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回应重大现实问题的基本内容与原则

2022-03-15

高教论坛 2022年11期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纲要现实

李 莉

(辽宁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鞍山 114051)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课开设以来,由于较少回应重大现实问题导致“价值引领不够”[1]“时代意识与现实关怀不足”[2]等问题时有出现。不仅如此,“纲要”课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的历史观方法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重要课程,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作用。重大现实问题回应的不足,必然会切断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从而淡化了“纲要”课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性质。而作为教育主体的学生,对重大现实问题更易产生思想困惑,也更为迫切地需要“纲要”课为其答疑解惑。

一、“纲要”课回应重大现实问题的基本内容

重大现实问题包含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诸多方面,涉及现阶段国际国内形势、热点问题、基本国策、大政方针等关系国家前途、社会发展、人民生活的重要问题。现实与历史是同一事物的不同发展阶段,具有同质同源的特征。而“纲要”课的课程定位就是运用历史知识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通过了解历史进程、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厘清历史主题主线和主流本质,推演出历史和人民做出的必然选择,进而讲清楚今天中国道路和中国模式的突出优势、发展趋势和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可见,“纲要”课回应重大现实问题是题中应有之义。“纲要”课不仅要帮助学生深刻领会“四个选择”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3],还要在学生心中深植“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3]的坚定信念。“纲要”课回应重大现实问题应包含以下三个基本内容。

(一)讲时代之变,形成敏锐发现问题的时代观

讲时代之变,是以正确的时代观为基础的。时代观是指人们对时代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是对世界发展趋势和基本特征的宏观判断。正确的时代观是建立在唯物主义基础上,人们对所处时代真实客观的反映。但显而易见,时代观又带有强烈的主观性,因划分标准、划分角度和对客观事实掌握的程度不同,也会出现各种各样观点迥异的时代观,其中不乏偏颇甚至错误的时代观。更为重要的是,时代观是人们对所处时代的战略判断,是一个国家制定内外政策的重要依据,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发展前途和命运。总之,形成统一正确的时代观格外重要。

讲时代之变,重在变局中发现问题。时代观说到底是一种问题分析方法,判断时代要求、明晰现实状况,寻找两者之间的差距,这就是发现问题的过程。事实上,无论哪种时代观,都是从一定的角度发现问题,并试图解决问题的过程。而“变”是一种常态,觉察变局、定位变局、在变局中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洞察时代之变,回答时代之问,“我们要善于从历史长周期比较分析中进行思考,又要善于从细微处洞察事物的变化,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4],也就是说在世界动荡变革期要时刻保持头脑清醒,理性分析社会主要矛盾,积极应对新挑战和新风险,准确预判不确定和不稳定因素,按照历史前进的逻辑回答时代发展潮流中出现的问题。

“纲要”课回应重大现实问题,应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在历史的宏大叙事中讲时代之变,帮助学生掌握确立正确时代观的原则和方法,养成在变局中发现问题的意识和习惯。“纲要”课回应重大现实问题,讲时代之变关键要做到中国性与世界性相统一。既把握世界范围深刻而宏阔的“大时代”之变,也要关注自身真实而具体的“小时代”之变。把握“大时代”之变,即从世界看中国,定位世界的时代坐标,在横向的比较中解读时代和重大现实问题;关注“小时代”之变,即从中国看世界,定位中国的时代坐标,在历史的纵向推演中解读中国、解决重大现实问题。

以2021版教材为例,第一章第一节鸦片战争前后的中国和世界,不应只是就事论事地讲中国封建社会的衰落、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与殖民扩张以及鸦片战争的爆发,更要讲清楚近代西方顺“大时代”之变突飞猛进的发展与近代中国逆时代潮流急转直下的衰落之间形成的巨大反差,让学生明白发现时代之变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发现和分析当今世界的“大时代”之变与当下中国的“小时代”之变。鸦片战争以大清朝的失败揭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序幕,以残酷被动的方式唤醒中国人对时代之变的思考。当世界开启工业时代进入发展快车道时,近代中国仍然固守农耕时代的生产方式,妄图以不变应对世界时代之变。近代以前的国人没有主动观察和发现时代之变,遭受重创后部分先进的中国人对时代之变又没有科学的判断,导致近代中国在黑暗中摸索了几十年。历史告诉我们,没有发现时代之变,就不可能树立正确的时代观;没有正确的时代观,就不可能发现社会的主要矛盾,更不可能有效解决问题。当今的中国,处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大变局下的新时代,是站在中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解决新的社会主要矛盾;新时代交汇大变局,中国必定要在风险和挑战中把握战略机遇。

