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院校教师信息化素养的培养研究

2022-02-17李雨江曹晶华

科学咨询 2022年4期
关键词:中职院校信息化

李雨江,曹晶华

(1.岭南师范学院,广东湛江 524048;2.松山职业技术学院,广东韶关 512126)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给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都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对教育事业来说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培养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是当代教育的重要课题之一。2018年4月,教育部正式印发了《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提出到2022年基本实现“三全两高一大”的发展目标,即教学应用覆盖全体教师、学习应用覆盖全体适龄学生、数字校园建设覆盖全体学校,信息化应用水平和师生信息素养普遍提高,建成“互联网+教育”大平台[1]。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各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教育也不例外。如今我国教育已迈入信息化2.0时代,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必须发展教育信息化。作为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职院校承担着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重任,理当顺应当前“互联网+”教育的发展趋势,重视培养教师的信息化素养,为中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工作奠定坚实的师资基础,从而更好地全面推进中职学校教育现代化发展。

一、中职院校教师信息化素养的内涵

对教师而言,信息化素养是指教师树立新时代的信息化教学理念,在教学活动中熟练整合信息技术和学科知识,以有效解决教学问题,完成教学任务,最终提升教育质量和水平的能力。信息化素养既体现在精神层面,也体现在知识层面,具体而言,面对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情况,教师首先应对信息化教育持正面、赞成的态度,积极面对“互联网+”时代教育的挑战,主动适应信息化教育的技术变革,努力培养个人对信息的敏感度,在日常教学工作中要有自主使用信息技术手段的意识;其次,教师应通过专业的信息化培训,切实掌握与教学相关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并能够熟练应用于教学实践中,取得具有实际意义的教学效果;最后,教师应自觉遵守信息安全的法律法规,不做任何违法犯罪的事情,同时保持长期学习以充实自身的信息安全知识,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网络学习氛围。

二、中职院校教师信息化素养的现状

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中职院校的教师信息化素养在整体上有了明显的提高,但也存在一些亟须解决的问题。

(一)教师的信息化意识较为薄弱

在如今的信息时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虽然大部分教师都具备了一定的信息化教学能力,但仍有部分院校教师的信息化意识薄弱,对职业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战略意义体会不深,没有认识到提升自身信息化素养对学生、社会及个人的积极影响,不能主动与信息社会接轨,而是仅满足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不愿为信息化教学投入时间和精力。

(二)缺乏信息化环境的支持

少部分中职院校的信息基础设施较落后、薄弱,如缺少必要的硬件条件支持,缺乏可用的数字教学资源和公共服务平台等,导致教师无法顺利开展信息化教学。此外,部分院校对培养教师信息化能力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相关规章制度尚不健全,在信息化培养方面宣传不足、经费投入不足,没有将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与人事晋升相挂钩,缺乏激励教师提升个人信息素养的政策动力。

(三)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路径不足

由于学科属性和教师年龄段的差异,教师之间的信息化素养水平参差不齐。部分教师虽然掌握了计算机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但实践动手能力还有所欠缺,如通过网络搜集、下载、整合信息资源的能力较为薄弱,对相关软硬件设备的实际应用还不够熟练等。部分教师虽然有融合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意识,但当真正落实起来时,在教学理念实行、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应用等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凭个人能力难以解决的问题,急需学校提供有力的团队支持和帮助。部分教师不满足当前自己所具备的信息化教学水平,希望能通过校外进修、交流等方式,博采众家之长,更好地充实和提高自身的信息化素养,但学校在这方面没有足够的行政支持。

有些学校虽然开展了教师信息化素养的培训,但多流于形式,实际效果不尽如人意。如采用大班形式的项目培训,不同学科背景、信息化水平、教龄和学段的教师混合在一起,培训的内容一般较简单,有些甚至是连续使用了多年的陈旧培训课件,未随着时代变化而及时更新。这样的培训往往难以有针对性地解决教师最迫切的教学问题。

三、培养教师信息化素养的必要性

(一)教育应与时俱进

教育是百年大计,直接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21世纪是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国与国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竞争激烈,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培养涉及学校、教师、学生等多个方面,其中教师是关键[2-5]。在某种程度上,教师队伍的素质直接决定了人才培养质量和院校的人才培养能力。其中,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新时代高素质教师的核心素养[6],在人才的培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技术在中等职业教育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务院在2019年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提出大幅提升新时代职业教育现代化水平,适应“互联网+职业教育”发展需求,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进教学方式方法[7]。在此背景下,中职院校不能故步自封,不思变革,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积极响应国家的政策,应在发挥现行教育制度优势的基础上,保持良好的教育先进性与前瞻性,树立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重视对教师信息化素养的培养,积极为学校师生创造良好的信息化环境,这样才能更好地顺应当前信息社会发展的潮流。

(二)教师需提升个人职业素养

职业素养是指职业人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其核心要素要包含道德素养、人文素养、信息素养、双师素养和创新素养这五个方面[8]。作为教学一线人员,中职教师个人职业素养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质量的优劣。

