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对文学期刊生态的再构建
——基于《作品》抖音号的观察
2021-12-05廖琪
廖 琪
置身于这样一个百年未遇之大变局时代,面对纷扰的媒介形态,乱花渐欲迷人眼,各行各业都在使出浑身解数寻求出路,文学期刊也不例外。拥抱新媒体近年来愈发成了文学期刊“穷则思变”的集体动作。大多数文学期刊开辟了“两微”(微博、微信)、“一网”(官网)平台,纸刊向电子刊转化,文字与图片、音频同步,传统发行与电商销售渠道并举。但各大文学期刊对新媒体的反响和融合力度明显不同,仍将大部分精力倾注于品牌耕耘,以争抢名家资源、稳固纸刊影响力为主,对目前强势的短视频平台如抖音等最大的流量聚集地(2021年第一季度,数据显示:“短视频社交软件抖音的日活峰值约7亿、平均值超6亿”[1]),文学是否要进驻,究竟要不要“抖(音)”起来还在观望、迟疑,甚至质疑者居多。
文学界玩抖音不被看好,与精英、大众之间根深蒂固的思维差异与鸿沟有关,与复合型人才(懂新媒体技术又具备文学素养)严重匮乏有关,也与抖音等短视频平台私人化、碎片化、泛娱乐化,甚至庸俗化的表象与特征不无关联。
作为国内第一家吃抖音“螃蟹”的官方严肃文学杂志,广东省作协主管主办的《作品》杂志,于2020年4月上线抖音,截至2021年7月,发表了97件作品,单个视频最高点击量297万,单个视频最高点赞数 5.7万,总获赞数13.1万,粉丝4.1万。该现象在文学圈层的横向对比中,属惊喜。《作品》抖音号打开了一扇观察文学期刊转型、生态再建构的窗口。
一、文学期刊进驻抖音的契机与生机
短视频平台虽有被诟病之处,但作为目前较为强势的新媒体阵地,在经历了入驻门槛低、“火山爆发”式的增长后,逐步进入细水长流的状态,在全面消解经典、严肃、意义带来的最初的集体狂欢与快感之后,也令相当一部分大众用户感到纯粹娱乐化、消费主义的空虚与无力。加之国家对短视频平台监管力度的加强,针对抖音等短视频平台陆续出台多项政策,扶持文化教育等知识类账号,吸引高品质文化平台进驻,随着精英知识分子、专业人士和官方文化平台进驻的增多,短视频平台出现了可视的变化:以单纯自我表达为诉求向商业运作与公共性、知识性传播为转移,以泛娱乐化、商业化的内容向垂直细分领域深入发展。
文学艺术类知识型传播成为短视频平台的一种新趋势。知识细分、精英介入的风向,短视频的巨大流量与社交属性,令出版业也开始瞄准抖音平台,积极探索“出版 + 短视频”的盈利与发展模式。《出版人》杂志对100个出版、发行机构的抖音账号在2021年3月15日至4月14日间统计的数据显示:“抖音短视频影响力排行榜的Top20的账号平均发布作品53个,平均单条短视频点赞数为1084,平均单条短视频评论数为60,平均单条短视频分享数为46。”[1]从账号主体分布来看,在“Top20”中,以文学类“磨铁图书”为代表的民营图书公司和“人民文学出版社”为代表的国有出版社榜上有名。截至2021年6月,“磨铁图书”抖音号获粉96.39万,人民文学出版社抖音号粉丝为21.4万。粉丝在2万以上的文学出版社,屈指可数。官办文学期刊寥寥无几,目前在抖音平台能查到的仅有《作品》《北京文学》《中篇小说选刊》《收获》。
面对短视频这一崭新的媒介形式,可以看出,出版业尚处于试水阶段。尤其文学期刊,视频数量和粉丝数量都非常有限,《北京文学》粉丝972,《中篇小说选刊》粉丝490,《收获》粉丝688,唯《作品》抖音号,开播时间相对较长——一年多时间,创出粉丝4.1万、单个视频最高点击量297万、平均获赞数1413条的业内奇迹。其填补了文学期刊抖音号的空白,具有稀缺性、独特性。从传播主体看,作为有政府财政支持的文学期刊,不存在无营销不直播、资本操控、为盈利蹭流量而降低品质和门槛的情况,在内容繁杂、良莠不齐的视频空间,凸显了不容置疑的权威性、可信度、公益属性;从传播内容上看,它致力于纯文学、经典文学与写作的推广,虽不能与主打畅销书、网络文学为主的抖音号形成量的抗衡(如《作品》粉丝4.1万,但番茄小说抖音号粉丝70万,网络小说推荐、嘟妹小说馆、牛哥小说推荐等账号粉丝量均在100万以上),但无形中也是对尼尔·波兹曼媒介依存症“娱乐至死”的反驳;其在文学领域的专业性、纯粹度,丰富了文学生态的多样化,拓宽了纯文学的传播途径。
二、新媒体矩阵:文学边界的延伸
