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科学精神培养的问题探究性教学

2022-04-29贾志国

课堂内外·高中教研 2022年3期
关键词:科学精神问题探究教学实践

贾志国

摘  要:本文主要以探究电流的热效应为例,重点阐述基于科学精神培养的问题探究性教学,首先分析培养高中学生科学精神的实际情况,其次介绍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的关键,最后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展新课教学、深化科学精神几个方面深入说明并探讨,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关键词:科学精神;问题探究;教学实践;探究电流的热效应

高中阶段物理是一门重要课程,教学实践中,教师重视给学生渗透认知客观世界的知识与技能,巧妙融合教材知识和科学分析方式,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现阶段,一些教师没有关注到高中学生科学精神培养的意义,在一定程度上约束着学生思维扩展与科学素养发展,因此怎样更好地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带领学生感受物理世界的奥秘,这是重点问题。《探究电流的热效应》是一节重点教学内容,本研究将围绕科学精神的培养对其进行探究性教学分析。

一、培养高中学生科学精神的实际情况

基于本质,科学精神是内涵相对广泛的一种精神表现形态,学生拥有科学精神,存在着对科学事物探索的好奇心,主动通过科学思维审视事物的特征。自然科学的创新和科学精神之间关联相对密切,自然科学涉及的科学活动充当个体科学精神培养的媒介。物理教学实践中,学科知识自身的特征能够促进学生形成科学精神,帮助学生降低知识点学习难度,确保学生可更好地成长,形成科学思维。教师培养高中学生科学精神,学生可深层次感知学科内在规律,积极发现问题和处理问题,后续对实验过程进行优化与完善,最终动手实践开展物理实验研究,归纳物理知识体系,便于学生全面成长。

可是即便较多教师意识到学生科学精神培养的意义,然而给学生渗透科学精神的内容却比较少,部分学生形成的科学精神相对薄弱化,所以说教学过程中依旧要创新学生科学精神培养的方式。教师可能在物理课堂上更为关注习题讲解,而过多地强调习题训练会造成学生感受到知识点的枯燥性,难以调动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由此教师要全面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增强学生的物理素养。

二、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的关键点

(一)重视课程教学设计,做好学生科学精神培养准备工作

物理这门课程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亲自进行实验,不只是要给学生教授理论知识,还要带领学生进行实验探究,不然学生可能会感觉到课堂学习的无趣。因此科学的课程设计对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是能够产生重要意义的,物理教师要引进多样化的手段,给学生真实演示物理实验,鼓励学生自主观察和自主实践,把观察的结果记录下来;分析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给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统计学生实验的结果;逐步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比如公式的学习,教师可给学生引进生活中的实际案例,让学生站在理解的是有效充分研究,教师还可以给学生渗透物理学家的成长经历,给学生讲述物理学家的成功历史,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学家的科学精神,浸润学生的心灵。这样学生可以把物理学家当作榜样,真正地为了求知真理认真学习,严格要求自己,提升自己的综合实践能力。除此之外,在物理知识点的学习上,教师要鼓励学生及时和生活建立关联,在课堂教学之后围绕教学内容设计有针对性的作业。教师还可以事先设置部分习题,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这样教师在教学讲解时体现出一定的针对性,帮助学生处理学习疑惑。由此高中学生可以在课堂上专心听讲,增强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使其在物理学习中养成良好的科学精神,促进物理教学活动的开展。

(二)教师关注自身引导职能的发挥,让学生形成科学精神

要想培养学生科学精神,教师要时刻发挥自身的引导职能。物理学科还有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学生要自主分析理论知识,教师适当地引导和点拨,促进学生认真地进行物理实验。在教学中,教师关注学生逻辑思维的引导,让学生深层次挖掘物理知识点内涵。比如“能量守恒定律”的学习,可以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例子:从温暖的家庭中走进已经结冰的道路上时,即便能够抵御刺骨的寒风一段时间,可是长时间之后会让人们感觉到发抖,这样带领学生分析能量守恒定律的实际含义,培养学生的学习好奇心和求知欲。或者在“热传递”的分析,给学生介绍热传递能够让整个房间充满温暖,主要是热传递的对流现象,由此教师把枯燥与抽象的知识进行具体化分析,树立学生科学精神,带领学生以物理学的角度研究生活中的实际现象,拓展学生知识面,学生可以把所学的知识真正运用在实践中,感受到物理学习中的科学精神带给自己的力量。

