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示范期“精准诊改、赛教相长”理念下中职汽车类复合型人才培养实践

2022-04-27李娜

广西教育·B版 2022年1期
关键词:复合型人才中职学校

【摘要】本文基于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后示范”时期背景,论述中职汽车类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策略,提出以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策略为抓手,以“精准诊改,赛教相长”理念为导向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建“竞赛驱动、四化赋能”的教学模式,打造“项目引领、德技兼修”的创新平台,以期提高中职复合型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后示范期 精准诊改 赛教相长 中职学校 复合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2)02-0031-04

柳州作为广西汽车城,同时拥有上汽、一汽、东风、重汽等国内四大汽车集团整车生产基地,汽车产业为我市三大经济支柱产业之一。《广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柳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均明确指出要“以柳州汽车城建设为契机,优先发展汽车产业”。突出的行业优势决定了汽车产业在柳州的发展前景。柳州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为当地职业教育带来长期、稳定的人才需求,长期以来形成的人才供求关系,使企业高度依赖学校,也使学校有了依托企业开展教育教学的主动权。当前,柳州汽车产业已进入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其在迈向高质量发展之路的进程中需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队伍。因此,探索如何服务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和高速发展、满足企业对招用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已成为当地职业院校汽车类专业当前需要完成的一项紧迫任务。

一、产业发展倒逼汽车专业人才培养改革

(一)以问题为导向,解决“后示范”时期汽车类专业人才培养问题

自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示范校建设开展以来,柳州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汽车类专业的办学基础条件不断增强,规模不断扩大,育人质量逐渐提升,培养了一大批技能型人才。在专业结构上,基本形成了以为本地汽车产业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特点的汽车类专业群结构,开设了汽车制造与检修、新能源汽车运用维修、汽车服务与营销等专业,与柳州汽车产业发展高度匹配。但是,在汽车类专业教学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中,仍存在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如:作为供给侧的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与企业岗位需求相脱节;技能竞赛对教育教学质量缺乏实际促进作用,导致“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理念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难以落地实施;产业(行业、企业)主动参与专业建设缺少平台与渠道,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参与不到位,等等。这些都是学校在“后示范”建设时期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普及“竞赛育人”,提升汽车类专业学生综合职业能力

为推动职业院校深化实施教育教学改革,教育部提出了“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技能大赛”的号召,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已成为职业教育的一大特色。大赛在赛项设置上均融入最新的生产技术要素,代表了行业的生产发展水平。以技能大赛为载体促进中职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提升,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开辟了新的视野、提供了新的思路。学校围绕“竞赛育人”组织进行了相关课题研究,汲取在技能竞赛领域取得的经验和做法,以汽车类专业为试点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经过四年的实践,在打造专业特色、提高汽车类复合型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效。该成果荣获2021年柳州市教学成果一等奖。

二、教学改革主要解决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一)人才培养与企业岗位需求相脱节

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以及各级财政部门对职业院校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的持续投入,许多中职学校汽车类专业的办学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但由于对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准,一些学校只关注学生专业技术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对学生通用能力及全面发展的核心素养的培养,且缺乏恰当的方式与途径,因此仍难以培养出企业所需的复合型人才。

根据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提出的教育心理学“最近发展区”理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采取适当的手段和方法,引导学生掌握新知识,形成技能和技巧。依据“最近发展区”理论,学校在对行业企业开展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制订了“精确对标,靶向培养”的改革措施,通过分析学生入校时的学情基础,再以企业的岗位人才要求为靶向,将学生毕业时应达到的“目标值”与学生入校时的“初始值”进行“相减”,精准地得出学生成长期各项能力素养的发展区间,以此确立专业人才培养标准;而后通过“竞赛驱动、四化赋能”的教学模式,在知识技能、实践应用、创新能力、职业素养等层面对学生进行靶向培养,使学生逐渐成长为企业所需的复合型人才,最终解决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与企业岗位需求相脱节的问题。

(二)“以赛促教,以赛促学”难以落地实施,技能竞赛对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作用不明显

随着技能大赛规模和影响力的不断扩大,各职业院校的参赛热情不减,同时也促进了大量资源的积累,如竞赛设备资源、师资团队资源、案例资源等。按照技能大赛“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理念,部分院校已经开始将一部分资源用于专业建设与教学实践。但是,仍存在部分院校以面向技能大赛的单一目的而倾注资源的问题,其本质上是一种“精英教育”,即集中全校的优势资源,对少数竞赛型学生进行针对性较强的培养与集训,以达到获得竞赛成绩的目的。如何将竞赛资源从面向少数学生,系统性地转向服务于院校的专业建设、提高整个专业学生的技能水平,使技能竞赛的优势资源真正成为普惠资源、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是我们需要不断探索的问题。

