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语中新冠疫情相关词汇研究
——以2020年日本流行语大赏中的新冠词汇为例

2021-12-05苏颖欣张贵生

文化与传播 2021年6期
关键词:外来语外来词新词

苏颖欣,张贵生

一、前言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面临这一全球性问题,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置身事外。疫情暴发后,各国政府积极组织医疗队伍进行抗疫与防疫。新冠疫情的暴发给人们生活、教育和社会经济等带来了深刻的影响。新冠肺炎疫情是近年来全球发生的非常严重的传染病大流行,因此疫情暴发前期出现大量普通民众从未接触过的新词。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肆虐,抗击疫情成为全人类的共同“战斗”,抗疫相关信息与经验的分享显得尤为重要。

疫情暴发后不久,中国学者便开始进行新冠肺炎疫情相关的翻译研究,积极对外宣传中国抗击疫情的经验和故事,希望给各国抗疫工作提供参考与帮助。目前新冠肺炎疫情相关的中日互译研究中,孙成岗、吴宏在《中日应急对译词汇库的构建设想——以新冠疫情语境下的中日词汇对译为例》中介绍了相关应急对译词汇库的构建原则,对翻译策略、术语语义辨析等作出详尽探讨和总结[1]。2020年1月26日紧急制作的《新冠病毒相关词汇中日对译 100 词》为中日两国在沟通和应对疫情上提供重要参考。同一时期,日本方面也积极抗击疫情,包联群在《新冠疫情下的日本应急语言服务》中写道:“不仅是政府,民间组织也自发组织应急语言服务。”[2]2020年6月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联合中国报道社,发布《中国关键词: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篇》多语种电子图书,向全世界分享中国抗击疫情的经验,其中包含中日对译版本。

后疫情时代,各国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不断调整政策。黄友义在《疫情之后看外语和翻译的多与少》中指出,为了让国际了解真实的中国,新时代的青年们需要学习好外语,掌握外语,了解外国文化的重要性[3]。在语言方面,目前国内新冠肺炎疫情相关的研究取得一定成果,但主要集中在英语方面,对日语新冠肺炎疫情词汇相关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本文以2020年日本流行语大赏中与新冠疫情相关的词汇为中心,结合日本文化厅的调查,分析其中与新冠肺炎疫情相关词汇的构成及其在日本的受容,并浅谈这些词汇的汉译。

二、新冠肺炎疫情相关词汇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出现的新词中,与其直接相关的便是这种新型病毒本身。在疫情刚暴发的时候,由于尚未确定病毒的来源,当时暂称之为“原因不明肺炎”。2020年2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在瑞士日内瓦宣布,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命名为“COVID-19”。最终,这种新型的病毒在日语中被命名为“新型コロナウィルス”。该词来源于“Coronavirus”,“コロナ”在希腊语中是“王冠”的意思,这是因为该病毒在显微镜下表面有20nm的突起,看上去如同王冠一样。现在“新型コロナウィルス”及其缩写“コロナ”已经被日本官方及媒体广泛使用。随着病毒的扩散和蔓延,出现了新的变异株,由此出现“デルタ株(德尔塔毒株)”“変異株(变异株)”等新词。此外还有“濃厚接触(密切接触)”“3密(3密)”“クラスター感染(聚集性感染)”等与防疫和病情感染相关的词汇;与政府政策措施相关的词汇有“特措法(特別措置法)”“専門家会議”“緊急事態宣言(紧急事态宣言)”“ロックダウン(封城)”;与社会生活方面的词汇有“在宅勤務(在家办公)“不要不急(不必要)”“新しい生活様式(新生活方式)”,等等。

在众多新词中,本文以2020年日本流行语大赏中上榜的新词为例进行研究。流行语大赏自1984年开始,由日本自由国民社以《现代用语的基础知识》收录的词汇为基础,选出当年最具影响力的流行语[4]。据统计,在2020年上榜的30个流行语中,与新冠肺炎疫情相关的词汇有17个。其中包括“新しい生活様式(新生活方式)/ニューノーマル(新常态)”“ アベノマスク(安倍口罩)”“アマビエ(日本传说中“击退疫情”的妖怪)”“ ウーバーイーツ(Uber Eats)”“エッセンシャルワーカー(不可或缺的劳动力)”“おうち時間(在家时间)/ステイホーム(stay home)”“ オンライン〇〇(网上〇〇)”“クラスター(聚集性感染)”“3密(三つの密)”“自粛警察(指出于正义或不安,自行监管或攻击不遵守防疫措施和规定的个人或商店的普通民众)”“ソーシャルディスタンス(社交距离)”“テレワーク(远程办公)/ワーケーション(带薪休假)”“ 濃厚接触者(密切接触者)”“PCR検査(核酸检测)”。2020年是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第一年,不难想象与疫情相关的词汇在日本流行语大赏“榜上有名”。

