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冠疫情下基于SPOC的综合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新路径

2022-03-15许晏玮

高教论坛 2022年11期
关键词:思政疫情课程

许晏玮

(浙江万里学院 外语学院,浙江 宁波 315100)

一、引言

依托互联网和数字化信息技术的教学,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正不断被高校采纳和实践。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阿曼多福克斯(Armando Fox)提出的SPOC模式(其全称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指的是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便是在这一背景下的具体探索和运用,教师通过设置参与准入条件(主要针对本校学生),既保障了学生课程学习率,又解决了课程内容与学生已掌握知识相统一的问题,与线下课堂结合形成混合式教学模式。SPOC教学分为三个环节:课前认知,教师在指定的线上教学平台上传教学内容,包括PPT课件、视频、文档,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并独立完成测试练习;课内强化,教师课堂授课,讲解知识点,通过小组讨论解答学生线上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以学生展示学习成果的方式内化所学知识;课后拓展,开展角色扮演、演讲、辩论等情景模拟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有效运用所学知识[1]。

近年来SPOC在国内的研究氛围日益浓厚,2016年之前着重于理论研究,2016年之后则着重于实证研究。SPOC教学实证研究在英语教学领域逐步开展,但主要从翻转课堂的实践模式上探索SPOC的应用,而很少将课程思政教学与SPOC模式结合起来。2016年12月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政工作贯穿到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思想政治工作不仅局限于思政课,而是贯穿任何专业任何学科。相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显性的思政教育功能,专业课程具有隐性的思政教育功能,两者相辅相成。就英语专业而言,学生通过学习语言知识,“了解英语国家历史、政治、人文、国情、风俗、习惯等,处于中西方文化碰撞的前沿。如把英语专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挖掘课程思政教育资源,发挥专业课程优势,增强学生爱国主义情感,提高文化认同和自信”[2],是十分可行的。

二、新冠疫情下课程思政融入综合英语教学的意义

2020年初,新冠疫情突然而至,严重影响了人们正常的工作生活,高校的教学计划和进度同样被打乱。大学生作为社会群体中重要而特殊的一部分,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对外界因素影响非常敏感,因此此时的思想政治教育迫在眉睫。2020年2月28日,中共教育部党组在关于统筹做好教育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教育改革发展工作的通知中指出,要注重加强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思想引导,将防疫知识、战‘疫’先进事迹教育、生命教育、公共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融入在线学习。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表达思想、交流信息的工具,英语专业学生在学习西方语言的同时了解西方文化。在专业教学中增加思政教育,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深入理解中国历史、文化、国情,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综合英语课程是高校英语专业的基础课程,以精读为核心,综合训练学生听说读写译等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英语语言的实际应用能力。课程以语篇教学为主,教师可以在教学文本中找准教学主题和学生思想教育的结合点,从不同切入点将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教学中,实现立德树人。

在新冠疫情的特殊时期,国家和个人都面临极大的困难与挑战,利用SPOC环境开展综合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教师既要在课堂传授专业知识,完成教学任务,又要在线上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进行价值引领,传递正能力,帮助学生认清当前形势、克服焦虑、坚定理想、树立信心,培养大局意识和责任感。

三、课程思政在SPOC模式下综合英语教学中的实施路径

(一)建构基于SPOC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

SPOC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手段,实现时间自主、地点自主、学习进度自主和视频回放自主,是疫情阶段课程教学的理想方式。本研究以Moodle教学平台为依托,对综合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开展实证研究。综合英语课程采用语言输入为先、展示输出其后、语言技能培养为目的的模式,故词句、语法、文化背景等记忆理解类活动可放在课前线上学习阶段,分析、应用、交流等高阶思维活动以线下课堂为主。具体教学设计模式如下。

1.课前线上自主学习。学期初教师将教学日历、教学大纲和课程要求上传至Moodle平台,具体明确地告知学生本学期内学什么、怎么学以及需要达到的目标,学生对课程有宏观的了解并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综合英语涵盖的语言点多、背景文化丰富,以语篇为单位进行教学,教师提前发布单元导学,上传学习资料,把教学内容制作成短小紧凑的微课,合理分布文化背景介绍、词汇语法知识点,并根据语篇主题巧妙穿插思政教育素材。色彩丰富的画面、灵活有趣的动画设计、优美的音乐以及扣人心弦的视频内容,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学习的枯燥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列出下次课前学生需完成的任务,包括个人作业和小组任务。学生线上阅读文章、观看微课视频。对照任务清单,自主或小组协作完成任务。还可以发布学习中的难点疑点,与任课教师和班级同学探讨。教师通过平台监测学生学习情况,在线答疑,调整优化后续线下课堂的教学安排。这一环节中,学生可以充分发挥互联网移动学习、碎片化学习的优势,有效提升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3]。