面对急剧变化的时代语境,《作品》近年来一直秉持“内容经典化、传播大众化”的办刊策略,不遗余力地推广杂志,做出了一系列在全国纯文学期刊中显得“另类”“出格”的举动:进行全国性、全网线上声势浩大的稿费“季度打赏”“年度打赏”活动,以打赏为契机,发动作家和读者参与投票、广而告之,其中参与人数最高的一期超过27万人;组建“评刊团”,以“改变中国文学评论生态”的雄心,开展有针对性、接地气、敢说真话的评刊活动;评选内刊之星,展现地方文学期刊方阵;精准投放杂志,团结地方和高校文学组织与社团,汇聚了全国各大高校教师、大学生、作家、文学编辑、有影响的文学工作者、普通文学爱好者,建立了全国读者地图。
作为其“大众化传播”的首要阵地,《作品》微信公众号深耕4年多,推文平均点击量在5000以上,单篇最高点击量27万,点击量10万以上的有3篇,常年活跃粉丝在2万以上,在同类文学期刊中遥遥领先。从年轻编辑到主编,工作之余化身抖音达人,关注个人喜好的运动、育儿、科幻、绘画等账号,并亲身试水抖音,“周三哥哥谈文学”(后改为“周三顾文学”),获赞110.9万,粉丝6.8万;“文学干货—王十月”(“变与常”),以文学的视角观察生活,从生活中领略文学之妙,获赞48.4万,粉丝5.7万。
从个人抖音号转至官方抖音号,2020年至今的新冠肺炎疫情是加速器,也是期刊人与时代脉搏同频共振的敏锐:《作品》不仅看到了新媒体带来的挑战,也看到了其潜藏的机遇。微信公众号,长于文字,适合深度思想反刍,投放精准,却也由此容易陷入朋友圈的“信息茧房”;短视频,可视、显性、立体、直观、场景感足、交互性强、传播快,实现了一种看似“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无所不能”的虚拟真实传播,更具“出圈”“吸粉”的爆发力和吸引力。
被称为“新时代文本”的视频,不是微信媒介功能的简单补充和增量,它们之间相互渗透、交织共融、共同作用,形成了文学期刊新媒体矩阵。最为典型的是2020年,受疫情影响,《作品》年终“评刊团颁奖典礼”采取云颁奖形式,微信平台、抖音、腾讯会议轮番上阵,主持人在大理,颁奖主会场在广州,获奖者横跨欧亚大陆,颁奖者身在亚欧美洲,一干名家、新秀联袂颁奖。抖音1号直播云颁奖,抖音2号直播解说云颁奖,微信平台+官方抖音秒推评选结果,实现多重线上叙事,科技感、现场感十足。
三、从传播内容看抖音对文学生产与传播的塑写
历史上每一次媒介变革都伴随着内容变革,两者互为因果,交互建构。在短视频的传播逻辑下,文学的生产和传播也必然发生改变。
(一)迈出的第一步:编辑真人秀,讲好编辑部故事
《作品》抖音以“真人出镜”+作品、作家推荐与写作技巧分享为主要模式,没有高颜值“小姐姐”做主播,取而代之的是编辑们的真人秀。从幕后走上前台,这对长期习惯于埋首文字堆的编辑们是一大挑战,王十月(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周朝军(“90后”青年作家)、郑小琼(著名诗人)、梁红的“作家”+“编辑”身份,延续着纸刊攒下的口碑和人气,在文学圈内具有一定识别度和认可度的独特形象,发挥着其在抖音文学领域的“符号效应”。
编辑部故事系列:中秋诗词“飞花令”、编辑小周的一天、带大家看看编辑部、改稿会、读者手稿等视频,因真实、亲切、家常,比以往媒介(编读往来、信件往来、短信、网上留言)更为便捷,更容易与读者面对面交流、互动,拉近与读者的距离,令神秘的编辑和编辑部走进寻常百姓家。讲好“虚拟编辑部”故事,可以展现出积极向上有创造力的编辑部形象。本质上讲,这是一个通过镜头,大众共同参与文学的过程;也是文学通过镜头,渗透于大众生活的过程。
(二)“深入”“浅出”的趣味性
短视频的特点首先是“短”,抖音促使文学编辑们必须思考用户的年龄、口味、关注点,为能够有效吸引用户目光,他们必须在几分钟甚至几十秒内集中展现干货(核心内容、关键点、闪光处),有“说一句顶万句”的效果。在短视频意义浅表化表达、段子式的“狂欢”语体下,文学语体也势必作出改变,这需以新鲜有趣、可沟通性为前提。比如编辑在个人微信账号上分享做抖音心得:
“做抖音一个月,不少朋友劝我别玩了,说你好歹也算小有名气的作家,又主持着作品杂志社的工作,得注意形象,爱惜羽毛。在抖音里疯疯癫癫,耽搁自己的写作,又割不了韭菜,偶尔来个黑粉把你气得不行。何苦来哉。再做下去,都快成文学界的笑话了。
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2]
虽是自嘲,却赋诗一首,既文艺又风趣,展露出文学抖音的别致和睿智。这种风格迁移到官方网站上,以貌似严肃的新闻方式——每周文情播报,蹭新闻热点,讲述文坛逸闻趣事。
