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显科学学科育人价值的探究交流构建
2021-12-03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昌岗东路小学朱智毅
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昌岗东路小学 朱智毅
传统的科学教学,教师偏执于“教师负责问,学生负责答”的单向交流,被动接受的学生无法通过有效交流了解科学知识的来龙去脉,难以建构起与之相关的科学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态度和价值观。新时代的科学教学,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强调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课程总目标,集中体现科学学科的育人价值。由于学生与科学知识之间的互动是科学学科育人的逻辑起点,对于注重探究教学的科学学科,这样的互动过程自然离不开探究交流的高度介入。探究交流是指学生围绕共同的目的进行探究式学习时,所发生的师生、生生之间的信息交换和处理。下面,我们从交流语言、交流氛围和交流机制角度,探讨怎样的探究交流才能有效彰显科学学科的育人价值。
一、构建以生为本的交流语言
来自信息加工的观点,会将表征的能力视为人类认知的主要特征。自古以来,最普遍使用和最有效率的表征方法是语言。教师和学生用语言进行探究交流时,不仅要掌握合适的科学词汇,还必须结合学生理解谈话内容的能力和志趣,运用适合的内容、方式和时间,在相应的语境下组织信息的传递和交换,指向科学学科的育人价值,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
(一)树立探究交流的语言科学性
学生要在科学思维、科学态度等方面获得发展,必须学会运用科学的语言进行交流。不能有言过其实、过于感性的修辞手法,应该强调通过客观、准确、写实、具体的理性语言去表述自然事物、态度和价值观等。在科学学习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无可避免地要使用到科学的语言,如科学名词“磁铁、温度计、蜗牛、水蒸气”等;与科学相关的动词“吸引、蒸发、溶解”等;与科学相关的连词“因为……所以……、虽然……但……”等;与科学相关的形容词或副词“共同的、透明的、逐渐地”等。作为教师,我们不可能是独立、封闭地自己和自己讲这些科学语言,而是建立在和科学探究相关的语境中,利用理性的科学语言,形成连接学生与知识之间互动关系的探究交流,实现科学学科特有的育人价值。
(二)基于学生认知的语言敏感性
布鲁纳指出,教师向学生提供的各种形式的与交流相关的帮助和支持,都有助于学生在语言、思维、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获得发展。社会交互作用论更认为,要提升学生的语言交流水平、科学思维水平和自我调节能力,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来调整谈话方式。为了让学生更容易理解谈及的内容,教师应选择更清晰的表述、更慢的语速、更抑扬顿挫的语调、更简洁的句子,以及那些能引起共同注意的学习情境与学生交流。有研究发现,当学生对置于其面前的某一客观事物产生好奇心,饶有兴致地摆弄起来的时候,教师及时跟进和交流,会有效促进学生一系列认知功能的发展。由此可见,教师应时刻保持对学生探究学习过程中语言的敏感性,关注不同学生的认知状况,并及时调整探究交流的谈话方式。
(三)注重探究交流的语言导向性
小学科学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探究以及科学态度和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等课程目标,重视学生“对待自然”“对待科学”“对待他人”和“对待社会”方面的正确引导,从不同的侧面体现了科学学科的育人价值,也为以探究教学为主要手段的小学科学指明了改革发展的路径。为此,科学教师要以育人价值为导向提升学生的探究体验,并据此组织教学中的探究交流。所展开的交流语言要注重保护学生对自然现象和规律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亲历科学探究和工程实践的基本流程,塑造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勇于接受挑战的科学精神,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形成实事求是、乐于探究、乐于与他人合作的科学态度,以及创新意识、生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等。
