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学思维与操作活动同步
——幼儿园数学活动策略
2021-12-03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八里店镇中心幼儿园沈国英
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八里店镇中心幼儿园 沈国英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思维从动作开始,切断了与活动之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发展。”3—6岁的幼儿处于前运算时期,其思维具有以自我为中心、直观形象的特点,抽象思维刚刚萌芽。因此,幼儿的数学学习需要在动手操作和亲身体验中进行,幼儿才会在观察、比较、分析中进行概括,在归纳、演绎和类比中进行推理,在交流中合乎逻辑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考和想法,在运用数学概念、思想和方法中辨明数学关系,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数学活动本质上是一种思维活动,如果只给幼儿语言上的讲解,没有实际的操作体验,只是把抽象的数学符号强加给幼儿,违背了幼儿的学习特点,使得幼儿的学习具有小学化倾向。在数学活动中,幼儿与材料相互作用,其思维和操作就自然融为一个整体,幼儿借助操作实现和反映其内部的思维活动,在操作活动中深度学习,获得经验,有利于提高思维能力。
一、选择适宜的操作材料,促进幼儿的思维积极活动
幼儿的思维活动是在活动中与材料相互作用产生的,适宜的操作材料更能调动幼儿思维的积极性。操作材料作为幼儿数学学习的重要载体,是帮助幼儿主动建构数学知识、诱发幼儿主动进行探索的媒介,是促进幼儿数学思维发展的“拐棍”。
(一)在生活中选“材料”
随着幼儿园课程的改革,数学活动更重视幼儿的操作体验,其操作材料也更趋向于低结构、生活化。生活中常见的纽扣、瓶盖、小棒等材料正体现了低结构的特点,其操作结果多元,能满足数学活动操作的不同需求,也能让幼儿在主动探索和思考中发展思维的创造性。如给幼儿提供多种颜色的纽扣,让幼儿自由操弄,幼儿或排列或分类;提供瓶盖,幼儿开展翻翻乐游戏,或比多少、或比高低;提供多色小棒,幼儿自由拼摆,或拼搭图形、或点数、或分类。这些生活中的材料简单朴素、容易获取,给数学活动中的操作过程赋予了变化,给思维活动行进提供了有效的基础。
(二)在自身选“活材”
幼儿个体本身就是一个可供学习的“容器”,身体上各器官是很好的“操作材料”。在数学活动中,遵循亲身体验的原则,让幼儿通过“摆动”身体部位进行学习与思考,其感受有别于对一般材料的操作,对幼儿思维活动的广度和注意的分配也有较高的要求,是一种更为高级的操作活动。如大班数学活动“有趣的排列”,鼓励幼儿合作用动作呈现模式,在相互配合中呈现了“下蹲—站立—下蹲—站立或拍手—跺脚—拍手—跺脚”等模式。把身体感官作为数学活动材料,更让幼儿喜欢,更能促进幼儿思维的高层次发展。
二、关注操作的真实过程,发现幼儿的思维活动特点
操作活动是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的过程。操作过程要重视与把握幼儿的思维规律,关注幼儿在操作中的兴趣、态度与情感的表现,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
(一)主动探索的过程
数学经验是幼儿在操作中主动探索逐步建构起来的,教师要善于运用材料,关注幼儿整个探索的过程,从中发现幼儿思维活动的特点,了解其思维发展的阶段。如大班活动“种子排队”,提供大小不等的黄豆、扁豆和红豆。首先让幼儿各取10颗进行排列,经过排列和比较,幼儿发现了“相同数量,豆子越大,排的队伍就越长,反之就越短”的规律。规律的发现,是幼儿主动发现数学关系,主动获取数学经验的过程。
(二)交流发现的过程
在活动过程中,注重让每个幼儿都能在操作中学习,但有时我们往往会忽视幼儿在活动中的相互合作、交流与讨论的作用。因此,在个体活动、小组活动与集体活动中,教师要鼓励幼儿将探索操作结果与同伴分享,在分享中碰撞思维、叠加经验,从而提高幼儿的数学思维水平。如“认识球体”活动中,鼓励幼儿在观察、比较、玩弄乒乓球和硬币的基础上,分享自己的操作结果,得出乒乓球不管怎么看都是圆形,可以随意滚动,而硬币有两个面是圆的,滚动时容易倒下等经验。这个过程有效锻炼了幼儿分析、综合、比较、概括、抽象的能力,发展了幼儿的思维。
