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数学的问题导学教学的方式

2022-03-24朱芷萱

快乐学习报·教育周刊 2022年11期
关键词:问题导学初中数学策略

朱芷萱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对初中数学的教学要求也随之提高。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阶段教育形式下的教学要求,教师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创新教学。近些年,问题导学的教学方法受到了学校和教师的青睐,本文通过分析问题导学在初中数学教学课堂的实际应用,探寻问题导学教学在实际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初中数学;问题导学;策略

问题导学的教学策略简单来说指的是让学生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充分利用问题去进行课程的引导,一改传统的死板教授式数学教学,帮助学生在导学过程中提高对于数学学习的热情,让数学的零散知识变得具有结构性,让学生利用与课本内容联系密切且难度和数量适中的问题去进行数学的学习。通过问题导学策略,实现初中数学教学的高效率和高质量,在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成绩的同时提升其数学核心素养。

一、设计问题要科学适量

在问题导学的具体教学中,怎么样去设计问题无疑是教师最应当去考虑的。问题设计的好坏程度会影响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因此教师在进行问题设计的时候,应当充分注意到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比如说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具体理解能力,以及学生在学习数学的时候具体的思维逻辑能力等。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当考虑到所要讲解的知识的难易程度与问题设计的匹配情况,尽可能地去发挥问题在数学教学中的引导作用。恰当且科学的问题设计,能够更好地让該教学策略在课堂教学上发挥力量,帮助学生完成数学学习。

例如在“一元一次方程”的教学问题设计中,教师首先应当为学生讲述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对概念有了基本了解,学生才能进一步根据问题去进行学习。教师可以抛出一元一次方程标准形式的问题并引导学生解答,根据6X+2=X+12和方程概念可以得出,一元一次方程的标准式为ax+b=0,并且其中的x为未知数,a和b为已知数,且a≠0。随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去探索合并同类项的问题,抛砖引玉,让学生去带着问题进行思考。合并同类项指的是将方程中的未知数合并,变成方程的标准形式进而去求解,在具有科学逻辑性的问题中探求答案。

二、设计问题要计划得当

问题的设计应当是多种多样的,但是问题的多样性并不意味着问题的随意性。教师在进行问题设计和安排的时候,要考虑到具体的教学课堂,教师应当依据所要讲解的数学知识以及知识与知识之间的逻辑顺序去进行设计问题。在设计问题的时候,还应当根据学生的逻辑思维去进行编排,将抽象化的数学思维变得具体形象化,激发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思维能力。教师对问题进行有计划性的设计的目的在于要最大可能地利用问题去讲述出学习过程突出的重难点,明确课程安排的具体结构和计划,让学生可以通过问题的设计了解到所要学习的数学知识,从而进行更好的学习。

例如在“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的问题设计环节,教师应当注意知识之间的逻辑结构,利用好问题和知识之间的连贯性去进行问题设计,以便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比如说,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对单项式和多项式有一个了解,进而对单项式乘多项式以及多项式乘多项式去进行分析,最后对乘法公式(a+b)(a-b)=a2=b2和(a±b)2=a2±2ab+b2进行分析。学生可以在连贯性的问题解决中去学习数学知识,对知识有深入的结构理解,在学习整式的乘法之后能够找到学习因式分解的方法,实现数学学习的高效性。

三、问题设计要分层高效

问题导学的数学教学策略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潜能,而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注意到不同学生之间的个体化差异,并去利用这些个性化的不同之处进行教学,使得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变得步伐一致。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问题设计的时候,要注意发现学生之间的差异。比如说在联想思维能力方面、在计算解题方面、在逻辑结构方面等,不同的学生都会表现出不同的状态,而这些状态也就决定了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去针对不同学生的情况去进行分层化、高效性的问题导学教学,最大化提高课堂教学的可行性。

例如在讲解“二次函数”的课堂中,由于这一章节的知识点比较抽象困难,学生在理解过程中会出现很多问题,从而导致学生的学习情况会有所不同。因此,在进行问题设计的时候,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去进行设计编排。比如说学生都知道二次函数定义为y=ax2+bx+c,(a、b、c为常数项,a≠0),但是二次函数y=ax²和y=ax²+k的图像和性质对于不同的学生来说,所学习和理解的程度都是不同的。所以,教师可以给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安排除开口方向、顶点坐标、对称抽以外的问题,例如二次函数的增减性、最大值、最小值。对于学习能力弱一点学生,可以适当放松并减少问题的设计,从而实现教学的共同进步。

总的来说,初中数学教学课堂中使用问题导学的方式去进行辅助教学,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教师讲课的效率。同时,有助于让学生保持对于数学的学习热情和信心,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思维逻辑能力。问题导学应用于初中的实际课堂上,不仅帮助学生现阶段的数学学习,更是为学生之后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尹贻美. 指向高阶思维发展的初中数学问题导学策略——以"相似三角形的应用"为例[J].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2020(27):2.

[2]孟召宏. 初中数学教学中问题导学法的运用策略[J].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20(5):2.

猜你喜欢

问题导学初中数学策略
高三化学复习教学中“问题导学案”的有效实施
浅析问题导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问题导学”教学模式下引导学生提问的策略探究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