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外教育机构少儿朗诵团教学模式与成果的研究

2021-12-18李冬花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47期
关键词:少年儿童

李冬花

摘要:朗诵表演是一项语言训练、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系统性较强的项目。用传统应试教学法入门,会让学员感觉枯燥,致使有些学员在初次尝试后就失去兴趣。如何在有限时间内让学员更快、更好、更扎实的掌握朗诵语言基本表达技能技巧,培养学习兴趣,系统科学的教学模式至关重要。

关键词:校外教育机构;少年儿童 ;朗诵表演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47-449

一、研究意义

(一)本着校内外相结合的原则,通过对校外教育机构少儿朗诵团教学模式的研究,丰富研究内容和形式。为校外教育提供参考教学模式。

(二)通过对校外教育机构少儿朗诵团教学模式的研究,提高本单位少儿朗诵社团活动质量和影响力,为同类型研究提供借鉴。

二、研究对象及假设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对象为顺义区少年宫朗诵社团兴趣班学生,年龄在6——12岁之间学员 。

(二)研究假设

1.如果研究出区别于少儿专业朗诵团的校外教育机构的语言表演教学模式,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就可以打破枯燥泛味的传统单一训练模式,增加更多寓教于乐、形式多样的教学情景和环节,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如果研究出过程性测评方法,一是能够激励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二是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培养认真刻苦、顽强拼搏的竞争意识。三是能够为专业领域和同行教师提供教学课堂效果方法。四是能够让学生了解自己和同伴的学习状况,起到相互促进作用。

三、研究思路和手段途径

(一)研究思路

通过查阅资料发现:对于高校语言社团的教学模式研究较多,也有可供我们参考和借鉴的地方,而对于校外教育少儿朗诵表演教学模式研究的较少。因此,本研究想结合校外教育实际,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实践研究:一、专业规范、系统的语言表演教学内容。二、根据学员低、中、高阶段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接受能力、专业技能等级等特点采用阶梯训练、自主练习、相互联系、混龄练习、体能意志力训练、竞赛评价、解放天性游戏等多种形式激发少儿学习朗诵表演的兴趣,构建预设教学模式。三、通过过程性测评建立朗诵表演教学测评新方法。新方法体现在纵向测评方法和横向测评方法。纵向测评方法—学生初入兴趣班一段时间后自身的能力、心理素质、意志品质等方面的提高和改进,个人成长过程的测评。

四、研究成果:

(一)问卷调查,形成调研分析。

与2017年10月以座谈会的形式对少年宫社团30名学生家长进行了“学好朗诵表演问卷调查,形成了调研分析,为教学模式的探讨提供了有力的借鉴。内容包括:学生年龄、学习时间,教学打法,训练途径、实践活动、参加比赛,培养能力,掌握技术情况,提出合理性建议等多个内容的问卷。从调查问卷分析来看,学生的年龄基本在7到11岁之间,学习朗诵表演一年到两年,基本掌握了什么朗诵、朗诵表演简单技能、发音方法等。通过调查显示,只有10%的学生参加过比赛,有40%的学生参与过实践活动,实践活动中含有参加比赛的学生。从数据来看参加比赛的学生是少数的,都愿意参加实践活动,他们想在轻松愉快的学习过程中。渴望能够多参加一些实践活动以及比赛,希望走出去开阔视野。因此专门设立了朗诵实验团,为我们研究教学模式提供了基础, 明确了我们的研究方向和切入点。

(二)形成了科学、系统、完整的“三个结合”教学模式

1.自主与合作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朗诵表演教学就是老师教,学生一遍又一遍的模仿练习,形成了模仿—练习—再模仿—再练习反复机械的学习模式,学生觉得压抑,枯燥。打破学习模式,引导学生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是自主合作学习的动力,也是学好朗诵表演的前提和基础。

在实际教学中李老师紧跟时代需求,树立教育改革新课程的理念,采用“自主与合作相结合”的模式,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我们将多媒体启发引导—合作探讨—合作练习—合作比赛—互相交流这样的上课流程贯穿始终,学生们无论在学习知识 、学习技能、实践练习、实际比赛、效果检测中都可以自由选择合作对象,共同学习探讨。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如:在学生学习重音在朗诵中的作用时,采用多媒体演示、比较法,引导学生学会倾听观察,然后自由组合,互相合作,反复按照要求多次表达,体会重音的位置变化所表达的不同含义给学生确立目标,比如两人在规定时间内合作分别朗诵,体会含义,目标完成后,即刻向老师汇報,老师给予及时表扬。然后,再鼓励其合作小组同伙寓言故事《狼和小羊》,多媒体展示,不同重音自定练习目标,教师给予充分的认可。目标完成后,合作小组成员与大家共同分享交流成功技巧,并为大家示范表演。最后,老师给出多个练习目标,由合作小组自己选择认为可以完成的练习目标,主动积极地快速完成,由此来调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通过学生共同合作、互帮互助、探索的学习过程,形成好学、会学、乐学的学习氛围,培养了学习兴趣。各小组之间形成一种既竞争又合作的良好风尚,学生在交流信息、分享成果时,人人都可以发言,自信心得到了增强。各小组之间的较量与比赛,团队合作精神也得到了培养。在学习中感受到了语言表达的魅力与快乐。自主学习的能动性得到了提高,课堂氛围愉悦轻松,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游戏与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在娱乐中学习,在竞技中提高。在日常教学中我们把游戏纳入到教学活动中,为了学生更快,更好地学习语言表演技能,在每次活动都选择与课程相关的游戏活动,把游戏环节穿插在教学当中。如在基本功训练时,我们把弹舌操变成带有节奏的马蹄声,边表演边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然后在采用自由组合,分成两小组的对抗比赛形式,营造了团队合作的集体氛围。为了集体的荣誉,学生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活动环节中,并且在集体合作中大家一起商量,相互勉励,研讨交流,胜利献计献策,既检测效果, 又培养学生集体责任感和敢于担当的优良品质。再如在身体素质练习时,我们采用游戏的形式,利用一些体育道具练习体能。如在练习身体协调性时,我们把“两人三足”“过河搭桥”这些游戏穿插在练习中,既激发了孩子们的兴趣,又愉快地完成体能的练习。在环节中教师也参与其中,学生完全不觉得体能训练的辛苦。游戏与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在实践教学中效果非常好。这也是我们经过研究得到的验证。

猜你喜欢

少年儿童
少年儿童足球入门训练的研究
少年儿童图书馆人性化服务研究
体育游戏对少年儿童成长影响的研究
浅谈如何在少年儿童中开展戏剧教育
浅谈少年儿童在进行武术套路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
面古怀今 展望未来
浅谈网络环境下如何加强群众文化活动对少年儿童的影响
少年儿童社区教育的对策分析
少年儿童时期女子篮球训练探究
浅论少儿图书馆的阅读指导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