随着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中职教育人才的培养模式在不断变革,给中职教师的职业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中职教师应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和变革,积极适应职业角色的新定位,持续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尤其是信息化素养。为了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一名合格的中职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还需要立足时代发展的特色,积极提升自身的信息化技术应用水平以推动教学工作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三)改善传统教学,培养现代化人才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需要高素质的现代化人才,而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师。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过程中,中职教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般而言,与本科高校的学生相比,中职学生的学习基础普遍较差,学习积极性不高[9-12]。如果中职教师仅采取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式,按照课本章节进行机械式授课,将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很难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更不用说现代化人才的培养了。因此,教师有必要在“互联网+”背景下,探索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新型教学模式,丰富教学资源,改善教学环境,开展个性化的互动教学,这样才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积极应用信息技术的观念和行为,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育质量,从而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现代信息社会。

四、培养教师信息化素养的方法

在“互联网+”时代下,单纯依靠黑板、粉笔、课本的传统教学方式不再适合当今的信息社会。教师应与时俱进,积极提高自身信息素养以改善传统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最终达到培养适应信息社会的现代化人才的目的。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中职教师的信息化素养。

(一)增强教师的信息化意识

教师信息化素养的培养是社会发展、教育发展和变革的必然趋势。中职学校首先应明确培养教师信息化素养在职业教育信息化中的重要地位。从中职学校的角度而言,信息化教学在提升整个学校核心竞争力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相关领导应重视信息技术在学校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积极创造有利条件,广泛宣传信息素养的价值,组织教师学习国家有关教育信息化的政策和法规,强化教师的信息化意识,鼓励教师勇于改变传统教学思维,积极将信息技术应用到教学和科研中。

对教师来说,应深刻意识到提升自身的信息化素养对于中职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充分认识到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日常教学和科研工作,既是一名中职教师的基本职业素养,也是现代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提高自身主动性,切实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并将其与教育教学实践紧密结合,这样不但有助于促进课堂教学活动的丰富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还能以实际行动给学生树立优秀榜样,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他们的信息化意识,引导学生积极提升自身的信息化素养。

(二)为教师创造良好的信息化素养培养环境

首先,中职院校应加大经费投入,出台相关政策,积极完善学校的信息基础设施,为信息化人才的培养提供良好的软、硬件环境。从硬件设施方面来说,应为多媒体教室、电子阅览室、图书馆、实验室、实训中心等提供充足的硬件设备,加强校园网络基础建设。从软件设施方面来说,应加强数字化多媒体教室的软件建设,搭建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实现慕课、微课、电子课件、电子图书、光盘等数字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等。

其次,中职院校应制定相关的政策,设立专项经费,支持教师的信息化培养工作,鼓励教师校外进修,学习最新的教育类信息化技术、现代教学理念,以便更好地为本校教育教学工作服务。

最后,中职院校应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制定科学的、符合本校实际的人事晋升政策,将教师应用信息技术参与教学和科研的情况与职称评定、年终考核、评优选先等相结合,对信息化素养的各类指标进行量化考核,保证公平公正,以调动教师积极性,促使他们主动地提升个人信息化水平。

(三)对教师进行专业化培训

中职院校应重视信息化师资队伍的建设。信息技术的专业性较强,教师仅通过个人摸索式自学,很难扎实掌握相关技术。因此,学校首先要在尊重教师成长规律的前提下,根据本校的人才培养计划、课程大纲和教师实际情况,统一组织专业人员制订完整的培训计划和方案,健全多种形式的基层教学组织,在校内广泛开展相关课程的信息化培训,积极开展信息化教育教学的实践研究,并且鼓励和支持教师通过校外访学的形式,借鉴、学习其他单位在教育教学信息化方面的长处。

其次,中职院校应对以中青年教师的信息化能力进行年度考核,并作为年终绩效考核的一部分,争取使每位教师的信息化水平都能胜任当前的教学工作,而对于部分年龄偏大的教师,可以适当放松考核要求。

再次,中职院校提供场地和经费,支持教师定期开展信息化教学交流和观摩活动,方便教师在教育理念、教学方式、教育评价等方面进行探讨和借鉴,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充分共享。

最后,中职院校还应鼓励教师参加校内、校外的各种教学比赛,以丰富的形式积极展示个人日常教学过程中所运用的信息技术手段,这既能巩固和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水平,还能有针对性地学习他人在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方面的优点。

五、结束语

“互联网+”时代下中职院校教师信息化素养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指望短期一蹴而就是不现实的。在国家各级教育部门、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和配合下,相信中职院校的教师一定能够妥善应对互联网带来的职业机遇和挑战,培养出具有现代信息素养的中职人才,为推进我国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猜你喜欢

中职院校信息化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新形势下中职生“工匠精神”的培养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关于中职土木工程测量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探索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