(二)释执政之策,确立正确分析问题的政治观

政治观是治理国家的理念,政党的执政方略、政府的治理体系都蕴含着政治观。也就是说,有什么样的政治观,就有什么样的执政方略和治理体系。需要厘清的是,政党和政府的政治观固然重要,关系到国家治理的顶层设计,但人民的政治观与之保持一致与否,则关系到国家治理效能的高低。众所周知,国家治理效能是评判一个国家制度优劣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任何一个国家的政党和政府都力争形成统一的政治观。

那么如何形成统一的政治观呢?说到底,政治观是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是具有强烈政治性的思想,而统一的政治观则是具有社会共性的政治性思想。思想的统一并非易事,政治性思想的统一更是难上加难。一个最直接且有效的方式就是释执政之策,从眼前出发、从现实出发,用科学系统、完整深刻的理论解释执政之策的合理性,用逻辑缜密、严谨细致的历史推演解释执政之策的必然性,用亟待解决、棘手难办的现实发展问题解释执政之策的紧迫性,通过理论逻辑、历史逻辑、现实逻辑辩证统一的诠释,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实现政治观的社会性统一。可见,科学诠释执政之策,就是正确分析问题的过程,是实现党和政府与社会进行有效沟通与理解的过程,也是形成统一政治观的过程。

“纲要”课回应重大现实问题,就要直面执政之策,帮助学生确立正确分析问题的政治观。“纲要”课是一门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融合了历史学、政治学的交叉学科,以历史叙事为基础进行理论分析,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和意识形态功能,内容跨越近现代两大历史分期,使分析问题具备了学术性、政治性、时代性的独特优势。因此,“纲要”课是以其学科优势回应重大现实问题、助力形成统一政治观的关键课程。

如何通过解释执政之策引导学生形成统一的政治观?2021版教材第十章第二节第五目“在应对风险挑战中推进各项事业”中讲到“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和伟大抗疫精神”。这里解释抗疫之策是核心问题。困扰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逾两年之久的新冠疫情,在中国仅仅用了四个多月就得到有效控制。抗疫效果的巨大差异源于中国与西方国家迥异的抗疫政策。坚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的抗疫之策,是中国抗疫取得阶段性胜利的主要原因,也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至上执政理念的现实表现。之后,论证抗疫之策所蕴含的“人民至上”政治观的合理性和必要性。首先是理论逻辑。《共产党宣言》中指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5],因为人民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和生产者,理应成为享用者和消费者;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和实践主体,一切成就理应归功于人民。其次是历史逻辑。中国共产党在谋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探索中应运而生,领导中国人民开创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纪元,在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接续奋斗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极大提升了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最后是现实逻辑。中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全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就是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让发展成果高质量高水平惠及全体人民。

(三)解学生之惑,培育理性解决问题的历史观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善于利用国内外的事实、案例、素材,在比较中回答学生的疑惑,既不封闭保守,也不崇洋媚外,引导学生全面客观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善于在批判鉴别中明辨是非。”[6]青年学生因学识、阅历、思维等客观原因对部分历史和现实问题存在疑惑,特别是对重大现实问题存疑,会影响青年学生对中国和世界的正确判断,进而成为青年学生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绊脚石。面对这普遍存在的学情,“纲要”课教师应该主动承担起解学生之惑的责任。

