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借支架,写好一件“乐”事
——《那次玩得真高兴》教学实录
2022-01-22安徽省合肥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中学
◇安徽省合肥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中学 葛 莉
【习作主题】
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学写一件简单的事”,话题是“那次玩得真高兴”。这是小学阶段第一次安排写一件事,要求把玩的过程相对完整地写下来,并表达出当时快乐的心情。
【教学目标】
1.回忆自己喜欢玩什么,能从中选择玩得特别高兴的一次经历写出来。
2.能把怎么玩的写出来,把玩的过程写清楚,表达出高兴的心情,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3.能和同学交流习作,对习作中不明白的地方进行修改。
【教学重难点】
1.能把玩的过程写清楚,表达出高兴的心情。
2.能和同学交流习作,对习作中不明白的地方进行修改。
【教学过程】
板块一:检索玩的经历,锁定习作目标
(一)谈话回顾
师:“玩”是每个孩子的天性,今天我们来聊一聊“玩”的话题。还记得一年级学过任溶溶爷爷的一篇有关“玩”的儿童诗吗?我们一起回顾一下(齐读)。在这首诗中介绍了哪些玩法?
生1:可以一个人玩,也可以两个人玩,还可以很多人一起玩。
师:你们平时都怎么玩或者玩些什么呢?
生2:我和小伙伴一起玩捉迷藏、跳皮筋。
生3:自己一个人也能玩好久,组装乐高、折纸。
生4:爸爸妈妈经常带我去旅游,爬长城、看故宫。
(二)情景启发
师:打开课本看看书上那几个小朋友都玩了什么?猜猜他们在玩的过程中获得的高兴的体验是什么?
生1:课间和小朋友掰手腕,高兴的是取得了胜利。
生2:周末和爷爷钓鱼,高兴的是钓上一条大鱼。
生3:和爸爸妈妈一起到动物园参观,高兴的是和小动物们近距离接触。
生4:他坐过山车,高兴的是特别刺激。
(三)经历检索
师:“玩”是大家最喜欢的,“玩”会带给我们很多快乐的记忆。哪些“玩”会让你很快乐、很高兴呢?结合回忆卡想一想,请大家先填一填第二栏。
生填写,交流。
生1:我下跳棋、去游乐场、去动物园、打电动很高兴。
生2:我和弟弟爬树摘梨、和爸爸放风筝、到三角洲公园、游泳很开心。
(四)目标锁定
师:网上有一个小女生和她爸爸捉迷藏的图片特别有意思,大家一起来看一看,你觉得哪里很特别?哪里让你很开心呢?
生1:这个小女生太有意思了,她认为把自己装作一朵花,爸爸就找不到她了。
生2:估计爸爸会先装作看不到她,在那里喊:“我的宝贝在哪里?”然后再去抓到她。
生3:我认为有可能爸爸会一直装作找不到她,让她自己跳出来,大声说:“我赢了。”
师:小女孩把自己伪装成一朵花,和爸爸捉迷藏太好玩了,爸爸找到她以后,父女俩都会觉得特别开心特别高兴。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玩”,这些“玩”不一定是中规中矩的,也许是天马行空的,也许是胡思乱想的,也许是鸡飞狗跳的,还可能是大闹天宫的。请你在许许多多次的“玩”中找到最特别、最高兴,让你一想到就忍不住笑出声来的那次,写在回忆卡的第三栏上。并在小组内说一说。
生1:我和同学比赛谁的肚子大,太有意思了。
生2:我挑战我家小狗的耐性,最后把它折腾烦了,趴在地上怎么都不看我,好玩极了。
【分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习作的内驱力。兴趣先导,引出习作的话题。通过谈话回顾、情景启发、经历检索、目标锁定四个教学环节,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唤醒学生对快乐往事的记忆,打开思维,引导学生根据习作的要求选择自己最喜欢的素材,为下一步的畅所欲言做好铺垫。】
板块二:聚焦“真高兴”,写清玩的过程
(一)聚焦“高兴”
师:我们刚才把自己认为最独特、最高兴的“那次玩”找出来了,现在试着把“那次玩”说出来,和大家分享你的快乐。小泡泡提示我们“可以看照片帮助回忆,也可以跟当时和你一起玩的人一起聊一聊”。我们可以采用看照片这种方法,把照片拿出来。温馨提示:说的时候要把你为什么高兴说出来。如果谁能不说“高兴”两个字,就让我们感受到“高兴”,那你就是高手。
试着围绕这个词说说你那次是怎么玩的——
高兴
生1: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动物园。我们看到大黑熊,它懒洋洋地在那里晒太阳。我把手中的胡萝卜扔向它,他居然站起来摇摇摆摆地奔向我,吓得我拔腿就跑。幸亏围墙够高,还有一道小河,要不然非得吓死我。不过回到家后想想挺开心的。
生2:我和小伙伴一起撕纸,看谁撕得长,我一边撕一边偷看,最后我赢了。
生3:小动物都会冬眠,我想看看蚂蚁会不会冬眠,把它放进冰箱里了。我怕真的冻死它,反复打开冰箱,妈妈狠狠地批评了我。不过最后蚂蚁并没有冻死。这是不是一个重大发现?我太厉害了!