从上述列举词汇中可以发现,与疫情相关的一系列新词中,完全独立的新造词不多,大多在原义的基础上拓展其意思,或者本来使用频率较低的词汇如“PCR検査”,在“钻石公主”号邮轮上出现大面积感染后,经过日本媒体报道后才逐渐为人们熟知[2]。本文以上述17个词为中心,对日本新冠相关词汇进行分析研究。

根据意思对词汇进行分类,与疫情直接相关的词汇有“コロナ禍”“クラスター”“ 濃厚接触者”“ PCR検査”;与疫情防控相关的词汇有“3密(三つの密)”“ ソーシャルディスタンス”“アベノマスク”;由于疫情带来的社会生活变化的词汇有“新しい生活様式/ニューノーマル”“ウーバーイーツ(Uber Eats)”“おうち時間/ステイホーム”“ オンライン〇〇”“ テレワーク/ワーケーション”;其他由于疫情出现的社会现象热词如“アマビエ”“エッセンシャルワーカー”“自粛警察”。

从词汇的构成进行分类,有汉字词汇构成的新词比如“在宅勤務”“自粛警察”等,有混合词汇,比如“罗马字+汉字”的组合,“PCR検査”;还有“片假名+汉字”组合,如“オンライン授業”等。在上述列举词汇中有相当多由片假名构成的词汇,其中有的是日本的特有事物,有的是外来词,还有同一个事物或者现象有外来词和汉字词不同的表述。比如“聚集性疫情”在日语中有“クラスター”和“集団感染”两种说法,在日本厚生劳动省官方发布的文件中关于“クラスター”一词后有“(集団感染)”的注释,可以将这两个词视为同一意思的不同说法[5]。还有“ソーシャルディスタンス”与“社会的距離”,这个词本来是社会学的词语,指人与人之间保持的心理上可以接受的距离,但是现在用于公共卫生上,指人与人之间的物理上的距离。

三、新冠相关新词在日本的接受与容纳

由于新冠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和接触传播,极其容易传染。因此各国政府都积极采取防控措施应对新冠疫情,并通过媒体等多种途径传达给普通民众。为了便于民众理解与接受,政府通过媒体传达给大众的信息应该是通俗易懂的,在日本与新冠疫情相关的报道却出现了部分民众难以理解或接受的外来词的问题。

日本《东京新闻》在2020年6月16日刊登的一篇文章写道,一位72岁的长者写信给该报的编辑,表示“与新冠疫情相关的片假名词汇难懂,希望能用日语来表述”。而另一位76岁的长者则在信中表示:“‘ステイホーム(stay home)’这个外来词听起来更像是命令,希望将其改为‘外出はやめましょう(请不要外出)’这样相对柔和的表达。”同时他还提议“将‘ソーシャルディスタンス’和‘社会的距離’换成「人との距離」「人との間隔」这样的说法”[6]。

日本防卫大臣河野太郎在2020年3月24日的记者会上表示,“政府的专家会议上,专家们将‘暴发性的感染扩散伴随的大规模流行’定为‘オーバーシュート’,将‘聚集性感染’定为‘クラスター’”,他向日本厚生劳动省提议“希望使用简单易懂的日语来表述”,并且在推特上发表推文“将‘オーバーシュート’改成‘感染爆発’会更加通俗易懂”,这条推文收到了24万点赞。

如今,随着日本政府与媒体的宣传,当初很多不熟悉的与疫情相关词汇,已逐渐被民众知悉。但是以上个案也从一个侧面表明,与疫情相关的片假名词汇仍未成为固定词汇,还存在部分民众难以理解的情况。而且值得注意的是,日本《东京新闻》报道的第一位长者说:“片假名词汇难懂,希望用日语表述。”这位长者希望使用日语固有词汇,这样更便于他们理解。

