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现实主义画家米勒及其作品印象探究
2016-11-22邹红梅
摘 要:好作品应该借助美的形式表达美好真实的情感及深厚的文化底蕴。米勒的画作便是如此。他像中国的陶渊明,有着浓厚的田园情结。他坚持用平等融入的眼光去观察书写农村和农民,有着自发的草根意识。他展示生活的美好也直面生活的残酷,让人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一个真实的世界,而不是被粉饰的梦境。虚实的结合、细腻的笔触,小中见大,以少胜多,使得米勒的作品含蓄而又令人回味,淳朴简约的气质扑面而来。
关键词:画家米勒;作品;印象
曾经听过一场美术专题讲座,讲座上展示了很多的绘画作品,涵盖了古今中外,其中有具象的、抽象的、还有表现主义的作品.另外还重点介绍了美术界的一些技术创新。于是我看到了冰墨画、用炸药炸出来的类水墨风格的绘画作品。应该承认,这些创作手法很新鲜,但是我的内心并没有太多触动。我不反对技术的创新,但是技术的创新如果不能带来作品内涵上的美感,我以为这种创新至少是不成熟的,甚至是舍本求末的。印象最深刻的作品要属八大山人朱耷画的那只眼白多眼黑少的鱼。虽然整个画面除了大量留白就是这条用水墨勾勒出来的鱼,我却被这条鱼深深震撼,透过这条鱼我看到了作者的灵魂和个性,那鱼眼分明是作者看世界的眼。什么是好作品?借助美的形式表达美好真实的情感、有文化底蕴的作品,所有的技法归根结底应该为作品的内容服务。因为这样一种审美取向,对于西方的画家来说,我偏爱法国19世纪现实主义画家米勒 (1814-1875年)。
米勒有着浓厚的田园情结,很像中国的陶渊明。陶渊明为了一家的温饱,不得已彭泽做了县令,但是不善交际也不愿意向权势妥协的他常常觉得这种生活是心为形役,是鸟笼的生活,所以终于在有人要他低眉哈腰面对上司的时候他来了个总爆发,辞官归田做了一个彻底的农民。在《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感觉“风飘飘以吹衣,舟摇摇以轻飏”,他像个孩子一样载欣载奔。“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虽然他不是一个合格的农民,在乡村的日子过得艰苦,然而他的灵魂是自由和快乐的,这种自由和快乐激发了他对田园生活无限的爱及无限的创作灵感,于是有了“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忘世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忘我。陶渊明在乡村找到了灵魂的归属和创作的源泉,米勒又何尝不是如此?出身于农民世家的米勒,幼年时便显露出绘画的才气,受到老师的鼓励立志学习绘画。由于生活的艰难,米勒也不得不画一些香艳体绘画,放在画店里出售但是,作为一个农民的儿子,他时刻希望着能用自己的画笔描绘法国农民淳朴而勤劳的形象。所以当他画了一幅《簸谷子的女人》卖了500法郎后,便在1849年带着自己的妻儿,背着简单的行囊,奔向远离繁华巴黎的巴比松村。当这个农民的儿子回到他熟悉的农村,望着树木和田野,他高兴地喊着:“啊,上帝,这里真美呀!”米勒此时的心情和陶渊明归田的心情是何其的相似!此后的27年,米勒一边在画室创作,一边为了生计在田里耕作。生活的穷困潦倒并没有抑制他创作的欲望,相反这20多年成为米勒一生中创作最为丰富的时期。许多法国人家喻户晓的名画作品《播种者》《牧羊女》《拾穗》《晚钟》《扶锄的男子》《喂食》,等等,都是在这里完成的。米勒的人生与创作、陶渊明的人生与创作,让人们看到了文学创作与美术创作惊人的相通之处。创作源于生活,通过作家或画家的作品可以看到作家或画家的人生轨迹,他们的情感价值取向、对社会的认知以及对生命的解读,而要了解一个作家或画家也完全可以从他的作品入手。正是因为对农村生活的热爱,对单纯美好世界的渴望、对尔虞我诈社会现实的厌恶使得两位从来不曾谋面的来自不同国度的人如此的心心相印,不同的只是一个用画笔勾勒田园的静美,一个用文字描绘乡村的安详宁静。