解学生之惑,就要培育理性解决问题的历史观。读史明鉴、知古鉴今,但不是简单感性地总结历史经验,而是复杂理性地论证的过程。社会历史与自然科学一样,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合乎一定客观规律的发展过程,如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片面强调个人历史作用的英雄史观、深陷个人认知的个人历史观、单纯强调个人思想观念的唯心主义历史观都是错误的历史观。解决问题实际上是不断拓展认知的思维过程,是在研读已知条件的基础上选择科学理论分析求证的过程。因此,“纲要”课以其浩瀚的历史材料解析历史进程、论证理论,就是“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学生,以深厚的理论功底赢得学生”[6],也就是从学理的角度、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

“纲要”课培育学生理性解决问题的历史观,不仅实现以解学生之惑回应重大现实问题的目的,更达到了举一反三、授人以渔的长期教育效果。2021版教材第十章第二节提到十九大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新变化的重要判断,但要讲清楚为什么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理论只要能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7]。解释这个问题要从理论上阐释唯物史观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判定我国是否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看社会主义现代化水平、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归根结底就是跟我国的生产力水平直接相关。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社会是从资本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的一个历史阶段。从生产力的角度,社会主义是建立在高度发达的社会化的生产力基础上的。资本主义国家都经历过工业革命释放了巨大的生产力,而近代中国经过百年的探索斗争最终并没有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没有经过完备的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因此,中国是在生产力水平极低的情况下建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尽管改革开放后中国始终保持着快速的经济增长速度,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实现仍需时日,对比世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仍有差距。中国现阶段的生产力水平决定了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既然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那么我国为什么在低水平的生产力基础上建立了较高水平的生产关系呢?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我们不仅要将之置于历史长河的宏观视野下去看待,还要跳出一时一地的局限用全局视野鸟瞰全球。也就是说,中国虽然跨越了资本主义阶段,但世界资本主义已经充分发展并暴露出不可调和的矛盾,中国可以“不通过资本主义生产的一切可怕的波折而吸收它的一切肯定的成就”[8],跨越资本主义阶段建立先进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而中国之所以能建立社会主义是建立在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基础上的,符合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原理。

二、“纲要”课回应重大现实问题的原则

“纲要”课作为一门以历史学为基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回应重大现实问题时,历史的鲜活不能直接嫁接说教式的灌输,过去的历史又必须关照今天的现实。因此,灌输但不能生硬,自然但不能无感,要做到循循善诱、潜移默化,需要把握一些基本原则。

(一)把握时机,自然切入,促人深思

“纲要”课授课“重近代轻现代”的惯常做法,往往在回应重大现实问题时不能贯穿整个授课过程。“纲要”课以中国近代史开篇,这是讲清楚中国人民为什么进行“四个选择”的重要过程,往往占用绝大部分学时。改版后的2021版教材将中国现代史部分凝练为三章的内容,包含从新中国成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的历史,其中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的中国,经历了艰苦的探索、阶段性的阵痛、艰难的抉择,这是一段极其复杂敏感、伴随巨变、涉及政治经济诸多领域的历史,加之受学时所限,讲授时往往点到为止、难以深入,更谈不上回应重大现实问题。

鉴于以上问题,“纲要”课应打破近代与现代的教材结构壁垒,自然切入重大现实问题,在“大历史观”视野下,遵循历史规律进行历史推演,做到以理服人,以问题导向为突破口遵循教育规律进行价值塑造,做到以情感人。具体而言,以理服人,即以跨越近现代的历史材料论证理论,并将历史推演至重大现实问题,同一理论在不同时代的印证和发展,既讲清了理论,又运用了理论。以情感人,即直面学生困惑的某一历史问题,剖析问题的本质和方法,并让学生在近现代史中寻找同质问题,引导学生主动与时代共情、与国家共情、与人民共情,在寻找问题的过程中理解问题,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塑造价值。

事实上,自然切入的方法有很多,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设计,但要注意把握时机,尽量做到无设计感的设计。这就要求教师坚持理论为基,深入钻研马克思主义理论,夯实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的学科功底,做到理论融会贯通;坚持“大思政”思维,关注世情国情,关心社情学情,做到用真切的社会现实素材引发学生持续思考。

