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工作室”项目制的风景园林毕业设计教学研究
——以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为例

2021-12-05梁春飞梁喜献杨舒敏

文化与传播 2021年6期
关键词:行健工作室毕业设计

梁春飞,梁喜献,柳 菁,杨舒敏

一、引言

中国已做出“引导部分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的战略部署,重点鼓励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1],推动“应用技术型”专业发展,确保高校培养出真正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技术型人才。我国的城镇化进程在未来的二三十年内将以一个较快的速度发展,城镇园林绿地、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各类开发区、旧城改造、大型楼宇、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等工程日趋增加,园林绿化面积大幅度增加[2],对从事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工程施工和管理类工作的应用型本科人才需求非常迫切。风景园林是一个实践性极强的应用型理工科专业[3],毕业设计是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风景园林本科教育最后和最重要的一门综合性实践课程,对学生的专业综合应用能力、创新实践能力和就业创业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高校风景园林专业毕业设计课程应该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导向,更新教学体系、创新教学方法、深化教学改革、调整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设计实践能力、创新创造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培养满足社会、企业和行业发展需要的风景园林人才。

“工作室”一词最早源于包豪斯艺术创作领域的“作坊”,1919年德国包豪斯学院创造的工作室教学是世界上最早的“工作室”项目制教学形式[4-5]。“工作室”项目制教学是指以工作室和具体实践项目为依托,以专业教师和企业技术骨干为师资,以辅助教学和承接技术项目为主要任务,利用学校和企业的优势资源,由教师带领学生承接和完成工程设计项目,在工作室项目实践中教授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将“产、学、研”融为一体的教学模式[6-7]。“工作室”项目制教学具有实践性、连贯性、灵活性、创新性和针对性的特点,在风景园林毕业设计教学中能够引领学生在实践中领悟专业知识、收获实训经验、掌握专业技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是高校进行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8-10]。

二、风景园林毕业设计传统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高校的风景园林毕业设计课程教学体系陈旧,“重理论,轻实践”“重学科,轻整体”“重经验,轻创新”“重成绩,轻过程”。部分学生学习被动,实践操作、创新创业和综合应用能力较差,难以满足园林企业和行业需求,就业较困难。

(二)部分高校的风景园林毕业设计课程的师资队伍配置不合理。传统的毕业设计课程指导老师以院内教师为主,其理论功底虽好,但是缺乏工程实践经验,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和方法可能在社会上已经过时,不能将社会上最先进和最优秀的设计技能与方法教授给学生。

(三)部分高校的教学平台简陋、教学资源匮乏。传统的风景园林毕业设计课程大多在理论课教室授课,缺乏专用的教学平台。部分高校的学生因缺乏平台和设施难以完成毕业设计实践操作,指导老师也因此没有足够多的机会给学生做设计示范,更谈不上云教学工作的开展。此外,部分高校的学生绘制毕业设计图纸时缺乏设计案例和素材等教学资源,难以做出高品质的设计图。

(四)部分高校的风景园林毕业设计评价体系不合理。传统的风景园林毕业设计评价体系重结果而轻过程、重知识而轻能力、重形式而轻创新,评价指标非常片面、落后,部分学生对毕业设计成绩评定的方法和结果不满意。

(五)部分高校的风景园林专业师生主要在校园内学习和研究,教师承接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项目较少,提供给学生的风景园林毕业设计选题难以跟上社会的设计热点和潮流,降低了风景园林专业的社会和行业影响力。

三、“工作室”项目制模式下的风景园林毕业设计课程教学探索

根据应用型高校风景园林人才培养的要求,结合当今风景园林专业毕业设计课程的教学现状和存在问题,采用“工作室”项目制教学模式,以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为例,开展风景园林毕业设计课程教学模式、教学师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平台、毕业设计评价的研究和实践。

(一)教学模式:探索基于真实项目驱动的“工作室”项目制毕业设计多元互动教学模式。传统毕业设计教学由一名院内老师指导多名毕业学生,场地、设备、教学时间等都不固定。采用校企双师为指导教师、社会实践项目为课题、工作室为操作平台,运用新的“工作室”项目制进行毕业设计课程教学,以工作室的工程实践项目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改善毕业设计课程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师资:改进以往毕业设计只有院内专业教师指导的不足,组建以院内专业教师和院外企业导师相结合的师资队伍,一项毕业设计的指导老师至少配备一名校内专业教师和一名校外企业导师。

(三)教学目标:学生能掌握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基本理论、方法,能运用所学知识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个中小场地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文本,能具备实践操作、创新创业、沟通组织和综合应用能力。

(四)教学方法:在原有的教师课堂教授法以外,增加项目驱动教学法、慕课教学法、翻转课堂教学法、研讨会教学法等。

(五)教学内容:把毕业设计教学内容分成选题模块、前期资料收集与实地调研模块、概念设计模块、方案设计模块、文本制作模块、方案汇报(答辩)模块六个教学模块,教师通过工作室平台指导学生按教学模块先后顺序逐步推进毕业设计课程学习进程。

(六)教学平台:以学院风景园林专业工作室为主要教学平台,以工作室的电脑、投影仪、扫描仪、打印机等为毕业设计实践操作设施设备,以工作室承接的社会工程项目作为毕业设计实践案例,推动风景园林及相关设计专业工作室云资源库建设和工作室云设计服务,搭建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工作室平台。

