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值课堂”的建构与实施
2022-04-29周化胜
摘 要:课堂教学是中小学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改革就成为深化素质教育、推进课程改革、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核心。为实现教学方式转型,浙江省杭州采荷中学教育集团建构学为中心的“增值课堂”,健全教学管理规程,构建“学校统筹管理—教学部门引导实施—学生、家长、社会多维评价”的运行体系,让课堂教学成为促进学生提升内在学习力的核心途径。
关键词:增值课堂;教学管理;流程优化;多维评价
教育改革的核心在于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核心在于课堂改革。如何凝练核心理念,践行“以生为本,以标为纲,以学为主,以导为方”的课堂改进计划?如何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环节,实现课堂教学的增值和学生作业的减负?浙江省杭州采荷中学教育集团尝试打造“增值课堂”,关注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强化课堂教学的有效互动,聚焦教学反馈,让课堂成为促进学生学习增值的主阵地。
一、强化教学管理
学校从校情出发,通过自主探究,从宏观上构建了“增值课堂”的内容框架(如图1)。 与此同时,学校健全教学管理规程,构建“学校统筹管理—教学部门引导实施—学生、家长、社会多维评价”的运行体系。教学改革的阵地在课堂,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在教师,而教师课改观念的转变则需要学校的引导。为此,学校强化教学管理,形成全校教科研工作助力“增值课堂”深入推进的良好氛围。
(一)先听后教,做实校本教研
以课堂教学为阵地,先听后教,突出校本教研成果,凝聚共识,从而让课堂教学改革得以全面推行。因此,教学部门围绕校本教研推行集体备课“三推进”制度,即初备——坐而论道:定人(确定主讲人),定时(规定每周某一天的固定时间段为集体备课时间),定点(各备课组在指定地点集体备课),定主题(确定教学研讨系列主题),有备课材料(备课记录、教案、课件和作业设计),并在规定时间内上交教导处;二备——查漏补缺:各备课组将前一周集体备课过程中拟定的教学设计在新一周的部分班级课堂教学中展示,根据反馈再进行集体评课讨论,及时对原教学设计在课堂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予以修改完善,然后再在年级内其他班级的课堂上改进实施;三备——含英咀华:经过前两轮集体备课修改和实施后,再深入反思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及时做好总结,形成相对成熟的教学成果,并及时上传到学校资源库以供其他教师使用。
学校通过先听后教,做实校本教研,其着力点在于将共性的备课予以个性化实施,进而优化提升教学方案,形成可供借鉴的教学资源。这样,既落实了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让教师结合班级学生实际学习水平形成了个性化备课方案,又实现了资源共享,有效弥补了教师专业水平之间的差异,最大可能落实课堂教学任务。同时,学校提倡在集体备课基础上,帮助教师寻找课堂教学的优点与创新之处,寻找教学中的问题与不足,捕捉隐藏在教学行为背后的教育观念,从而找到改进的切入口,优化集体备课效益,实现学生学习增值。
(二)搭建平台,激活课堂教学
教师的专业发展,总会有瓶颈期出现;教师工作的职业特点,也会让其专业提升囿于自身的“舒适区”中止步不前。有鉴于此,学校全面深入把握教师的发展诉求,拓宽教师的提升路径,多方搭建平台来激发教师推动教学改革的内驱力。比如,学校聚焦课堂教学主动策划一系列教学赛事,重点围绕说课、上课、评课开展学科教研活动,通过“组内—校级—集团—区级—省市级”的进阶目标,组织各学科按“资深教师观摩课—骨干教师示范课—新教师汇报课”分层级开展优质课、公开课、示范课和观摩课研修。此外,学校在教研组内开展纵向式的同课异构,即针对同一教学内容,每年级选择一位教师开一节课,形成典型课例,激活课堂教学。为进一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体现“增值课堂”教学实质,促进各层次教师业务水平与教学能力的提高,同时也为学校教师提供展示自我和相互学习的平台,学校还可以积极承办、引进各级各类教学研讨活动,组织开展校际教学交流,既把外面的专家请进来,又将自己的教师带出去,给全校教师提供了更多开阔眼界和提升自身业务水平的机会。
