿的文件,他吃惊地发现“那些材料绝大部分与光学或行星运动没有任何关系,而是写有关他潜心探索把低贱金属变成贵重金属的资料。20世纪70年代,人们通过分析牛顿的一绺头发发现,里面含有汞……其浓度大约是常人的40倍。他早晨有想不到起床的毛病,这也许是不足为怪的”。③从凯恩斯收藏的牛顿手稿和越来越多流传于世的史料中,令人难以置信的真相日益清楚地显示出来,牛顿大约于1667年开始钟情于炼金术,此后30 年的时间中,炼金术一直是牛顿生活中很重要的部分,“他常常彻夜不眠地守着熊熊炉火,对被视为‘第一物质的水银进行各种处理……后来牛顿将剑桥大学三一学院之后E-4号公寓改建为自己的实验室, 摆满了熔炉和放药品的柜子。在研究过程中,他曾多次去伦敦购买实验材料和实验设施, 并且被介绍认识一些炼金术士和书商,加入当时的炼金术士群体中”。④伟大的科学家居然用大半生的时间秘密钻研炼金术,着实令人费解。其实炼金术与牛顿的时代、经历个性、宗教信仰和学术研究等有着错综复杂的内在联系,这些因素不是孤立无关的,而是彼此交融、互相影响的。
其一,炼金术与牛顿的时代
“2500年的岁月中,各种各样的人花了许多功夫,企图把点金石找出来。估计约有10万册书在不断讨论着这个题材,大量的传说在社会各阶层流通。”⑤从当时留下的诸多手稿、信札、笔记和文学作品中,可以轻松地找到炼金术的痕迹,当然大多数故事中,炼金术士的下场都很凄惨。牛顿当代的人把炼金术士、占星术士,以及一般方术和世纪中期革命期间活跃的激进政治运动联系起来。整个17世纪,炼金术都被看成极具威胁的活动。但是牛顿为何还要冒天下之大不韪知难而上呢?这恐怕要联系其他因素来分析。
其二,炼金术与牛顿的性格
凯恩斯在牛顿诞辰300周年纪念会上的著名演说中指出:牛顿把宇宙看成是全能之神设下的密码。“从牛顿的许多笔记中可以清楚看出,他确信古人曾经一度掌握了所有知识之钥。只是它消散于诸多神秘的哲学中。他担心别人会在这看似不可能的工作里获得成就,比他早先一步找到点金石,他的自大心理当然不能允许此事发生,除非他已竭尽所能,尝试过所有的方法后被迫放弃,不然他只有发狂地不断追求。”①特殊的家庭环境和成长经历“造成牛顿对权威有着无法实现的期盼和抗拒现实的双重态度”。②牛顿在学术上的傲睨一世、唯我独尊和对真理不倦追求终于使牛顿身陷炼金术的泥沼而不能自拔。
其三,炼金术与牛顿的宗教
牛顿是一位虔诚的教徒。“对牛顿而言,炼金术的实验可以证明全能造物主的看不见的力量确实在其中起作用。牛顿不论是在研究太空星球或是微量化学物质,目的都是要证实上帝的创造力与永续威力。”③牛顿由于渴望上帝更大的荣耀,反而身陷炼金术泥淖,他相信自己必定能从那儿重新发现自然的伟大秘密。可见对于宗教的狂热,是牛顿研习炼金术的主要动力之一。
其四,炼金术与牛顿的科研
炼金术是一门非常神秘而复杂的研究,涉及多个领域,要给它下定义并不容易。有人把它定义为一种以把贱金属转变为黄金或制造长生不老为目的的技艺。这很容易让人们把炼金术士和具有超能力的魔法师或巫师等同看待,认为他们属于某种神秘而邪恶的团体,极具危险性。其实,炼金术是探索物质形态的化工技术的早期形式,也隐含着人类文明早期宇宙论。牛顿的时代,炼金术与化学等科学并没有十分严格的界限。“把化学确立为科学”的波义耳,当时亦是狂热的炼金术士。17世纪80年代,被炼金术称之为“发气原理”的观念使牛顿对重力是如何作用的想法重新大胆评估,这种思维上的转变也许是牛顿迈向万有引力过程中最重要的一步。“一位研究牛顿的学者甚至说,假若牛顿没有从事炼金术,他很可能不会想到物体间能有超距引力。”④
历史因素不是互不相关的混合物,各要素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和反应。所以,理解者和解释者的视域不应是封闭和孤立的,“理解者和解释者的任务就是扩大自己的视域,使它与其他视域相交融……在视域融合中,历史和现在、客体和主体、自我和他者构成了一个无限的统一整体”,⑤对历史进行多视域的观察和融合是全面客观地解释历史的关键条件。历史解释必须善于整合历史的碎片,融会各个历史侧面,全面动态地分析和解读。
三、意义:解释还是创建?
