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植树问题》数学模型的思考
2022-04-02杨理
杨理
摘要:《植树问题》是人教版教材五年级上册“数学广角”的内容。教材将“植树问题”分为两端都栽、只栽一端、两端都不栽、環形情况以及方阵问题等几个层次,这节课主要是教学两端都栽的植树问题,通过教学向学生渗透复杂问题从简单入手的思想。
关键词:植树问题;思维为主;数学教学
教材以学生比较熟悉的植树活动为线索,让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探究栽树的棵数和间隔数之间的关系,经历猜想、试验、推理等数学探索的过程,并启发学生透过现象发现其中的规律,建立数学模型,再利用规律回归生活,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从学生的思维特点看,五年级学生仍以形象思维为主,但抽象思维能力也有了初步的发展,具备了一定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归类梳理的数学活动经验。这部分内容放在这个学段,说明这个内容本身具有很高的数学思维和很强的探究空间,既需要教师的有效引领,也需要学生的自主探究。
新课程标准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体验到数学的魅力”。因此在设计这节课时,我主要运用这样的教学理念:以问题情境为载体,以认知冲突为诱因,以数学活动为形式,使学生经历生活数学化,数学生活化的全过程,从中学到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以此为基础,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这个内容应该以数学建模的数学理念来进行整体设计。
首先,我们要回答的是什么是数学模型。所谓数学模型,对于一个现实对象,为了达到特定目的,依据其内在的规律,做出必要的简化假设,再用适当的数学工具将现实对象转化为一个数学结构。因此,数学建模就是建立数学模型用于解决现实问题的全过程,包括表达、求解、解释、检验等基本过程。通俗的说,数学模型是借用数学的语言讲述现实世界的故事;数学建模就是用数学语言讲述生活故事的过程。
数学建模可以概括为四个部分:①现实问题,即要解决的问题,里面隐藏着某种数学信息;②数学模型,对现实问题进行数学化抽象和简化,得到的数学结构,通常是函数表达式或方程式;③数学模型的解答,利用数学知识和思想方法求出方程式的解或者函数的某些信息,比如最值、极值等;④现实对象的解答,将模型的解答与现实问题进行对照检验,根据检验结果对解答进行修订,得到满足现实问题的优化解答。
植树问题是平均分问题,这才是植树问题的实质、模型,而不是什么时候加1、减1……至于“加1”、“减1”是对实际问题分类。植树问题的实质是“点与段”的对应。以往的平均分问题,关注的是“段”,而不是“点”,植树问题关注的是点。所以,点与段的对应就成为本课的个难点,人们想了很多办法来帮助儿童理解它,更是找了不少能代表点与段关系的生活原型来说明它。如线段图、伸开五指的手。我觉得用“直尺”更恰当,从儿童上学第一天开始,直尺就伴随左右,儿童对直尺的印象特别深,可以说直尺的表象已经印在儿童的脑子里。教材上的用到“线段图”,在直尺上同样也有线段图,而且还省略了“画”的过程,更方便使用。直尺是最常用的学习工具,对直尺很熟悉,但也有忽略的地方,那就是“点”与“段”的对应关系。在测量时,经常会出现这方面的错误,如3厘米的线段量成4厘米。错误的原因,就是对“0”的忽略。解决植树问题时,也会出现这样的错误。直尺上有点、有段,植树时要把树种在哪儿呢?把树种在点上。但由于对平均分问题的认知惯性,儿童关注的是“段”,以为树种在段上。这就要引起儿童对“点”的关注,点与段在直尺上是对应的,一段对应一点。但“0”点却没有“段”与之对应。这在直尺上很形象,“0”点之所以是0,就是因为没有“段”和它对应。在直尺上植树时,如果“0”上植树,就是两端都植树,如果“0上不植树”,就是一端植树……用直尺植树,比较有利于解决“点”与“段”的关系问题。
教材上的安排是,先用简单例子得出规律,再利用规律解决复杂问题。这样为规律而规律有些牵强,对于规律还要特别记忆。我是想通过“化抽象为直观”的方式体现“化繁为简”,在直尺上植树,两端都植树时,第一棵树栽在“0”上(如图所示)。
……
植树问题的本质并非是“一端植树、两端植树”,而是“除法问题”,“植树问题是除法问题”这才是植树问题的本质。无论是一端植树还是两端植树,都有“除法”存在,“除法”是植树问题的共同特征,所以“除法”是植树问题的本质。教学植树问题重点是“除法问题”,难点是“几种植树情况的数学表征”。
参考文献:
[1]聂应波. 借助画图策略,建构数学模型——"植树问题"教学实践与思考[J]. 课堂内外:教师版(初等教育), 2020.
[2]应方园. 对《植树问题》基本数学模型的研究[J]. 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