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课堂教学中融入感觉统合训练

2022-04-02蔡小康

文理导航 2022年13期
关键词:体育课堂小学低年级

蔡小康

【摘  要】美国心理学专家爱尔丝博士在1972年提出了感觉统合理论,该理论在教育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时至今日,感觉统合理论在教育领域中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将感觉统合训练应用到小学低年级体育课堂中,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升均有着突出作用,是提升小学低年级体育课程效率的有效训练方式。本文将围绕小学低年级体育课程教学中融入感觉统合训练的具体手段和措施展开讨论,以为低年级小学体育教师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体育课堂;感觉统合训练

一、小学低年级体育课堂教学的现状分析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玩心较重,如果教师的教学方式有失趣味性,那么学生很容易在课堂上分散注意力,对学科学习产生排斥的心理。传统的教学理念对部分低年级的小学体育教师影响较深,导致其在体育课堂的教学中更为注重体育运动动作和运动技能的讲授,学生需跟着教师的语言描述以及动作示范进行模仿并学习。但是,低年级学生长期面对教师单一的教学方式,很容易丧失对体育学科的兴趣。在体育课堂上,学生交头接耳,或者偷懒应付教师是常有的现象。因此,单一的体育教学方式使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发展和体育技能的培养受到了影响,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在小学低年级体育教学中融入感觉统合训练的重要性

感觉统合训练所涵盖的范围比较广泛,其中既涉及生理功能的训练,也涉及心理方面的训练。因此,在小学低年级体育课堂中融入感觉统合训练是对学生生理、心理的双训练。在感觉统合训练下,学生不仅体育运动能力能够得到明显的增强,其心理素质也会得到提升,对体育学习会产生自信,在体育课堂上也会更加专注。对部分感统能力不足的学生而言,在经过训练之后,学生的感统能力会有所提升。而感觉统合训练中最重要的元素则是感觉,感觉分为内部和外部,内部的感觉是指心里的感觉,外部的感觉则是指视觉、听觉和嗅觉等。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通过感觉统合训练能够对学生的感觉进行调整,以改变学生的表现。

三、小学低年级体育课程教学中融入感觉统合训

练的具体手段和措施

(一)注重新的教学设施的引入

感觉统合训练与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相符,能够满足低年级学生的需求,因为感觉统合训练的形式是以“游戏”的形式开展的。低年级学生玩心较重,对游戏有强烈的兴趣,相对于知识讲授的方式,游戏的形式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上充满活力,也能让学生在体育课堂上注意力集中,感受体育学习的乐趣。为使感觉统合训练有效开展,学校应给予足够的重视,为低年级学生提供完善的游戏设施。

例如:学校可以设计专门的感觉统合训练的游戏场地,为低年级体育教师的感觉统合训练提供有力的支持,也能为学生提供专门的训练场地。在训练场地内,学校可以投放相应的游戏设施,如圆形滑车、三角形滑车、平衡木等。游戏设施的投放,既可以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让其在体育课堂中热情洋溢、活力四射,也能锻炼学生的感觉统合能力。以三角形滑车来说,它能调节前庭感觉和触觉,引发丰富的平衡反應,通过练习三角形滑车能够有效地锻炼学生的平衡能力,提升学生感觉统合能力。因此,引进新的教学设施,设计专门的训练场地,能够将感觉统合训练贯彻到低年级小学体育课堂之中,对小学低年级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有着较为重要的帮助。

(二)组织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

游戏对低年级学生来说是其学习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大部分的学生都存在着感统失调的问题,而对低年级学生的感觉统合训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长久的训练才能有明显的效果。显然,传统的单一教学方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与学生的心理特征并不适应,导致学生在课堂上常出现注意力分散的情况,且提不起兴趣。为了让学生在感觉统合训练中能够有足够的兴趣,教师可以在其训练中组织丰富的游戏活动,让低年级学生在每一次的训练中都能感受到训练的乐趣,能在每一次训练结束之后都更期待下一次的训练。

例如:在游戏环节,如果只是单一的游戏,时间久了学生对此项游戏的兴趣也会逐渐降低。因此,教师可以组织丰富的游戏活动,如平衡车接力赛活动。游戏竞赛活动的开展一是能够激发低年级学生的好胜心,让其积极参与到游戏之中,二是学生在竞赛之中的积极投入也是对学生感觉统合能力的有效锻炼。教师可以参照学生的运动能力以及学生的日常表现,将学生划分为实力均等的小组,每个小组中的成员需要骑上平衡车,成功绕过教师在赛道设计的各种障碍,到终点处与小组中等待的成员击掌后,第二名成员方可出发,以此类推,最后计算各个小组完成的最终时间,用时最短的小组获得比赛的胜利。以此方式锻炼低年级学生的感觉统合能力,既能够帮助低年级学生感受到此项锻炼的乐趣,又能促进学生的感官协调发展,是一种有效的锻炼方式。

