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作文线条的研究

2022-01-22浙江省台州市双语教育集团海门校区孙日东

新作文·小学作文创新教学 2021年11期
关键词:杯口回形针爱家乡

◇浙江省台州市双语教育集团海门校区 孙日东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智力的发展是分阶段的。小学生智慧的发展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即儿童自上小学开始,就逐步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到以抽象概念思维为主要形式。也就是说,儿童此时的思维主要是依赖事物的个体形象或表象以及它们的彼此关系来进行,并不主要依靠对事物的内化本质或关系的理解,凭借概念、判断和推理来进行。

既然儿童思维的主要特点是具体形象性的,那对于作文的建构不也可以用具体形象的线条图形来进行吗?

“文似看山不喜平”“一波三折”“平铺直叙”……这些形容作文的词句,都有一种形象化的线条感,老师可以从中勾画出来让学生形象感知。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中年级的作文教学要求学生用文字概括和交流周围世界比较复杂的信息,即掌握“构段”和“谋篇”的基本思路。“构段”有各种方法,写简短记叙文也必须掌握各种要素和环节。这些要素和环节,如果能在线条上体现出来,就是给文章构建了隐形的习作骨架。

那作文的线条如何擘画呢?笔者尝试着从以下几方面来建立雏形。

小学阶段的作文,我把它大致分成两类,一类以“写什么”为主的,另一类是以“怎么写”为主的。怎样的作文才是以“写什么”为主的呢?记事为主的,尤其是编故事(这里面主要包括编童话故事,编科幻故事)。这类作文,强调故事情节的一波三折,以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如:

这个婆娘不是人,九天仙女下凡尘。生的儿子都是贼,偷得蟠桃献母亲。

这几句祝寿词就是一波三折,可以用以下线条来表示:

反之,以下这个小朋友的日记就毫无起伏的情节,可以说是水平无痕:

今天一大早,我吃饭后,去撒了一泡尿,然后去上学。上课时,我很认真地听课,作业做得也很工整。

这样的叙述可以用以下线条来表示:

写童话,很讲究故事的线条。比如下面这篇童话,故事情节简单,就是那条“水平无痕”的直线:

铅笔和橡皮

在一个美丽的文具盒王国里,住着铅笔和橡皮一家子。它们每天都陪小主人一同去上学,日子过得可真是无忧无虑,开心极了。

有一天,小主人领回了一张奖状。哦,原来是小主人参加铅笔字比赛得了第一名呢!大家都为主人得奖而高兴得唱起了歌儿,跳起了欢快的舞蹈。

这时铅笔高兴地对橡皮说:“小主人赢得的荣誉里,有我的一份功劳,也有你的一份功劳。”

橡皮听了,忙客气地说:“是的,是的,我们以后要多合作,为主人争取更大的荣誉。”

从此,它们更加齐心协力,帮助小主人不断进步,文具盒里一直充满了开心的笑声。

这样的童话,我用“一波三折”的线条来指导学生修改,效果就大不一样了:

铅笔和橡皮

在一个美丽的文具盒王国里,住着铅笔和橡皮一家子。它们每天都陪小主人一同去上学,日子过得可真是无忧无虑,开心极了。

有一天,小主人领回了一张奖状。哦,原来是小主人参加铅笔字比赛得了第一名呢!大家都为主人得奖而高兴得唱起了歌儿,跳起了欢快的舞蹈。

可是到了第二天晚上,铅笔就按捺不住自己那得意扬扬的心情了,他高傲地昂起头,轻蔑地对橡皮说:“瞧见我的厉害了吧,这可是我为小主人赢得的荣誉哟!你可什么也没做!有你没你都一样!”这一番话可激怒橡皮了,他生气地说:“骄傲狂妄的家伙,难道你忘了平时你出错时都是我挺身而出的吗?”经过一场战争之后,他们谁也不理谁了。

第二天,小主人写作业,铅笔一不小心写错了字,而橡皮却躲在一边不肯出来,小主人找不见它,急得满头大汗,只好把错误胡乱一涂,涂成了黑乎乎的一块。第三天,小主人因为作业字迹不清楚挨了老师的批评,难过得流下了眼泪。铅笔和橡皮见了,也跟着主人难过。

文具盒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它和蔼可亲地对铅笔和橡皮说:“孩子们,以前你们友好相处时,小主人总是受表扬;现在你们闹别扭,小主人就挨批评。你们两个缺一不可啊!”他们听了,惭愧极了,都向对方承认了错误。

从此,铅笔和橡皮分工合作、齐心协力,帮助小主人不断进步,文具盒里又有了往日开心的笑声。

文似看山不喜平,对于普通的记事文章,我们也要注意情节线条的把握。下面这位学生的文章《是早到惹的吗》的情节叙述就有些波澜了:

今天一大早,我吃饭后去上学。因为早到被老师表扬了。上课时,我趁老师不注意看了课外书,老师发现后批评了我。

这样的文章虽然谈不上“一波三折”,但“抛物曲线”还是很明显的,可以用以下线条来表示:

