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联通融通变通,打造精准高效的复习课堂
——以“因数和倍数”整理与复习为例

2022-04-26江苏省无锡市经开区东绛第二实验学校

小学教学研究 2022年13期
关键词:公因数合数公倍数

江苏省无锡市经开区东绛第二实验学校 赵 红

复习课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课型之一,而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更多地关注单元新授课的教学,对单元复习课或大单元的整理与复习课“敬而远之”,题海式、讲练式的复习课屡见不鲜,究其原因:复习课的教学设计对教师的教材把握能力和整合能力要求更高,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将平时相互割裂的知识点再现、梳理、整合、归纳……使之系统化、体系化,并通过组织高效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内化,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方法,实现学生思维品质与学习能力的提升。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提出:“数学知识的教学,要注重知识的‘生长点’与‘延伸点’,把每堂课教学的知识置于整体知识的体系中,注重知识的结构和体系,处理好局部知识与整体知识的关系,引导学生感受数学的整体性……”数学是一门具有严密知识结构和逻辑体系的学科,每一个知识点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处于一个联通的整体体系之中。因此,教师在进行复习课教学时,首先,应对复习课进行整体的“顶层”设计,借助知识之间的整体脉络结构,引领学生将碎片化的知识点串联起来,构建知识体系;其次,以学生思维和能力的发展为统领,对复习内容进行全面系统设计,引导学生加强对数学方法的归纳总结,提炼学习策略,将数学思维进行融通;最后,通过具有针对性、综合性和开放性的习题设计,帮助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提高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数学核心素养。

一、精选素材,唤醒复习初认知

“因数和倍数”单元涉及的知识点较多:因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公因数和公倍数,质因数和分解质因数……并且这些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比较隐蔽。而复习课的一大任务就是要将这些零散的知识点进行关联,使学生形成知识体系,加深对概念的理解与认识。因此,本课伊始,教师出示“1、4、5、9、12、23、36、45、51、60”这10个数,让学生用“因数和倍数”单元的相关知识来描述这些数。这10个数囊括了“因数和倍数”单元的相关知识点,学生可以多角度、灵活地选择数字进行表达。如:1、5、9是奇数,4、12是偶数;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4和9是合数,5和23是质数;5和9是45的因数,5也是45的质因数;36是4和9的公倍数……温故而知新,教师以10个数带领学生回忆“因数和倍数”单元的相关知识,一些“点状”的、熟悉的知识点逐渐在学生的脑海中一一浮现。

二、知识重组,梳理融通连体系

教学片段:

师:如果要把这10个数分一分类,同学们,你们想怎么分?

生:我想分成奇数和偶数。

师:按照这个同学的想法,我们一起来分一分,奇数有_____________ ,偶数有_____________ 。

师:把自然数分成奇数和偶数,分类的依据是什么?

生:按照是不是2的倍数来分,是2的倍数的数是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就是奇数。

师:你的思路很清晰。在研究了2的倍数以后,我们还研究了3、5的倍数特征。还记得它们的倍数特征吗?

生1:个位上是0或5的数,就是5的倍数。个位上如果是0的话,那么这个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生2:判断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不可以只看个位上的数,要把各个数位上的数相加,看和是不是3的倍数。

师:同学们对于倍数的特征掌握得真不错!刚才我们按照是不是2的倍数把这10个数分成了奇数和偶数,还可以怎么分类?

生:按照因数的个数,我把它们分为了质数、合数和1。

师:为什么分为这三类?

生:因为质数的因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合数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还有其他的因数,至少有3个因数;而1最特殊,它的因数只有一个,就是1。

师:是呀,根据因数的个数也可以将自然数进行分类。这10个数中,哪些是质数,哪些是合数呢?和同桌比一比,看看谁找得又快又准确。

师:把这10个数进行分类,同学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联想,从因数的角度思考,想到了可以把它们分为质数、合数和1;从倍数的角度研究,又想到了奇数和偶数,继而联想到2、3、5的倍数特征。那么,关于因数和倍数,我们还要复习什么知识点呢?

生1:我觉得还要去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生2:还找公因数和公倍数、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生3:还有质因数,把一个合数进行分解质因数。

师:是的!给一个自然数,就可以找到它的因数和倍数;给两个自然数,又可以找它们的公因数和公倍数。接下来,请同学们从这10个数中任意挑选一个数,列举出它的因数和倍数;再任意挑选两个数,用你喜欢的方法找一找它们的公因数和公倍数,以及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开始吧!

