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2021-12-03福建省福州市敖峰小学张文媛
福建省福州市敖峰小学 张文媛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传统的“灌输式”教学策略已不适应当前教育教学的需求,而是要更加注重学生课堂主体性的发挥。基于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当主动更新教育观点,认识到以生为本是必须坚持的教育理念。依据此理念展开教学策略分析,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使学生对语文学科产生兴趣,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经验,对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进行了论述。
一、开展合作学习,培养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
在以生为本教育理念的影响下,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得到了广大教师的充分肯定,而培养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需要一个民主和谐的课堂环境。基于此,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开展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使学生产生高涨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以愉悦的心情融入知识与技能的获取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促进学生适应社会生活,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提升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
比如,在《巨人的花园》这篇课文的教学实践活动中,首先,笔者以尊重学生的角度将其划分为学习小组,并向学生分发了导学案,助力学生了解这篇课文是英国作家王尔德写的一篇童话故事,调动学生学习童话故事的经验。其次,笔者要求学生合作探讨文中人物态度发生变化的原因,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进而以恰当的点拨使学生感受与大家一起分享快乐的意义,促使学生感受童话故事的魅力。再次,笔者通过课件出示情景图,让学生运用语言分析图中的人物,从而锻炼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最后,笔者引导学生整理学习内容,要求学生发挥自身的想象力进行故事续写,与学生共同探讨课堂的学习体会。这样,笔者营造了学生所向往的民主和谐课堂气氛,以合作模式进行授课,引发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的积极态度,有效倡导了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所提出的以生为本教育理念,有效实现了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切实达到了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
二、提出合理问题,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与能力提升
合理问题的提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与能力提升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所以新时期的语文教师不能一直持续应试教育理念下的“题海战术”,否则会加大学生的畏惧心理,给学生造成巨大的学习压力,发展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势必会幻化为泡影。因此,新时期的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具备素质教育理念,主动养成了解学生认知能力的习惯,始终保持对教材的深入研究,保证所提问题的合理性,进而使学生以活跃的思维理解所学内容,优化学生的阅读水平,使学生具备解决语文问题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取得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比如,在《飞向蓝天的恐龙》这篇课文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在教学初始环节,笔者在课件上出示了各种恐龙和鸟儿的动态画面,对学生提问:“大家通过观察能够说出它们的哪些特点呢?”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引入了学习目标,为学生以活跃的思维高效收获语文知识与技能进行了良好的铺垫。然后,笔者通过学生认知水平和教材内容继续引入合理问题,使学生了解这是一篇科普类的文章,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的兴趣。之后,笔者要求学生有条理地复述恐龙飞向蓝天的过程,让学生体会课文中词句表达的准确性,增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熟悉程度。最后,笔者帮助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整理,要求学生对不理解的地方大胆提出来,根据学生所提问题进行针对性的知识反馈,组织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学习收获。这样,笔者通过提出合理问题,使学生以主观能动的态度融入课堂实践活动中,培养了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顺利实现了课堂教学效果的优化。
三、借助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
信息技术已经在国家提出“科教兴国”战略以后被逐渐应用到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而具有与时俱进教学思想的教学也具备了应用信息技术的实践技能。因此,新时期的小学语文教师要充分珍惜信息化时代可以利用的丰富的教育资源,将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有机融合,借助信息技术开展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以求在充满诗情画意的课堂中让学生感受语文学科的魅力,促使学生充满兴趣地参与语文教学活动,实现培养学生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绽放精彩课堂的目的。
比如,在教学《秋晚的江上》这首现代诗歌时,首先,笔者对学生说道:“巧妙运用文字,以意象组合向人们传递难以诉说的情感莫过于诗人。”从而为学生简单介绍了诗人刘大白,借助信息技术营造了秋晚江上的美丽景色,播放诵读音频,使学生初步具有对诗歌语言魅力的感受。其次,笔者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引导学生有感情地诵读诗歌,通过抓住诗歌意象引导学生对优美语句进行分析,使学生了解诗歌的意蕴。最后,笔者引导学生归纳学习内容,通过信息技术出示优美的秋景图,布置让学生进行创作的课下作业,让学生之间互相交流课堂的学习感受。这样,笔者借助信息技术进行授课,创建了充满和谐气氛的课堂环境,使学生以浓厚的学习兴趣融入课堂教学,在极大程度上令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与创造能力得到了培养,切实发展了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达到了精彩的小学语文课堂。
四、联系现实生活,提升学生文化传承与理解能力
近年来,国家愈来愈重视传统文化教育,并以实际行动为传承与发扬传统文化增添助力。因此,新时代的小学语文教师应该了解语文学科教学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对传承与发扬传统文化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为此我们需要认识到传统文化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从而在教学实践活动中联系现实生活,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达到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让学生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意识和文化自信态度,以达到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全面发展的目的。
比如,在教学《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时,首先,笔者为学生介绍了作者王维的生平,通过介绍创作背景与学生展开关于重阳节的交流互动,从而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调动学生的生活认知经验,使学生了解古诗词是基于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体验进行创作的,由此在课堂初始环节渗透中华传统节日与古诗词文化。其次,笔者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对古诗进行吟诵,让学生感受古诗的韵味美和意境美,从现实生活的角度帮助学生理解“异乡”“异客”“倍”等字词的含义,使学生充分感受诗人独在异乡、思念亲人的情感。最后,笔者拓展了关于重阳节的古诗词,让学生进行积累,对学生提出了课下深入研究的期望,让学生之间将自己的学习收获进行交流。这样,笔者通过联系现实生活展开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有效渗透了传统文化,使学生以强烈的情感体验收获了语文知识与技能,促进了学生文化传承并提高了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能力,切实达到了发展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目的。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师要注重让自身的教学思想跟随时代的发展,创设更多优质的教学策略,如开展合作学习、提出合理问题、借助新技术、联系现实生活等,促使学生保持学习语文知识的积极态度,使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得到良好的发展,从而使得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益能够达到理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