2.课堂线下讲授讨论。语言学习是使用语言进行双向交流的过程,不仅仅是简单的知识传授和讲解,更重要的是语言的应用和实践。“说”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只有通过师生、生生交流的技能训练,才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课堂环节可以分为三个板块:首先,教师讲解线上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和学生提出的疑问,帮助学生巩固加深本单元学习内容,实现知识内化。其次,通过互动的方式,深入提高学生语言实践能力,实现技能提升。教师以阅读为核心设计教学任务,在学生深入学习课文后,完成深度理解的问题,从而在提升语言认知能力的同时激发创造性思维。在此过程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课堂上通过表演形式呈现。涉及到西方文化的内容,可以要求学生课后查找相关联的中国文化,两者进行对比研究,并通过图片、短视频和文字形式用PPT展示,提升文化敏感和认知。对于以上小组成果展示,除了教师点评外,其他学生也按照教师提供的评分标准进行评价,二者分数按比例核算作为平时过程性评价的一部分。这样既锻炼了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又提供了学生互相学习的机会,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活跃了学习氛围。再次,教师巧妙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综合英语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有独特的优势,每个单元的文章都有相应的主题,如传统文化、道德伦理、战争和平、环境保护、友谊亲情、励志奋斗、科学技术等。“教师可以找准教学主题和学生思想教育的结合点、教学内容与学生意识形态发展的结合点,确定每类主题在讲解时如何切入、延伸和拓展,使思政教育更具贴近性、互动性和共鸣性”[2]。

3.课后线上强化反思。此阶段再次回到SPOC线上,将教学延伸到课后,教师在Moolde平台发布本单元强化练习(包括完型和写作)、词汇语法测试和相关网页链接,作为对课堂教学的补充。学生按时完成在线练习并上传,教师批改反馈,完成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巩固。设置留言区供学生提问,学生之间也可以交流讨论,教师及时答疑。一方面,学生的探究合作能力得以提升;另一方面,教师通过反思,调整教学方案与策略。

基于SPOC的“线上+线下”教学模式,将传统的课堂教学与线上自主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优势互补,给学生提供了更丰富、更深入的学习体验,提升了课程教学的完整性,激发学生的内驱力,有利于加深新旧知识的联系和新知识的构建理解。

(二)融入符合当前形势思政元素的教学内容

在SPOC“线上+线下”的教学模式下,教学内容也相应做出整合和优化,以完成教学计划为前提,适当增加思政教育比例。

首先,选取几个主题为例来阐明指导思想和具体方法。环境保护:教学文本涉及汽车尾气污染、全球变暖等内容,从科学的角度介绍了自然与人类的关系和环境保护的必要性。教师可以结合世界工业发展史和中国环境现状,分析环境污染的原因,鼓励学生从自身角度出发谈论保护环境的措施。传统文化:教学文本内容包括牛仔裤的起源、好莱坞面面观等代表美国传统文化的文章,让学生从大致知晓转变成全面了解,领略英语与西方文明的魅力。教师以中西方文化对比为切入点,鼓励学生收集中国传统服饰的演变、电影电视的发展并在课堂展示,从而感受东方文化的博大精深。友谊亲情:教学文本讲述了朋友之间、父女之间、夫妻之间、兄弟姐妹之间互相鼓励互相帮助的感人故事,展示了人间真情,教师可以让学生以故事会的形式,叙述人生中最珍贵的情感故事,进行爱的分享和交流,培养大爱情怀。科学技术:教学文本涉及的通讯技术及互联网的发展,一方面加快了社会的发展,便利了人们的生活,而另一方面私人空间受到侵犯、人际关系疏远,因此授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总结互联网时代的利弊、如何合理使用网络以及如何克服电脑瘾、手机瘾。

