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优秀记者:如何从一般素材中“挖”重大新闻
2016-12-05范军
范军
内容提要 对优秀记者来说,能从一般素材中挖掘出重大新闻,写出好作品,才是值得称道的突出能力。作者认为,好新闻作品,除事实本身,还得看记者独有的发现能力和创造能力。造就这种能力,需要有知识积累和阅历,需要智慧和技巧。这里有四种技巧供分享。
关键词 好新闻 作品 发现力 创造力
一、高上去
所有能成为精品力作的新闻第一大要素、也是最核心的要素是“魂”。
“魂”就其大概念,是事实所表现出来的政治性、党性和人民性;从一般意义上来讲,是新闻报道事实是否合大势、归主流、明是非,是否让领导、读者满意。用最流行的话说,你的新闻是否传递正能量,是否为我们这个社会、这个时代做加法或乘法。
文学作品谋题立意有个基本要求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新闻须尊重事实,是对事实如实的报道。但同样可通过记者,将事实所能表现的价值挖掘彰显出来。很多事实受限于作者水平,呈现的价值浅显,呈现浅发挥状态,优秀记者有种本领可透视事实深层、边缘及潜在地带,让新闻价值释放。
作为基层记者,客观上就“站不高”,从而较少有获取宏观题材的机会,因此只能致力于深挖新闻价值。笔者为评高级记者撰写的业务报告题目是《不能俯瞰大地,就仰望天空》。含义有二,要么站在天上看大地,一览众山小;要么站到地上看天空,让一滴水见太阳。绝大部分记者面对的是后者。笔者还有套延伸理论,所谓“仰望天空”,是从面上寻问题或话题,到点上找解决问题回应话题的案例和典型。达此境界要求基层新闻工作者充分了解大局大势,掌握足够素材,精于思考,深捕主题。
当然,这要求采写者必须是个“政治家”,并要有自信:一定时期内,凡你写过的素材、写过的地方很难有人超越你。而拥有这种自信的前提是努力练就“真功夫”。前几年,一位女企业家邀笔者及其他几位好友去用餐,放在必胜客的快餐厅。当时正好是中央八项规定刚刚出台,于是笔者抓住该简单事实为由头,写了800字的《快餐店招待宾客十数年如一目,胡润慈善榜企业家陆亚萍6颗花生也打包》。结果这篇稿件被评为江苏报纸好新闻一等奖,这是该年度同级别报纸中惟一的一等奖消息。
二、跳出去
创新需要跳出固有思维、原有框框。跳出去,会让人看到另一片平常看不到的天空和景象。现在的问题是,多数人是用模式化的思维和眼光去寻找问题,提炼主题。写出来的东西基本上大同小异,缺少个性特征,也谈不上什么风格。好的记者无论在谋篇布局,还是遣词行文上都力求与众不同,一看就知道是他的作品。毛泽东新闻的大气磅礴,鲁迅杂文的入骨三分,穆青通讯的如临其境,郭玲春会议报道的和风细雨都给业界留下深刻印象。
如何跳出去?首先要跳出自己工作和生活的小圈子,到不属于自己的“大范围内”去放眼去感念。这并不是耕别人田,而是借别人田提升自己的平台;或以此融合展示出自己那块田的“不一般”。一个人只有对大局有清晰深入的了解,才能充分看清自己模样,从而写出在更大范围内有作用有影响的上乘之作。
其次是要跳到时代前沿。一个始终为昨天做事的人必“败”无疑,一个勤于为当下做事的人是能干事能干成事的人,一个总为明天为梦想拼搏的人迟早会有大的成功。干记者工作也应有这种理念。舆论引导的职业特点,需要新闻工作者站到最前面。只有这样才能担当“引领者”角色。将之体现到作品中,内容和写作手法都重要。现在传统媒体的稿件普遍问题是表现手法老化。如果不能很好地改变这种状况,内容再有魅力也会让传播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必须提高“功夫在诗外”的本领,让尽量多的记者笔下的新闻,一看题目就将读者吸引,导语或第一句话能将人抓住,接下来也不会让读者轻易离开。
还有要跳出传统理论框框。新闻有其文法和技巧,但没有几年几十年不变的文法和技巧。文法和技巧并非来自职业人的发明和习惯,而来自读者和市场需要。时下新媒体百花齐放,传统媒体不应自设局限。新情况下,我们决不能将同一篇消息为了省事一并发微信、新闻网、报纸和杂志,即时的微信等重在传播速度,报纸的权威和深度已成为使命,杂志的功能则将事实交给历史和文化。
