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灸联合西药治疗肺脾气虚型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及对VAS、RQLQ评分的影响*
2021-12-14范雅丽高希言
范雅丽高希言
(1.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8; 2.河南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6)
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的主要特征是鼻痒,鼻塞,鼻涕,阵发性喷嚏,常伴有流泪、咳嗽、眼红、眼痒、结膜充血、支气管哮喘等症状。AR是最常见的呼吸道慢性疾病之一,随着工业化发展和大气污染的加重,以及全球气候变暖,植物花粉期提前、延长,发病率呈逐年增加趋势。全球平均发病率为10%~25%,估计全球已有6亿AR患者;我国的患病人数已超过0.5亿,高发地区发病率已达37%左右[1]。目前,治疗AR常用鼻用糖皮质激素、抗组胺药等脱敏药物,但这些药物治疗周期长,疗效缺乏持续性,易于复发,存在局部鼻出血、头痛、咽炎等不良反应[2]。近年来,中医外治法在AR的治疗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中医学认为,AR主要是由于机体相关脏腑本虚,又受到外界风寒异气的侵犯,从而出现主要以鼻部不适症状为主的疾病。治疗上从肺、脾、肾论治,以补益相应脏腑亏虚、控制发作期症状为治疗大法。查阅近5年来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等资料发现,治疗AR的文献中运用较多的是隔药铺灸、天灸、艾柱灸、艾条灸、雷火灸等。在这些灸法治疗中,由于灸法、灸量不一,温度难以控制等局限性,临床重复性差[3-6]。2019年5月—2019年12月,笔者基于导师高希言教授数十年临床经验总结的透灸法,观察了透灸联合西药治疗肺脾气虚型AR的临床疗效及对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鼻结膜炎生活质量量表(RQLQ)的影响,总结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选取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门诊针灸科收治的肺脾气虚型AR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0例,男22例,女28例;年龄平均(32.18±5.21)岁;病程平均(1.32±0.22)年。对照组50例,男19例,女31例;年龄平均(33.55±5.13)岁;病程平均(1.76±0.31)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病例选择标准
2.1 西医诊断标准
按照《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7]标准。①具有鼻痒、喷嚏、鼻分泌物和鼻塞4项症状中至少2项,且症状发作时间持续30 min以上,每周出现症状至少4 d;②变应原皮肤试验呈阳性,至少一种为(++)或以上,或变应原IgE阳性,或血液中变应原检测阳性。
2.2 中医辨证标准
按照《中医耳鼻喉科学》[8],辨证为肺脾气虚型。①主症:阵发喷嚏,流清水涕,鼻痒,鼻塞。②次症:头昏沉,畏寒怕风,气短懒言,神疲乏力,面白无华,食少纳呆,腹胀便溏。③舌脉:舌质淡或边有齿痕,苔薄白,脉虚弱或沉细。辅助检查见下鼻甲肿大、光滑,或鼻黏膜淡白或灰白,或鼻道可见水样分泌物。以上主症至少必备2项,同时具备次症≥2项。
3 试验病例标准
3.1 纳入病例标准
①符合以上西医诊断标准和中医辨证标准者;②病程≥1年;③签署知情同意书;④年龄18~50岁。
3.2 排除病例标准
①正在接受免疫治疗或其他治疗方案者;②有鼻息肉或息肉样变者;③鼻中隔严重偏曲及伴有哮喘者;④瘢痕体质和(或)艾灸部位皮肤溃疡者;⑤妊娠或哺乳期、月经期妇女;⑥患有严重的肝、肾、血液系统疾病或恶性肿瘤者;⑦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精神病、糖尿病者;⑧有出血倾向者;⑨依从性差者。