为使“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理念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得以落地实施,我校以“赛”为驱动,将技能竞赛项目与专业发展、课程设置和师资培养密切联合起来,形成了竞赛资源与教学资源的“六个转化”(如图1所示),再通过课程学习“消化”、实践应用“固化”、创新平台“孵化”的一系列過程实现学生技能逐级递进、能力渐次提升。通过“竞赛驱动,四化赋能”的教学模式,成功地将技能竞赛领域取得的经验和做法移植到“大众教育”上,变精英受益为全员受益,真正有效地发挥了技能竞赛对提高人才培养教育教学质量的促进作用,使“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理念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得以落地实施。

(三)专业建设与产业、行业、企业结合不紧密,企业参与度不够

长期以来,广西区内不少职业院校开展的校企合作仅处于实习就业等浅层次,即便技能大赛催生了大量校企合作的优质资源,体现出校企合作双主体协同育人的成果,但这些优质资源未能得到充分应用,也未能发挥出企业在校企双主体协同育人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这说明专业建设与产业、行业、企业结合不紧密,造成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脱节、教学过程与岗位工作过程脱节,这样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当然不能胜任企业工作岗位。

我校坚持技能大赛“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理念,将技能大赛中校企合作的优质资源,移植延伸和普惠到“大众教育”上,将典型教学的竞赛资源转变为职业教育的常规育人模式,产生全员受益的育人实效。柳州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汽车专业群就是在校企合作办学过程中,依托广西汽车集团、柳州鹏晖集团、途虎养车以及本地各汽车品牌4S店等汽车产业前、中、后端龙头企业,广泛而深入地开展了技能大赛的育人合作,不仅积累了丰富的技能大赛育人经验,而且汲取了其育人文化构建新型现代学徒制双主体育人模式,通过“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企、校企联合培育、工学有机交替”等形式共同培养学徒,提高了企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参与度,实现了人才培养供给侧与企业用人招录需求侧的紧密衔接,最终达成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协同发展的共赢目标。

三、教学改革成效

(一)以“精准诊改,赛教相长”理念为导向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自2016年以来,学校汽车专业群发展紧紧围绕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全员、全方位、全过程打造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强基础、重提升、抓成效,各项工作亮点不断涌现。根据在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中逐渐形成的诊改策略,交通运输系提出了“精准诊改、赛教相长”的教学理念,并以此为导向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师队伍建设、技能竞赛等领域不断取得突破,人才培养质量、专业建设水平、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以及学生和用人单位满意度显著提高。

专业建设上,学校构建了以汽车制造与检修、新能源汽车维修、汽车服务与营销为主体的汽车专业群,完成了对汽车产业链中生产制造、销售流通、售后维护全流程,传统燃油车和新能源汽车的全方面布局。学校要建立校企合作委员会,与企业“共担、共育、共建”,深入行业、企业,对岗位工作过程与用人需求进行调研,依据“行业、企业调研和工作任务分析”“课程体系构建论证、审核”“人才培养方案保障条件设计和建设”“人才培养方案实施”“人才培养方案实施效果反馈”的循环工作法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

在课程建设上,通过召开典型工作任务分析会、课程专家研讨会,课程专家与企业专家共同制订专业课程标准。课程标准的设计以一体化教学为目标,充分考虑职业学习规律,变知识学科本位为职业能力本位,紧紧围绕工作岗位职责要求设计课程内容,建立了由行业、企业、学校和相关社会组织等多方参与的教材建设机制,开发了反映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既适合在校师生实训教学使用,也适用于汽车4S店企业员工培训的共享教材,有效地实现了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对接,课程教材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职业标准对接。

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学校以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为契机,以国家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为建设平台,建成了一支“素质优良、结构优化、专兼结合、优势互补”的以青年教师为主的教师队伍。学校现拥有自治区教学名师1名,市级优秀教师4名,市级优秀教育工作者1名,市级专业带头人2名,市级专业骨干教师6名;建成自治区级名师工作坊1个,校级名师工作坊1个。