三、土下去
《海门日报》有两个编前会,一个上午开的早编会,确定采写当天十版左右自采版面的主要内容;一个下午开的晚编会,检查早上所定题目和版面落实情况。晚编会上还有个任务是看每篇稿件从题目到内容是否能使读者轻松看懂,是否用最形象简洁的语言表达。什么是最形象的语言?是普通读者最容易最乐意接受,不用动脑子就能全盘接收的文字,如地方话、老实话、幽默话等。现在媒体众多,如果稿件题目就让读者“伤脑筋”,则从客观上将其拒之门外。
“土”的目的是从文字和行文上尽力向读者靠近。不是老的东西就是土,是要求采编人员对整个采写过程不该有过多约束。有人说创新与土似“很背”,其实刚创新出来的文字往往“土气”十足。在今年两会上,就有媒体盘点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许多创新词,有一些给人的第一感觉是“土”,如创客、互联网+、僵尸企业、工匠精神、新经济等。多少年前,当看到媒体上用“春晚”时,觉得是太“夸张”,而现在还有哪个不知其义。创新社会,语言文字创新也进入新阶段,一些网络文字来得很“大胆”,其中不少经推敲或经广泛传播后“约定俗成”。新闻工作者应承担起这种创新的历史责任。这也是读者的期望和作者自我发展的需要。
这里的“土下去”与新闻的“深下去”相辅相成并不矛盾,有能力的作者总在探索如何用最有效的文字和笔法让复杂而有深度的事物直白地表现给读者和社会。
四、融进去
当记者不是纯粹的新闻的记录者、旁观者,更是创造者、参与者的时候,我们会发现,新闻不再是可遇不可求的事,不再是被动的产物,其灵魂和价值也就能揭示出来。这应是优秀记者的特质,也是保证我们采写出独家新闻、顶尖新闻的公开秘籍。这里有几个基本要求。
采访时应以记者的问题为“中心”。是接受采访的人围绕你的话题转,不是一场到头,总是对方在介绍,你记录;是你根据采写要求发问,最好能问住对方,问到对方回想、思考一番后才能答得上来。任由对方介绍写就的新闻往往是“大路货”。达到这样的要求,得事先预习功课,其中主要一点是必须让自己首先知道,你所选取的题材究竟能在多大范围内对哪些人发挥导向及指导作用。采访不是获取素材越多越好,记录一大本,回家写篇短消息,还美其名深入采访。新时期,一个成熟记者对所采写的新闻究竟需要哪些材料其实十分清楚,多余的不到位的采访,影响的不光是自己,还有别人。
写作时不应将采访本和参考资料等摊放一桌。如是这样则说明你前期没有用“心”。消息文字不长,用的素材有限,如即时写还要翻本子,显然“不称职”。即使是通讯或其它长篇文体,一般也只要把提纲和主要事实“拎”在纸上,一气呵成。我认为,在一定程度上,是事实决定新闻,也是记者决定新闻,特别是评论、对话等文体,更是内容跟着记者思路和话题走。现实中,往往出现明明有10分以上价值的事实,被有的记者贬到了3分5分,虽然新闻价值的呈现有一定的弹性,但在“弹性”部分中有一些连事实本身也“无能为力”,仰仗着采写者的视角和发现。
用新闻思路去工作,让工作成为天然新闻。我们反对新闻做假,但倡导作者融入新闻。有一种事实是因为你的介入、你的建议、你的策划而成为有价值的新闻。多年前,我去一个企业采访时,给董事长出了个点子,社会上评劳模,你们不妨尝试,可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形成独特评选体系。企业在实践中取得成效后,我报道的这一新闻成为全国本系统报业年度一等奖作品。在《海门日报》有很多工作因为用新闻思路去做,不仅见效明显,还得到如《中国记者》《新闻战线》等专业媒体垂青,频获推介。举一个小例,在今年初报社对全体员工进行的“践行三严三实,切实改进作风”闭卷测试中,除了少数常规题,居多带有新闻性。如在调查题中,让员工推报纸十大名栏目,选内部最值得尊敬的良师益友;简述题的题目是“我正能量·我的人生格言”,简叙题的题目是“精彩2015·我的微故事”征文,简述题的题目是“《海门日报》如何走·我的金点子”征文。
编辑 文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