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田径训练量与训练强度的有效性分析

2022-02-17赵建峰

科学咨询 2022年4期
关键词:训练量田径素质

赵建峰

(江苏省南通市示范区通州湾中学,江苏南通 226331)

青少年是祖国未来建设和发展的希望,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现代化教育教学的宗旨强调要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因此在现如今教育教学中,教师不仅仅是要注重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更要注重学生身心健康和个人身体素质。体育教学是提升学生体能素质的重要教学内容,相比于其他阶段,高中阶段学生的心理和生理正处于黄金发展时期,为了能够促进高中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学校和教师需要加强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田径训练教学是高中体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教学内容,对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1]。但是在现如今的高中体育田径项目教学中,大部分体育教师都难以合理科学地把握田径训练的强度以及训练量,导致学生出现身心疲惫甚至意外损伤的现象,从而给学生的身体带来负面影响。对此,为了能够促进高中田径教学效率的提升,在田径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合理安排训练强度以及训练量。

一、高中田径训练中存在的问题

(一)外界因素的影响

对现阶段的大部分高中学校而言,开展体育田径训练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在素质教育理念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高中学校以及教师成立了田径运动训练队,但是对学校来说,不仅仅存在师资力量匮乏的问题,还需要面对来自学校环境以及社会各界带来的压力。而对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需要面临巨大的高考压力,高中生在高中阶段的学习时间十分紧张,且学生的文化学习任务重。另外加上高中学校的学生在田径运动过程中还要面对较高的训练强度和训练量,导致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学习中身心压力过大。外界社会认为文化学科知识的学习要比体育训练重要得多,甚至有部分学生家长认为体育课程的开展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完全就是在浪费学生的学习时间。这些外界因素的影响不仅仅会打消学生对体育训练以及田径运动训练的兴趣,对高中学校来说,也很难形成系统化、全面化以及科学化的田径训练模式,导致田径训练活动不能够有效开展,训练效果低下。

(二)对田径运动的训练认知不足

在高中体育田径训练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想要获得高效的训练效果,不仅仅是需要体育教师与学生的沟通配合共同完成训练任务,更多需要田径教练进一步完善对田径运动项目的自我认知,在如今的高中体育田径教学中,还有部分高中田径教练员对田径体育项目的自我认知能力不足,他们认为田径运动教学只是简单地跑跑跳跳,只需要在教学中为学生示范一些标准化的田径运动动作,然后让学生进行反复的模仿训练即可,无法从科学体育训练的角度设计出科学合理的田径教学方案[2]。另外,受到传统田径教学模式的深远影响,一些年轻的田径教练无法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之上进行创新和改革,这就导致田径训练课程的开展过于枯燥乏味,学生的参与兴趣不高,导致田径训练效率低下,从而让很多学生在田径训练中会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因此田径教练员需要提高和完善对田径运动项目的自我认知,并且要在教学实践中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制订更为科学合理的田径训练计划,合理把握田径训练的强度以及训练量,确保训练安全,并且要结合学生的兴趣点充分应用各种科技训练的辅助教学手段,提升教学内容的新颖性,促进训练效果的有效提升。

二、高中田径训练中合理控制训练量和训练强度的重要性

近些年,伴随着我国教育部门对体育教学重视程度的提升以及教育改革体系的日益深化,我国教育部门对高中体育课外活动教学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现阶段,我国引进了越来越多先进的竞技训练模式,并且明确要求在体育竞技训练活动的开展过程中,需要根据运动员个人的实际身心发展素质制订出个性化和具有针对性的体育项目训练方案,并且要在训练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对运动员所表现出的不同现象进行训练方案的完善和调整,之后再结合训练活动结束后运动员在各个方面的实际训练报告,对运动员在平时训练过程中的表现给予更加科学有效的帮助和指导,从而提高体育项目的科学性以及正规性,促进体育项目训练效果的有效提升[3]。对此,在高中田径训练过程中,田径教练员需要积极引进国内外各种先进的训练资源和模式,进行训练方法的创新,根据学生在各种不同训练强度以及训练量中所获得的训练效果,进行更加科学合理的调整,予以学生更加有效的指导,最终实现学生体能素质的提升。因此,在高中田径训练中,合理控制训练量和训练强度更加符合运动员培养要求,通过合理控制训练量和训练强度,能够让学生的身体更好地适应,同时学生参与度也会更高,教学效果得到保证[4]。此外,每一个学生的身体素质不同,对运动的承受度也会不相同,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教师在开展田径训练的时候,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身体情况,一味地采取高强度训练,很容易出现意外事件,甚至可能对学生的身体造成损伤。所以,高中教师在开展田径训练的时候,合理控制训练量和训练强度能够很好地减少运动训练的损伤,教学也会更加合理[5]。所以,教师在开展田径训练的时候,还需要更加重视运动量和运动强度的控制,通过合理控制运动量和运动强度,为学生制订针对性的运动训练方案,进一步提高运动训练效果,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