师:听了同学们的讲述,我们发现“高兴”可以是在“玩”的时候发生了意想不到的插曲,正所谓有了事故才能成为故事;“高兴”可以是享受与小伙伴相处的快乐;“高兴”也可以是最后获胜后的激动;“高兴”还可以是在玩耍过程中有新的发现……每个人的高兴在“玩”的过程中有着不一样的呈现,都是自己独特的体验。把你独特的高兴和你的同桌一起说一说。
生互相练说。
(二)例子先导
师:你们有过和别人比赛吃东西的经历吗?说一说你们是怎么比赛的呢?
生1:我和弟弟比赛吃面包,为了吃得更多,我使劲往嘴里塞,嘴巴被撑得圆鼓鼓的。弟弟被噎得直翻白眼。看着弟弟的样子,我激动得差点把嘴里的面包喷出来了。不过最后我赢了。
师:谁来说一说,他说的怎么样?
生2:他说出了在比赛过程中自己和弟弟的不同表现。
生3:“我嘴巴撑得圆鼓鼓的,弟弟被噎得直翻白眼”,这里很生动,我们为了赢也是这样比赛的。
生4:不过他的内容太少了。
师:这位同学把自己的经历说出来了,但是在说比赛的过程和“高兴”的心情时比较简单。怎样才能把“那次玩得真高兴”的过程说清楚,让别人听了感觉和你一样开心呢?
(三)范文引路
师:让我们跟着《我和小姐姐克拉拉》里面的故事学习一下吧。(出示“吃苹果”片段)
“我们比赛吃苹果!”我们站在竹筐旁。克拉拉喊道:“一,二,三,开始!”我们俩同时扑向苹果。因为我的动作快得像火箭,我抓到了一只大苹果。可是,谁都知道,吃一只大苹果当然没有吃一只小苹果那么快。狡猾的克拉拉专门挑最小的苹果吃。这我是后来才发现。我跟你们说,她吃啊,吃啊,她的牙齿嚼得飞快,就像缝纫机那样。我猜想,她肯定会噎着的,她也许很快就噎着了,因为她少了四颗牙齿,上面两颗,下面两颗,她一定快噎着了。可她就是没噎着。“缝纫机”越来越快,越来越快,越来越快。她吃到第八个苹果时,已经比我领先了两个苹果。我失望地想,她就要赢了。我该怎么办呢?她就要赢了!突然,克拉拉说:“我吃不下了,我吃不下了!”“我能行!我能行!”我一边喊,一边不停地吃,不停地吃,不停地吃。当我把第十个苹果吃下去以后,我大声喊:“冠军!冠军!冠军!”
师:“吃苹果”好玩吗?和同学的“吃面包”相比,你认为哪里很有趣?读了这个片段,你又有什么启发呢?
生1:把克拉拉嚼苹果的动作比作缝纫机,让我们仿佛能听到“嗒嗒”的声音,这点很有趣。
生2:加入了“我”和克拉拉的对话。
生3:把怎么比赛写得很清楚,加入了“我”猜想克拉拉会噎着这一部分,这很有趣。
生4:“我”不停地吃,最后赢了,“我”大声地喊表达了“我”的高兴。
(四)展点成面
师:要想写得很棒,除了跟着上面的片段学习外,老师再教给你一个小秘诀——“电影回放”:在你“那次玩得最高兴”的那个“最高兴”的地方停下来,把慢镜头对准自己或者同伴,放大,放大,使劲放大,想想在“玩”的过程中你或者你的同伴是怎么说的,怎么想的,你(你们)的表情或者动作又是怎么样的。根据下图提示把“那次玩”的过程写下来。
生练写。
【分析:语言是思维的显现,通过说“那次玩”为什么“高兴”,把思绪引到“玩”的情境之中,并提出挑战“说高兴不出现‘高兴’两字”让高兴这种情绪流淌在字里行间,形成丰富的语言表述。在听别人说的过程中,回顾自己的体验,形成表达欲望,同桌互说为口头表达提供机会。引入范文指向“怎么写”,“选点放大”“慢镜头”等习作方法指引学生关注细节,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到习作中来,把事情的过程写清楚,写出趣味来。】
板块三:分享交流评价,合作修改提升
(一)自我评定
师:大声读一读自己的习作,对照下面的评价标准,看看能得几颗星。
1.写出玩的过程,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表达出当时高兴的心情。☆
3.把“什么时候”“和谁一起玩”“怎么玩”“最高兴画面”“什么表现”写清楚。☆☆☆
生1:我觉得我能得四颗星,只有“什么表现”没有写得很清楚。
生2:我能得四颗半星,我还可以在“快乐心情”那里再写一写。
(二)点拨提升
师:我们对自己的习作有了最初的评定,谁愿意分享自己的习作,听听别人的意见呢?