第二类作文,它侧重于“怎么写”。尤其是写景状物的,比如说写“家乡的橘子”,写什么呢,当然是写橘子,至多,增加树干、叶子、花的描写。这时候,就看学生如何生动细致地把家乡这种特产形象地描写出来了,因此它很强调“怎么写”。

下面试以两篇同题作文做比较,来说明“怎么写”的重要性。

我爱家乡的橘子(一)

我的家乡在台州,那里盛产橘子。

春天,橘树上开出了小白花,这花很香。花谢之后,树上便结出了一个个小小的橘子。

秋天到了,橘子长大了,也成熟了,一个个黄黄的,挂在枝头,很可爱。我摘下一个,剥开橘皮,就看见橘子的果肉。这些果肉四周被白白的一些东西缠绕着。

我用手掰下一瓣,塞进嘴里。啊,橘子的味道好极了,酸酸甜甜的,我吃了一个还想要再吃一个呢。

橘子的用途大着呢,可以解渴,可以除味,可以制作橘灯,橘络还可以做药。听妈妈说,橘络可以理气,化痰,治经络气滞呢!

我爱家乡的橘子,更爱我的家乡!

我爱家乡的橘子(二)

我的家乡在台州,那里盛产水果,有枇杷、梨、桃子、西瓜、草莓、文旦等。我呢,最喜欢家乡的橘子。

春天,细雨如丝,一棵棵橘子树贪婪地吮吸着贵如油的甘露,它们伸展着四季常绿的枝条,一片片椭圆形的叶子在雨雾中欢笑着。小小的、白色的、清香四溢的橘子花开后不久,就挂上了绿珍珠般的幼果。随着时间的推移,青绿的幼果渐渐长大。

金秋时节,橘子成熟了,经过秋雨的洗礼,枝条显得更加翠绿。一个个黄色的橘子在金色的阳光照耀下闪闪发亮,就像一盏盏小灯笼。摘下一个,用手轻轻剥开它的外衣,一股清香迎面扑来,馋得人直流口水。它那金黄的果肉,四周被白色的经络包裹着,像是穿了一件练功服。

一个橘子里面约有十个橘瓣,像好兄弟围坐在一起说悄悄话呢!掰下一瓣,你看,它像弯弯的月牙,又像黄色的小船,着实惹人喜爱。轻轻一咬,可以看见它新鲜黄嫩的果肉了。橘子的味道好极了,酸酸甜甜的,吃了一个,你会忍不住还要再吃一个。

橘子的用途大着呢,让我来告诉你吧!橘子可以解渴,橘子皮可以除味,可以制作橘灯,橘络还可以做药,听妈妈说,它还可以理气、化痰,治经络气滞呢!

我爱家乡的橘子,更爱我的家乡!

《我爱家乡的橘子(一)》根本谈不上什么情节有趣,跌宕起伏,因为它只是从几方面来状物的。它一般采用总分总结构,其中分述部分往往是并列段式,所以其结构线条应该可以这样来表现:

而《我爱家乡的橘子(二)》应该在线条上加一些小圆点。这一些小圆点代表的就是有针对性的描写,也就是体现出他是“怎么写”的。圆点的多少、大小就是作文描写的多寡。其结构线条应该可以这样来表现:

对于记事性的作文来说,如果在情节处理上有难度,很难写成一波三折,那么就可以在简单的情节中增加“怎么写”来处理,让它更为具体、生动,以达到吸引人的目的,如下图:

如上面那篇写上学的事的作文,要是在“怎么写”上下一番功夫,应该更能吸引人。我们来欣赏一下经过修改后的文章。

是早到惹的吗

今天一大早,我就起来了,因为爸爸妈妈要起早赶火车出差。吃完早饭后,时间还很早呢,可是又能干什么呢?我便早早去了学校。

当我推开教室门的时候,发现里面空无一人。一个人,干什么呢?我先掏出上午的课本、作业本,把它们一本一本地有序摆放好,接着,便把文具盒里的三支铅笔都重新削了一遍。接下去干什么呢?我慢吞吞地踱到书架前,想抽一本书看看。《西游记》,这本已经看过好几遍了,实在不想看了。《十万个为什么》,哦,这本都这么破了,我不看。《列那狐的故事》,嗯,以前看过,但它太长了,早上肯定看不完的。

“哦,陈更,今天来得这么早呀,表扬一下。哦,还主动整理书架呀!好好好,更要表扬。”这时,我才发现班主任赵老师不知什么时候出现在教室里了。

“老师早!”我小声地跟赵老师打了声招呼,心里甜丝丝的,像吃着蜂蜜一样。

“你整理好书架后,再看会儿书,难得今天这么早。”赵老师一边叮嘱一边走出教室。

于是,我便抽了那本《列那狐的故事》看了起来。

很快,上课铃响了,数学老师进教室开始上起课来。可我还沉浸在《列那狐的故事》那紧张的故事情节中。怎么办?先上课,可猎人到底有没有……不如就把书垫在数学书下面看吧。于是我瞟了一眼周围的同学,便快速把故事书放到了桌上,拿数学书遮住……

“陈更……你来回答一下。”

“啊!”我大叫一声,抬头一看,数学老师正威严地看着我。

“站起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问题?什么问题?”我一边站一边小声地嘟囔着……

很快,我便在下课后被请到了老师办公室,被狠狠地批评了一顿,还附加写一篇400字的说明书。

这,是我早到惹的吗?