比如莫言推出新作《晚熟的人》,余华推出写作课《文学与记忆》,播报纪录片《文学的故乡》如何跟踪拍摄莫言、贾平凹、刘震云、阿来、迟子建、毕飞宇重返作家故乡,寻找童年秘密,寻找作家与文学相遇的原点,文学作品孕育的过程,展示每一位作家独特的人生轨迹……这些精心策划的文坛热点话题,容易吸引关注者。
(三)纯分享型账号的专业性、互动性
《作品》抖音围绕一个中心(服务于办刊)和三个基本点(作者、读者与编者),是属于非营利的纯分享型定位。其视频内容大致分为:作品作家推荐、写作经验分享、编辑部故事(编读写互动),“作品”“新人”是其高频热词。“内容为王”,设置满足用户实用性、启发性的话题,对文学专业账号依然适用。
以2021年3月12日《作品》抖音发布的“中国文学中的十大遗憾,谁来再补充几个?”为例,仅点赞数已达到58000个,超过其粉丝总数,评论224条,转载575条,数据上碾压其他视频,属于扩圈作品,是《作品》抖音开播以来的主要爆款。与其他设置的话题还有:五分钟话中国文学简史、说清作家编辑那些事、鲁迅文学奖中必读的小说、答文学青年一百问、文学青年出道、中国当代文学……关键的几位人物,确保了策划的统一性、内容的精纯度、专业含量以及话题的连贯性。问题的设置、争议的产生,能够让青年用户燃起来,关注度得以持续。
(四)服务于作家、读者的实用性、启发性
“投稿注意事项”“稿费”“用稿目录公示”“杂志出刊”等,围绕编辑部事务的视频,紧密团结了一众投稿者;分享投稿经验的视频不在少数,比如“想发表作品成为作家,先把这18条背下来”:
不要同时给一家杂志的第二位编辑投稿,你既花心,我便薄情。不要拍编辑马屁:你不是第一个拍的,也不会是最后一个拍的。
不要问编辑,你们杂志收什么稿子:你既不了解我,又何苦来骚情我?……[3]
在轻松娱乐中,针对投稿者经常犯的问题作出了指点,极具实用性、启发性。
四、从用户画像分析抖音对文学读者的吸引与黏合
用数据分析生成《作品》抖音号用户的画像图可见:男性用户占比89.27%,远高于女性用户的10.73%;年龄上以18至24岁(32.77%)的青年群体为主;用户居住地以北方省份(北京、山东)为主,城市等级以一二线城市为主,其中北京的用户(7.77%)占据最大比例;根据用户喜好的内容分析,以关注运动、教育、文艺的一二线北方城市和沿海地区青年男性居多。
毫无疑问,抖音是年轻人的阵地,适合赢取新生读者力量。短视频文学传播方式,能让纯文学“热”起来,让传播者和受众之间的界限越来越小,受众不再只是信息的终点,而是传播的新起点。精英与大众的交汇,则让严肃文学与大众文化的界限和壁垒逐渐弥合,让办刊人与读者有了更为清晰的交流,也让更多年轻人更好地了解文学,接触到严肃的文学期刊,避免了文学期刊只是办给作家看的尴尬。“有了读者的阅读,才能实现文学的美育、精神塑造等诸多功能,这是文学刊物的终极价值,是‘人民需要文学,文学需要人民’的具体实践。”[4]
五、文学期刊短视频化带来的几点启示
第一,所谓独木不成林,仅凭《作品》等几家文学期刊,未必能掀起文学期刊新媒体改革的巨浪,但他们能及时、快速触摸到时代脉动,抓住媒介变迁的契机,自觉承担起时代赋予的使命,推动优质文学内容有序有效传播,构建和丰富了文学期刊生态的多样化,“像一个提灯人走在时间丛林里探寻,沿途皆是风景,落目之处皆有深情。”[5],为其他同类期刊提供了风向。
第二,内容的生产与传播是两种不同的机制,做期刊,甚至做出版,除了做内容,还必须做传播,要具备基本的营销意识,并掌握较为强势的传播手段。有经营压力的出版单位,更应看到“出版+短视频”的前景。文学和文学出版对短视频平台的重视程度应不断提升,整体影响力才能日渐提升,新的盈利模式才有广阔的进步空间。
第三,文学和文学期刊短视频化,未必如想象的那么难,大胆迈出第一步很关键。改变思维,学习新技能,是摆在新时代期刊主编和编辑们面前的一门必修课。
第四,同时,我们也需注意到《作品》抖音号毕竟是一个刚刚萌芽的新号,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它不以营利为目的,维持了精纯度,却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进一步“出圈”的扩张。若视频技术能继续提高,画面和声音制作更为精良,更新频率不断增强,建立起独属于文学期刊短视频的美学风格,将更有利于其可持续性发展。为应对接下来可能到来的“瓶颈期”“疲倦期”,《作品》应提前做好预测和对策。其他准备试水的文学期刊,也应有所借鉴:做好长远策划、精准定位和新媒体人才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