(七)毕业设计评价:基于“工作室”项目制的风景园林毕业设计评价体系,提取前期准备、实地调研、方案设计、文献综述、创新创造、方案汇报、展览展示、社会评价等作为评价指标,根据校企专家打分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赋值,最终实现风景园林毕业设计课程成绩的科学评定。

四、“工作室”项目制模式在风景园林毕业设计课程教学与专业发展中的作用

(一)成立风景园林工作室,搭建“教、学、产、赛、研”五位一体教学平台

风景园林专业以学院提供的电脑、投影仪、扫描仪、打印机、电脑绘图板、移动硬盘等为硬件设施设备,以学生创客空间实践室为场所,以校企导师为师资,以广西知名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企业承接的优质园林景观工程设计项目为毕业设计选题题材,成立了绿源园林景观工作室、皇庭园林景观工作室、师然园林景观工作室、野风园林景观工作室、嘉怡园林景观工作室五个风景园林设计工作室,搭建“教、学、产、赛、研”五位一体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工作室平台,构建“资源共享、项目共做、成果共创、互利共赢”的毕业设计课程校企协同育人教学模式。通过“工作室”项目制教学,学生完成百余项毕业设计项目,完成两次风景园林专业毕业设计作品线上展,发表近10篇学术论文,获得30余项国家专利授权,获得20余项各类专业设计奖项,获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本研究以毕业设计课程建设成果引领专业建设,使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风景园林专业连续3年荣膺艾瑞深“中国校友会专业排行榜”五星级专业,推动本专业成为广西一流专业。

(二)引入毕业设计校企双导师制度,建设风景园林专业高水平师资队伍

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风景园林专业毕业设计课程实行“双导师”制度,每一个毕业班学生配备一个风景园林设计项目、两名指导教师(一名企业专家和一名校内教师)。校内指导老师具有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企业专家导师具有丰富的行业实践经验,两者可以做到相互补充,最终让学生受益。目前,该专业有专兼职教师3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占比超过50%,具有硕士以上学历的教师占比超过80%。校内导师以本校副教授、高级工程师等副高以上职称教师为主,校外导师以广西区内园林龙头企业的园林景观设计总监为主,保证毕业设计课程拥有优良的教师资源。

(三)收集风景园林专业教学素材,构建毕业设计课程教学数字素材资源库

本研究毕业设计课程数字化资源库,包括数字化设计素材库和数字化教学资源库两大部分。数字化设计素材库主要收集了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方案资料、毕业设计方案资料、毕业设计图纸制作PSD素材资料等。规划设计方案资料包括居住区、公园、风景旅游区、广场、道路及其附属绿地、特色村落等不同场地类型风景园林方案设计图近200套;毕业设计方案资料包括本校历年来优秀毕业设计方案和国内著名高校优秀毕业设计方案图近百套;毕业设计图纸制作PSD素材资料包括常用的PSD平面图素材、PSD效果图素材、SU与3D景观模型素材近2000份。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包括各类风景园林毕业设计微课、慕课、网络小视频等,从论文格式设置、选题、构思、草图绘制、方案深化与完善、彩平图制作、电脑效果图制作、排版与文本制作、方案汇报等环节给学生进行了毕业设计指导。

(四)深化校企合作,成立校企风景园林设计技术研发团队

在风景园林工作室平台建设和项目制教学实践过程中,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与广西华蓝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南宁申亩景观设计有限公司、广西富林景观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等13家广西区内优质风景园林行业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风景园林专职教师前往企业参加2至6个月的行业实践,合作企业的风景园林设计师来本校给学生授课或者做专题讲座。因此,专职教师提升了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实践能力,企业设计师提升了风景园林理论水平。专职教师和企业导师合作成立了校企风景园林设计技术研发团队,团队成员共同申报了10余项省部级、市厅级课题,完成了20余项风景园林设计社会服务项目,发表了10余篇学术论文,获得了50余项国家专利授权,有效提升了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风景园林专业的科研与社会服务实力。

(五)打造毕业设计优质课程,培养高素质风景园林本科人才

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风景园林专业“工作室”项目制教学模式既夯实了学生的理论基础,又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既为社会提供了专业设计服务,又为国家培养了高素质风景园林本科人才。风景园林毕业设计课程目前成了学院特色优质专业课程,学生在毕业设计课程中接受了系统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训练,掌握了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理论、方法和实际操作过程,提升了专业实践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创新创业能力,为今后从事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工作打下了坚实的专业基础。

五、 结论与建议

本研究以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为例,探索了“工作室”项目制教学模式在风景园林毕业设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指出“工作室”项目制教学能培养学生设计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提高风景园林专业的教育质量[11],有效解决风景园林毕业人才与企业、行业需求不匹配的现实问题,培养出优秀的应用型风景园林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

猜你喜欢

行健工作室毕业设计
陈雨瑄 顾行健
Man and Music
高等职业院校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毕业设计探究
A review of kidnapped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毕业设计改革的思考
——以四川文化艺术学院为例
From“TheUglyDuckling”to“TheWildSwan”
电子商务专业毕业设计实施与探索
依托工作室的软件工程实践教学研究
地方本科院校设计类专业“工作室”教学模式探究
以工作室为平台的校企合作模式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