4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盐酸左西替利嗪片(由重庆华邦制药有限公司生产,产品批号 210260116,5 mg/片),5 mg/次,1次/d,连续口服4周;布地奈德鼻喷雾剂(由AstraZeneca.AB生产,产品批号 2107051MBK2,64 μg/喷),1喷/侧/次,2次/d,喷鼻,连续使用4周。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透灸背俞穴治疗,取穴:大椎、风门、肺俞、脾俞、肾俞。患者选俯卧位,充分暴露背部穴位。常规消毒以上穴位,沿着督脉铺上一层桑皮纸,在桑皮纸上面放干湿适中、厚度为2 cm、宽度为5 cm的生姜泥,用督脉恒温艾灸箱(由郑州仲之景健康服务有限公司生产,专利号 ZL 2020 2 0435130.9)完全覆盖上述施灸部位,将长度为20 cm、直径为2 cm的艾条(由南阳汉医艾绒厂生产)平均分成6段(每段长3~3.5 cm),每壮使用9段,均匀放入透灸箱(横3段,竖3段),每次艾条燃尽为1壮,共施3壮,每次约2 h,每周1次,共治疗4次。治疗期间要求患者清淡饮食,禁食生冷、油腻食物。
两组均治疗4周后判定疗效。
5 观测指标及方法
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9]、鼻结膜炎生活质量量表(RQLQ)[10]进行评价记录。
5.1 VAS评分
对患者的临床主要症状进行评分。根据患者的主观感受,按照 VAS标尺上症状严重程度对应的积分数记录积分。0代表毫无症状,10代表症状最重。从0逐渐过渡到10,代表AR的严重程度逐渐增加。
5.2 RQLQ评分
从日常活动、睡眠、鼻部症状、眼部症状、非鼻眼症状、鼻炎相关行为、情感7个方面设计自测问卷,包括28个项目,每项分值为0~6分,分值越高代表患者的生活质量越低。
6 疗效判定标准
按照《变应性鼻炎的诊治原则和推荐方案(2004年,兰州)》[11]中标准。计算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总和,根据减分率评定疗效。显效:减分率≥66%。有效:减分率>25%~<66%。无效:减分率≤25%。减分率=[(治疗前总分-治疗后总分)÷治疗前总分]×100%。
7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分析软件处理。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组间比较采用Ridit分析。检验水准α=0.05。
8 结 果
8.1 两组疗效对比
两组对比,经Ridit分析,u= 1.99,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AR患者疗效对比 例
8.2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对比
与同组治疗前对比,两组治疗后的鼻塞、鼻痒、打喷嚏、流清涕评分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对比,治疗组鼻痒、打喷嚏、流清涕评分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表2 两组AR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对比 分, ¯x±s
8.3 两组治疗前后RQLQ评分对比
与同组治疗前对比,两组治疗后的RQLQ评分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对比,治疗组RQLQ评分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AR患者治疗前后RQLQ评分对比 分, ¯x±s
9 讨 论
“鼻鼽”又称鼽、鼽嚏。关于该病的最早描述见于《礼记·月令》,在《素问·脉解篇》中首次提出“鼻鼽”一名。鼻鼽的病因病机归为内因与外因的相互作用,内因大多责之于脏腑之气不足,以肺气虚寒,脾气虚弱,肾阳气虚为主;外因则为风寒、热邪等侵袭。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九·鼻病候》[12]言:“肺气通于鼻,其脏有冷,冷随气入乘于鼻,故使津涕不能自收。”阐述了鼻流清涕是以肺气虚寒为主要病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故脾气充实与脾主运化的生理功能密切相关。若脾气虚弱,则气血化生不足,肺失所养,以致鼻窍不通。人体之所以生病,是因阴阳失衡,六淫之气乘虚而入,易致脾胃运化功能失常,肺失所养,外邪循经上犯至鼻窍,故治疗应以温阳散寒、通窍为原则。可见该病的发生主要根本在于肺、脾、肾三脏虚损。