二、优化教学流程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立足学情,运用正确的教学方法将促进课堂教学增值。因此,教师要将精力更多地放在研究学生的学习组织、学习过程、学习质量和学习效果上,及时发现和解决学习障碍,科学设计教学环节,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优化课堂组织形式,从而有针对性地改进自己的课堂教学方法。教师要根据本学科实际,走进学生的问题当中,以“情境—探究—迁移”为教学主线,采用“助导”教学模式,构建起师生、生生等不同形式的学习共同体,引导学生自主思维、自主探究、自主建构。
(一)要素整合,走项目化之路
要素整合,主要包括教学内容重构和课堂架构重组两个方面。
首先,教学内容重构。教师在课堂上的主要作用是组织、指导与点拨,所以教师的讲解用时应适当压缩。教师要将重点放在规律、方法、结构的提炼和当堂答疑上,真正做到“精讲”,把课堂时间尽量多地交给学生,重点解决学习中的共性问题和学习障碍。因此,教师“教什么”对于实现课堂增值和学习增值十分重要。教师要根据学情,围绕新课标,采用单元整合或模块教学形式,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加工、优化,比如教学时间前后的调整、课时长短的安排、相关内容的组合、教学素材的搜集与整合等,努力走项目化教学变革之路。
其次,课堂结构重组。教师应从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的不同层次出发,对班级学生进行有机组合,在自主学(独学)的基础上,运用交互学(群学)形式,让学生结合成4—6人的学习小组,进行合作学习。同时,学校借助“放—收”结构研究,倡导不同学科合作开发适合小组合作学习的结构性问题。通过将结构性问题下放,引领课堂研讨,促进新资源的生成;然后通过有节奏、有层次的“收”,将资源聚拢提升,从而实现第二次的“放”。
(二)载体优化,促进教学实施
载体优化,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即多维学案设计、思维导图设计、小组合作学习设计、智慧教学媒介运用。
第一,多维学案设计。教师应本着“因材施教”的理念,立足于本年级的学情,设计出能从总体上兼顾不同学习层级的学生完成自主学习目标的多维学案。多维学案既要能从知识普及面上覆盖到全体学生,又要能顾及不同梯度的学生对知识的巩固、提升与探究,促进教师与不同学习层级的学生进行有效互动。
第二,思维导图设计。教师立足于本学科的特点,在巩固旧知的基础上,进行单元整合思维导图设计。这样,既能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又能体现学科知识教学的序列性,从而加强学生与学科知识的有效互动。
第三,小组合作学习设计。教师可从班级学情出发,按学习层级的不同,将班级学生按学习小组进行重新混合编排,确保每个学习小组的成员均覆盖不同层级。学习小组中,由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任组长,组织小组成员进行搜集、讨论、研究、总结等活动。通过合作学习,激励优秀学生帮助落后学生,实现“生生互助”,共同提高。“兵帮兵、兵强兵”的有效互助学习模式,让基础薄弱的学生能有效参与课堂学习,让优秀的学生能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
第四,智慧教学媒介运用。信息技术的发展也助推了课堂升级换代,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运用信息技术开展线上教学也更是迫在眉睫、势在必行。学校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为个性化学习和个性化教学提供更多的契机和可能。教师可结合学校的智慧教室开展电子白板教学设计、微课教学设计等,将教学过程网络化,使上课的资源、教程、作业等都可通过信息技术平台共享,以加强课堂教学即时有效互动,真正体现信息技术对学科教学的助推器和催化剂作用。
三、聚焦多维评价