平成十五年(2003年)日本国立国语研究所外来语委员会,以3087人为对象,进行“外来语”接受程度的调查。调查显示,认为自己“知道外来语意思”的人占22.1%;超过半数的人(53.7%)认为自己“对外来语的意思比较陌生”。回答“对外来语的意思比较陌生”的人当中,近8成从事农业,其他则是主妇与无业人员;而回答“了解外来语意思”者,大多从事管理职务或为学生等。该调查从侧面反映虽然使用片假名音译外来语十分方便,但也会让部分日本民众,尤其是一些受教育程度不高或者与社会接触较少的民众,在理解上带来一定困难[7]。

这一情况在日本文化厅进行的与新冠词汇相关调查中有着更直观的体现。

从平成七年(1996年)开始,日本文化厅每年都进行“国语调查”。2021年9月24日,日本文化厅公布的令和2年国语调查中[8],为了解受访者对于日语新冠肺炎疫情相关词汇的印象,针对16岁以上的民众分发6000份问卷,回收有效答卷3794份。问卷设置了三个选项,分别是“①直接使用该词即可”“②如果使用该词,最好加上注释”“③不要使用该词,建议更换别的说法”。问卷中抽选的8个词汇分别“ソーシャルディスタンス”“3密”“濃厚接触”“クラスター”“ステイホーム”“不要不急”“コロナ禍”“ウィズコロナ”,其中前5个词汇入选了2020年流行语大赏词汇。

从总体来看,除了“ウィズコロナ”一词,回答“①直接使用该词即可”均超过5成,“不要不急”“コロナ禍”超过6成,表明超半数的民众已经接受这些新词。但只有“ウィズコロナ”这个词,回答“①直接使用该词即可”和“③不要使用该词,建议更换别的说法”比例相近,分别是29.7%和29.4%,而回答“②如果使用该词,最好加上注释”的比例为40.1%。「ウィズコロナ」是指「withコロナ」,意思是新冠病毒目前在短时间内难以消灭,在此背景下的新战略和新生活方式。厚生劳动省的官方文件《令和3年版厚生労働白書》中就使用了这一词[9]。

从年龄段来看,“ステイホーム”“ ソーシャルディスタンス”“ クラスター”“ウィズコロナ”这四个外来词中选择“①直接使用该词即可”的人的比例大致都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说明年长的日本民众对于外来词的接受程度较低。

日本学者中村元曾经说过:日本人虽然没有舍弃他们的日语,但是当他们希望以书面语表达抽象的概念时,他们就不得不求助于汉字;体现在汉字中的中国人的思想对日本人的思维形态的影响是巨大的[10]。这个调查也从侧面印证了这一点。

既然对于部分民众来说,外来语比较难以理解,新冠肺炎疫情相关的词汇中外来语的占比较高的原因是什么?

在明治时代,日本积极学习西欧的先进技术和文化,引入大量外来语。当时的外来语有的采用片假名音译,有的用汉字进行意译,比如现在广泛使用的“社会”“发明”等词都出自该时期。在20世纪80年代,宫岛达夫对90种现代杂志进行词汇调查,其中“自然事物和自然现象”多用和语表达,“人类活动”和“抽象关系”多用汉语词汇表达,“产品和器具”多是外来语,其中80.8%来自英语[11]。因为英语是国际通用语言,全球半数以上的科技书刊和译著为英语,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等众多国际组织,其官方语言均为英语。

在此背景下,现代日语采用片假名音译的方式借用外来语会更加方便。因为片假名是纯粹的音节符号,可以直接借用外来词的原意,而汉字是表意文字,本身是有意义的。假如使用汉字音译,汉字本身的含义也会附着在外来词上。而日本并不是完全使用汉字的国家,使用片假名音译外来语在日本十分常见,其优点是便于区分本土固有事物和外来新事物,但也存在难以理解的负面影响。因此,日本媒体在报道中使用新的外来词时会标注解释。比如世界卫生组织秘书长谭德塞在谈到新冠疫情用了“pandemic”一词,日本媒体NHK在标题上便用了这个词的音译“パンデミック”,并在新闻正文部分对这个词进行解释,意为“世界的感染拡大(全球大流行)”[12]。新闻标题具有简洁明了与吸引眼球的特点,外来词的使用正好体现了这一特点。同理,使用罗马字也是因为比使用日语固有词语更加便利。比如“PCR検査”,其日语意思是“病原体の遺伝子を検出する検査”,还有上文提到的“ウィズコロナ(withコロナ)”,显然使用外来语会更加简洁。另外,片假名外来词最初引入时,就是为了表达本土没有的事物,后来当出现新事物时,这些外来词与别的词汇组合构成新词,如“オンライン〇〇(online)”。

