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职院校学生课外阅读的困惑与拓展
2021-12-08吴伟奇
吴伟奇
摘要:随着人类文明与信息技术的发展,良好的阅读习惯已然成为提升个人素质与能力,促进社会综合文化水平进步的重要手段。对于高职院校的教育活动来说,合理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增加学生的知识获取,有利于形成更为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本文以高职院校为论述对象,结合其在当下课外阅读环节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高职院校;课外阅读;困惑;拓展
随着教育水平的不断发展,课外阅读应时代要求被注入新的内容,其本质从帮助群众读书识字上升为知识拓展。作为一种知识获取手段,课外阅读已在各高职院校不断应用,但在不同的教育体系下,课外阅读工作的开展面临着不同的挑战,如何扬长避短,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合理引入,已然成为开展课外阅读需要面临的重大难题。
一、高职院校课外阅读的现状:
(一)缺乏阅读时间
对于高职院校开展课外阅读教育,能够改变其知识层次浅薄、教育手段单一的尴尬局面。但在传统的高职院校教育环节中,其过于偏重对于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忽略了高职学生的整体文化提升需求。由于高职院校的课程开展以技能教授为主,在要求学生利用有限的时间掌握职业技能的情况下,学生很难抽调课外时间进行阅读学习,导致高职院校课外阅读缺乏相应的活动时间。
(二)缺乏正确的阅读认知
正所谓“有需要才会有行动”,对于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其已经摆脱了升学考试等学业压力,并不需要进行额外的课外阅读工作,在“读书无用”的错误思想的影响下,产生对课外阅读的排斥性;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高职院校的学生更倾向于利用互联网技术获得信息,在缺乏合理的阅读认知的情况下,造成课外阅读的流于表面;或系统性不足。一些学校在建设环节忽略了学生阅读层面的提高和拓展,甚至在图书馆的筹建工作中,更多的考虑专业参考书、指导就业、考级考试等相关图书作为阅读材料,导致学生缺乏对其他类别书籍的阅读动力,即使进行阅读活动,也是将功利思想作为出发点,忽略了课外读物对个人综合素养的影响[1]。
二、在高职院校中拓展课外阅读活动
(一)营造阅读氛围,建造课外阅读文化
独特的校园文化是各高校精神名片。受限于传统教育模式的限制,由于高职院校承担着向社会各个行业输送技术型人才的重要任务,在开展相关教育活动时,其难免要面对“重技术、轻理论”的尴尬局面,加之有的教师缺乏正确的、有效的引导,为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规定的教育教学活動中,甚至会产生“课外阅读毫无用处”的错误思想。在外界环境的影响下,原本就对课外阅读缺乏兴趣的学生得到了“理论支持”,错误地认为阅读对未来就业、工作毫无益处且浪费时间的,而对于有较好课外阅读习惯的学生,其缺乏足够的活动时间与活动开展形式,导致阅读时间的缩减、阅读内容的空缺,最终抹杀掉个人的阅读意识[2]。
对于已经进入高等学府的学子,虽然其认知能力、判断能力已经发展得较为完备,但在面对具有较为丰富的教学经验的教师时,其仍会遵从教师的活动安排,并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做出改变。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高职院校应增加学校的阅读支出,构建多类型、层次化的阅读项目,使学生“有书可读”,为其创造自由的阅读条件,在课余活动时间,可将课外阅读活动调整到规定的活动日,并对读书较为积极的学生进行奖励,使其形成带动效应,营造校园内的阅读氛围。同时,高职院校应将阅读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建设目标,通过鼓励阅读、引导阅读、推动阅读等方式帮助学生养成阅读意识。
在相关的课外阅读环节,应积极为学生创造阅读条件,如建立读书角,举办读书活动等,教师可以对阅读爱好者进行整合,鼓励其组建“校园读书会”等学生阅读组织与阅读活动,也可以通过第二课堂活动,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依靠“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由点及面,带动学校的课外阅读活动的发展,更好地提升高职学生综合素养。
(二)加强电子宣传,完善网络图书馆