要求:当别人读的时候,注意听,说出听完习作的感受,说一说从哪里感受到了作者当时快乐的心情,有不明白的地方提出自己的建议。(大屏幕展示学生习作)
周五,老师带领我们做游戏,游戏名字叫“穿越障碍”,大家高兴极了,纷纷举手参与。
老师让两位同学拉起一根绳子当作障碍物。绳子被放得很低,离地面很近。从这样的“障碍”下穿过去,这也太难了吧!同学们纷纷发出质疑,举起的手也都缩了回去。我悄悄地对同桌说:“这是一次不可能完成的挑战。”“是呀,这要是谁能成功,那我可太佩服他了!不过反正我不行。”同桌打起了退堂鼓。正当我犹豫不决时,老师点到了我的名字叫我上台,我既紧张又兴奋。在同学们的议论声中我一步一步地走上了讲台。当我近距离地看到绳子的高度时,我有些懵圈了,但还是果断做出了决定。我屏住呼吸,慢慢蹲下,一手撑地,一腿伸直,尽量压低身子,缓缓挪向“障碍”。我觉得周围的一切好像静止了一样,只剩下我紧张的心跳。说时迟那时快,我的身体仿佛游鱼一般从绳子下方滑过去了。一阵欢呼声响起,挑战成功!我心里乐开了花,我不仅赢了,还收获一个粉丝——我的同桌!
师:我们对照着评价标准对这篇习作进行评星,也可以提出你的看法。
生1:我觉得可以给五星。他写出了玩之前想了些什么,另外和同桌的对话太有趣了,当时我们也是这样说的。
生2:读到穿越障碍的时候,我感觉我也跟着紧张了。
生3:结尾写收获粉丝太逗了,和开头说的内容有照应。
师:他把玩的过程写得比较清楚,有很多优点就像大家说的那样。我们从别人的习作中发现了值得学习的地方,现在对照上面的评价标准再来看看自己的习作,重新评星,进行修改,还要关注以下几方面:
1.在描写过程时,可以恰当使用表示顺序的词语。
2.注意提示语的用法,尤其是提示语位置变化后,标点符号的变化。
3.在表达高兴心情的时候,除了直接写出自己的感受外,还可以写写周围同伴的表现。
自我修改,评星。
(三)交流修改
同桌互读习作,肯定优点,提出不足。学生进一步修改习作,尤其是对别人不明白的地方进行修改。
(四)继续完善
小结:“我”和克拉拉比赛吃苹果是因为爸爸带回家满满一大筐又大又漂亮的苹果。至于比赛吃苹果的结果是特别出人意料的,如果你感兴趣,可以去读完这个故事。这样一来,这个故事就变得更加完整,更加有趣了。回家后你也可以把你“那次玩得真高兴”的前因后果补写出来。
【分析:统编版教材习作第三部分提供了交流和评价的建议,也为我们的习作评改教学提供了参考。修改往往是最能促进学生习作水平提高的阶段,通过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借助较为详细的评价标准,引导学生逐条参照、思索,使学生的反思有的放矢,修改有据可依。】
板书设计:
那次玩得真高兴
和谁一起玩
怎么玩
最高兴画面
表现(语言、动作、表情、想法......)
(慢镜头、选点放大)
【教学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三、四年级学生习作时“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在这次习作中笔者运用“精准切入、巧借媒介、提供范例、明确评价”等支架,引导学生把最有趣、最高兴的“玩”通过书面语言的形式清楚生动地呈现出来。“玩”是学生每天都要进行的一项活动,本次习作聚焦的是学生最习以为常的生活,同时指向性又非常明确——“那次玩得真高兴”。这是小学阶段第一次安排写一件事,要求把玩的过程相对完整地写下来,并表达出当时快乐的心情。从“每一次”中检索出来“那次”,这就需要习作之前先做好选材工作。笔者努力营造轻松愉悦的情境,使用书上的场景图和网络图片、学生照片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生活中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的“玩”。借助“回忆卡”帮助学生自发地、愉快地锁定目标。
由仿而创是普遍规律,一切领域概莫能外。通过呈现和学生生活情景类似的“吃苹果”范文,学生很容易发现范文的生动有趣之处,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在语言特色、表现手法上进行模仿迁移。教给学生小秘诀——利用“慢镜头”“选点放大”两种习作方法,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表情、想法”等把游戏过程中的点展开成面,再现当时的场景,同时解决把过程写清楚的难题。
写前引导、写中指导、写后评改是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的助推器,在一定程度上,写后指导往往更具有针对性。出示“评价标准”,引导学生自我审视调整。出示优秀习作,集体交流发现值得借鉴的地方,二次修改。同桌之间再交流互改,期间老师对习作出现的共性问题进行强调,集思广益提出修改指导意见。经历三次不同程度、不同范围的交流,学生反复审视自己的习作,学习修改的方法,同时悟出怎样才能“写好一件事”,在真实环境中用问题促进学习的真实发生,切实提升学生的习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