(二)适度有节,润物无声,学者自得

重大现实问题往往呈现纷繁复杂、千头万绪、难窥本质的表象,问题梳理、理论论证需要大量时间,必然挤占课程原有授课计划。不仅如此,重大现实问题一般而言是社会热点、舆论焦点,无疑会激发学生听课热情、吸引学生积极参与。这与“纲要”课以史育人的核心内容相背离。这就要求“纲要”课教师在回应重大现实问题时适度有节,把握内容占比和时间分配。

适度有节,重在教师充分利用“纲要”课特有的以史鉴今、鉴往知来功能,先讲授原有授课计划内容、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再适时抛出重大现实问题,届时学生只需教师的点拨即可实现“拨开云雾见天日”的教育效果。也就是说,以原有授课计划作为根本,实现知识传授、能力提升,再回应重大现实问题,则会实现水到渠成、豁然开朗的价值塑造。适度有节,意味着既不喧宾夺主,也不蜻蜓点水,恰到好处地分析,避免过犹不及或浅尝辄止;意味着做好知识储备、打好理论基础,积蓄力量、蓄势待发,学生面对重大现实问题时,经过思考就会醍醐灌顶、茅塞顿开;意味着学生接受的是无“被教育感”的教育,感受到的是滴水漫灌、润物无声、学者自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2021版教材第一章第一节第三目“鸦片战争的爆发”,教师可以通过东西方对比的方式,从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四个方面分析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再对今天的中国进行反思,用以回应重大现实问题。比如,政治上近代西方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的资本主义国家;而近代中国通过封建宗法等级制度、封建道德加强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民主与专制,两种不同的政治选择,决定了国家不同的前途命运。可见,民主激发国家活力。当学生理解了民主的重要性后,再谈谈鸦片战争之后,中国争取民主、构建民主、发展民主的过程。旧民主主义革命失败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新民主主义胜利,成立了新中国,中国人民才争取到了人民民主;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保障了人民民主;社会主义建设、改革,人民享受到了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人民民主的真谛是找到全社会意愿的最大公约数,为全体人民谋福利。通过以上充分详实的推演和论证,再回应重大现实问题时就可以点到为止、适度有节。进入新时代,中国民主将何去何从?毫无疑问,中国民主是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的民主,中国在人民民主的道路上将越走越远。

(三)注重实效,入脑入心,铸魂育人

实效即实际效果,“纲要”课回应重大现实问题预期要达到的实际效果至少包括以下几点:筑牢信仰之魂、增强政治认同、浓郁家国情怀,把握时代脉搏、理解中国发展、奋进新时代。

要做到以上几点,入脑入心是前提,铸魂育人是目标。入脑入心的前提是在历史、现实、未来的时空交错中不迷失,在宏大与微小的历史方位中不错乱。铸魂育人的目标是让学生不仅理解中华民族的伟大梦想,还要笃信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并投身其中奋斗一生。

“纲要”课不能孤立地、表面地讲解某一重大现实问题,应该将之放置于国家宏观发展和长期目标中,讲清时代意义和战略地位,讲明奋斗主体和发展前景。学生在宏大叙事中将深刻理解重大现实问题的本源,在远眺历史长河时明确重大现实问题的精准定位,在展望未来时预判重大现实问题的接续发展。

“纲要”课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命题提出为开篇,以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探索追寻为主要内容,以展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为煞尾,这是“纲要”课呈现的中国近现代历史的主题。同时,“纲要”课还要勾画出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无数仁人志士艰难探索、不断斗争的中国近现代历史的主线。主题贯穿始终,主线延续至今。“十四五”的开局之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列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这是中国现阶段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之一。“纲要”课不仅要讲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实现现代化的梦想,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探索现代化的艰辛,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所在,更应该理性分析个人奋斗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间的关系,坚定信念、催人奋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包含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三个层次,不可分割、融合统一。个人投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中,就是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而奋斗。回应重大现实问题,引导学生将“个人梦”融入“中国梦”,涵养“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厚植“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理顺个人与国家、民族之间的关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猜你喜欢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纲要现实
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
我对诗与现实的见解
漫画:现实背后(下)
一图读懂这本《学习纲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基础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三位一体式教学研究初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学路径研究
新形势下中国梦教育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融合
一种基于Unity3D+Vuforia的增强现实交互App的开发
《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