技能竞赛上,学校以“赛教相长”理念为指引,紧跟前沿技术,不断完善、优化适应企业发展需求的赛教体系,运用教学诊改工作策略优化学生技能竞赛的组织与管理流程,形成“8字形”质量改进螺旋(如图2所示)。采用校内训练和企业训练相结合、教师指导和企业指导相结合的方式,既提高了学生的比赛成绩,也促使教师不断更新知识、创新技能、增长见识,进而改进教学方法。

(二)创建了“竞赛驱动、四化赋能”的教学模式

学校结合技能竞赛、课程学习、企业实践、创新平台4个环节,创建了“竞赛驱动、四化赋能”的教学模式(如图3所示)。

“转化”:以技能大赛标准为风向标,将竞赛项目与专业发展、课程设置和师资培养密切联合起来,用“六个转化”将竞赛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为教学实施提供条件。

“消化”:以课堂教学活动为载体,将从技能竞赛育人经验中转化而来的各种资源融入教学的各个环节,通过理实一体化教学方式充分进行消化,促进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吸收,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

“固化”:与企业进行深度校企合作,开展现代学徒制协同育人,通过校企联合车展、工学交替跟岗实习、顶岗实习等企业岗位实践活动,让学生能够在真实的工作岗位中得到实践和锻炼,将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牢牢固化在学生身上。

“孵化”:依托巴哈赛车和RC赛车项目推进第二课堂教学改革,通过“项目引领,德技兼修”的创新平台孵化出一批创新创业项目、专利、赛车等实物成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塑造学生的“工匠精神”。

(三)打造了“项目引领、德技兼修”的创新平台

巴哈赛车项目集“学、研、赛、创”为一体,以兴趣为引导,体现了“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现代职教精神。学生能全面掌握如汽车结构设计、制造、装配、调教维修、商业营销等多方面的专业知识技能。学生通过CAD软件对赛车各个零件进行建模,运用CAE软件对所需零件进行仿真优化,所有制造装配流程均由学生动手完成,最后完整地制造出一辆赛车,并根据赛制标准对赛车不断进行测试、调校。通过参与巴哈赛车项目,学生找到了努力的方向,并将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具体实践中,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巴哈赛车项目不仅点燃了汽车专业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了学生的知识技能,还进一步检验了学生的专业理论水平与动手能力。在每年定期举办的中国巴哈大赛中,柳州第二职业技术学校巴哈车队作为为数不多的中职车队,与高等职业院校以及本科院校的车队同场竞技,大大提升了我校汽车类专业的建设水平,推动了专业教学改革向前发展。

在巴哈賽车项目的基础上,学校专门成立了RC赛车创客工作室,以创新创业为导向,以赛车元素为主题,创建科技项目、技能竞赛和校企实践教学一体式的多元培养条件。RC赛车是在巴哈赛车项目的基础上进行全新开发的小型越野遥控赛车,运用3D建模软件和3D打印技术,使学生参与到RC赛车的外观设计和零部件设计中;以学科前沿发展为指向标,科学普及课程,使更多的学生成为赛车课程的受益者,使学生了解更多的赛车综合性知识;以问题为导向,深入研讨课程标准,制订课程目标,积极推进教法改革,开设RC赛车设计、RC赛车构造、RC赛车改装等多门课程,以开展第二课堂教学活动的方式,有效促进了学生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全面提升。

在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后示范”时期,学校以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策略为抓手,依据教育心理学“最近发展区”理念,以学生入学时的基本情况为起点,以企业岗位对职业能力和素养的要求为目标实施精准诊改,由此制订出相关人才培养标准并进行靶向培养,使人才培养定位得以明确,最终达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忠跃,许云珍,谢志平.“三阶递进、四维融合”的汽车类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构建[J].职业教育(下旬刊),2021(4).

[2]田厚杰,刘新宇.“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国际化汽车维修服务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探讨[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8(3).

[3]陈小娟.产业升级视域下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现状、困境与对策[J].职业技术教育,2020(3).

作者简介:李娜(1981— ),广西陆川人,高级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职教学管理、课程研究。

猜你喜欢

复合型人才中职学校
“产业计划”下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基于复合型人才培养理念下的材料专业教学改革研究
以复合型人才培养为目的的第三语言韩国语教育
基于校企合作的“互联网+”复合型人才的跨界培养
中职学校文明礼仪教育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浅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德育工作浅谈
利用微信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实践研究
土木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