写活动类作文时,我们同样要注意线条和圆点。这样线条曲折与否往往跟活动精彩度有关。活动素材我们往往不能全部写下来,必须要有裁减。因此,我们要尽量选取那些精彩的片段来写,所以它们的线条最大的特点就是——跳跃性,如下:

当然,光有这样线条,作文是写不好的。必须在这些线上加上圆点(细节描写),变成这样:

下面以“写一个小实验”为例,谈谈如何“画线条,定圆点”。

小实验过程如下:老师掏出一盒回形针,端出一杯水,倒得满满的,提出问题:一枚枚地往里放,放几枚水会溢出来?在学生回答后,往水中放回形针,直至水满溢出来。

这样的小实验怎么写呢?不加干涉的情况下,学生很有可能会这样写:

上课了,老师掏出一盒回形针,然后又端起一个玻璃杯,把水倒得满满的。然后问我们:我要往水杯中放回形针,放几枚就能让水溢出来呢?同学们议论纷纷,争论不休。老师开始放回形针了,一枚下去,水安然无恙。两枚下去,三枚下去,第四枚、第五枚、第六枚……第三十枚也滑进了水杯,水依然没有溢出来。等到第172枚放进水杯时,水终于溢出了杯口。

这样写肯定不行,这是流水账。我们要先选择几个典型画面,舍弃更多的非典型画面面,如:

有了这样的线条构建,一篇活动作文就可以条理清晰,描写精彩地呈现在我们的面前了,请看下面的例文,仔细体会一下线条的取舍和圆点的描写:

神奇的回形针

上课了,孙老师掏出一盒回形针。回形针,今天老师又要玩小游戏吗?这样的课我很喜欢。不过,小小的回形针能干什么呢?拿它串成一条链子?拿它做成各种小动物的形状?让它浮在水面上?算了,不猜了,孙老师葫芦里卖的药我一次也没猜中过,就拭目以待吧。(心理猜测)

接着,老师又端起一个玻璃杯,倒了杯水。这杯水倒得真满呀,杯口仿佛戴了个“水帽”,要是我们中有人打个喷嚏,这水就会被震出来。你看,老师根本不敢拿起这杯水,就怕把水给洒出来。

然后,他指着这杯水问我们:“我要往水杯中放回形针,放几枚就能让水溢出来呢?”同学们议论纷纷,争论不休。有的说,一枚就能让水满出来。有的说不会吧,起码要五六枚。也有的说要十枚,更有人说要三十枚。天呀,三十枚,这怎么可能呢?我猜最多十枚下去,“水落石出”,一准溢出杯口。(列举及心理猜测)

老师开始放第一枚了回形针了,只见他捏住回形针的一端,把它竖起来,先让它的一端刺破水面,然后一放手,回形针就毫不犹豫地沉了下去。水面呢,好像根本没什么变化。(动作描写)

两枚、三枚,第四枚,第五枚,第六枚……轮到第十枚了,我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儿上。你看,杯口的水鼓鼓的,像颗露珠浮在杯口,随时会滚动下来。随着老师的手一松,第十枚也滑进了水杯,可是,那水依然没有要溢出来的样子。(形态描摹)

随着同学们的数数声,老师的第100枚回形针也进入水中,可杯口的水呢,依然“无恙”,只是比刚才更胖了一点。水呀水,你今天变橡皮了吗?或者被谁施了魔法,竟然能吞下如此多的“食物”?(心理描写)

等到第172枚回形针放进水杯时,水终于溢出了杯口。它沿着杯壁流了下来,像是失败的泪水流淌下来似的,很快就沿着桌边爬行起来。原先那高高突兀在上的“帽子”也如同泄了气一般降了下来。(动态描写)

这回形针还真是神奇呀!

根据关于大脑发育的科学资料,综合许多心理学家的研究成果,小学阶段是培养观察力、发展形象思维能力的最佳年龄期,作文教学中以形象的线条促进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训练完全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牲,同时为他们展开想象活动提供了感性的支撑,从而化繁为简,消除作文恐惧症,对规范掌握整篇作文结构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

猜你喜欢

杯口回形针爱家乡
杯子翻转中的数学道理
我爱家乡秋色美
水,不从杯口倒
我爱家乡
我爱家乡
漂浮的回形针
用数学思想解决“翻转茶杯”问题
自己挂住的回形针
我爱家乡
双别回形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