(三)掌握理论基础,降低动作难度

感觉统合训练中低年级学生会接触到很多新的训练项目,每一种训练项目都有一定的目的性。如平衡车是为了锻炼学生的平衡力;滑梯能够刺激学生的前庭体系、头部、颈肌同时收缩,促进学生触觉、视觉平衡的发展。但是,每一项感觉统合的训练都具有一定的难度,尤其是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如果低年级学生在训练中并未掌握相应的动作要领,就很可能会出现摔倒甚至受伤的情况。因此,低年级体育教师在其训练之前应先讲授具体动作要领和保护方法,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例如:体育教师所要开展的是“滑板爬”训练,其能够调节前庭感觉和触觉,在训练过程中也能引起学生平衡反应,是感觉统合训练中一种有效的训练方式,使学生整体统合运作功能得到积极的发展。教师在学生滑板爬之前应将动作要领和理论知识清楚地告知学生,要求学生俯卧在滑板上,以腹部为中心,身躯紧靠滑板,头颈抬高,腿伸直并拢,双手撑地向前滑动。学生在掌握动作要领之后,教师可以逐一检查学生的动作,查看学生的动作是否规范。同时,教师可以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让班级中动作规范且积极性较高的学生给其他学生做出榜样,这样其他学生既能够学习和观摩到规范的动作,也能激发其运动潜能,让其在训练中更加努力,同时减少或避免学生在训练中因动作不规范而受伤的情况。

(四)分层教学

低年级学生在运动能力、性格特征以及感统能力上存在着较大差异。学生之间的差异为体育教师的感觉统合训练带来了难度。面对班级中各个层次的学生,教师如果按照统一的进度和统一的训练方式进行感觉统合训练,很容易使班级中的能力强者更强,弱者更弱。因此,为了使班级中能力较弱的学生能够有所进步,达到逐渐缩小学生之间的差异的目的,教师可以在感觉统合训练中采用分层训练的方式。

例如:教师可以根据班级中低年级学生的运动能力、感统能力等对学生进行层次划分,第一层为积极表现且各方面能力均较强的学生,第二层为在班级中表现一般且各方面能力中等的学生,第三层为对训练的积极性不高、各方面能力均较弱的学生。在划分完具体的层次之后,教师可以给每个层次安排不同难度的训练项目。这样即使是第三层次的学生也能在训练中有所收获、有所进步,从而建立此部分学生的信心,让其对待训练能够更为积极。如对于第三层次的学生,教师可以从最基本的训练开始,根据学生的具体表现,再逐渐升级难度。

(五)创设教学情境

情境教学法在新课改下被广泛运用,得到了教师们的认可。于学生而言,情景教学法的优势更为显著,信息技术的普遍应用为情境教学法提供了支持。小学体育教师在低年级体育教学活动中,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构建教学情境,在体育教学中融入生动的图片和视频,使其教学内容生动化,提升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能够专注在体育课堂中。小学低年级体育教学中的感觉统合训练指的是教师在其教学环节,能够结合授课内容制订教学目标,以目标为基础,选择并设计合适的训练方式,让低年级学生能够产生情感反应。因此,情境创设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感觉统合训练策略。

例如:以“篮球”的教学为例。篮球的学习首先需要学生了解与篮球相关的知识,而后进行实践。在篮球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中,教师可以搜集相关的比赛视频给学生观看,用紧张的比赛视频点燃低年级学生的热情,让学生能够对篮球产生兴趣。接着,教师可以借助比赛中的具体情节,向学生讲授篮球的相关理论知识。如篮球比赛的规则,篮球的投球技巧、篮球中的队员配备,如何打好配合等,让低年级学生能够以比赛为依托,更好地理解并感受篮球项目。同时,以视频的形式开展教学也能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让低年级学生改变对体育教学的固有印象,喜欢上体育学习。

(六)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

教师的教学理念关乎着教师的教学行为,而其教学方式则关系着教学效果。因此,在低年级小学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感觉统合训练,需要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将体育教学与感觉统合训练相结合,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学校可以对低年级小学体育教师开展定期的培训,以强化教师的专业素养。

例如:学校首先可以定期开展关于“教学创新,理念革新”的讲座,通过讲座宣传新课改的要求,强调教学创新的重要性,让低年级小学体育教师的理念能够跟上新课改的脚步,能够符合新课改的需求,从理念上做出改变,坚定不移地跟着新课改走,走教学创新之路。其次,学校可以聘请在体育教学方面颇有经验的专业人员,对低年级小学体育教师进行系统的培训,让其能够从中学习到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的方法,以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使其能够在低年级小学体育教学中有所创新,建立对感觉统合训练的正确认知,注重对学生的感觉统合训练,将感觉训练融入日常的教学中,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学生能够对体育学习有新的认识。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低年级学生正处于快速发展的时期,在低年级小学体育教学中融入感觉统合训练,对学生感官的协调发展有着一定的帮助。因此,低年级体育教师应在感觉统合训练中应用有效的手段,激发学生训练的积极性,让其在积极的训练中促进自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盛忠华,张晓冉,李丽华.小学低年級体育课堂教学中融入感觉统合训练的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9(03):106-107.

[2]钟顺霞,许小辉.感觉统合训练融入小学低年级体育教学的实验研究[J].体育师友,2017(05):10-12.

[3]肖建忠,许丽.感觉统合训练对低年级小学体育教学的启示[J].体育学刊,2018(08):93-97.

[4]杨强,张雪.小学低年级体育教学融入感觉统合训练的实验研究[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2019(20):126-128.

[5]郭志鹏.体育游戏对小学低年级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影响研究[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2019(18):318.

猜你喜欢

体育课堂小学低年级
如何开展小学低年级英语的活动教学
体育课堂教学中口令与队伍调动规范策略
如何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阅读习惯
谈体育课堂创设“和谐互动”的认识
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益
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师生互动模式的探讨
关于高校体育课堂“手机”现象的思考
巧用游戏构建快乐体育课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