三、田径训练中合理把握训练量与训练强度的有效策略

(一)将训练与休息进行有效结合

不管是学习还是工作都应该讲究劳逸结合,这样才能够让身体得到适当休息和放松,避免出现身心疲惫的现象,体育教学也不例外。但是在如今的高中体育田径教学中,大部分体育教师在制订田径训练计划和教学内容的过程中都过于重视田径训练本身,对学生的技能掌握情况以及训练量过于重视,而忽视了田径训练过后的休息,没有做到真正的劳逸结合。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之下,学生的体能素质不仅得不到有效提升,甚至还可能会致使学生在高强度的训练过程中受到身体损伤,从而对学生造成不利影响。虽然这种以训练为中心的田径教学模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挖掘学生的身体潜能,让学生学习到田径运动的相关技能,但是由于在高强度的训练中学生长期处于身心疲惫的状态,在长时间的反复训练之后,学生的持久力以及整体能力都得不到有效培养[6]。另外,这种长期的高强度运动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一定负面影响。对此,高中体育教师在田径训练方法的制订过程中,要遵循科学体育训练的教学原则,以科学合理的训练量以及训练强度为切入点,根据学生的实际体能状况,严格按照学生实际身体素质对现在训练量以及训练强度的承受能力进行合理科学的训练方法设计,将训练与休息进行结合。这样既能够激发学生的运动潜能,让学生的身体得到有效锻炼,还能够确保学生在训练过程中得到充分休息,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田径训练的技巧和核心内容,从而促进学生个人综合素质与运动能力的提升。

(二)将合理的强化训练与专项训练进行有机结合

在高中体育田径训练过程中,教师要想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水平,就必须要对训练强度以及训练量进行合理有效的把握。在分析田径训练量以及训练强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站在宏观的角度确保整体性田径训练各个教学环节的有效落实,要有效加强田径训练强度与训练量之间的密切联系和互动,在科学训练原则的指导之下,根据学生的个性爱好以及在各个方面的实际况积极开展多样化的田径训练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田径训练活动的热情,促进训练效果的有效提升[7]。在田径运动项目的教学实践中,教师首先需要对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实际需求进行全面分析,对田径训练量和训练强度之间的连续性以及稳定性进行全面了解,并且要将合理的强化训练以及专项训练进行有机融合,将其有效融入田径主体训练活动中,对学生隐藏的田径运动潜能进行充分挖掘和发挥,从而提升学生的田径运动能力,让学生的体能素质得到有效锻炼。除此之外,在针对性强化训练与专项训练进行结合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对不同体能素质的学生设计和安排不同训练量以及训练强度,将田径训练的不同训练要素进行合理搭配,以此有效提高田径教学效果以及学生的体能素质。

(三)充分结合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对训练活动进行更为科学合理的安排

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在这一阶段,不同的学生在性格特点、兴趣爱好以及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学生之间个体差异的存在使得教师在施教过程中使用“一刀切”的训练计划的训练效果低下,学生参与田径训练的积极性和兴趣都较为低下,学生的体能素质也不能够得到有效提升[8]。对此,在高中体育田径训练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尊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要根据学生的个人实际情况实施针对性的分类教学,做到因材施教。例如,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生理和心理状况,应用班级组合教学模式,组织多个班级的学生一同到户外进行体育项目分类的体育活动。之后在分类后的教学项目小组安排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并且根据每个教学项目小组的实际情况为其安排合理的训练量以及训练强度,首先引导学生进行力量训练,之后再引导学生加强速度训练[9]。男生和女生的生理结构不同,在身体发育和心理状况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男生的体能素质普遍比女生强,对体育训练强度的承受能力更高。对此,针对男同学,教师可以适当提高田径训练强度,而对于体能素质普遍较为薄弱的女同学,她们能够承受的训练量以及训练强度相对较低,因此教师要适当减轻女同学在田径训练中的训练量以及训练强度。而针对一些体型肥胖或者是矮小瘦弱的体质薄弱学生,教师可以专门为他们安排一些难度系数较小且较为有趣的体育运动,比如跳绳等,以此逐渐调动他们的体育运动兴趣,增强学生的体育运动自信心。

四、结束语

综上可知,在高中体育田径项目的教学中,对于田径训练量以及训练强度的合理把握是提高田径教学效率以及促进学生体能素质提升的关键所在。对此,在落实高中田径训练各个教学环节的过程中,为了能够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也为了能够确保田径训练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教师应当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实际情况,对田径训练的训练量以及训练强度进行合理把握,在教学实践中要为学生提供更多自主选择和参与的机会,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身体情况主动进行训练量以及训练强度的科学调整,从而不断改进与完善田径教学模式,最终达到提高训练效果,促进学生个人体能素质提升的目的。

猜你喜欢

训练量田径素质
科学运动会:田径篇
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素质的培养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从第15、16届世界田径锦标赛透析我国竞技田径的发展
高中田径训练量与训练强度的要点分析
浅谈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关于青少年田径训练量及训练强度的分析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用好“变”的态度
世界优秀竞走运动员施瓦泽的年度训练周期安排特征分析
如何进行高中田径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