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策略让单元整体学习“活”“色”“生”“香”
——以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为例
2022-04-26上海市青浦区教师进修学院胡晓燕
上海市青浦区教师进修学院 胡晓燕
比较策略是对多个事物加以对照与联结的信息加工方法。学生运用比较策略进行阅读主要是分析文本间或文本内相关信息的相同点或不同点,让学习更具灵活、思辨和开放的特点。如学生在整体学习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时,可以借助同一主题不同作者的文章进行比较,更好地领会同一题材的思想内涵和别样视角;借助同一作者的不同文章进行比较,更多地了解作者的行文风格和艺术特点;借助同一题材不同作者不同写法的文章进行比较,更深地品悟不同表达方式的魅力。运用比较策略进行阅读,让学生深度学习,让单元整体学习“活”“色”“生”“香”。
一、比较策略让单元整体学习更加灵活
以大单元视角学习阅读,学生主动在多文本间或文本内寻找“比较点”,通过反复品味,多角度比较,发展系统思辨能力。如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以“作家笔下的动物”为主题,由精读课文(《猫》《母鸡》《白鹅》)、习作和语文园地组成。从单元主题与语文要素来看,可以遵循“整—分—整”的路径进行单元的整体学习。
1.整体感知初比较
初始阶段,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单元篇章页,全面了解单元主题“作家笔下的动物”和语文要素“作家是如何表达对动物的感情的”“写自己喜欢的动物,试着写出特点”;再通览单元内容,借助结构图,整体把握单元内容框架(见图1)。
图1 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内容框架
在初步感知整个单元内容的基础上,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找一找指向比较阅读的三道课后题:一是《猫》的课后第四题“读下面的‘阅读链接’,体会不同作家对猫的喜爱之情”;二是《母鸡》的课后第三题“《猫》和《母鸡》都是老舍先生的作品。比一比,说说两篇课文在表达上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三是《白鹅》的课后第四题“读下面的‘阅读链接’,和课文《白鹅》比一比,说说两位作家笔下的鹅有什么共同点,再体会两篇文章表达上的相似之处”。
学生通过研读课后练习题,打开了整体学习的思路。他们发现这三道题直接指明了比较策略的运用,具有一致性的同时又具有多样性特点,即运用不同的方法比较不同的“点”,可以去比较作者、题材、写法、感情、体裁等。通过整体把握单元内容,借助互为关联的课后练习,教材独具匠心的设计以及单元编排意图就被学生准确地悟了出来,进而充分发挥助学系统的作用。
2.分步探究再比较
在分步探究阶段,可以根据学情灵活安排学习内容。学生可以将课文与“阅读链接”进行比较阅读,来感悟动物的特点以及作家是怎样表达感情的;也可以在篇内进行比较阅读来体悟作者精妙的写法;还可以对多篇课文进行比较阅读。学生进行多文本比较阅读时,要从一篇文本跨越到其他文本,进一步明晰文本内容、表达方式和抒发感情三者之间的联系,深入落实单元语文要素。
在学习单元首篇课文《猫》时,教师可以借助表格等学习支架指导学生运用比较策略进行阅读。通过比较阅读老舍、夏丏尊、周而复笔下的猫,体会三位作家不同的语言特色和表达方式。老舍用了明贬实褒的方式;夏丏尊用了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相结合的方式;周而复全文无一字写“爱”,却通过对猫外形、颜色、神态的描写,处处流露出对猫的喜爱。
3.回归整体促表达
为了加强比较阅读的效益,教师要适时提醒学生要将阅读与习作建立联系,为习作中写出自己喜欢的动物特点积累更多的表达经验。在回归整体阶段应注重综合的迁移运用。学生在多个生活情境中,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情境任务,思考在具体情境下需要介绍动物的哪些方面、它在这些方面有怎样的特点;再根据任务需要选择合适的材料,充分运用从三篇精读课文中学到的写法,灵活地迁移表达,写一写“我的动物朋友”,有效落实单元语文要素。
二、比较策略让单元整体学习更具妙色
本单元的三篇课文《猫》《母鸡》《白鹅》都是名家名篇,在语言表达上各具特色。学生从“写”的角度,运用比较策略品读课文,感悟作家独特的语言及其蕴含的感情,揣摩“这类”文章用不同的方式来表现事物的特点。比较策略让学习表达和体会感情双向同频共振。这样的双向思维过程让单元整体学习更具妙色。
如比较阅读《白鹅》和《白公鹅》,发现文章都采用了总分结构,通过写鹅的姿态、叫声、吃相来表现鹅的“高傲”,但丰子恺详写的是吃相,而叶·诺索夫详写的是姿态。比较维度不单一,也不唯一,教师要引导学生依据文本特点找到合理的“比较点”。在单元整体学习时,学生通过比较阅读完成表格内容(见表1)。
表1 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比较阅读
1. 《猫》与课后“阅读链接”的比较阅读
【教学片段1】
学生完成表格填写(见表2)。
表2 《猫》与“阅读链接”中的两个《猫》片段进行比较
师:同样是写猫,同样表达对猫的喜爱,三位作者的写法有什么不同?