在课堂转型中,教师如何教学可以让学生的课堂学习增值呢?其中一个关键的策略就是促进学生学习的课堂评价。为此,学校立足于课堂,突出学生为主体的理念,特别关注课堂的即时反馈,并从课堂互动的过程和结果,即互动参与的频次、互动参与的时间、互动参与的层次三个维度来对课堂的有效互动及时作出评价,让评价在课堂层面持续进行。互动频次,是指学生在课堂参与学习的密度;互动时间,是指教师还给学生自主学习思考的时间长度;互动层次,是指学生的课堂互动参与度,重点关注是部分参与还是全部参与,是表面参与还是深层次参与。这样的三维评价,目标指向课堂教学活动,能够及时提供相关信息,抓住每一个直接与学生的成长、进步相联系的事件和机会,有利于师生双方及时作出调整,促成学习增值和教育意义的实现。
然而,学校在各学科教研组中调研时发现,虽然有学科教师在课堂上使用无线同屏技术即时监测学生学习过程,来提高课堂互动的效率,但囿于主客观条件所限,各门学科在落实“增值课堂”学习活动中,均出现实施难点。譬如,在交流讨论类活动中,有部分学生因个性原因不愿开口参与讨论,而且在分组活动中各学科教师仅从自身学科出发,导致门门课都换组员,学生出现疲软状态;在展示活动中,角色扮演的娱乐性有时会超过知识性,学生往往在活动中只注重游戏而忽略了思考,而且很多时候会出现少数学生参与,多少学生沦为“观众”的现象;在实施评价活动中,小组自评达不到实效,组内互评蜕变成相互赞美……
而“增值课堂”构建就是要注重学生的潜能开发、个性发展和创造能力培养,因此,学校在日常课堂上要根据学情和学科的不同,找准操作点如兴趣、信心、情绪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一旦学生的学习动力值得以激发,那他们的学习能力值也就有了更多提升的空间。而能力值方面则要突出学科的主干能力值,既要做到补短,又要做到扬长。教师要善于在课堂上根据课堂的动态生成,不断因时而变,来做好加减法,最终达成学生动力值和能力值的双重提升。为此,我们做了大胆尝试。第一,每堂课给出清晰的目标。教师要开展课堂评价,首先必须依据课标的分解和学情的研究确定清晰的学习目标。第二,创设有趣的情境和宽松的课堂氛围。课堂上教师要让学生感受自由和轻松的学习气氛,允许学生随时举手提问,并及时对学生提出的所有观点予以恰当的分析。第三,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评价。教师给出科学的评价标准,设计出评价量表,让学生掌握小组自评和组内互评的方法,同时也提高他们相应的元认知能力。第四,大力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即时互动中,从而进一步提高课堂效益。
其实,当教师能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多元理解,在赞赏学生才能的同时,更赏识学生的人格精神,那么课程和课堂就回归了学生的本性,就能促使每个学生在体验学习的快乐中实现自我成长。教师应坚信多一把评价的尺子就多一批成功的孩子,在提供更多元的学习空间的同时,调动他们领悟和创新的学习渴求。
总之,“增值课堂”的创新实践,一方面可通过引领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改变当前存在的“知识本位”现象,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另一方面能促进学生的主动健康发展,培育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但是,理念与现实的反差,以及长期累积形成的实践“惯习”,使得教学改革的理念在转化为变革实践时,其复杂与艰难程度远远超过人们的想象。尽管很多教师在落实“还课堂于学生”的教学方式变革中进行了一些有效、有益的尝试,但是为“还”而“还”的形式主义倾向、由“还”而带来的“放”与“收”的困惑、过程中愿意适度开放的心态与对考试的焦虑所造成的纠结等,一直深深地困扰着处于课堂教学改革进程中的教师个体和团队。因此,我们构建的“增值课堂”教学改革在推进过程中仍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崔允漷.用复杂思维的系统观思考课堂转型[J].上海教育,2011(19).
[2]朱景光,龙丽.生命何以增值——学生课程权力的视角[J].教育参考,2015(4).
[3]杨小微,文琰.“双减”政策实施研究的现状、难点及未来之着力点[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4).
(周化胜,浙江省杭州上城区社区学院,邮编:31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