其次,通过具体案例来探析新冠疫情下思政元素的有效渗透方式。

案例一:综合教程第一册第七单元课文Text I When Lightning Struck(当闪电来袭),讲述的是一架飞机在空中飞行时意外被闪电击中,在紧急迫降时,机上乘客互相鼓励,迫降成功后互相帮助,展现了人们在灾难面前团结一致、共同面对的善举。联系到当下,教师可以展示两组对比图片,一组是新冠疫情带来的严峻形势和巨大影响,一组是中国人民同舟共济万众一心战胜病毒,从而告诉学生,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唯有互助才能自救。

案例二:综合教程第二册第五单元课文Fourteen Steps(十四层台阶),作者在一次飞机事故中受伤不能行走,在家人的鼓励和自己的坚强意志下,坚持锻炼康复,保持对生活的勇气和热爱,最终带着伤残的身体重回幸福的生活。讲课时,教师可从人物在不幸和困难面前不气馁不退缩的角度入手,联系到新冠疫情下中国人民遭受的严重危机,但是生活还要继续,只有保持健康积极乐观的心态,才能赢得胜利的希望。

案例三:综合教程第四册第一单元课文Never Give In, Never, Never, Never(永不屈服)选自英国前首相邱吉尔在二战中演讲,鼓励英国人民永不屈服,取得战争的胜利。而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英雄的民族,在这次抗击新冠病毒的战役中,举国上下团结一心,这种英勇顽强的斗争精神,和课文内容相映成辉。因此,在课程设计中,从二战时邱吉尔对法西斯永不屈服的态度,引申到疫情当下,中华民族不屈服不放弃、坚决打赢战役的决心。

教师可在Moodle平台上传和疫情相关的图片和短视频,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课堂授课时,与课文主题内容进行融合。课上让学生描述在疫情中的所见、所闻、所感,讨论如何正确应对困难,尤其是与高校学生相符的认知和行为,从而使综合英语课程教学和疫情教育协同发展,共荣共生。

四、融入课程思政的SPOC“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优势

教师角度:依托SPOC教学平台,教师可以利用丰富的在线教学资源,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将其整合到学生的学习过程,特别是课前预习、导入和课后复习、反馈环节,既保证了教学内容的全面、有趣、与时俱进,又优化了教学时间,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很大程度上改善了英语教学内容固化的情况。其次,以信息技术为支持的SPOC减少了教师批改作业、整理成绩的时间,从而有更多的精力改进教学设计、完善教学效果、提升科研能力。传统的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讲授知识技能,而在SPOC“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中,教师设计、组织教学活动,学生共同参与,师生间的交流互动增加;学生角色也有相应变化,即从知识的接收者到各种教学活动的参与者[4]。此外,课程思政教学不能生搬硬套强加于专业教学中,该模式下,教师利用Moodle平台,将思政内容通过灵活的形式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与课堂思政教学有机结合、相辅相成。

学生角度:SPOC模式可以很大程度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因为只有完成课前线上教学内容和课后线上练习,才能有效参与线下课堂的教学活动,实现知识的内化。线上学习的优势在于,学生可以灵活自主地支配时间,遇到难点反复观看视频学习,有疑问可以在线向教师提问,从而自主掌控学习时长和节奏,调整学习进度,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有助于深度学习语言知识[4]。

与此同时,学生在课堂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各种教学活动,激发更多的学习动力,确保在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学生在学习语言知识技能的同时,在两种语言和文化的碰撞过程中,自身的道德素养和爱国情怀得到潜移默化的提升,为成为德才兼备的大学生奠定了基础。

五、结语

SPOC是目前高校使用频率较高的在线教学方式,利用教学平台向指定范围的授课对象提供教学资料,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途径。新冠疫情下, SPOC“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可以让学生最大化最有效地参与课程课内课外的学习,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保证各个层面的学习实践活动有效展开[5]。这是本研究的创新点之一。

面对新冠疫情,国家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措施,最大程度控制疫情,得到了许多国际组织和他国的认可和赞扬。此时,顺势对学生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提升民族自信和自豪感,可以达到水到渠成的效果。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是本研究的创新点之二。

猜你喜欢

思政疫情课程
战疫情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抗疫情 显担当
疫情中的我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疫情期在家带娃日常……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思政课“需求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