(三)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引导学生挖掘科学精神

高中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中,教师不只是要鼓励学生把知识点和生活结合起来,还要让学生自己操作实验,教师观察学生学习效果,给学生讲解实验的注意事项,提高学生对实验过程的参与程度。在传统的高中阶段物理教学上,大多数情况是教师直接运用实验器材,之后在讲台上给学生演示实验。可是坐在教室中后排的学生基本上不能全面了解实验过程,在观察实验现象时受到一定的因素影响,影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产生的结果是班级中的少数学生可以领悟实验内涵,大多数学生对实验过程是一知半解的,影响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所以教师要给学生提供适合学生自主进行的实验,让学生自主参与实验过程得到真知,了解物理公式和物理定律,要求学生时刻保持实验仪器操作的规范性和科学性,运用正确的实验方法完成实验操作。物理实验引导中,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精神,学生认真严肃地对待实验过程,结合研究实验结果与记录实验结果,分析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如果学生缺少一定的动手实践意识,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分组操作,保证小组内的成员之间可以优势互补,这样实验意识强的学生可以带动实验意识差的学生,学生之间互相合作完成实验任务,从而调动班级内所有学生实验学习的主动性,帮助学生巩固实验知识,掌握实验技能,把对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落到实处。

三、以“探究电流的热效应”为例,对学生进行科学精神培养的问题探究性教学实践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在课堂上进行精心教学导入,组织学生进行课前小游戏,把家用电器用小卡片进行名称标注,要求同桌的两名学生互相猜测,也就是一名学生描述家用电器,包含电熨斗、电水壶、电褥子与电饭锅等,另外一名学生猜测具体名称。十分钟之后,教师给学生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常用的电器之间有什么共同点吗?各种电器的工作原理是怎样的呢?如果接通电暖炉,里面电阻丝会产生怎样的变化?还有哪些电器会在存有电流的情况下发出热量呢?”由此借助具备吸引力的问题情境完成教学导入,加深学生对《探究电流的热效应》的印象,使得学生带着科學精神在物理课堂上探索。

(二)开展新课教学

1. 分析电流的热效应

在高中物理课堂上培养学生科学精神,教师应时刻围绕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环节,鼓励学生一同分析在导体内通过电流的状态下是否会发热、电流热效应究竟是什么,学生可以分析电流做功的过程、电灯做功的过程、电水壶做功的过程与电风扇做功的过程,了解电能转变为热能的道理。教师继续追问:“在电炉子中进行电源接通,可以观察到电阻丝变红的现象;电风扇运作一段时间后,电机会微微发热,这是为什么呢?”

2. 分析电热受到哪些因素影响

首先教师给学生一定时间,思考电热受到哪些因素影响,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把问题和生活结合起来,触动学生心灵,保障学生拥有一定的科学精神认知。而后教师可提出生活中的实例:电炉子燃烧之后出现电阻丝变红的现象,可是与之进行衔接的导线基本上不会发热,那么导体内存在电流通过的情况下,生成热量是否和电阻形成关系?刚刚发出光的灯泡不会发热,一段时间后会出现烫手的现象,那么灯丝生成的热量是否和发光具体时间存在关系?家庭电路与较多功率的用电器进行连接,对应干路电线会出现巨大热量,甚至损坏绝缘皮与引出火灾,那么干路电线生成的热量和电流通过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其次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设计,以如何控制实验的变量为主题进行深入挖掘。师生一同设计实验方案,教师给学生引进控制变量法的原理,也就是保持电流和时间的不变,对电阻进行改变,探究热量与电阻的关系;保持电阻与时间不出现变化,对电流进行改变,探究热量与电流的关系;保持电流和电阻不出现变化,对时间进行改变,探究热量与时间的关系。由此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别设计实验,在学生动脑思考的同时形成科学精神。再次是合作探究,通过多媒体技术让学生直观化的观察实验过程,深入培养学生科学精神。最后是结论记录,学生在探究中得到问题的答案,教师进行针对性点拨,继而得到热量和电流、电阻与时间的内在关系。第一个结论是电流和时间的相同条件下,热量与电阻之间呈现正比关系;第二个结论是电阻和时间的相同条件下,热量与电流之间呈现正比关系;第三个结果是电阻与电流的相同条件下,热量与时间之间呈现正比关系。