(学生自主活动。)

在本单元,“因数”和“倍数”是两个关键概念,由它们可以衍生出一系列子概念和方法。教师以“点”带“面”,以问题驱动引领学生自主梳理,通过让学生将这10个自然数分一分类,由不同的分类依据,引出奇数和偶数、质数、合数和1。接着,从奇数与偶数的分类回溯到2的倍数特征,接着联想到3和5的倍数特征,补充完善倍数这一分支的相关知识点。从质数、合数出发,学生又可以联想到质因数与分解质因数,实现小型知识体系的构建,至此,学生脑海中的“因数和倍数”单元知识点的脉络结构已初具雏形。接着,教师启发学生:“关于因数和倍数,我们还要复习什么知识点呢?”从而回归到本单元的关键概念——因数和倍数,引发学生深入挖掘知识点之间的内在关联:因数与倍数有什么联系?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有什么特征?什么是公因数和公倍数?怎样找到两个数的公因数和公倍数,以及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将零散的知识点穿成串、结成网,从而打破各个概念间的孤立性,在纵横关联、联通融通中把握数学概念,理清概念之间的关系脉络,深化理解,形成对“因数和倍数”单元的整体把握。(如下图)

三、梯度练习,问题解决拓思维

教学片段:

出示对比练习题组:

(1)如果把25块水果糖和30块奶糖分别平均分给一个组的同学,可以正好分完,那么这个小组最多有多少人?

(2)有一包糖果,如果7块7块地数正好数完,5块5块地数也正好数完,这包糖果有多少块?

师:这样两道藏在糖果情境中的数学题目,你能解决吗?先和同桌说一说,一起分析分析。

生1:第(1)小题把两种糖果平均分给一个组的同学,如果正好分完,说明这个组的人数应该既能被25整除,也能被30整除,既是25的因数又是30的因数,也就是25和30的公因数。

生2:我要补充,问题中有“最多”两个字,那么应该是要求这个数是25和30的最大公因数。

师:第一个同学说得很有条理,如果能思考全面就更好了!第(2)小题,你们知道这包糖有多少块吗?

生1:第(2)小题这个糖果的个数,应该既是7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就是找7和5的公倍数,7和5是互质关系,这包糖果有35块。

生2:我不同意,35是最小公倍数,但题目中没有说最少有多少块,答案不唯一,只要是7和5的公倍数都可以。

师:你真棒!思考得非常全面,正确分析问题才能有效解决问题。糖果店老板友情提示:这包糖果分给我们班同学的话,每人一块肯定是够的,但如果每人两块就不够了。现在你们知道这包糖有多少块了吗?

生1:我们班42个人,每人一块就是42块糖,应该要大于42。每人两块糖的话一共要84块,但比84块少才行,那就是在42和84之间的一个数。

生2:7和5的最小公倍数是35,每人一块都不够。下一个公倍数是70,每人一块够了,每人两块还不够,这包糖可能有70块。

师:你们的推理能力让老师惊叹,为你们点赞!那如果不够正好分完呢,有没有信心继续挑战?在小组内交流,互相说说想法。

出示变式练习题:有一包糖果,7块7块地数还多4块,5块5块地数又少3块,这包糖果至少有多少块?

生1:我们组是通过画图来表示的,第一幅图是7个正方形为一组圈一圈,最后一组只有4个正方形。第二幅图是5个正方形为一组,最后一组只画了2个正方形。发现两幅图的最后一组和前面相比,都少了3个正方形。

生2:我们组是直接写数字,777……4,555……2,最后的数字都是比前面数字少3。

生3:如果能够正好分完就是7和5的最小公倍数35,但是最后一组都是少了3块,所以只有32块糖。

上面几道练习题的设计,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出发,以学生的整体发展为目标,具有层次性、综合性、探索性,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不同程度的拓展与延伸。在解决实际问题中,题中要求的是公因数还是公倍数,对于概念不清晰的同学来说难以分辨,通过第一组对比题,帮助学生加深对两个概念的理解与辨析。在第(2)小题中又对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进行辨析,深化理解概念。在练习中加强变式,由糖果数量的不确定性到唯一性,由正好分完到有剩余或缺少,引导学生对比辨析、主动推理,思维含量逐渐加深,但仍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这样具有挑战性的练习题更能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在练习环节,通过加强变式融通,使学生能够更加全面、深刻地理解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在厘清概念本质的基础上进行实际运用,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体会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催生了高阶思维。

在“因数和倍数”的整理与复习课中,教师紧紧围绕10个数展开复习教学,使学生对因数、倍数的相关知识进行回顾再现、巩固深化,学生头脑中的知识从零散走向系统,从点状走向结构,提高了复习实效。通过层层递进的练习设计,学生在掌握知识技能与方法的同时,学会了用数学的眼光看待问题、用数学的思维思考问题,提高了思维的灵活性和变通性,提升了数学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公因数合数公倍数
小小数迷泽西之小房间里的大世界(下)
巧求最大公因数
组合数算式的常见化简求值策略
《最大公因数》教案
质数找朋友
公倍数
浅谈快速求最小公倍数法
《约分——最大公因数》教学设计
快速求最小公倍数
质数嫌疑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