米勒的农民画家身份使得他的作品充满草根情怀。米勒一边在田间地头耕耘,一边用画笔记录着和自己一样在广阔田野劳作的农民的衣食住用行。他既可以作为一个参与者、当事人零距离地全面体验农民生活的欢乐与苦痛,又可以借助绘画创作在一旁观察反思自己及自己身边农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旁观者和参与者的双重身份,使他的作品有了一个与众不同的视觉,不俯视、不仰望,不夸张。任人物的情绪自然地流淌,不大喜不大悲不大怒,但有一份淡定和从容;任远山近树土地庄稼农舍小院静默一旁,不艳丽,不招摇,不矫情,但有一份肃穆和质朴。米勒一直以来坚持用这样一种新鲜的平等的融入的眼光去观察书写农村和农民,反对当时学院派一些人认为高贵的绘画必须表现高贵人物的错误观念。这种自发的充满草根意识的创作倾向,恰恰是今天的绘画界很多的画家所疏离的。是站在云端轻歌曼舞,还是面对大地仔细地聆听,是绘画界需要思考的问题。 诚然,我们需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但是总有一些东西是需要画家去坚守甚至去捍卫的,放弃意味着我们的作品将失去这个世界最鲜活的血液,如温室之花,苍白无力。
米勒满怀真诚,从不虚构画面的情景。他的每一幅画都是从耕耘着、劳动着、生活着的法国农民的真实生活中来的。既展示生活的美好,也直面生活的残酷,让人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一个真实的世界,而不是被粉饰的梦境。米勒大多数作品的色调都是灰暗的,而那些农夫、农妇、牧羊女便是在这样的氛围中耕耘、喂食、拾穗、祈祷、播种,让人们充分感受到了农村生活的艰辛与残酷。然而米勒并不愿意让他画作的主人公在灰暗中沉沦,我们看到,那一个个胼手胝足、粗衣陋食的劳动者在无语中个个透着“高贵的单纯,静穆的伟大”。《播种者》中,虽然我们无法看清他的脸,但是在苍凉的麦田里,他的阔步挥臂,让人看到力量之美,看到在艰辛中不屈的人性之光。高高的地平线,贫瘠的土地,披着旧毛毡披肩,围着红头巾,孤独地与羊群为伴的《牧羊女》,她微躬的身影与专注的神情,宛如祷告般的虔诚,让人看到她内心世界的纯净与美好。而三个《拾穗者》(图1)为了补充家中的食物,弯着身子十分细心地拾取田野里遗落麦穗的动作定格,折射着生活的酸楚,也透着一种安静而又庄重的美。《扶锄的男子》衣衫破旧,在杂草丛生、乱石成堆的土地上,躬着身,扶着锄头,喘着粗气,疲惫不堪。他抬着头,望着远方,有无奈,也有期待。夜晚,家徒四壁的小屋里,孩子在摇篮里熟睡着,女人在《灯下手工》(图2),缝补着衣物,男人在编着草篮。昏暗的油灯下流淌的是农家生活的幸福温馨,也不经意间倾诉着这对农家夫妻的困顿与窘迫,然而生活还要继续,他们选择无言而平静地面对。凡此种种,米勒敏锐地挖掘到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物质生活的低微之处,但是这丝毫不妨碍人们感受到这些朴实的劳动者灵魂深处的高贵和坚忍。这或许就是真实和真诚的力量吧!
