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鼓舞融入广西高校美育课程研究
2021-12-05付宜玲
付宜玲
“美育”即审美教育。“美育”作为西方的“舶来品”,自20世纪以来在中国不断发展[1]。所谓“美育”,具有多层次概念和可伸缩的范畴,从宏观的视角对其基本社会功能予以观照,美育似应以非“灌输”“管束”性的传教方式,呼唤、激发人对美的自觉追求和感受,以实现其启真、导善、益智作用。在施教过程中鼓励自主选择的能动性,通过知识传播、审美引领、开掘想象、意志品质的铸炼等多样化手段及整合性方法,不断激发人的自身创造力,实现其能力、魄力、魅力的全面提升。舞蹈美育既不等同于抽象美学理论的研修,也非囿于专业技艺的训练,而是在科学原理指导下具有可操作性工作概念的系统教育[2]。舞蹈美育则是以舞蹈为媒介,实现上述导向作用的教育形式。广西少数民族鼓舞传承了一代又一代人民的智慧,塑造了民众的个性以及文化知识体系,承载着人们丰富的生活实践和无限创造力,与舞蹈美育的主旨相吻合。
一、“身”“心”建设——少数民族鼓舞美育课程践行价值
舞蹈动作是生活动作的延长与变形,同生活动作一样具有可靠性、感染性、隐喻性、简约性的特点,此外还包括审美与文化的内涵。今天越来越多的研究都转向身体。人的身体是物质与精神的统合、肉体与思想的结合、理性与情感的融合,它并不是文化的客体,已然成为文化的主体。由此对身体的训练与教导, 就是对人的教育、文化的教育[3]。广西少数民族鼓舞既是少数民族智慧、个性以及文化知识体系的动态呈现,又承载着人们丰富的生活实践和无限创造力,既有“真”的精神,又有“善”的协作;既有“力”的传达,又有“美”的导向,对高校培养“完全之人物”有着自不待言的价值。何谓完全之人物?人之能力无不发达且调和是也。人之能力分为内外二者:一曰身体之能力,二曰精神之能力[4]。完全之人物乃是身心合一的完整个体。
(一)少数民族鼓舞与身体建设
身体的建设主要有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强身,这是实用层面;二是健美,这是审美层面。从功能来看,少数民族鼓舞对身体生理性的消耗是其他徒手性民间舞蹈所不可及的。无论是壮族铜鼓舞还是瑶族长鼓舞,其鼓都有一定的重量,鼓舞动态丰富,变化颇多,这对舞者的身体有较强的训练性,对舞者的身体素质历练亦是大有裨益。舞者要在掌握道具、娴熟运用道具的同时,展现出良好的形态动态美,这就要求舞者有较强的臂力、腰力和身体控制力。此外,大量蹲起动作的交替变换,对舞者的大腿、脚踝、中段的能力有极强的要求。在达到身体局部的素质后,更重要的是舞者需要有较强的身体体能,以满足舞蹈过程中的一切能量消耗需求。就审美而言,其主要包括两个向度的含义。一是形态美。鼓舞作为舞蹈的表现形式之一,其对形态的雕琢是不言而喻的。鼓舞塑造的形态美,是身体形态视觉美感和力量美感传导的双重效应,这与鼓的天生基因密切相关。鼓是一种具有内在精神品质的乐器,鼓声的传达可调动学习者内在的生命冲动;舞韵的展现可修饰学习者外在的身体线条。正是这种内外合一的双管齐下,构成了鼓舞对人的形态美价值。二是和谐美。鼓舞作为道具舞蹈,相较于徒手性民间舞蹈形式,具有显著的身体协调感提升效应。以瑶族长鼓舞为例,拍鼓、转鼓、绕鼓,分别运用身体不同的部位来完成,通过手的击打、手指的拨绕、手腕的盘转、身体的随动或律动,来达到人鼓合一,而这种人鼓合一要以身体的全面协调为基础。鼓舞作为道具舞蹈,既有舞蹈的表达,更有道具的运用。少数民族鼓舞对学习者的协调性、控制力以及道具与人的和谐统一有较高的要求。综此,少数民族鼓舞是高校学子强健体魄、健美塑形、提高协调性的有效驱动。
(二)少数民族鼓舞与心智培育
蔡元培先生说:“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冶情感为目的者也。”[5]而这种陶冶情感,实质是对心灵的陶冶。这里所谓的“心智培育”,主要有心灵的修塑和创新激发两个层面的含义。舞蹈美育课程中蕴含着人文性和共情力,其教育目标是发展完满的人性,培养人的高尚情操,推动人的全面进步,是区别于理智教育的情感教育[6]。少数民族鼓舞作为少数民族文化的动态载体,较之其他形态民间舞蹈,多添了一组鼓的动态、一份鼓的气派、一种鼓的文化。鼓在一些民族中有着重要的精神内涵,集神性与人性于一体,是民族精神与物质文化的双重载体,既是精神象征,又是日常写照。正是这种双重身份,增添了鼓舞的艺术、文化及社会价值。少数民族鼓舞课程对高校学生心智的培育,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谈。
