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刺多捻法对无先兆偏头痛急性期镇痛效果观察*
2022-01-22黄凯裕
王 瑶 黄凯裕 梁 爽 陈 雷
宁波市中医院 浙江 宁波 315016
针灸为治疗偏头痛急性发作的非药物方法之一,具有安全有效、适用人群广泛等优点[1]。本研究采用浅刺多捻法配合电针治疗急性期无先兆偏头痛,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4月本院收治的72例无先兆偏头痛急性期患者,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36例,其中男13例,女23例;年龄21~64岁,平均41.08±8.36岁;病程1~16年,平均5.31±3.91年。对照组36例,其中男11例,女25例;年龄24~64岁,平均42.28±7.94岁;病程1~16年,平均5.56±3.76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均衡(P>0.05)。
1.2 诊断标准:符合2013年修订的《国际头痛疾患分类第3版》(ICHD-3)[2]中无先兆偏头痛的诊断。
2 治疗方法
2.1 观察组:采用浅刺多捻法联合电针治疗。以手足少阳经穴为主,选取阿是穴、百会、丝竹空、率谷、太阳、风池、外关、足临泣等穴;选用0.25mm×40mm一次性毫针,皮肤常规消毒后飞针进针;头临泣、悬颅、丝竹空、外关、足临泣等穴位均浅刺2~3mm,频率200次/分,幅度<180°,快速捻转200次,捻转行针时局部应有麻、痒等得气感并向疼痛部位传导,捻完起针;风池、率谷两穴行针得气后分别连接电针仪输出导联的正负两极,予2/100Hz疏密波刺激30min。
2.2 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治疗。选取与观察组相同穴组以及相同规格毫针。百会、头临泣、率谷、太阳、悬颅、丝竹空等穴位采用提捏进针,平刺0.3~0.5寸;外关、足临泣采用指切进针法,直刺0.5~1寸;提插得气之后留针30min。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评价指标:①即时镇痛效果和2h后持续镇痛效果:治疗后即刻及治疗2h后进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②24h复发率:记录治疗后24h内偏头痛的复发例数,并计算复发率。
3.2 两组VAS评分比较: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s,分)
表1 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s,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治疗2h后1.39±0.79##2.97±0.65例数36 36治疗前7.02±1.17 7.05±1.33治疗后即刻4.14±1.18#4.94±1.17
3.3 两组治疗后24h内偏头痛复发率比较:见表2。
表2 24h内偏头痛复发率比较[例(%)]
4 体会
浅刺多捻法为陈雷主任中医师临床常用的治疗偏头痛的毫针针刺手法,由传统“毛刺法”转化而来,其依据为《内经》皮部理论。偏头痛初发、痛势未盛时,邪客于皮部,在表在卫,可使用浅刺法激发卫阳防御外邪,可使邪气从表而解,故浅刺多捻法多用于邪在卫表之实证。陈雷主任中医师在治疗偏头痛的多年临床经验基础上对“浅刺多捻法”进行了发挥,通过飞针进针后快速捻转使皮肤产生痒、麻的针感,并使针感从局部扩散至“病所”,即通过刺激腧穴浅表部位激发人体经气,达到安神定志、祛风止痛、引邪外出的作用[3],对各种证型之偏头痛均有较好的疗效。同时再施以2/100Hz疏密波电针,可增强其即时镇痛效果且有更好的持续镇痛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