生1:我们组发现夏丏尊和周而复写的这两段《猫》中都有对猫外形的描写,比如“小猫白玉似的毛色上,黄斑错落得非常明显”“它一身的白毛像雪似的,中间夹着数块墨色的细毛,黑白相间,白的显得越白,而黑的越发显得黑了。”但老舍没有描写猫的外形。
(师一脸遗憾的表情)
生1(接着说):老舍主要通过写具体事例来表现猫的性格特点。
师:你很会读书。通过比较表情达意的方式,你们又发现了什么?
生2:老师,老舍的表达方式是明贬实褒,而“阅读链接”中的两段话都是直接写出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生3:我们还发现,虽然链接中的两段文字都是直接写了对猫的喜爱,但是写法不一样。夏丏尊还写了身边的邻居、路人以及妻儿们对猫的态度和评价,这是间接描写;周而复这段主要是写“我”和猫的互动,是直接描写。
师:是的,同样写猫,写法不同,却都表达了自己对猫的喜爱之情。这几种表达方式都很有特色,我们要用心去领会。
2.《白鹅》与课后“阅读链接”的比较阅读
【教学片段2】
师:学了丰子恺写的《白鹅》,我们再比较着读一读“阅读链接”叶·诺索夫写的《白公鹅》。请同学们找一找两位作家笔下鹅的共同点,再体会这两篇文章表达上的相似之处。
学生先自主批注,再小组讨论,并完成表格(见表3)。
表3 《白鹅》与《白公鹅》的比较阅读
师:现在,请各小组选派代表来交流讨论所获。
生1:下面由我代表小组汇报两位作家笔下的鹅的共同点。这两只鹅都很高傲,比如叫声,白鹅引吭大叫,白公鹅大声叫唤;比如步态,白鹅从容不迫,白公鹅慢条斯理;比如吃相,白鹅架子十足,白公鹅则十分霸道。
生2:现在由我代表小组汇报,我们主要讨论了两篇文章写法的相似之处。这两篇文章在结构上都是先介绍鹅的特点,再具体描写;都非常注重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都善于运用明贬实褒(反语)来表达对鹅的喜爱之情;都花了很多笔墨具体写鹅与人的关系。
生3:我来补充。这两篇文章都用到了对比的写法。比如,丰子恺在《白鹅》中写道:“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把鹅和鸭的步调进行比较,能反衬出鹅的傲慢。叶·诺索夫在《白公鹅》中写道:“就是狗在身后追赶,这只鹅也决不举步奔跑。”用狗的“追赶”与白公鹅的“决不举步奔跑”作比,来凸显白公鹅的慢条斯理与高傲。
师:同学们自主学有方法、合作学有收获。真好!
3.比较中体会表达妙色
以上两个教学片段都是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来学习写法,并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让单元整体学习更具妙色。将老舍写的《猫》与课后“阅读链接”中夏丏尊、周而复笔下《猫》的片段进行比较,学生可理解明贬实褒的表达方式,理解老舍写大猫古怪、小猫淘气,实则是表现猫的可爱;比较《白鹅》与《白公鹅》的共同点和表达相似之处,体会两位作家语言之精妙。通过多次比较阅读,学生逐步深入理解了语言表达、事物特点和感情抒发三者之间的紧密联系。
三、比较策略让单元整体学习更加生动
比较阅读《猫》和《母鸡》,探究老舍亲切自然、口语化的语言特色及明贬实褒的表达方式。如《猫》用明贬实褒的写法写出大猫古怪、小猫可爱的特点,《母鸡》用欲扬先抑的手法表现母鸡负责、慈爱、勇敢、辛苦的特点。在《母鸡》文本内比较阅读,前后文对比读,细节处联结读,体会作家由“一向讨厌”到“不敢再讨厌”的感情变化。多维的比较阅读让单元整体学习更加生动。
1.《猫》与《母鸡》的比较阅读
【教学片段3】
师:读了老舍先生的《猫》,又读了老舍先生的《母鸡》,你们对老舍先生的作品有什么看法?