(四)发挥课堂教学的语言感染力
“教育的艺术首先包括谈话的艺术。”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效率。作为符号表征的其他形式,诸如面部表情或肢体动作等,已被证明是语言系统的一部分,并与口头语言起着几乎同等的作用。为此,教师应充分发挥口头语言和肢体语言的协同作用活化课堂教学。在教科版四年级“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一课的导入环节,某教师颇有心思地找来了锣、鼓、尺子、吉他等与声音产生相关联的结构性探究材料,以表演带动唱《凤阳花鼓》的方式引入,现场给大家“露了一手”:“左手锣!”敲一下锣,“右手鼓!”敲两下大鼓,“手拿着锣鼓来唱歌!”用手指着自己的喉咙,“别的歌儿,我也不会唱!”弹了一下尺子,“只会唱个凤阳歌!”拿出吉他弹了几下。在大家看得热情澎湃的时候,他不失时机地切入本课问题:“刚才我使用了哪些物体发出声音?分别是怎样令这些物体发出声音的?”富有感染力的教学语言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学习兴趣,对提升科学学科的育人价值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营造各抒己见的交流氛围
一个沟通顺畅、公平有序的科学课堂,能让学生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对形成乐于分享、充分合作和大胆质疑的科学态度作用巨大。这样的交流氛围,是科学知识向科学素养转化的认知纽带和情感纽带,也是保证师生、生生的探究交流顺畅展开的重要基础。
(一)重视学生交流的有序性
在探究学习中,社交技巧和语言技巧都会发生作用,影响着探究交流的学科育人效能,需要我们学习和遵循语言交流的一些规则。学生在课堂上踊跃地表达自己的想法,积极寻求机会和大家交流是好事,但班里的学生众多,难免有学生会在争先恐后中失去发言的机会,影响探究交流的实际效果。为此,我们应该遵循交替发言的规则,选择与同伴轮流当说话者和聆听者的方式进行交流。一方面,教师应创造尽可能多的机会让学生多发表见解;另一方面,也要注意调控交流的方式。通过诸如举手示意等方式寻求发表言论的机会,务求让大家在秩序井然的课堂上进行探究交流。对于那些不爱举手直接“抢话”的学生,教师不能听之任之,除了加以提醒,还应该向他们表明会优先邀请懂得举手的学生参与课堂交流,并运用教学评价,来引导、改善课堂上的交流行为。
(二)保障学生交流的充分性
一些教师总是焦虑于学生在探究交流时“耗费”太多时间,而影响到自己教学任务的完成。殊不知,学生热火朝天地展开探究交流,正是一节科学课中最能体现学习成效和育人价值的“高光”时刻。为了让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对问题进行有深度和广度的思考,探究交流应避免仓促化、碎片化。比如教师提问后,可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给予学生3—10秒的思考时间,以便学生可以在充分思考后再发表见解和进行交流。又如为突破教学的重、难点问题,我们通常会在教学中设置不少于3分钟的小组讨论。如果这个讨论时长过短,大部分学生将很难获得充分的自主思考和有效的多方交流。大量课堂实例证明,有了充分的思考和交流时间,学生交流言论的数量和质量都会得到显著的提升。
(三)鼓励学生交流的主导性
考虑到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我们在突出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同时,也应明确教师要承担的教学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的责任,强调学生要在教师的有效指导下展开探究式学习。在此前提下,如果我们发现学生对正在探究的教学内容表现出足够的探究热情,乐于主动地展开探究学习,乐于与其他同学进行合作和分享,在某些时段甚至能暂时取代教师主导者的角色,让探究交流变成学生引导学生、学生质疑学生、学生回应学生、学生评价学生的过程,我们何乐而不为呢?此时的教师,只需要“退居二线”,仅仅对参与的学生进行适当的鼓励即可,就让学生“主导”吧。
(四)把控学生交流的平衡性