在后疫情时代还可能会出现新词,但从目前的调查来看,有部分日本民众还是未能完全理解和接受这些新词。由上述分析可知,外来语的使用是一把双刃剑,其最大的优势是便于向本土引入新事物,但也造成了一定负面影响。抗击疫情是全民运动,需要每一个民众的理解和配合,不恰当地使用外来语,会给普通民众的理解造成困难。

四、日语新冠词汇的汉语翻译

在上述词汇上,不少词汇已有固定的中文译法。比如“新しい生活様式(新生活方式)/ニューノーマル(新常态)”“おうち時間(在家时间)/ステイホーム(stay home)”“ オンライン〇〇(网上〇〇)”“クラスター(聚集性感染)”“3密(三つの密)”“ ソーシャルディスタンス(社交距离)”“テレワーク(远程办公)/ワーケーション(带薪休假)”“ 濃厚接触者(密切接触者)”“PCR検査(核酸检测)”。但是一些具有日本特色的词汇,如“自粛警察” “アマビエ”或者与日本防控措施与社会生活相关的词汇“エッセンシャルワーカー(不可或缺的劳动力)”“外出自粛要請”其汉译值得探讨。

尽管中日两国在部分防疫措施有共通之处,但是其翻译不尽相同。比如呼吁“人们减少不必要的外出”,《中国关键词的日文版》也使用了“不要不急”这一词,但是具体翻译为“外出極力を控える”[13];而日本政府使用了“外出自粛要請”。在日本有观点指出“自粛要請”这个词本身存在矛盾。因为“自粛”本身是“自我克制的意思”,是一种自发行为,但是“要請”是强烈要求他人做某事,两者合在一起就显得前后矛盾。尽管如此,目前这一词汇还是被日本政府和媒体广泛使用。如果将“外出自粛要請”翻译成汉语,可以翻译为“减少不必要的外出”。但是中国如果在对外宣传时,不能直接照搬外国的说法。“外出自粛要請”一词本身具有很浓厚的日本特色,如果对外宣传中国防疫举措时,使用该词会显得很不自然,因此翻译选词应该慎重。

目前最大的难点是翻译反映日本社会现象的热词,比如“アマビエ”,这是江户末期出现的一种“妖怪”,由于传说具有“击退疫病”的能力,因此在疫情时期走进日本民众的视野。但这个“妖怪”没有汉字说法,所以中国暂未有固定译法,目前翻译方法是使用其罗马字读音并对加上解释。“エッセンシャルワーカー”意为“不可缺少的劳动力”,指医疗从业者、物流交通从业者、教育行业等疫情中不可缺少的工种或职业。“自粛警察”并不是真正的警察,NHK曾经有一篇报道专门解释了这种现象[14]。该词的意思是,普通民众出于不安或者过度的正义感,对没有进行自我约束的民众和店家进行“攻击”,其反映当下社会现象的热词。从报道可知,日本专家等各方人士呼吁“攻击”者冷静,可见“自粛警察”带有贬义的色彩,如果翻译为“防控警察”,从字面来看属于中性词,不能体现原意。另外,由于该词是汉字词汇,目前国内提及该词时更多是直接使用汉字,并对其进行解释。

五、结语

距离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已经过去两年,但是从全球范围来看,目前情况仍不容乐观。在未来一段时间甚至更长时间,各国都要做好长期抗击和预防新冠肺炎疫情的准备。语言是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的,从上述分析看到在新冠暴发的最初,日本民众对很多新出现的词汇仍比较陌生,但是随着媒体报道和官方的使用,日本民众也逐渐接受。对这些词进行翻译的时候也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

猜你喜欢

外来语外来词新词
声音·数字·新词 等
基于语料库的清末民初日源外来词汉化研究
汉语日源外来词的使用与收录现状
汉语外来词及其对泰汉语教学
有关日语中外来语的研究
日语外来语与日本经济文化的发展探讨
日语中的外来语修饰语
《微群新词》选刊之十四
学诗偶感
关于日语中外来语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