3. 分析焦耳定律

教师为了加深学生对焦耳定律的掌握,需要引导学生探究过程,以问题为出发点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更多地感受到科学精神内涵。第一个问题是要求学生思考电阻丝会因为热而发红,可导线不会发热,探究本质原因;第二个问题是要求学生分析家庭电路内接入用电器,且用电器的功率足够大时,干路电线可能发热,甚至毁坏绝缘皮,研究主要因素。学生认真总结和实践后,能意识到焦耳定律的规律,即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平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教师再次带领学生探究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内容,继而强化学生对公式Q=I2RT掌握,实现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的目的。

(三)深化科学精神

教师不只是要在课堂讲解中培养学生科学精神,还要针对性地设计练习题目,促进学生巩固知识,形成完整的“电流热效应”知识体系,保障科学精神的培养体现出深度和广度。教师可出示简单的练习题:“把电风扇与电视机和电烙铁依次和家庭电路相衔接,已知电风扇的规格是220V、60W,电视机的规格是220V、60W,电烙铁的规格是220V、60W,那么哪一种电器产生的热量最多?数值是多少焦耳?”教师可引导学生结合电功计算过程与欧姆定律,尝试对焦耳定律进行推导,纳入小游戏的形式,鼓励学生进行小组成员合作,在探究合作中得到问题答案,把最先得到问题答案且问题答案准确的小组记作“学习标兵”小组,提高学生进行课堂探究的动力,更为全面地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强化学生物理能力。

综上所述,高中物理这门学科存在显著的抽象性与实践性,蕴含着较多的科学精神,每一位教师都应意识到学生科学精神形成的意义,在具体教学中有所体现。教师应精心设计课程环节,从学生的视角下设计学生感兴趣的问题,组织学生参与探究性学习活动,鼓励学生带着好奇心探索物理知识奥秘,得到良好的探究体验。上述是以《探究电流的热效应》为例进行的实际分析,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还要进一步巩固教学质量,全面把科学精神渗透在教学的每一个角落。

(责任编辑:邹宇铭)

参考文献:

[1]贲可敬. “双载体”驱动物理课堂转型——以“电热器电流的热效应”教学为例[J]. 物理教学,2020,42(10):4.

[2]王海卿. 引“思维进阶”之视角注“课堂习题”之活力——以苏科版《电热器电流的热效应》第2课时为例[J]. 文理导航,2021(08):37-38.

[3]李水泉.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策略[J]. 广西教育,2019(02):3.

[4]黄文俊. “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下的高中物理教学案例研究[J]. 物理教师,2021(04):13-17.

[5]鲍东升.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学的构建策略初探[J]. 教育观察(下旬),2019,8(07):50.

[6]余志卫. 用物理学史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的策略研究——以高中物理“原子结构与原子核”教学为例[J]. 新课程评论,2021(09):5.

猜你喜欢

科学精神问题探究教学实践
例谈小学阅读文本解读的角度
当前社区文化建设中的相关问题探究
科学精神、人文精神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把课堂还给学生
初中理科教学养成教育中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统一的研究
如何在初中化学课堂运用体验式教学模式
电大教务管理中科学精神的应用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