所有的历史叙述在本质上都是一种对过去事情的解释,但历史解释也有层次分别。从浅层次来说:任何对历史的回顾和再认识都是一种历史解释。从深层次来说:只有以历史经验为基础,对新史料进行认识、编码和价值诠释,才能建构自己的历史解释,创建独一无二的历史意义。历史的意义是史家的认识和史实相互作用的产物,是史实投射在史家思想世界中的影像。“雅斯贝斯说‘就精神而论,我们只能通过对意义的理解来领悟事实……理解虽然在经验上依赖于各个独立论据的积累,可是单单通过这些论据绝对产生不出历史解释。史家对史事的了解,需要通过把握它的意义才能完成;在理解众多相关史事的意义之后,他就能看清更大的历史过程的明晰画面。”⑥任何历史解释之标的均是历史意义的建构。
基于历史解释重新认识牛顿,笔者最大的感悟是:崇拜英雄,需要相当智识。“英国有句名言说:‘没有一个人在他仆人眼里是英雄的。依照黑格尔的解释:‘这并不是因为英雄不是英雄,乃是由于仆人只是仆人。”①仆人由于缺少智慧和视野,在精神上与英雄缺乏交流的契机。“必有智识,方能认识英雄,因此也方能够崇拜英雄。智识不仅不是崇拜英雄的障碍,反而是崇拜英雄所不可少的条件。”②崇拜英雄,确实需要相当智识,缺少理性和同情,崇拜极有可能流于盲目或偏激。基于历史解释的视角,将牛顿的思想和成就纳入特定历史情境中,贴近而又动态地分析,或许才能将铁板一块完美的牛顿标本敲开一些裂缝,向里注入些许历史反思的生命力,牛顿与胡克关于万有引力发现权的争论就是解读牛顿的“裂缝”之一。
牛顿在许多世人眼里是谦虚、宽容的学术大师。然而牛顿在给宿敌、竞争对手胡克的信中,写下了常被后世引证却一直被大部分人误解的话:“笛卡尔踏出了很好的一步,而你则推进了许多方面的发展,特别是将薄片间的色彩也引入哲学的考虑范围。假如我看得比较远,那是因为我是站在你们这些巨人的肩膀上。”③最后那句话真正显露出牛顿高超的骂人本领,完全是双重意义的反讽,不仅嘲讽胡克是欺名盗世的学术骗子,还对他进行恶毒的人身攻击——因为胡克是个驼背的矮子,牛顿的话犹如匕首般的锋利,字字见血。其实根据许多史料分析牛顿成名前是一个怯懦、谨慎且善于内省的人。在他的笔记本上发现了许多的自我反省和对上帝的忏悔,他经常拖延发表自己的学术成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这本划时代的巨著,也是在哈雷一再劝说下才发表的。后来长期的学术争论和受到的人身攻击极大地刺激了牛顿,从牛顿中年的画像上来看“权力和尊崇的积累也从他脸上的表情察觉出来,特别是那只黑而幽深的眼睛所发射出来的严峻光芒”。④学术上的成功也使他渐渐变得专横起来甚至不择手段。虽然胡克的天赋比不上牛顿,但也相当了不起:首次用显微镜看到并命名细胞,首次观察到火星和木星的自转,发现双星,首次测量恒星的视差,发明了轮形气压计、钟表的游丝等,还是优秀的建筑设计师,如此多才多艺,难怪后来有人称之为“英国的达·芬奇”。但是在胡克逝后两百多年间,他几乎被人遗忘了,直到20世纪他的科学地位才被确认。有人认为这主要是由于他惹恼了一个最不该去惹的人——牛顿。
其实这两个天才的矛盾有学术和性格上的双重原因。胡克喜欢热闹,喜欢泡在咖啡馆,开一瓶甜酒和朋友随意聊天,还经常带一个情妇相伴。牛顿则躲在剑桥大学三一学院的围墙后面,过着严谨自律的清教徒生活。在做学问的态度方面,牛顿轻视浅尝辄止的学习态度,不屑那些轻易发表作品,博而不专的人;胡克则视牛顿一个满腹偏见、自我陶醉的人。“这样的两个人无可避免地会在工作上和性格方面发生冲突,而个人自己的强大自我意识,更夸大了彼此之间的差异。他们都无意识地维护自己的研究方法,并且完全不承认对方的成就。