信息技术的全球化与时代化是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的不可逆因素,在实际的教育教学活动中,电子信息手段也时有应用。在高职院校的教育环节开展课外阅读,就要结合学生特点与时代特点,积极推行改进策略。在一些教师的认知中,阅读必须是在图书馆内进行的,阅读的对象必须是纸质图书[3]。这种僵化思想不仅不利于学生发挥自身的积极性,更是对阅读活动演变发展理解的局限性和片面性。作为人类继承经验、传承文化的重要手段,课外阅读应结合时代内容不断发展,在获得新的活力的情况下,更好地为当下教育活动服务。
网络图书馆是顺应高等院校教育要求,由信息技术中发展而来的产物,对比于传统意义的图书馆模式,其具有显而易见的教育优势——更丰富的资源层次,更完备的知识储备,在与网络实时接入的情况下,实现课外阅读活动的有序推动。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建设网络图书馆不仅能节省购买纸质图书的支出,更改变了学生对于“阅读枯燥死板”的传统思想。在实现新式信息接轨的情况下,学生能够以更便捷的手段获得阅读读物,对比传统“借书——登记——还书”的复杂过程,课外阅读能够以更为便捷的形式展开。创造各种条件,让学生可以根据各自的需求和习惯,拓展阅读活动,提升阅读效果。
(三)树立正确价值观,提升阅读层次
在高职院校中,能够自发进行课外阅读活动的学生数量较少,纵观以往高职院校的教育模式,其存在的弊端是较为明显的——教师缺乏正确的阅读认知,认为高职教育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掌握相关的技能知识,寻找到合适的就业单位,造成课外阅读活动的脱节;一些高职院校忽略了阅读资源的引入,强制性选择专业知识书籍、考级书籍等考试内容作为学生课外阅读的主体,忽略了学生的综合文化知识的需求。
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并非一日之功,进入高等院校的学生已经迈入了成年人的行列,具有一定的自我意识与主导能力,强制性的阅读干预会导致其对于课外阅读的抵触性,造成适得其反的局面,要推动高职院校的课外阅读建设,就要从学生自身入手,使其了解到阅读工作的重要性,完善自身阅读意识[4]。在课外阅读开展初期,相关教育工作者以及活动组织者应避免对阅读工作的“单刀直入”,应采取含蓄铺垫的手法,通过图书推荐会、阅读分享会、读书讲座等形式吸引学生的阅读关注,使学生了解到相关阅读的重要性,并自发地进行阅读;在图书筹备环节,应适当增加文学类、社科类、综合类等书目的投入数量,为学生建立良好的阅读条件。
(四)建立评价机制,完善阅读工作
认知不足并改正不足才会进步,这是人类文明不断发展的原因,对于高职院校课外阅读工作也是如此。在一些高职院校的课外阅读环节,即使已经开展了相关的阅读活动,但对于学生的改观仍然不如人意,究其原因,相关教育机构只注重阅读投入,忽略了课外学生的阅读效果评估和反馈,对于一些在阅读环节已经出现的问题仍然无法采取积极有效的改进手段,导致课外阅读的“积劳成疾”[5]。对于高职院校的课外阅读来说,其相关活动的开展从来不是单方面的,需要教师、学生、学校三方面的配合——学生提出阅读需求,教师制定阅读策略,校方提供阅读条件,三者有机配合,推动高职院校课外阅读活动发展。
要实现高职院校课外阅读工作长期有效的发展,就要提高认识,完善硬件设施,制定管理制度,加大师资建设,丰富第二课堂活动,对已出现的问题及时作出调整或改正。高职院校可在图书馆内设置意见表,鼓励学生提出对于图书馆的改进意见,如需要增設哪些类型的图书、需要增添哪些阅读设施等;对于已建立网络图书馆的,应增派专业人员定期进行设备检修,保障课外阅读的畅通;相关高职院校应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如图书馆内管理章程、阅读活动举办准则等,整合相关课外阅读活动。在课外阅读的推进过程中,建立三位一体的有机管制手段,带动学生整体形成阅读氛围,让常规的教学和课外阅读活动有机地结合,使高职学生能够真正成为迎合时代发展的技术型实用人才。
结束语:
对于高职院校来说,课外阅读是丰富学生知识层次,改善其综合素养的重要手段,良好的课外阅读教育教学不仅有利于课程发展,更会对学生的未来进步提供较大的助力。在相关活动的开展环节,教师与学校教育机构应严把质量关卡,做到阅读的有序、有益,使学生在课外阅读活动中实现自我提升。
参考文献:
[1]谢东华.基于经典名著阅读提升职业院校学生核心素养思考[J].广东蚕业,2018,52(09):83-84.
[2]孟庆兰.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阅读现状与对策探讨[J].办公室业务,2018(07):177.
[3]林尔.高职院校大学语文尴尬之现状[J].知识经济,2015(15):162.
[4]牧仁.对于高职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探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07):4.
[5]卢文汇.高职生课外阅读现状及其教育对策研究[J].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8(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