虚实的结合、细腻的笔触使得米勒的作品含蓄而又让人回味。洁白的《雏菊》(图3)绽放在低矮破旧的青石窗台,窗台旁是破旧的木门。雏菊后面藏着一个小姑娘的脸。表面上看花是主角,女孩是配角,花为主体,女孩是陪衬,然而看画的人忘不了的恰恰是花影中的那张纯真的笑脸。这种以实写虚的笔法让人赞叹。更可贵的是雏菊给人的印象并不只是雏菊,我们看到的是一种对生命、对自然的热爱,农村生活的纯净,也反衬着都市生活的喧闹与躁动。《喂食》(图4)里三个天真的孩子坐在门槛上,有母亲坐在小凳上,身体前倾着用小勺给孩子们喂着饭。石头屋墙的尽头,也是画面的最右侧,可以隐约看到孩子的父亲在地里劳动,那是个养家糊口的主人。这里有农家生活的温馨,有母亲的温柔,更有父亲的勤勉,无疑温馨与温柔在画面中被明显地突出了,但是那在地里劳作的父亲的影子是谁也挥之不去的。生活的酸甜苦辣在一幅作品中得到了淋漓尽致地展现,这是怎样的一种视觉和心灵感悟!看似自然描述,其实处处有深意。屋内,女人守着《熟睡的孩子》在窗下缝补,身后是叠得整整齐齐的衣物。一个贤惠慈爱勤劳的农家母亲形象在柔和的光影中散发着娴静之美。而窗外绿树下篱笆前,一个戴着帽子,穿着白衣浅咖裤子的男人隐约可见,他弯着腰极为专注地打理着自家的小院,窗内窗外一实一虚,一显一隐,两相呼应。这里有农家夫妻在极简生活中的操劳琐碎,更有相看两不厌的默契、满足。只有对农民的生活有着深入骨髓的感悟,才能定格下来如此让人刻骨铭心画面。
小中见大,以少胜多。作品淳朴简约的气质扑面而来。米勒说过:“我们要从微小的事务里发掘能表现高尚纯洁的力量,唯有这种力量才能真正的感动人。”,米勒的大量作品描绘的是小人物,主要是普通的农民。他们没有庄园没有农场,只有低矮的小屋、破败的门墙、空旷的小院。他们必须不断劳作才能够维持基本的生活。在描绘这些农民生活的时候,米勒不喜欢恢弘叙事,多用小事件、小场景。农民们或在放鹅,或在牧羊,或在嫁接树木,或在耕地播种,或在缝缝补补、给孩子喂饭、把尿,或在收割后小憩、就餐。没有城里人的花前月下卿卿我我,都是一些极为细微极为普通的日常生活。然而恰恰是这些“小处”,直面了农民的生存与生活状态,让人们看到一群在艰苦环境中逆向成长、抗争,不向命运低头的农民群像。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在低到尘埃的生活里培植出美丽的花朵,营造生活的美感。他们夫妻恩爱,夫唱妇随。《工作的路上》男人肩扛着锄、女人头顶着筐;《种苹果的夫妇》(图5)里女人撒种,男人培土;《晚钟》敲响时,两夫妻停下手中的农活默默祷告;在自家的屋前《嫁接树木的农夫》,身旁有妻儿相伴;《晒草小憩》(图6)时,只要夫妻可以相依偎,草堆也不失舒适和惬意;他们也有自己的小情调。在窗前摆上《雏菊》,给自己裹一个漂亮的头巾;干活累了的时候下河《沐浴》。没有锦衣玉食,没有金银珠宝,他们以家庭为单位,分工明确,各有担当,互相体恤。只要有家人,有双手,脚下有土地,就可以拥有尊严,拥有温情。米勒运笔极简,作品中的人物通常不多,以一人或2到3人为主,极少有一群人的情况。刻画人物注重动作的勾勒,对脸上的细微表情极少雕琢,人物的五官常常只是一个简单的轮廓,在光影中表达情绪。所以人们在米勒的画中通常感受不到个体的农民形象,而更多是典型而具有共性的农民形象。米勒用色也较为吝啬,他喜欢用暗黄色、黑色等几种昏暗的色调,其他颜色多为点缀,给人清晨或黄昏、夜晚的印象,这使得他作品中的主人公的生活环境蒙上一层忧郁肃穆的调子。画面构图也非常简约。首先是有人有景,其次是人物总是纵向布局,清晰高大,背景多横向布局,高远朦胧,从而使得人物在画面中有一种独特的雕塑式的特征。在背景选择时米勒也不喜欢面面俱到,地平线、云彩、阳光、树木、田野、草堆、农舍、院墙、野花是他常用的背景,配合着人物的出现,增添了作品的亲切感、写实性,也营造了一种特殊的情境,给人一种忧而不伤的印象。米勒运笔的这些小与少,使得其绘画作品洗练而充满赤子情怀。
这就是所了解的米勒和米勒的作品。无论是人还是作品都透着善良、真挚、坚强与柔情,透着泥土的气息及自然的味道。让人真心喜欢和感动,为什么米勒的作品可以穿越国度穿越时间长河,我想上述几个理由就已经足够了。我们渴望看到中国的米勒。
参考文献:
[1]尹斐斐.罗中立与米勒农民形象绘画比较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3.
[2]叶云龙.试析米勒及其绘画的品格[J].美术大观,2007,(05).
[3]余颖.米勒的绘画艺术[J].首都师范大学,2002,(03).
作者简介:
邹红梅,东华理工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艺术与设计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