其一,少数民族鼓舞之“启真”。
鼓是力量的传递,精神的象征,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坚韧、力量和气度之彰显。广西少数民族鼓舞是多元文化的集结体,既有骆越文化的烙印,又有楚文化等文化遗存,具有浓郁的祭祀文化色彩。壮族铜鼓舞、瑶族长鼓舞皆源于民族神灵崇拜或纪念先祖活动,是人民精神情感的高度凝结,在人民的精神生活中的重要性无可复加。此外,由于壮族和瑶族都是古老的农耕民族,而经济生产生活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文化艺术的表现形态,由此,壮族铜鼓舞和瑶族长鼓舞都具有鲜明的农耕文化特点。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物质生活的不断扩充和精神格局的不断演化,两种鼓舞集历史感、民族性、文化感和现代意识于一体,日渐充实。学习者不仅掌握鼓舞的动态形式美,更能通过直观的体验,缅怀历史、品读动态背后的文化内涵。他们深入地了解壮、瑶两族人民的喜怒哀乐,对两族人民的生存状态有真切的感悟,通过客观全面地了解两个民族的历史生态、民族个性和知识文化体系,树立强烈的本土文化归属感和自信心。
其二,少数民族鼓舞之“导善”。
广西少数民族鼓舞是民族的智慧和生活实践的结晶,表现了一定时期各族人民的美好理想、审美追求和生活夙愿,是各族人民精神品格和精神格局的集中体现。从起源来看,鼓舞源于纪念先祖,这体现了各族人民的感恩情怀,纵使生活方式变革,生活水平提升,在每年的特定日子,人民依旧怀着虔诚的心理祭拜先祖,不忘初心。从气质特性来看,少数民族鼓舞各具气质,对学习者良好性格气质的塑造有着积极的导向作用。以壮族铜鼓舞为例,壮族铜鼓舞雄浑有力,极具壮美和力量美,这对于培养当下大学生豪迈坚定的精神品质有着重要的作用。坚定的品质、顽强的意志、豪迈的情怀是当下大学生所应具备的品质,通过这种品质的塑造,可以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勇于担当的魄力。
二、“多元”统合——少数民族鼓舞美育课程践行原则
舞蹈美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范畴,是通过舞蹈的方式培养学生真善美的人格品质,提升其审美追求,使其拥有理想心境的教育方式。从笔者开设全校公选课程的经验可知,当下高校学生对民族民间舞蹈并不存在主观上的好恶,而是缺乏了解和体验的渠道和平台。没有了解,就失去了发言权;缺乏体验,兴趣便不复存在。在舞蹈美育的大环境中,广西少数民族鼓舞作为本土特色艺术文化资源,极具推广实践价值。在推广中,必须着眼于舞蹈美育的大环境,强调民族性,突出文化性,不应仅停留于平面式的“你教我学”,而应是多维度、多层面的多元统合。
(一)文化解读与实践体验的统合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句老话,但历久弥坚。任何事物的前进发展都离不开理论基础,而实践又是其具体的表现途径。少数民族鼓舞是广西本土文化艺术形态的典范和示例,在美育课程推广过程中,必须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意把握好两个环节。
1.动态体验,强化身体建设。
学生通过动作的学习,直观感悟鼓舞的魅力。这种动态体验有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对“鼓”的体验,即对“鼓”的纯粹认识和感受,是相对独立单一的体验过程。这种体验可以采用“鼓声—节奏—运用”的递进式方式,通过鼓声认识节奏,通过节奏认知风格。以此为基础,完成对“鼓”的运用,如击打形式、摆放定位、手持方法等。二是“人鼓合一”的体验,指将鼓的运用与身体的动态进行配合,是全方位的综合体验。既要让身体接受舞蹈的惯性,又要建立鼓与身体的和谐关系,这对学习者的身体的全方面支配能力是有一定考验的,而正是这种考验会让学习者收获深刻且全面的体验感。
2.文化品读,完善知识结构。