从写法上看,《猫》和《母鸡》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跟你读过的其他作家的作品相比,你觉得老舍先生的作品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独特的地方?老舍先生为什么能把猫和母鸡写得如此活灵活现?
在小组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学生在表中列出主要观点,记下关键词(见表4)。
表4 《猫》与《母鸡》的比较阅读
师:现在全班交流。哪个小组代表先说说两篇课文的相同之处?
生1:这两篇文章的结构都十分清晰。《猫》写了猫的古怪和淘气,写古怪用了总、分、总的结构,写小猫淘气用的是总分结构;《母鸡》能够明显分为母鸡孵鸡雏前和孵出鸡雏后两部分,用过渡段使文章浑然一体。在表现小动物的特点时,作者用事实说话,透过对小事例生动具体的描述,使笔下的动物呼之欲出。
生2:我来补充。这两篇作品在语言的运用上,体现了老舍先生善用口语化表达的语言风格。特别是《母鸡》一文运用的几乎都是群众口语,有着浓郁的“京味”,读这些文字时,让我们感觉不是在读,而是在听街坊邻居唠嗑,是那样地生动鲜明,又通俗易懂。
师:你们小组讨论得很充分,总结得也很全面。会学习!哪个小组再来说说不同之处呢?
生3:我代表小组交流。这两篇文章虽然都是写动物,《猫》的作者从头到尾都写了对猫的喜爱之情,无论是猫的古怪,还是猫的淘气,都运用了“明贬实褒”的写法;而《母鸡》则写了由“一向讨厌”到“不敢再讨厌”的情感变化,通过前后的强烈对比,加深了对母爱的赞颂,这样的写法也可以叫“先抑后扬”。
师:我们现在对比朗读,分别读文中的第一句话和最后一句话。
(生读)
师:联系全文,你们读出了什么?
生4:通过对比朗读,我体会到作家对母鸡不只是喜欢,更多的是对母爱的敬畏。
师:那作者为什么能把这些小动物写得如此生动?情感表达得又如此饱满呢?
生4:因为老舍先生善于观察,勤于积累,对这些小动物有真情实感,所以才能传达出生动情感。
2.比较阅读让学习更生动
以上教学片段通过品赏文本语言、比较写作手法、读写双向迁移,引导学生去表达创造。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比较策略精准地把握文本特点,让学生在比较阅读中体味作者与众不同的表达风格及其深刻的用意。通过比较阅读,学生潜入了语言文字的深处,语文学习进阶由感性走向理性,让单元整体学习更加生动。
四、比较策略让单元整体学习飘溢书香
仅仅在课堂运用比较阅读是远远不够的,是无法满足学生广泛阅读的学习需求的。在单元整体学习视野下,运用比较策略延展相关的课外文章或是整本书阅读,可以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并增加其阅读量。课后的比较阅读,可以基于单元语文要素进行有机延展群文阅读,也可以基于单元主题延展整本书阅读,让飘溢书香的单元整体学习有力促进学生阅读素养的提升。
1.基于要素,延展群文阅读
基于单元语文要素,延展群文的比较阅读可以促进学生课后的深度学习。在比较阅读中可以提升学生对单元语文要素的运用能力,进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如学完《母鸡》,教师可推荐学生阅读普里什文的《柱子上的母鸡》和列那尔的《母鸡》;学完《白鹅》,可推荐阅读丰子恺的《养鸭》《阿咪》和《白象》等,让学生进一步运用比较策略进行群文阅读,发现不同作家笔下小动物的特点,感受文本的语言特色,体会作家是如何表达对动物的感情的。
2.基于主题,延展整本书阅读
在课后开展比较阅读除了关联单元的语文要素之外,还可以基于单元的主题延展整本书的阅读。基于统编版语文教材的编排特点,教师基于单元主题进行有机延展,设计整本书的比较阅读活动,以深化学生对“这一类”主题阅读的认知。如学完《猫》,教师可以推荐阅读不同体裁的整本书,如科普读物《让孩子爱上科学的动物书》和寓言小说《动物农庄》等。基于单元主题,运用比较策略延展整本书阅读,既深化了学生对该类主题读物的认识,又拓宽了学生的阅读视野,提升了学生的阅读素养。
比较是单元整体学习中常用的一种策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作品主题、语言特色、作家风格、情感表达等方面进行深度对照阅读,充分发挥比较策略应有的价值,让单元整体学习“活”“色”“生”“香”,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