三、运用生动的操作方式,提高幼儿的思维品质
在数学活动中,一般会采取探索性操作、验证性操作等方式,充分调动幼儿的各感官,让幼儿在与材料的相互作用中自主、独立、积极、愉快地思考,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获得数学经验,发展思维品质。
(一)探索性操作发展幼儿思维的广阔性
幼儿的思维主要是依据感知和动作进行的,探索性操作活动具有趣味性与游戏性,幼儿会在操作后发现“原来可以这么玩”“原来是这样”。如中班活动“给积木排队”,幼儿最初只是在随意地、无目的地给积木排队,但在排好之后,他们惊讶地发现,积木不仅可以竖着排,也可以横着排,还可以按颜色排或数量排等。这种操作经验为幼儿日后有目的地操作活动积累了大量感性经验,同时也给了幼儿更多的灵感和思考,让幼儿在操作中不断发展思维的广度,做到思维与操作同行。
(二)验证性操作提升幼儿思维的深刻性
验证性操作是幼儿对操作结果不认同时,教师进行启发引导,鼓励幼儿再通过操作予以体验,以巩固验证操作结果的可行性。在活动中,幼儿常常会围绕一个问题出现争议,这时候如果由教师直接把答案告诉幼儿,那么幼儿的学习就会变得非常机械,此时需要幼儿通过再次动手操作验证,从而寻找到正确的答案。如大班活动“二等份”,幼儿在探索之后交流发现,横着对折分可以把长方形二等分,竖着也可以二等分,对角线折也可以等分。此时,部分幼儿对“对角折”方法提出了质疑,教师借机给幼儿一个长方形,鼓励其用“对角折”的方法试一试,并让幼儿剪开自行验证,最后提出质疑的幼儿发出了感慨:“原来这样也能二等分。”通过这样的操作体验让幼儿客观地感知巩固和加深体验的作用,而且能使幼儿意识到事物的逻辑关系、数量关系和时空关系,为幼儿打开一条建构数学关系的重要通道。
四、关注语言的科学表述,促进幼儿的思维外化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是思维的物质形式。在数学活动中,强调操作学习的同时不能忽视语言的表达。语言表达能够引导幼儿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让幼儿的思维更有条理、更清晰。学习过程本身离不开语言的指导,语言的参与能提高操作学习效果,因此在操作过程中,必须把动手操作与动脑思考、动口表达有机结合起来。
(一)用科学的语言影响幼儿
苏霍姆林斯基曾提出,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儿童在活动中的脑力劳动的效率。教师的语言表达是否正确、精炼、明白、易懂,直接影响着幼儿的学习状态和思维的发展。例如,大班活动“学习5的组成”中,教师直接导入:“今天,我们要玩—个新的游戏,叫‘分纽扣’。这是—张操作纸,上面已经画了分合号,我们先在分合号的上方贴出总数5,然后去分一分……”教师的这段话简明扼要地向幼儿介绍了内容、玩法、规则,让幼儿明白了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有利于幼儿顺利进行数学活动。因此,在数学活动中,教师的语言表述需要清晰简洁、语词准确,并且合乎概念。
(二)支持幼儿大胆表述操作过程或结果
幼儿的思维是在感知材料的基础上进行的,我们要为幼儿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组织有趣的活动,以引发其丰富的思维活动,并引导幼儿用语言和行为将自己的思维充分展示出来。当幼儿将自己的思维过程充分外化后,我们才有可能准确充分地认识幼儿的思维水平,发现其潜在的发展力量,开展有效的教学。在数学活动中,幼儿的语言常常呈现不完整、语序颠倒的情况,有的幼儿甚至不会说、不愿说、不敢说,这就需要教师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让幼儿把所思所想用语言表达出来。如中班活动“上超市”,教师边念儿歌边游戏,师:小乖乖陪妈妈,上超市买东西。幼:买几样?师:买比3样多1样是几样?幼:比3样多1样是4样。教师运用填空式的句式让幼儿学说,在幼儿熟悉之后提出:“怎样说,简单明白呢?”于是,就有了“比3多1是4”的描述,幼儿也明白了怎么样用抽象、概括的语言表达。
总之,幼儿思维过程的发展能促进幼儿对数学教育内容的掌握,幼儿的数学思维过程和操作活动二者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因此,教师在数学活动中,只有促使幼儿的数学思维与操作活动共同舞动、有机结合,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