在动态体验的基础上,强调鼓舞的文化延伸性,让学生及时进行文化品读和反刍。道具入手,文化感知。教师应让学生从道具入手,也就是对“鼓”的认知,采用“听”“看”“品”的方式,对“鼓”的精神内涵进行全方位阐释。“听”鼓即通过敲击鼓面,通过鼓声传递信息。以壮族铜鼓为例,学生通过敲击铜鼓,对鼓的音色进行识别,感受铜鼓的雄浑以及铜鼓深厚的文化沉淀。“看”鼓即观看鼓的外形。各民族的鼓形态各异,以壮族铜鼓舞为例。铜鼓中央是太阳图案,壮族是农耕民族,太阳在农耕生活中的作用举足轻重,这是自然崇拜心理的反映。铜鼓亦有公母之分,以太阳的光芒长度和凹凸面为依据进行识别。通过这样的“看”,加深学生对鼓形态的了解。“品”鼓即品读鼓的文化。教师从鼓的起源、鼓的功能、鼓的存放方式等方面进行介绍,提高学生对鼓文化的认知。在对“鼓”的认知的基础上,教师结合该民族的历史文化和人文环境知识进行补充,为学生建构完善的文化结构。
(二)课堂与生活的统和
任何一种民间舞蹈形式都源于生活。通过民间舞蹈美育教育可以潜移默化地塑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文明的精神气质和文化形象[7]。广西少数民族鼓舞一般无二,课堂是延续,生活是源泉。少数民族鼓舞与美育课程的结合,必须坚持文化为基础、动态为形式、课堂为平台、生活为导向的原则,让学生学在课堂,悟在生活。一方面,互通课堂,实现知识贯通。这里所指的课堂指舞蹈教学的课堂,广而言之,就是学生自身专业课堂与舞蹈课堂的互通。少数民族鼓舞所涉及领域宽泛多元。从舞蹈内容来看,少数民族鼓舞是民族历史、经济生活方式、民族心理等共同作用下的产物,这其中包含历史学、经济学、地理学、民族学、美学、人类文化学等方面的知识,需要结合多学科对其进行研究和探索。就舞蹈的表现形式而言,空间维度的变化、立体空间的运用与结构学有异曲同工之处;动作张弛有度、动静对比,具有参照性,又具有相对论的理论。因此,人与鼓的和谐统一,人鼓合一的表现形式,更有道家思想“天人合一”的精神内涵。少数民族鼓舞课堂是一个综合性的课堂,课堂极具延展性。纵向上,它是一个动态的历史课堂;横向上,它又是包含着美学、人类文化学、结构学等学科的复合型课堂。因此,在少数民族鼓舞美育课程推广过程中,必须将学生自身的专业与鼓舞课程形成互动,使学科知识间产生良好的化学反应,结合自身专业对舞蹈课程进行阐释,通过鼓舞的学习体悟对自身专业学习形成良好的反馈机制。另一方面,贴近生活,与生活达成对话。这种“对话”包括两个层面:一是肢体对话即尊重动作的原生性,寻找舞蹈动作在现实生活中的生存依据;二是情感对话即以真我状态与生活达成情感交流,实现最真实的情感表达,还原本我。每一个个体都是特别的存在,尊重个体差异、培养独立个性是美育教育的目标之一。这种与生活的“对话”模式,使学生更真切地感受到少数民族鼓舞的客观存在,将原有的形而上的鼓舞形式转换成形而下的真实生活,视鼓声为生活中的信息传递,视鼓舞为人民的柴米油盐、喜怒哀乐,在这样的认知转换中,寻求到真正的本我,从而获得独立、富有差异性的感悟和认知。
(三)本土文化与东南亚文化的统和
在少数民族鼓舞美育课程的实践中,应充分利用本土资源,发挥地方特色,遵循地域特殊性和文化多元的规律,在弘扬发展本土文化的同时,放眼东南亚地区,将本土文化与东南亚文化实现良好融合。采用平行交叉式教学,实现异舞蹈文化的交相辉映。教授本土少数民族鼓舞的同时,对东南亚国家鼓舞加以辅助介绍和知识补充,采用平行交叉式的教学手段,突出两者的舞蹈特性。通过对比,把握两者的共性和个性特征。以缅甸为例。缅甸的民间舞蹈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在鼓舞方面更是琳琅满目,有长短鼓舞、象脚鼓舞、背鼓等民间舞蹈。教学中从道具的形态、运用方法等方面形成具象对比;从鼓舞的起源、文化性质等方面构成抽象探讨。这样的平行交叉式教学将异文化背景下的鼓舞形式进行综合阐释,对提升学生跨文化研究的能力,培养其国际化观瞻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结语
舞蹈艺术在使人获得“幸福而完美”的人性教育中有着特殊的意义,完全可以而且必须担负起神圣的历史使命[8]。广西少数民族鼓舞是民族文化知识体系和精神品格的集中体现,是形而上的精神感知和形而下的物质生活的高度融合,它具有“启真”“寻善”“益智”的价值,符合当下舞蹈美育的宗旨,将其以美育课程在广西高校中推广实践,既是舞蹈美育大环境下的必然要求,同时又进一步丰富了舞蹈美育的内涵,突出了舞蹈美育在不同地区、不同环境下独特的表达方式,更是弘扬本土文化,提升文化归属感和自信心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