他们一直相互仇视,直到1703年胡克去世为止。”⑤牛顿不会轻易把功劳归于他人,而且一旦冒犯了他,他会记恨一辈子永不原谅。胡克逝世后,牛顿接替胡克担任皇家学会会长。1710年学会搬迁中,胡克的许多收藏和仪器都意外丢失了,胡克的画像也离奇地失踪了。据说胡克驼背且其貌不扬,因此不喜欢画像,而学会里的画像是他唯一的画像,它的丢失意味着后人再也无法一睹胡克的真容。于是有人难免要怀疑是牛顿利用职权从中作梗,故意将胡克画像销毁。在牛顿的时代,学术规范还未完善,难免经常出现优先权的争执。“由于牛顿后半生曾与许多人发生争吵(与布莱尼兹争夺微积分的发明权等),而且牛顿在争吵中使用的手段很难让人钦佩,因此一些科学家史专家认为,苹果落地的故事很可能是牛顿亲属(或牛顿本人)编出来的,提早他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时间,用来保护他对该定律的发现权。”①现在我们知道,虽然牛顿自己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但是胡克比他更早发表了有关论文,基于牛顿与胡克不断升级的仇恨,牛顿在后来发表的论文中并未提及胡克的成果。30多年后牛顿仍然无法释怀,他指出最初描绘物体自塔顶下坠的螺旋路径是一个“不小心的笔误”,可是他心里明白他应该感谢胡克的穷追不舍的挑战激发了他的灵感,从而终于解决了万有引力的相关问题。“若干年后牛顿在给哈雷的信中承认:‘胡克纠正我的螺旋路径,引发我重新探讨椭圆形,才能使我发现这个理论。”②
从某种角度来看,牛顿那令人费解的性格比正统史家愿意让后人得知的更复杂。然而“历史研究的真正任务并不是理解历史所涉及人物的主观意向、计划和经历。相反,必须理解的是历史意义的巨大策源地,它要求历史学家做出解释的努力”。③孤独是牛顿心灵的底色,童年缺少父爱与母爱、青年时期遁世求索、中年学术上卓尔不群、成名后犹如神礻氏的万人追捧、长期隐藏炼金术士和异教徒的身份,孤独使他孤僻、不善交际,也成为一个在任何方面决不向人低头的人。那么牛顿在任造币场总监时追查制造伪币罪犯的种种行为也就不难理解了。“这位老道学先生,当年对同学的喧哗、酗酒、赌博和追逐女人感到不齿,如今却出现在首都最污浊的酒店里,在自由区的中心追查线索,到娼妓馆与线民秘密会晤……在1698年至1699年圣诞节之间,他一共与嫌犯、线民和证人交差质询不下200回。”④牛顿有能力在孤寂中锲而不舍地抓住一个问题,并且集中全部力量来突破它直到彻底澄清为止,任何人都知道这是成就一切事业的关键。牛顿不仅是伟大的科学家,还是资深的神学家、组织有方的皇家学会会长、造币厂负责人。他卓绝的学术成就、强烈的事业心与唯我独尊、热衷权势是孤独秉性在两个方向上的延伸。
走下神坛的牛顿也许并不完美,然而在神话的终结处,历史的精灵探出头来——这位伟大的智者,近代科学之父,如今可以和另一个孤独的,敏感的,神秘的,甚至痴迷于神学和“点金石”的牛顿并立共存,看似矛盾但在历史解释的视角下却是并行不悖的,形象略为逊色,仍是受人崇拜的英雄。正如和牛顿同时代的建筑大师雷恩爵士所说:“我们解释一个奇迹的时候,不必害怕奇迹失踪。”
【作者简介】刘畅,中学高级教师,浙江省衢州一中历史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学历史人文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责任编辑:李婷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