也许有教师疑惑,在课堂上让学生的交流有序展开,就足够公平了吧,还需要怎样平衡?其实不然,这里我们不能忽略一个事实,学生之间存在各种各样的差异:有的比较主动,有的比较被动;有的比较聪敏,有的比较迟缓;有的比较听话,有的不守规矩;等等。因此,表面上你说一句、我说一句的交流看起来很公平,其实隐含了各种各样的“不公平”,需要我们在组织探究交流的过程中有所“平衡”。科学课程的开展要面向全体学生,除了培养优秀生,更要帮扶学困生,给予这些相对弱势的学生参与交流的“绿色通道”:让他们获得更为充裕的交流空间和时间、更有针对性的点拨、更有耐性的指导,鼓励更多的学困生参与到探究交流中去。从某种意义来说,能够平衡好各方交流诉求和机会的探究交流,才是公平的。
三、形成以理服人的交流机制
小学科学的探究教学是一个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主动围绕探究问题进行科学验证和解释的过程。在这个论证和解释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形成以理服人的交流机制,通过有理有据的探究交流,引导学生学会尊重事实和遵循逻辑,发展科学思维和批判性思维,使其形成良好的探究体验。
(一)维护探究交流的过程真实性
在探究交流的过程中,师生或生生之间都会把各自拥有的信息或资源提供给对方并相互交换,这些信息或资源必须建立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如果为了蒙混过关等原因而选择歪曲实验结果或“抄袭”其他人的观点,那么即使进行再多的探究活动都不会形成正确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对于讲究实证意识的科学学科来说,这点尤为重要。比如,某些学生习惯把网上找到的材料堆砌起来当作自己的观点,对此,我们可以在探究交流中引导学生聚焦自己提出的观点,如提问:“你持这个观点的依据是什么?”“你能用具体的例子来说明这个观点吗?”“是什么原因让你有这样的看法?”通过指向事实证据的质疑和思辨,驱使学生对自己所提观点做进一步的审视和思考。总之,探究交流的内容和方式要保持实事求是,这是科学课程自身的本质要求,是体现科学学科育人价值的必由之路。
(二)强调探究交流的思维逻辑性
逻辑是指人们通过概念、判断、推理、论证来理解和区分客观世界的思维过程,以“证据”和“解释”为核心要素的科学探究离不开逻辑的参与。在探究交流的过程中强调逻辑,能预防学生强词夺理、人云亦云,鼓励学生修正与完善自己的科学观点。例如,为达成教科版六年级“谁选择了它们”一课关于“探明事实背后的原因”的教学目标,我们首先在活动1,通过建模引导学生对“马德拉岛上的昆虫为什么不是无翅、残翅的就是翅膀特别发达的,而没有普通翅膀的昆虫?”的情境问题展开探究交流,得出“适者生存”的结论;然后让学生围绕从活动1引申出来的“是动物选择改变自己形态结构去适应生存环境,还是环境决定了有相适应的特征的动物生存下来?”矛盾点,展开活动2的交流——将教材原有的“青蛙的去与留”和“不同地方的狐狸具有不同的特征”两个活动素材合并起来,引导学生通过资料阅读去搜集证据对矛盾点进行解释和论证,继而得出“自然选择”的结论。富有逻辑性的探究交流对促进学生形成科学思维和批判性思维,鼓励学生经历类似科学家那样的科学探究过程至关重要。
(三)关注探究交流的学科严谨性
科学是严谨的学科,不能模棱两可。我们需要注意科学准确地表达描述,这是学生科学解释能力的良好展现。表达过于随意、含糊或出现科学性的错误描述,都有可能造成大家理解时产生歧义或谬误。如在教科版四年级“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一课,教师帮助学生建构“物体振动会产生声音”科学概念的过程中,总会有学生选择用“震动”或“颤动”来代替“振动”这个词进行表述。诚然,它们都是读音相似、意思相近的词组,但差不多终归是有差别的。因此,在组织探究交流时,应注意引导学生明晰它们之间的区别。通过对科学术语的再认识,结合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才能明确界定是物体有规律的“振动”,而不是“震动”或“颤动”产生声音。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以身作则,严谨表达,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恰当的科学术语进行规范的表述和交流,以利于最大限度地发挥事实证据在科学探究中的育人功能。
综上所述,支持科学学科育人价值的探究交流,应能反映科学探究的交流属性,突出学生主体的交流地位和指向科学素养的交流内涵。通过构建以生为本的交流语言、形成各抒己见的交流氛围和塑造以理服人的交流机制,能有效彰显科学学科的育人价值,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