本研究中选穴以大椎、风门、肺俞、脾俞、胃俞、肾俞为主。大椎位于第七颈椎棘突下,首见于《素问·骨空论篇》,云:“灸寒热之法,先灸项大椎,以年为壮数。”背部本属阳,大椎为阳中之阳,《针灸甲乙经》称大椎为手足三阳经与督脉交会穴[13]。督脉为“阳脉之海”,统领一身阳气;故灸大椎能补助一身之阳气,强壮机体。《素问·刺法论篇》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素问·评热病论》曰:“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张景岳《类经》中载“邪必因虚而入”,可见守护阳气、固护正气的重要性。风门属足太阳膀胱经,也是足太阳经与督脉之交会穴,为外邪出入的门户,具有疏风散寒、解表通阳、平喘之效。陈筱梅[14]的研究表明风门尤善于治疗咳嗽、流清涕、项强、打喷嚏等肺系疾病。正如《针灸甲乙经全译》[15]云:“风眩头痛,鼻不利,时嚏,清涕自出,风门主之。”肺俞、脾俞、胃俞、肾俞属足太阳膀胱经,是肺、脾、胃、肾之背俞穴,内应于脏腑,是脏腑之气输注于背部的穴位,故艾灸背俞穴可直接调节和治疗相应脏腑的疾病。对于肺脾气虚致肺卫不固、风寒袭肺者,可艾灸肺俞补益肺气、脾俞培土生金。足太阳膀胱经为巨阳,旁通督脉,有总督一身之阳的作用,灸之可温通经脉、振奋阳气,对气虚类疾病作用较好。同时,太阳主开,号称“六经之藩篱”,为三阳之表,是外邪出入之门户;膀胱主气化,气化上行外达卫外而为固,是抗御外邪、防止病邪入侵的关键,对调整人体卫外功能、提高人体抗御能力有良好功效[16]。
王璇等[17]通过统计近5年发表文献资料,发现针灸治疗AR的核心穴位就是大椎、风门、肺俞、脾俞、肾俞。大椎为诸阳之会,能够补气扶阳;风门、肺俞、脾俞、肾俞为膀胱经要穴,能很好地调节脏腑元气。这些穴位均位于人体项背部,分属膀胱经与督脉。《圣济总录》言:“督脉之别……下当肩胛左右,别走太阳。”表明膀胱经与督脉经气相通。督脉为阳脉之海,艾灸肺俞、脾俞、肾俞能升发肺、脾、肾三脏之阳气;大椎、风门能祛邪外出,使关门而不留寇[18]。
灸法是中国针灸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悠久,历代医家在长期医疗实践中提出了许多认识,如:艾炷底部直径“灸不三分,是谓徒冤”;孙思邈对灸量提出“外气务生,内气务熟”的“灸之生熟”说,形成了多种灸法;亦有灸后需留瘢痕以达到一定的施灸量从而有好的效果。《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19]载:“凡灸诸病,必火足气到,始能求愈。”历代医家对艾灸奇效的记载,如窦材《扁鹊心书》[20]曰:“保命之法,灼艾第一,丹药第二,附子第三。”唐代王焘曰:“至于火艾,特有奇能,虽有针汤散,皆所不及,灸为其最要。”这些记载已逐渐被医师所见。
近年在临床中发现,不同的病情因体质不同,要求的灸量确有差别。临床医生以艾灸治病时,若灸量小则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若灸量大则施灸过程疼痛。灸量、艾灸时间及施灸部位的选择完全凭个人经验,使得艾灸疗法逐渐只被少数患者所接受,以至于出现“国内重针轻灸,或只针不灸,国外有针无灸”的现状,已呈现出存针废灸的局面。因此,迫切需要灸法在技术上进行革新。革新的根本即灸效,灸效的产生取决于灸材的质、灸治时的量、灸的作用方式、腧穴的优化组合。灸质、灸量、灸的作用方式、腧穴优化是艾灸取效的4个关键因素,其中,灸量、灸的作用方式是实现灸效的保证[21-23]。
透灸法是高希言教授在古代医家重灸经验基础上结合长期的临床实践总结出来的,是指通过充足的灸量使热量及灸感透达至机体深部组织,起到疏经通络、调和气血作用的一种施灸方法,具有灸量足、灸感透达明显、操作方便的特点。透灸强调以“透”为要,在艾灸过程中,出现温热感向组织深部的透达,患者会感觉热量从背部向胸腹部传导,或者在背部出现红白相间的白斑。在背部俞穴部位透灸,可使灸感透达胸腔和腹部,直达所病脏腑,得气充足,疗效明显[24-26]。 《灵枢·刺节真邪》云:“火气已通,血脉乃行。”通过透灸调节气血的运行,可行气血、通经络、扶阳补气。本次研究结果表明,配合透灸能有效改善肺脾气虚型AR患者的临床症状,优于单纯药物治疗,且操作简单,值得临床推广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