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体验式学习中内化家国情怀教育
2022-04-20范裴裴
范裴裴
摘要:历史学科中的核心教育是提升学生对历史的了解能力,在学习历史过程中拥有正确的历史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其中家国情怀是中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必须具备的重要素养。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采用多种方式创造体验式学习情境,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素养。
关键词:八年级历史;体验式学习;家国情怀
历史学科作为一门人文学科,拥有着丰富多样的家国情怀资源。历史课如何利用这些资源来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已经成为历史教师关注和探究的焦点。
八年级学生所学历史为中国近现代史,中国近代史是中华民族遭受外来侵略,民族危机加深,饱受屈辱的历史,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奋起抗争最终赢得民族独立的抗争史。在八年级的历史学习中,学生会表现出明显的情感波动,而这些便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题材,也是借助历史学科特点培育家国情怀的最好契机。
本文拟从八年级历史教学实际出发,以“在体验式学习”为切入点,探讨“家国情怀”这一素养的培养和提升路径,抛砖引玉,以求教于方家。
一、立足课堂,依托教材,创设体验式育人情境
在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材中,几乎每一课教涉及家国情怀素养的培养,如何利用好教材,达到立德树人的目标,这对教师的要求很高,要求教师在备课、上课的过程中能够充分地挖掘有价值的素材,并将其内化为学生的认知,提升学生的素养。例如在讲授八年级上册第13课《五四运动》时,播放当时爱国学生游行示威的相关视频,让学生“身临其境”,“真实”地参与其中,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从而引发学生思考:在和平年代的我们能为祖国、为社会做些什么?创设丰富的历史情境有利于缩短时空距离,产生情感共鳴,感知家国情怀的温度和温情。
二、开展德育实践活动,培育家国情怀
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按照教学进度的要求,12月初八年级历史上册教学恰好进行到《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这个单元,因此教师可以将抗日战争史的教学内容融入到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中。
教师可以在各班召开国家公祭日主题班会,学生在教师或班主任的引导下在班会课上学习南京大屠杀公祭读本的相关内容,观看有关南京大屠杀真实的影像资料,近距离地接触历史,培育升华家国情怀。教师还可以以“国家公祭日”为主题,组织一系列体验式实践活动,例如在八年级学生中组织爱国主义历史知识竞赛、“感悟历史,祈愿和平”手书活动、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等使学生更加了解抗日战争相关史实,提升家国情怀学科素养。
三、调动学生多感官学习历史,内化家国情怀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同学们通过听、说、读、看、走,运用多感官去感知历史,培育家国情怀。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富有创意的画面、丰富的影视资料,创设历史情景,缩小学生与历史的时代距离,目睹和感受历史的真实,变被动的学为主动的融入历史情境,激起学生持久热烈的情绪。例如在讲授《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这一单元时,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影片片段,例如《血战台儿庄》等,使学生感受到中华民族在面临外来侵略时同仇敌忾的气魄。也可以在课堂中适当播放《义勇军进行曲》《黄河大合唱》等那个时代创作的歌曲,走进历史、融入历史。通过多媒体技术的使用,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很快地进入了课堂,教学效果不言而喻。
四、举办党史学习活动,提升家国情怀素养
今年(2021年)是建党一百周年的新征程启航之年,为了更好的学习党史,更好地培育青少年的家国情怀素养,教师可以在八年级下册历史教学中开展组织学生学习党史的活动,党史学习活动以历史主题研究的形式开展,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来的光辉历史、伟大成就,以及各个历史时期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为主要内容,在历史老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性、有效性,学生根据特定的党史主题甄选材料,进行主题探究,最终呈现出一块块图文并茂的党史学习展板。可以将每块展板张贴于本班级的外墙上,便于全年级的同学相互学习交流,也形成了一道亮丽的学习风景线。
五、挖掘隐性时间,提升时空观念,培养家国情怀
八下历史教材中有许多的隐性时间,这些隐性时间的产生有其背景知识,也蕴含了某种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学生只有通过了解这些隐性时间背后的时空关系、历史脉络,才能真正掌握这些历史时段的本质特征。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这个时段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中它的重要意义所在。因此在历史课堂上,教师应注重课本中隐性时间的挖掘,例如有一道选择题是这样设问的“新中国在过渡时期取得民主政治方面的突出成果是”?“新中国过渡时期”便是此题中的隐性时间,而八年级下册教材中这样的隐性时间还有很多,例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改革开放新时期、新时代等,
家国情怀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培育家国情怀有利于形成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有利于提升青少年的责任感和参与意识。历史教学的方式是多样的,家国情怀的培育方式也是多样的,家国情怀教育应注重学生的生活体验,通过不同的体验式情境创设,引导学生感同身受地理解和升华家国情怀,提升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核心素养下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家国情怀的培养策略》,杨钉霞,《新课程》,2022年1月。
[2] 《浅谈家国情怀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渗透——以抗日战争史为例》,钟勇强,张芬芳;《中学教堂参考》,2021年12月。
[3]《让历史的“细节”说话——培育初中生家国情怀的新途径》,郭俐,《中学教堂参考》,2021年11月。
[4]《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家国情怀教育的方法》,李晓飞,《试题与研究》,2021年9月。
[5]《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家国情怀的培育》,相庆文,《中字政史地》,2021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